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读经旧约经文注释-以赛亚书
JL-100333 10/01 456864:1 裂天:藉古代神话的独特氛围,见证神干预历史异常而独特的方式。当时,有些以色列百姓看到神丝毫没有帮助在苦难中煎熬的他们,认为神已沉沉入睡(诗7:6),或被圈在天上无法插手干预地上的事。作者为了更加有效地向这些百姓传达神的权能,需要使用这样的表现技巧。
64:3 不能逆料、可畏的事:字面意思为“远远超过人的感觉与理解水平”。这是人对神救恩行动的最高赞美与信仰告白,有力地暗示神是颂赞的对象。世界的表彰方式,如奖赏、勋章、功牌,都不能与之相比。
64:5 这景况已久:?“这景况”可有两种解释,可指许久以来人一直在犯罪 ;也可指神的震怒已持续很久。参照大卫的告白“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诗30:5),前者更加确切。意味着以色列百姓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罪。对罪与堕落的认识、承认、告白,是悔改的第一步,也是通向救恩的惟一道路<路13:1-9,关于悔改>。
64:6 我们的罪孽好像风把我们吹去:像风吹走秋日落叶一样,人的罪孽也将人赶进死亡幽谷。蕴含:①告白罪对人的支配;②人的无能;③单单求告神的帮助(太6:27;罗5:12)。
64:8 以色列百姓在神面前告白所犯的罪,然后把这一切罪抛置脑后,恳切祈求神施行救恩,并提出两个事实作为根据。这并非是不知廉耻的举动,反而是确信神有足够的慈爱与能力,赦免自己所犯的一切罪的信仰之举。根据:①神与圣徒之间先天性的血缘关系;②神与圣徒、造物主与被造物之间永恒的关系。事实上,在人醒悟之先,神不断教导人这些事实(1:2,3;54:5-8)。如今,以色列百姓领悟到这事实背后的惊人意义,求告神将这些真理应用在自己身上。
64:9 不要大发震怒……不要永远记念:并非否认自己的罪,而是承认自己当受责罚,恳求神免去永恒的审判。由此看出:①悔改圣徒的谦卑态度;②神垂听这些呼求,以大爱废去圣徒当受的惩罚,并非只是减轻审判。
64:12 有这些事:从在罪人的立场上恳求神赦免自己,发展至运用逻辑要求神施行救恩。这态度并非因人不知羞耻,而是以悔改者必得救的应许为依据而有的信仰之举。耶稣曾应许真圣徒“只要求就给你们”,今日的圣徒也要求神赐下救恩与祝福。
65:1-25 神的应许。本章是神对以赛亚的代祷的回应,发言者是神,听令者是代表百姓的以赛亚。以赛亚呼求“你……在哪里呢?”(63:15),神应允“我在这里”(65:1),表明前段内容与本章内容之间有求告与应答的关系。神应允从前的将要逝去,展开的是新的世界。结构如下:①神惩罚以色列百姓的必然性(1-7节);②“余民”即使在惩罚中,依然持守耶和华信仰(亚9章),必将得救(8-10节);③未能持守耶和华信仰者面临的审判(11-16节);④对邪恶进行审判之后,将赐下新的喜乐与祝福(17-25节)。责备及余民将得救的预言,为17节以下新天新地的登场做了铺垫。以赛亚的意图是以新天新地的到来为中心,带给敬虔的人胜过现实痛苦的安慰与盼望,警告邪恶之徒的恶行与愚昧,督促他们悔改。
