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读经旧约经文注释-以赛亚书
JL-100333 09/24 31899:1-4 预言的双重意义。本书内容可分三个部分: ①控诉堕落的以色列与犹大的罪恶,预言神对他们的历史性审判 ;②以色列及犹大亡国存留的余民(remnant)之得救 ;③在永恒根基上建立属灵以色列的弥赛亚的到来。三种思想在整体内容中并未明确区分,而相互渗透。阅读时要好好把握文脉。有些预言针对当时,有些预言则到新约时代以至耶稣再来时才得以成就。例如9:1-10:4的内容:9:1-7预言弥赛亚降临;9:8-10:4宣告对以撒玛利亚为中心的北国以色列审判。
9:1-2 很多学者认为这段经文预言耶稣并未从富人、知识分子、学者、宗教人士聚集的犹大耶路撒冷开始工作,而是在遭受藐视与虐待的贱民之地加利利开始动工。对这个观点,没有任何异议(路4:16-21;约2:11;4:54)。以赛亚对北国以色列预言审判之前,首先宣告将来的救恩,颇为值得留意。
9:2 死荫之地:经文提到的地区及加利利地区,在以赛亚及耶稣时代都是被藐视的地方,居民都是无知、浅薄,在宗教上被排斥的人(太4:12-16)。
9:3 收割的……分掳物:例举现实中收割与获取战利品的喜乐,使人更易理解看到救恩大光(2节)的属灵喜乐。
9:4 以色列喜乐的原因。他们从外邦人无法想象的残忍欺压中得到自由,被领进荣耀的自由。“重轭”不是单纯的现实欺压,也指罪的辖制,欺压他们的是黑暗之王。“米甸的日子”指基甸将以色列民救出米甸的日子(士7:19-25)。
9:5 滚在血中的衣服……当作火柴:强烈暗示弥赛亚带来的最终胜利,不再有争战。主再来将得以实现(2:4)。
9:6 全地的君王、肩负使命的弥赛亚之名称:①父、神,意味其神性权柄;②奇妙策士,指作为统治者的能力;③和平的君,意味作为统治者的德行与仁爱。
9:7 用诗的语言描述坚固神子民国度的基本方法:公平与公义,动机是万军之耶和华的热心。“耶和华的热心”也可表达为“神的激情”,可以感觉到神的爱何等炽热、强烈。
9:8 此前,以赛亚以高昂的语气宣告伟大的弥赛亚救恩的盼望。这段经文则以愤怒之情痛斥腐朽透顶(14节)、骄傲顽梗的北以色列。
9:9 以法莲和撒玛利亚的居民:指北以色列。撒玛利亚是北国的首都,以法莲在10个支派中最突出。通常用“耶路撒冷的居民与犹太人”指南犹大(5:3)。
9:10 砖墙塌了……要凿石头建筑:砖用泥制成,当时,在巴勒斯坦只有穷人才用砖盖房子。富人或有权势的人则用凿出的石头建筑(摩5:11)。穷人使用桑木,富人或有权势的人使用香柏木等珍贵材料(代下1:15)。以色列百姓非但对即将来临的灾难豪无畏惧,还大吹大擂必靠自己经营更富裕的生活。这些恶人毫不羞愧地暴露自己的无知,不认识眼不能见之真理与正义的力量。
9:11-12 11节亚兰王利汛的仇敌攻打以色列,毫不为怪。12节,以色列的同盟国亚兰与非利士都反戈攻打以色列(王下16:9;17:3)。恶人表面上似乎 像朋友,但只要有利益冲突,便会立刻倒戈相战。
9:14-16 头与尾:是动物控制方向的重要器官。以色列的长老与先知将百姓引到虚妄之路。在任何社会,领袖的堕落都问题重大。因此,领袖的清廉与公正是衡量一个社会的尺度<耶22:1-7,领袖的责任>。
9:14 棕枝与芦苇:棕枝象征尊贵人,芦苇生长在低湿的草地,象征低贱的庶民
