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22《僧事百講》叢林語言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4/27   11522  
4.0/1 





  語言是人類的溝通橋樑,心和心之間的相應,需要透過善心好話來拉近距離。因此,佛教叢林特別重視語言的使用,為的就是讓叢林裡沒有紛爭,不會得罪人,大家一團和氣。

   語言是一種藝術,如果運用得體,可以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如果表達不當,則會引起誤會和紛爭。因此,在佛教裡,菩薩以四攝法度眾,其中的「愛語」就是懂得說話的方法。 

  語言的表達是一種很切實際的修行。叢林裡,千百年來,即使再多人共住修行,大家相處時,因為有一套典雅的叢林語言應對,例如「請您老慈悲開示」、「感謝您老提拔」、「學人饒舌」、「弟子慚愧」、「大眾慈悲」……,因此,彼此之間就相安無事,也就能維持僧團的清淨、和諧。 

  針對「叢林語言」的使用,為大家作進一步地說明。


 問(1):叢林裡為什麼會特別注意語言的使用?

 答:語言是身、口、意三業之一。所謂身做好事,不殺、不盜、不邪淫;心存好念,不貪、不瞋、不愚痴;口說好話,語言在十善業中佔了四個: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就是不說沒有內容、似是而非的閒話。 

  三業之中,口是最容易造業的。所謂「講者無心,聽者有意」,輕易一句話,講者雖然無心,而聽者卻已受到傷害,成為了「業」,將來則要受因果業報。所以,人與人之間要重視語言的傳達,語言是人類的溝通橋樑,心和心之間的相應,需要透過善心好話來拉近距離。譬如一句:「我知道你的善意」、「你很好心」、「我知道你對我很好」等,都可以促進人間的和諧、促進人間的友愛、友誼。因此,佛教叢林特別重視語言的使用,為的就是讓叢林裡沒有紛爭,不會得罪人,大家一團和氣。 


 問(2):說好話最好的方式就是讚美。能不能舉出一些叢林裡讚美人的用語,讓大家也能學習? 答:現在佛教的叢林裡,因為大家出家學道的歷史並不很久,道行不高,接引信徒的時候,所說的話還是很俗氣。比方說,「哎呀!你好漂亮!」「哎呀!你好有錢!」這些都是俗不可耐的語言。 

  有道行的出家大德、知客師、香燈師,見到在家的信徒,讚美人時都會說:「你好有氣質!」「你好慈悲!」「你很發心!」「你好有道念!」「你很有慧根!」 「你廣結善緣!」「你淡泊名利!」或者說:「你是福慧雙修!」「你真莊嚴!」 「你很通達情理!」「你明因識果!」「你很有因果觀念!」……諸如此類的句子,都是稱讚人的好話。

   一個團體裡,如果人人都能以真心待人,口中說的都是尊重別人的語言、謙虛柔軟的語言,必然能夠消除許多無謂的紛爭,大家也就能相安無事了。 


 問(3):初次與人見面,要想請教對方的名字,在佛門裡有些什麼問話的方式嗎? 

答:這關係到輩分的問題。假如老和尚見到一個年輕的出家人,他可能就不客氣的說:「叫什麼名字?」你就要回答:「小字某某」。 

  如果是年輕人請問長輩,他就要先說:「不敢,請問法師上下大名?」「上下」的使用,譬如「太虛大師」,就是上太下虛;「來果和尚」,就是上來下果。 

  如果是同輩,也可以這樣問:「你什麼法號?」「你什麼法名?」


 問(4):前往拜訪長老大德,請教其佛法時,應該怎麼措辭? 

答:前往他寺拜訪時,見到長老不能隨便禮拜。例如,在路上見到長老,不可以拜;長老在吃飯、坐禪,不可以拜;長老在客堂、客廳會客,也不可以拜。 

  見到長老時應該說:「某某長老、師尊,請到佛堂接受弟子禮拜。」有的長老不要那麼麻煩,他會說:「問訊吧!」那麼你就問訊。或者他說:「合掌就好了!」那麼你就合掌。你不能說:「不行不行,我非拜不可!」他的指示,你不聽,就是反抗了。 

  過去臣子向皇帝叩安,當皇帝說:「平身」時,就沒事了。你不能說:「不行、不行,不能平身,我要拜。」這是不對的。所謂「恭敬不如從命」,你既然恭敬他,就要聽他的話,聽他的指示。所以,如果長老說:「好、好、好,到佛堂來拜佛。」那麼你就到佛堂裡。拜佛後,向長老請開示,你說:「我頂禮長老三拜」,長老大部分都會回答:「一拜。」那麼你就一拜。你不能說:「不行、不行!」非要三拜不可,這是沒有禮貌的。假如長老沒講「一拜」,你也是拜一拜就好。 

  拜佛、菩薩要三拜,拜人,只能一拜,除非拜死人,才可以三拜,因為他不會說話了。活著的人是會說話的,所以長老說一拜,你就一拜,要遵命。有時候他說話,你沒有聽到,或者他忘記講「一拜」,那麼你也是「一拜」就好。 

  要向長老請開示,可以這麼說:「有一個問題請長老不吝開示。」「學人專程趕來為長老禮座,請長老開示,給學人一些指點。」「後學初參,請長老多多指導。」接著你就簡單的說出要請示的事情。 

  但是要注意,問話時,不能常常問:「怎麼了生脫死?」「怎麼弘法度生?」 「怎麼修行?」都是些泛論,很難讓人知道宗要,叫人很難回答;大部分的老和尚也都不喜歡這許多問題。你問的問題要讓人很容易回答,譬如說:「家師最近對我有些誤會,要怎麼樣才能讓家師對我瞭解呢?」老和尚可能只要說一句:「多多地跟師父溝通、講話。」這樣一句開示,你就很夠用了。

