9月30日读经旧约经文注释-以赛亚书
JL-100333 09/24 299717:1-14 对大马色与撒玛利亚的预言。以赛亚对列邦的第五个预言,其对象是亚兰人建立的叙利亚首都大马色及联手攻打兄弟国犹大的北国以色列首都撒玛利亚。大马色被大卫征服后,与以色列处于敌对关系。却在以赛亚时代与以色列联手入侵南国犹大(7:1,2)。本章责备的预言的背景是王下16:5-18及代下28:5-21,7章主要歌颂神拯救犹大脱离大马色入侵,本章经文则咒诅神与百姓的仇敌——大马色。7:2真实地描绘大马色入侵时,犹大居民的恐惧。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宣告结盟攻打兄弟国的以色列与外邦大马色的灭亡(1-11节);第二部分论及审判工具亚述终将灭亡(12-14节)。
17:1-3 神彻底惩罚罪恶。审判对象从犹大东部国家转向北部国家。先知在7:1-9警告过的大马色,相比其他城邑,曾多次被毁(撒下8:5,6;代上18:5,6),然而,每次都在废墟中重建,拥有惊人的力量。B.C.733左右,被亚述的提格拉毗列色三世征服,当时亚兰王“利汛”战死疆场(王下16:9)。此后,大马色遭受巴比伦、波斯入侵,完全丧失了强大的亚兰王国首都的威容,沦为被外来统治者支配的城邑。大马色的结局与彻底被毁的耶路撒冷圣殿相似,不再有一块石头留在另外一块石头之上(太24:2)。历史证明,神的百姓有过失,神在管教之后会再以慈爱相待。然而,神会彻底审判外邦人之罪(箴24:12;摩8:7;启20:12,13)。
17:4-11 以色列的罪——依靠外邦过于信靠神。北国以色列与大马色(亚兰)结成同盟,为的是侵略犹大或阻止亚述入侵。因此在道德、文化、宗教方面受到大马色的很大影响(王下16:2-4;21:2)。以色列依靠外邦权力过于信靠神的帮助,拜自己手所造的偶像,这不仅仅是政治、文化的背叛,乃是宗教、伦理的背叛,宣告放弃作为神选民享有的荣耀与义务。以赛亚借秋收的比喻,宣告神对以色列的审判(太13:30;启14:14-20)。以赛亚只用一句话论及大马色的灭亡,但对以色列将受的审判,详细描述理由、情景及例外情况。以赛亚预言,立约百姓以色列受审判时,必有存留的余民(6-8节)。在此可以得到以下教训:①无论何种情况,神都信守与立约百姓以色列所立之约(书23:5-15);②但神并未放纵罪恶,与神所立之约虽然是宗教、属灵的特权,却决不是免去伦理责任的祈福性信仰之约。
17:6-8 所剩下的不多:即使农夫彻底摘取葡萄,总会遗留几串葡萄。借外邦人施行的残酷审判,总有人有所领悟,举目仰望天上的宝座。①无论何等的患难,神必拯救拣选的人;②即使在最后一刻,悔改的人必得救。
17:10 因:说明9节以色列受审判的原因:①以色列不记念惟一可依靠的磐石——神。这是对神独一绝对权柄的无视(申32:4,15-18;撒下22:2,32;诗18:2;哈1:12);②他们在纯正的立约信仰上插上了异样的栽子,以外邦宗教混淆纯正的立约信仰,这是亵渎神的罪。与神之间不正常的关系导致以色列灭亡。当人与神的关系不正常时,就会受到神永恒的审判。
17:11 所收割的都飞去了:当与神隔绝,仅凭属世的富贵或人的力量努力经营是何等虚妄(耶12:13;路12:16-21)。
17:12-14 亚述入侵犹大遭到失败。在前段经文,以赛亚预言大马色与北国以色列将被神的审判工具亚述所灭。在这段经文,以赛亚预言日后亚述入侵犹大,因神戏剧性的介入,犹大不会被攻陷,庞大的亚述帝国将会遭遇失败。40年后(B.C.701),此预言得以成就(王下18:17;19:35-37;代下32:21)。虽然神如此帮助,但犹大最终还是重蹈北国以色列之辙,走上堕落之路,B.C.586年被巴比伦所灭(王下25:21)。