9:17 亵渎:含有“百姓举止放纵无礼”之意,指百姓与领袖一起拜偶像,一同变为污秽无善行之人(诗14:3)。一直以来,孤儿寡妇倍受欺压,却一直蒙受神绝对的怜恤(出22:22;申10:18;14:29)。但是他们也转去拜偶像,将要承受神公义的震怒。这意味着不再有配得神怜悯的百姓。如此悖逆的以色列,与连十个义人都没有的受到审判的所多玛及蛾摩拉全然相同(创18:32)。
9:18 以赛亚将邪恶比作吞灭荆棘、蒺藜,燃烧整个树林的烈火,以及防碍公义之光照耀世界的烟柱。星星之火气势逐渐加强,凶猛地吞食一切。最终,烈火所发的热气与上腾的烟柱笼罩整个天空。漫延在犹大的恶行,最终也以这种方式覆盖犹大全城,妨碍神圣洁旨意的正确传达。表明犹大百姓骄傲顽梗,并不接受这预言就是神的话语。
9:19 18节指恶人的罪行像烟柱一样缭绕在全地。19节描述神的火从天而降,烧尽腐朽、弥漫着浓烟的恶臭之地。
9:20-21 暗示北国的内乱。吞吃己肉的可怕情景暗示,以被比作国家双臂的两大势力——以法莲与玛拿西为中心,分成两派进行自我毁灭。以赛亚预言他们在共同的敌人犹大面前暂时结盟,必不能遂己意。
10:1-4 当施怜悯的原因。圣经明确警告有自养能力却懒惰而致贫穷的人,但每个国民都被赋予社会保障义务,照看没有生活能力、需他人帮助的人(申10:18;诗10:14;箴23:10;雅1:27)。如同以色列不义的法官在亚述的暴行面前羞辱地死去,滥用职权搜刮弱者之辈(可12:40;徒6:1),必在强大的神面前得不到丝毫怜悯(太18:21-35)。
10:5-6 曾作神工具的亚述被毁灭。10:5-34预言亚述是神审判骄傲悖逆百姓以色列的工具,却因骄傲被神离弃。父母会杖打儿女,但其心所系是儿女而不是杖。以赛亚预言神对亚述的审判,也论到以色列余民将会重新归向耶和华,信靠耶和华(20节)。11:1-16预言耶西的本必发一条——弥赛亚耶稣,成为悔改皈依的余民之王。对亚述与以色列余民宣告审判与拯救的信息,在属灵上以及历史上与我们有深切的关联。在12章以赛亚呼召蒙神拯救者应当满怀喜乐地颂赞神,仿佛新约罗马书第8章在烦恼之后,终于以喜乐的心歌颂神的救恩。若将以色列的民族历史与圣徒的人生相比,圣徒会因过错受到神的责备,但神决不会离弃他,会给他们开救恩之路。无论何时,我们都可以悔改归向神,重新过赞美神的生活。
10:6 亵渎的国民:希伯来语意指“无视神的国家”或“堕落的国家”,指整个以色列(10节)。亚述王撒缦以色五世围攻撒玛利亚,占领以色列之时(B.C.722),犹大也陷入拜偶像等罪中(王下16:1-4)。B.C.701,除耶路撒冷外,整个犹大被亚述王西拿基立占领(王下18:25)。因此惹动神的怒气,遭到亚述入侵的亵渎的国民应指全以色列。
10:7 他不是……这样打算:比较7节与15节,可以清楚地看到亚述的骄傲与愚蠢。这与众先知及新约使徒的谦卑形成鲜明对比,他们表明自己不过是器皿,愿意舍弃自己高举神。结果降卑的反而得到高升,自高的亚述则受到无情的践踏(太23:12)。
10:10-11 与8、9节相仿,亚述骄傲地认为:占领过诸多拜偶像的强国,区区以色列有何困难。亚述耳闻耶和华的名字,却视他为偶像之一,并未认识到他是独一真神。
10:12 除非神高举人,人不能自己升高,也不该想高举自己。然而,世上很多人像亚述王,陶醉于自己微能所带来的骄傲。这不是单纯的缺乏德行,乃是无视造物之神(箴21:4)。