65:1-7 拯救的对象——真圣徒。本段经文回应以赛亚在63:15提出的问题:神的救恩如今在哪里?是否已经永远停止?回答出人意料,神会继续施行拯救,然而对象却会全然改变。根据此观点,第1节指外邦人将会听到神的声音;第2节指自始自终拒绝神呼唤的以色列,终被神所弃。指出以色列的罪孽。人得到天国的邀请函,却拒绝接受邀请,或过着与蒙邀请不相称的生活,邀请便会成为审判的根据。
65:5 我比你圣洁:虽是堕落的人,却认为比别人优越,尤其因比别人热心拜偶像,就彼此歧视。这种伪善的骄傲超越了单纯犯罪的范畴,是否认自己有罪,欲欺骗神与人的更加恶劣的犯罪,更激起神的审判。
65:7 报应在……怀中:?“怀”,希伯来语亦指“胸膛”、“心”。这句话亦可解释为“报应在心中”。值得注意,对心灵的报应在对行为的审判(59:18)之后。
65:8-10 余民得救。本段经文应允64:8-12百姓的求告,虽然犹太人犯罪,但其中持守耶和华信仰的“余民”(亚9章)必得救。所用的比喻:葡萄园户栽种最好的葡萄树,为使其扎根结果,他不惜辛劳,除去石头,用篱笆围住葡萄园。到秋收时分,他看到这些葡萄树没有结果,便会将其连根拔去(5:1-7)。
65:10 沙仑:地中海沿岸的平原,从迦密山北部到约帕,以按时节开的鲜花与牧羊草地闻名(代上27:29;歌2:1)。此地极其肥沃,是迦南的一大夸耀。亚割谷:位于死海西部,耶利哥附近。遍地骸骨(书7:24-26;结37:1),被称为“忧愁之谷”。沙伦与亚割谷是形成鲜明对比的两个地方,它们都将变成祝福之地,意味着无论迦南的任何地方,只要有余民居住,就会变成美好、可夸耀的地方(60:10-14)。
65:11-16 义人与恶人的末世命运。旧约诗歌与预言书常用对比法有效地指出两个相反概念的区别与结果。如箴言对比智慧者与愚蒙人 ;诗篇对比义人与恶人;预言书对比神与偶像或神与人。诗篇主要用对比描述义人与恶人的性格,本文用对比指出义人与恶人末世命运质的区别。此预言首先以终不肯悔改的人将永远灭亡以及只有余民才能从被掳之地归回为背景,进一步提示义人与恶人受最后审判的情形(撒上2:10;3:13;雅2:13;彼前4:6)。
65:12 我呼唤……说话……没有:以赛亚强调以色列百姓故意犯罪。虽然百姓多次听到先知的教训与警告,却藐视这些,反而陷先知于苦难中(何4:1;珥1:8-14;摩2:4)。
65:15 留下自己的名:希伯来语,“名”不仅指身份,也指此人的性情或对社会的影响力(诗54:1)。本句指当时悖逆的犹太人,在他们社会中建立规矩或制度,却都是属世的,并未依据耶和华的诫命,终必沦为咒诅的对象。
65:17-25 新天新地。预言除去一切罪恶后,展现在更新的以色列共同体面前的新世界。此预言可以指以色列从巴比伦归回;亦可指藉着弥赛亚成就的永恒之城新耶路撒冷得到建立(启21:1-27)。此处没有昔日之物,只有新生之物(林后5:17;弗4:22),都是由神重新创造。为强调新耶路撒冷被重新创造,以赛亚17,18节先后三次使用创1:1所用的“创造”这一动词。新天新地的预言,应当铭记两个事实:①只有现存的天地完全消失后,新天新地才会到来。因此,圣徒不必恐惧、回避死亡及历史的终结;②新天新地的存在带给以下教训 :①在死亡甚至宇宙历史终结之后,亦有新的未来 ;②未来分成永恒的祝福与咒诅。
65:20 其中必没有:比较本节与前面的内容,似乎有些矛盾。前文说新耶路撒冷不再有哭泣与哀号的声音,本节却指出哭泣与哀号之声的原因,即死亡与罪会继续存在。不过更贴切的解释应为:以赛亚欲表达此地全然没有死亡与罪,而不是死亡与罪将继续存在。
65:21-25 新国度的和平。强调安全保障,即战争与痛苦的终结。对于倍受痛苦与不安折磨的百姓,和平的保障更加切实感人。