17:13 如同……风前糠:想象侵略军气势汹汹的阵容,但这种阵容也将如同风前糠,表现出先知对信仰的坚定的确信。令人联想到诗篇第1篇:恶人必如糠秕被风吹散。暴风与旋风土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神与人的根本区别。
18:1-7 对古实的预言。以赛亚对列邦的第六个预言,对象是古实,内容为古实将要向犹大进贡。之前,对外邦的预言主要是咒诅、责备、审判,对古实的预言则很独特,是劝勉性的,他们看到神对犹大的惊人拯救行动,应当有所领悟。先知的视野从犹大的周边国家扩展到非洲。古实(埃提阿伯)位于犹大南部,B.C.20世纪建国,于埃及第24代王朝末期(B.C.715)占领埃及全城,建立第二十五代王朝。以赛亚向古实宣告此预言(约B.C.721-701)的国际形势:当时,犹大臭名远扬的恶君亚哈斯已死,希西家继位,果断地进行了改革(王下16:1-18:8);亚述的西拿基立已征服撒玛利亚(北国以色列)与亚兰(大马色),继第一次入侵犹大(王下18:14-16)后,试图第二次入侵(王下18:19以下)。当时统治埃及全城的古实(埃提阿伯),清楚知道若犹大被灭,下一个遭殃的就是自己,犹大在亚述与古实之间起着缓冲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古实不得不召集军队。不仅在国内召兵买马,也派使者到周边国家寻求援助。以赛亚就在风云变幻之际发出预言,须臾神便会出人预料地击败亚述军队(B.C.701,王下19:35-37)。古实看到自己并未因战争遭损,就会大有所悟,献礼物给有神帮助的犹大。此预言果真成就(代下32:23)。此预言与8章预言一脉相通。
18:1 翅膀刷刷响声之地:古实位于尼罗河上流,许多昆虫在此栖息。尤其苍蝇很多,因有很多适于苍蝇栖息的湖水和沼泽。以赛亚充分利用地域的特殊性,强调所传达的信息。藉此地区的地理特征,暗示为防御亚述入侵,被招集的军兵震耳欲聋的喊声。
18:2 本节译文稍有偏颇,应译为“你们这些从拥有诸多河流之国古实派来的使者啊,无须再劳苦,可以回到你们的国家,就是那因强大使其他国家惧怕的国度”。以赛亚高瞻远瞩,预知将要发生的事,对古实的使者说出此番话。
18:5 花也成了将熟的葡萄:比喻亚述帝国属世的成就与骄傲已达到极点。
18:7 就是……锡安山,耶和华安置他名的地方:外邦百姓带着礼物来朝见神。指古实人向犹大进贡的历史事实,也象征永恒天国的胜利,世上的人将来到义人永远的聚会——真正的教会加入敬拜。
19:1-7 埃及灭亡的教训。描绘埃及的急速衰败。埃及受到审判,背后隐藏着深远的属灵意义。历史上,每逢犹太人遭遇患难,埃及就是他们投靠的藏身处(创12:14;42:1,2;出14:12;王上11:40;太2:13-15)。一些犹太人内心深处信靠眼所能见的埃及偶像与繁荣,多于眼所不能见的神。神要除去损害自己百姓信仰的埃及影响,以示警告。以赛亚描绘埃及:①政治的衰败(1-4节);②经济的没落(5-10节);③精神的退步(11-15节);④亚述的入侵,使民族性完全被毁灭(鸿3:8)。