10:13-14 亚述王以武力合并周边的弱小国家,扩张领土。他们的成功在于施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即使如此,也因神的允许。亚述与埃及、亚玛力、巴比伦皆被用作工具,坚定以色列百姓的信仰(出1:12;17:8-16;耶52:27)。
10:15 以赛亚用斧、锯、棍、杖等较为粗大的工具比喻只有蛮力却不认识耶和华智慧之徒的愚昧。在神看来,人在历史中自夸是何等可笑的举动。
10:17-19 恶人的结局。亚述因撒缦以色、西拿基立、以撒哈顿、亚斯那巴等君王的势力,当时在近东地区拥有最大的版图。不过只是短暂的辉煌(B.C.8C-7C),亚述在亚斯那巴王去世(B.C.626)后开始衰败,首都尼尼微在B.C.612被巴比伦王拿布波拉撒占领。从此亚述帝国在地球上消踪匿迹。以赛亚用两种比喻说明恶人的结局:①恶人必像树林一样被火吞噬(9:18,19);②恶人像患者一样日趋衰残。恶人在不知不觉间一步步走向毁灭,但在神施行审判的那日,必倾刻灭绝。
10:21-23 必成就所定规的结局:作者严肃地宣告:因神归回的应许(21节),多数灭亡、少数得救的计划来自造物主(22节),所以必然成就。将神的意志比作君王严肃的封印。
10:24-34 神使悔改者恢复。预言的对象从骄傲的亚述,转向承受神藉亚述施行的审判、大大领悟悔改的余民。以赛亚预言这些悔改的人不会永远灭绝,必得归回。B.C.722以色列被攻陷,B.C.586犹大被攻陷,以色列归回的预言,在历史上得以成就(45:1-25)。神的审判并未以以色列的最终灭亡落下帷幕,乃为他们提供了悔改的机会。
10:26 描述神对亚述的审判,以赛亚插入以色列历史中的两个伟大事件:基甸率领三百勇士歼灭13万5千敌军(士7:19-25);以色列人横渡红海,将追击的埃及军兵留在后面(出14:21-28)。使他们确信,过去拯救以色列的神,今日也必拯救他们(结3:13,14)。
10:27 亚述将以色列掳去,使其为奴。但在神灭绝亚述的“那日”,以色列必从亚述手中得到解放。这也象征在弥赛亚的日子,基督徒将从撒但的所有辖制与罪的诱惑中得到解放。“因肥壮的缘故”有力支持这种象征意义。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在受膏者的面前”,此处“受膏者”指“耶和华的受膏者”——弥赛亚(撒下19:21;王下11:12)。因此,这句话亦可译成“在弥赛亚面前”,暗示在弥赛亚的十字架面前,罪人将脱去罪的缠累。
10:28-34 预言亚述的入侵。栩栩如生地预言以色列的仇敌亚述,路经耶路撒冷北部的便雅悯地界,侵入耶路撒冷东部丘岗的村子挪伯,是亚述即将包围、攻打耶路撒冷城的情 况。以赛亚在亚述尚未攻打耶路撒冷之前,如此详细记述亚述入侵的情景,并不是使耶路撒冷居民感到恐惧,乃是为安慰他们,无所不知的神也知道拯救的道路。
10:28 在密抹安放辎重:字面意思为“将后勤部队与车马等辎重装备留在密抹”。密抹位于耶路撒冷东北部,离耶路撒冷仅有12公里,海拔比耶路撒冷低200米左右。从北方攻打耶路撒冷的仇敌,常将辎重留在密抹,以轻装攻打耶路撒冷(撒上13:2)。
10:33-34 神仿佛 一位身材魁梧的壮士,全副武装歼灭仇敌。