65:22 必像树木的日子:不是指在新天新地,圣徒的寿命局限于树木的年龄,而是指如前所述,他们必能吃到亲手栽种的树木所结的果实。意味着亲手栽种,却因遭患难吃不到果实的情况已完全不存在。
65:23 所生产的,也不遭灾害:?“生产的”指儿女,“灾害”意味着突如其来的不幸、战争、疾病、事故(利26:16;诗78:33;耶15:8)。意指不仅是他们,包括他们的儿女,必永远不会遭遇不幸,暗示世世代代将没有不幸。若凭这句话质问“难道在天国也生儿女么?”,就是愚蠢的问题。第一,以赛亚以以色列被掳归回的祝福为起点,从预言的双重性角度谈论天国,所以这个问题不能成立;第二,仅靠人的经验与知识绝不能理解天国的祝福,圣经以多种比喻启示天国的情形,若照字面意思,将其中一个解释模式化,便会陷入错误中。
65:25 〈11:6-8〉。
66:1-24 救赎史的展开与主题。本章是本书的落幕部分,包含三大信息 :警告将要施行审判;安慰遭遇痛苦的人;尤其应许外邦人得救。本章分为前半部(1-14节——审判:1-4节;救恩:5-14节)、后半部(15-24节——审判:15-17节;救恩:18-24节),每部分分为对恶人宣告审判,对罪人宣告救恩两段经文。前半部与后半部并未重复相同内容,后半部比前半部更加鲜明、具决定性,二者是渐进关系。须注意,本章预言首先针对启示的第一对象以色列,神并不是无条件地拯救整个以色列,而是按其信仰区分真假以色列,并对他们宣告审判与安慰。之后,拯救对象才扩张至外邦。
66:1-4 审判的理由。以赛亚在多处以各种形式指出恶人当受审判的理由,可分为对神的罪恶与对人的罪恶。这段经文主要围绕对神所犯的罪恶展开。事实上,只有与神的垂直关系得到恢复,与人的水平关系才能得以恢复。这段经文指出假以色列的信仰生活的过错,就是:①误解信仰对象——神的性情;②以利己的祈福性信仰敬拜神;③敬拜神的方法不符合圣经。
66:3 宰牛,好像:杀牛、羊献祭是神亲自教导的献祭方法。这句话容易引起误会,以为指责此行为如同杀人。其实,并不是说这种献祭方法如同无辜折断狗的颈项那样惨忍,而是说心中根本没有悔改之意,却只是作为献祭的方法宰杀牲畜,这种行为是对神的不敬,对牛羊也犯了杀害罪。共同翻译强调只知献祭而不知实践的假冒伪善的一面。
66:5-14 对顺服之人的赏赐。这段经文从三个角度表明认识神、顺服神、渴慕神之人将要得到的赏赐,他们与1-4节所提到的不认识神、违背神、无视神的人相反。①逼迫他们的人反要遭受羞辱(诗23篇);②不经生产之苦却多得义人后裔,并繁荣昌盛(创3:16);③真以色列,即新耶路撒冷将成为完全蒙祝福之地(启3:12;21:2)。
66:6 声音……声音:亵渎圣殿之徒,在圣殿受到神的审判,发出痛苦呻吟的声音。
66:7-9 锡安的繁荣。毫无痛苦地产下儿女的比喻,首先指以色列在被掳中,看似完全绝望却将迎来奇迹般的繁荣,终极意义上指教会奇迹般地孕育,且不断发展。
66:9 临产:比喻神的想法与计划,“生产”比喻神意志的实践。意指神对整个历史的绝对主权与能力。
66:10 爱慕耶路撒冷的:耶路撒冷是蒙神拣选的以色列的首都,神的圣殿在此。爱慕耶路撒冷,就是爱慕神的圣殿。须留意,得蒙救赎的人并不是居住在耶路撒冷,而是爱慕耶路撒冷。不管住在城内或城外,与“为她悲哀”综合地理解,圣徒是与真理同欢共悲的人。要……乐上加乐:此预言的第一对象是经历过耶路撒冷的灭亡和被掳生活,并灵性陷入深深的挫折与悲叹中的人。属灵意义上指在世界遭受失败与挫折的圣徒。对他们要传达喜乐的信息,表明在全无指望的状态下,绝对救恩从上浇灌下来。