19:1-6 对埃及的预言。第七个对外邦的预言,主要对象是埃及,也包括亚述与古实。以赛亚在B.C.725之前宣告埃及的毁灭,在B.C.633被亚斯那巴成就。此预言不是仅仅宣告外邦人一时或永远的灭亡;也论及日后他们将与以色列一起悔改归回、事奉神,即预言连外邦人都参加的普世福音时代(19:18-25)。一切预言都超越人的能力,然而“外邦也将得救”的预言远远超越人所有想象与推理,再次证明圣经的权威与真实性。此预言结构:①犹大拜偶像、心存骄傲,信靠眼所能见的多过依靠神,但其羡慕对象埃及却没落(19:1-17);②埃及、亚述(攻陷埃及却被其他势力所灭)与以色列恢复友好关系,一起敬拜神的场面(19:18-25);③重回现实,埃及衰败的气息渐趋浓厚(19:1-17),在亚述入侵时达到高潮。埃及被攻陷,埃及人与古实人被掳去(20:1-6)。本书预言未按时间顺序排列,各预言也具双重性,但以赛亚具体列举外邦人悔改与世界和平时代必将到来的前景,再次证明新旧约圣经完美的统一(彼前2:9,10;启21:1-7)。
19:1-4 更加信靠神。以赛亚预言埃及将出现政治、宗教的混乱,即因内乱及暴君的登场,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陷入迷信。B.C.725左右,从以色列王何西阿抵抗亚述时开始,埃及发生激烈的内乱,专制王权分为两个王朝,争夺位于首都的亚扪大祭司职务。根据这些事实可以推测,以赛亚可能是在B.C.725前宣告了对埃及的预言。在现代社会,一国处于乱世,亦会出现类似的症候群。圣徒当更加节制,信靠神伸张正义与公义(罗13:12-14;帖后2:1-3)。
19:5-10 尼罗河干涸。尼罗河是埃及的经济命脉,无异于他们的生命。埃及农夫的收成取决于尼罗河沿岸的肥沃土地与悠然水流;渔夫靠流量丰富的尼罗河捕鱼维持生计。对埃及百姓而言,尼罗河干涸实在是致命的重击。而且,对他们而言,尼罗河并不是一般的河,乃是他们民族的神赐予的礼物。因此,尼罗河因耶和华遭受如此咒诅,对他们来说是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巨大冲击<出4:9,尼罗河>。
19:6 苇子和芦荻都必衰残:苇子和芦荻是埃及的特产。极度的干旱,导致埃及河水与芦荻一同枯干。
19:9 白布:指洁白的布。
19:11-15 琐安的首领……,挪弗的首领:琐安、挪弗和慢毗斯同为埃及三大名城,这些城的首领最受法老宠信,是埃及的实权者。以赛亚栩栩如生地描绘他们的威容、智慧与满腹经伦,在神的审判前只不过是雕虫小技。恶人今生在地上的骄傲与无耻,日后在神的审判台前得到的将是羞辱(箴13:5;启21:8)。
19:12 他们:以下经文应译为“你去叫法老的大臣,那些自鸣得意的谋士,察明神的旨意,并说给你听”。
19:13 当……房角石的:隐喻,强调琐安和挪弗首领在埃及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以赛亚为强调他们对埃及百姓的重要性,使用“房角石”这个辅助概念,原文指“最重要的支撑物”或“支柱”,字面意思为“放在建筑物一角的奠基石”。诗人曾歌颂公义之门基督为“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诗118:22),耶稣被长老和法利赛人排斥时,也引用了这句话(太21:42-44;徒4:11;彼前2:7)。埃及的房角石——琐安与挪弗的首领,只能将埃及百姓引向灭亡。而基督徒的房角石耶稣基督却将信他的人引向救恩。
19:14 耶和华……搀入:用文学表现形式表明神把不洁之物,即贪婪、情欲、奸诈搀入他们的心思意念中,使其不能照己意行事。这句话容易引起误会,使人以为神毫无根据地偏爱某些人,或使某些人走上罪恶之路。请查考相关经文(出4:21;撒上16:14;19:9;加5:16;雅1:14),以明白圣经的真正含义。阅读圣经不可断章取义、固执己见,否则容易错误地理解。