11:1-16 弥赛亚的救恩应许与成就。接连不断地宣告责备与审判,使敬虔人的心情变得极其低沉。以赛亚从第11章开始预言弥赛亚的盼望,仿佛是照亮漆黑夜晚的明灯。弥赛亚是神特别膏抹设立的祭司及君王。弥赛亚并不是指一般的君王,作为宇宙之君,他将引领列国万民走向正义之路,他要治理他们,恢复狮子与羊羔一起游玩的乐园。11章分为四部分:①弥赛亚的信仰人格与能力(1,2节);②弥赛亚的公义统治(3-5节);③有关恢复乐园的异象(6-9节);④弥赛亚国度向全地万邦扩张(10-16节)。以赛亚的弥赛亚预言,不仅对因仇敌入侵与威胁战栗的以色列和犹大非常切合,对今日的信徒更为切合。
11:1 说是“耶西的本”,而不是说“大卫的枝子”,是为了强调大卫成为荣耀君王之前的处境,即强调身为卑贱者的儿子的时候,以此强调弥赛亚也将出身卑微。“本”,原文可译为“完全枯竭的树墩子”,意味弥赛亚将在大卫家完全败亡、毫无希望的境况中出现。耶稣就是在此预言700年之后,以色列全无希望的时候降生。一条枝子:与10:34节稠密的树林形成对比,表明虽然初始为弱,最后必将胜过大森林。这枝子看似柔弱、没有生命力,实则刚强、充满生命力(伯14:7-9)。
11:2 描述弥赛亚的人格,神的灵与他同在(太3:16)。他拥有能力、力量、纯洁的信仰热忱。
11:3-5 弥赛亚的统治方法。新君王弥赛亚行实赋予自己的统治权。他的统治标准是公义、仁慈,他诚实地治理。当耶稣爱我们、行公义时,就成为“我的救主耶稣”,我属于他,彼此享受所属的关系。
11:6-8 因弥赛亚而来的变化。对完美和平的异象带来沁人心脾的享受。在这世界,自私带来的不安与分裂时刻占据人心。在世界末日,和平的画面将得以成就(启21:1-7;22:1-5)。
11:10 开始论及弥赛亚宇宙性救赎事工。“万民的大旗”、“外邦人”预言借着耶稣彰显的救恩之路,全世界都将聚集(约14:6)。
11:11-12 以预言双重成就的观点解释这两节经文。不会发生掳至亚述、巴比伦的俘虏永远断绝,致使以色列国完全消失的情况;当弥赛亚作为万民的大旗竖立之日,将召聚散居全地的敬虔人在自己的教会。
11:13-16 以色列因神的大能得以恢复。从双重成就的角度理解这段经文的属灵意义。就如分裂的南北两国的人重归于好,在弥赛亚国度,弟兄将握手言和(13节);弥赛亚国度的百姓将大胜属灵巴比伦——罪的权势,像大鸟抓取食物一样完全获胜(14节) ;唯有神的大能才能分开红海,惟有神才能在百姓付出努力之前行一切奇事(15节);大能的神使自己的百姓出埃及,任何危险中,他必保守自己的百姓,为他们开救恩之路(16节)。
12:1-6 称谢、赞美救恩。神对不法的犹大与以色列宣告的审判与救恩信息在12章结束。以赛亚以劝勉称谢、赞美神作为结束具有深远意义。表明最终神将赐下慈爱、救恩,神一时的责备,正是为了赐下更大的爱。12章与诗篇诸多赞美诗一样,生动地描绘在深重危机中惟靠神慈爱得蒙拯救的感激之情(诗75,100,107,108等)。
12:3 你们必……取水:以赛亚将赐给教会的救恩比作不断涌出的井水。与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应许的活水相通(约4:13,14)。当时,撒玛利亚妇人在肉体的欲望与日常需求的领域彷徨不定。遇到耶稣,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非在肉体,乃在于灵性。从此,妇人消除了一切饥渴,像流浪在无水旷野的以色列百姓,喝下磐石涌出的活水消除饥渴一样(出17:1-7)。出自耶稣的一切话语,使灵魂得到新的力量,是使人永不渴的活水(亚14:8;约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