66:11 犹如挤奶,满心喜乐:以赛亚把“将要得到恢复的耶路撒冷”描述成所有爱慕耶路撒冷之人的母亲。他如此表达,是因为:①耶路撒冷是他们的家乡(箴27:8;来11:14-16);②耶路撒冷拥有供给他们的纯净灵奶(彼前2:2);③在耶路撒冷流淌着解决他们干渴的生命之河(启22:1,2)。旧约耶路撒冷象征新约教会<代上11:4-9,耶路撒冷>。
66:14 你们的骨头……像嫩草一样:是说明第一个诗句主题的又一个比喻,指耶路撒冷将得到恢复,心存诚实者必由此得安慰。从前,灾殃使“以色列的骨头”(58:11)衰残,因其热气如同被火烧。然而,自得到神安慰后,如同衰败的青草重现生机茂盛,他们的骨头也必寻回昔日的青春。“骨头”指身体的组成部分——骨骼,有时亦用来指“家族”或“民族”。在这里可视为选民以色列(代上11:1)。
66:15-17 施行审判的神。神在雄雄烈火中,带着火焰与刀怒气腾腾地降临,并施行审判,但神也将怀着仁慈的心,行走在流淌溪水、开着鲜花、孩童与猛兽一起玩耍的乐园(11:6-9;35:1-10)。比较神的两种容颜,能看到审判与救恩相差何等巨大。6节从听觉角度描述神对恶人的审判,这段经文从视觉角度指出闪着光、溅着血的神之震怒。
66:16 在一切有血气的人身上……施行审判:?“血气”,希伯来语具有“人类”与“按肉体而生的人”(创6:3;加4:29)之意。这句话同时显明两个真理:神审判的普遍性(40:5;60:12;63:6);神的审判只临到恶人(出20:5)。
66:17 其中一个人:有学者主张这是指在外邦神殿主管偶像崇拜仪式的祭司,另有学者认为是指立在神殿中心的神像。不论是哪种解释,都表明以色列在洗净身体后,与外邦人一起拜偶像,吃可憎之物。他们如同背叛自己的丈夫,与其他男子行淫的荡妇,最终受到被离弃的审判(彼后3:7)。
66:18-24 宣告耶和华的荣耀。以被掳的历史背景为根据,表明完全被掳归回的状态,即从罪中完全得释放,分为:①外邦人得救;②新天新地的永恒性;③对比在地狱里呻吟的人和在天国里敬拜神的人。
66:18 他们:并非指属灵的以色列,乃是指带以色列血统的所有犹太人。
66:19-20 本章预言真以色列为躲避灾难,散居在世界各地,结果反而促成外邦人得救。虽然以色列经历二次分散,但实际上指A.D.70耶路撒冷被罗马攻陷的事件。
66:19 在他们中间……他们:前者与18节意义相同,后者指除去假以色列的圣洁的属灵以色列。
66:20 你们的弟兄:指属灵的弟兄,即外邦圣徒<得 4:1-22,以色列共同体意识与新约教会>。
66:21 我也必从他们中间:在外邦人中也拣选祭司和利未人,表明旧约时代只局限于以色列的宗教特权已完全扩展至万人(徒1:8;11:20;彼前2:9)。
66:23-24 通常穷人在富人面前相对更感到贫困。如此,以欢乐之心敬拜神的圣徒,与如尸首般躺在虫子之间被火烧的恶人,形成鲜明对比,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66:23 凡有血气的……下拜:本节中的“凡有血气的”不同于16节的“一切有血气的”,是指在全人类中除“从情欲而生”的人之外的人,即指“从圣灵而生的人”(罗8:17;弗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