19:16 耶和华……所抡的手:栩栩如生地表达了神介入历史中的工作。圣徒当敏锐地觉察神动工的手。
19:18-25 关于世界和平的预言。若不从属灵角度看,对外邦的预言看似带有消极的民族主义色彩。其实,这段预言与以犹大、埃及、亚述为代表的世界万国的未来相关,带有积极的国际主义色彩。18-22节预言犹大的宗教文化影响力将会波及埃及 ;23-25节预言犹大将会成为亚述与埃及亲和的媒介。预言神的祝福将会临到此三国,也是地上万国。如同19:1-20:6注释所言,这是日后外邦人也会听到新约福音的惊人预言。尤其要留意在列强如火如荼角逐时发出此和平宣言。因为,福音指向的是个人与社会的拯救。以赛亚宣告的弥赛亚预言最多,在关于外邦人得救的预言中,他也留下了最强有力的暗示(2:2)。
19:18 五城:争论焦点是要按照字面数字理解,还是象征性地理解。关于“灭亡城”,古代抄本的字面意思有两种:毁灭之城与太阳之城。以赛亚要表明,原本侍奉太阳神的应受咒诅的城也将因神的恩典得救。
19:21 必被……所认识:在此可以看到启示的法则 :我们能够认识神,是因为神使我们认识他,而不是靠着人的努力或方法。认识圣经也是如此,圣灵的光照使人领会圣经的话语。
19:25 ……我的百姓,……我手的工作,……我的产业:对犹太人以外的外邦人,神使用所有格“我的”,这在旧约时代是划时代的事件。这明确显示,神拣选以色列作选民是展开救赎的方法,不是目的。从外邦人的角度确认了所有人皆可与神建立关系。以赛亚在民族遭遇危难之际,始终贯彻最坚定的爱国路线,但他发出此番预言,表明真正的信仰与爱国并不相悖,爱国心不受闭锁的国粹主义限制。
20:1-6 以赛亚并非按照历史顺序记录有关埃及与古实灭亡的神迹。因此,阅读先知书,要全面考虑事件发生的历史阶段,找出相关经文或相关事件,以及深层属灵意义。B.C.681-663,埃及和古实被攻陷、被掳的预言完全成就。西拿基立第二次入侵犹大后,在随后的大战中打败埃及军队。以赛亚在B.C.701初发出预言,古实人将献礼物给犹大(18章)。大国埃及是犹大看得见的依靠对象,埃及的衰败与羞辱必引起犹太人的惊愕与信仰觉醒。通过这件事,再次看到神掌管世界历史,我们应当努力从时代与历史征兆中寻求神的旨意。以赛亚在B.C.713发出预言,时值亚述王撒珥根攻打非利士之城亚实突。此前两年,古实王推倒埃及第二十代王朝,统一整个埃及。埃及被攻陷,二国被掳的预言得以成就。
20:1 亚实突:?亚实突(书15:47)两次被撒珥根王围攻,第一次是由军队长官(B.C.713);第二次是由撒珥根本人亲自指挥(B.C.711)。由此可知,本节所提及的亚述攻打亚实突的事件是第一次围攻。当时,古实占领并统治整个埃及。亚述为警戒埃及,入侵亚述通往埃及的要道亚实突。受到侵略的亚实突只能向大国古实求援。古实虽然接到亚实突的求救邀请,但国内尚未整顿完毕,所以没能提供援助,亚实突终被占领。不久,他们图谋叛乱,驱逐亚述分封王,与犹大、以东、摩押等周边国家联手,以防亚述因叛乱再次入侵。正当此时,神向以赛亚传达重大使命,劝告犹大不要因惧怕亚述而与他们结盟。神劝戒犹大,投靠属世权力必自取灭亡(30:1-31:9)。
20:2-3 先知不仅通过具体话语,而且藉着独特行为传达神的心意,类似的例子还有(王下9:25)。
20:4 埃及当时是大国,是权威、财富、骄傲的象征。辉煌的埃及受到羞辱,无疑带给当时的人极大冲击(鸿3:9,10)。
20:6 我们怎能逃脱呢:人不以神为力量、盾牌、山寨,只依靠属世之物,面对危机只能这样无奈地呻吟(雅1:6,12;5:11;彼前2: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