   等於過去漢高祖看到很多大將在宮廷外走來走去,露出很不安心的樣子。於是他就把張良找來,問道:「趕快看!那個情形要怎麼辦呢?」張良說:「他們之所以在那裡走來走去,是因為你封官不公,他們要想造反。」接著便出了一計:「你可以找一個你不喜歡的人,給他做大官。他們看了,會覺得連那樣的人都有希望了,我們大家還怕沒有希望嗎?一切就會太平了。」 

  過去孔明到荊州,劉琦因為後母對他不好,唯恐後母施計,便向孔明求救。就在孔明和他一起上樓後,劉琦請人把梯子拿走,跪下來對孔明說:「先生願意教我嗎?」孔明說:「要講離間骨肉的事情,實在不方便,不過你這麼有誠意,好吧!就到夏口去駐防,遠離是非之地好了。」他這一句話就解決劉琦的問題。同樣,過去很多長老大德,對於人情世故很通達,往往一句話道來,就可以令人茅塞頓開。 

  那麼,長老開示後,接著你就可以說:「向長老頂禮,今天感謝長老的開示、法語,我一生受用不盡,謝謝長老。剛才的開示無以為報,這就頂禮致敬。」總之,只要得體、合禮、尊重,都可以說。


 問(5):叢林中,表示問候、請安或者慰問,有沒有一些措辭? 

答:叢林裡,彼此見面,如果是晚輩問候長輩,可以說:「不審上人,少病少惱否?起居輕安否?」如果是長輩慰問晚輩,則可以說:「不審四大調和否?飲食如意否?衣單日用俱全否?」 


 問(6):長老大德來訪,有「接駕」的儀式,應如何呼班? 

答:長老大德來訪了,寺院往往會以鳴鐘、擊鼓,迎接他到大雄寶殿。這時,要有一位代表寺裡所有大眾的人,譬如住持、當家,或是維那,在長老禮佛後,呼:「全體大眾一起向上排班,向某某老和尚接駕,頂禮老和尚三拜!」 

  老和尚會說:「不敢當,一拜。」那麼大家就一拜。然後代表大眾的人就要再說:「學人某某代表大眾請長老給我們開示。」老和尚就在大殿上做即席講話。不過老和尚是否開示,要先得到他的同意。老和尚如果很有學問,他不必事前準備,就能即席講幾句開示大眾的話。

   開示了以後,代表大眾的人要呼:「全體向上排班,向老和尚謝法!」以感謝他的開示。接著又呼:「頂禮三拜!」老和尚會說:「一拜!各自回堂吧!」有時候會讓老和尚先走,有時候可以讓大眾先走。 

  這時代表再繼續陪大和尚講話:「我的殿堂設的佛像怎麼樣?我這裡的佛像莊嚴嗎?」帶領著大和尚在大殿裡瀏覽,因為他或許沒有到過這個寺廟,對這個寺廟不了解,所以應該要用這樣的儀禮給予接待。 


 問(7):叢林裡的職務有很多種,那麼當有人問及:「你在哪個單位做事?」時,是否也有職務上的自謙措辭?

 答:一般在叢林參學的人,都很注意這許多人情、人事來往的用語。比方說,他是一個糾察師,有人會問他:「你在某某寺裡做什麼?」他不能說:「我管理人,我做糾察。」他要客氣地說:「我在某某寺裡照顧碗筷。」意思是說,我只是看大家吃飯,看碗、看筷子。或者說:「我只是照顧蒲團。」意思是,只是看看大家拜佛。叢林裡,學人說話就是這麼的謙虛。 

  譬如有人問:「你在哪個寺院高就?」你就說:「我只在某某客堂跑腿。」「我 只在某某寺裡的庫房照顧油鹽柴米。」或者你是個當家,就自謙說:「我在某某寺打雜。」甚至你是個堂主,就說:「掛名堂主,尸位素餐,虛度時光。」總之,出家人要知道講話的藝術。 


 問(8):叢林裡的出家人,畢竟還是凡夫,難免會有些情緒。那麼,請教大師,當責備或者發牢騷的情況發生時,是否也有一些比較文雅、禮貌的措辭?

 答:參學者在寺院裡生活,如果有不當的言語、行為,那是很嚴重的過失。難道你要造反嗎?你要不守清規嗎?因此,一般出家人都不敢大意。 

  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是一個出家人必須養成的。所以,清眾如果有犯上、冒犯的行為,大部分都會自己主動認錯、懺悔。例如:「我願意跪齋堂,向大家謝罪」;「我願意跪香,向大家道歉懺悔」;「我願意向某某師父懺悔,因為我說話得罪了他」,懺悔之後,得到大家的認同,也就沒有事了。 

  有的人不甘於屈服人下,大聲講話,固執己見。有些長老就會說:「不要講了!要知道慚愧!」 

  「要知道慚愧」這一句話很有用,一個人知道慚愧,就不會再講理由,他會知道自己應該要守本分,要照顧自己的身口意。所以有時威嚴的開示,也能讓一些冒犯規矩的人,即刻剎車,不敢亂來。

   即便同輩之間偶有意見不合,要向對方表達,使用的語言也應該恰當,例如可以說:「請多自重,我等各行其事!」「你的開導責備,學人當知反省。」「大德才學廣博,學人不敢親近!」總之,用語要讓人堪受。 


 問(9):長輩或者老師對於徒弟、學生有不滿意時,責備的語言又是什麼?

 答:過去在叢林裡,長老、職事責備下來,沒有人會說他不服氣的。你不服氣,又要怎麼說?難道要跟長老打架嗎?要和他造反嗎?你不肯認錯,難道要叫長老認輸,向你懺悔嗎?所以,我認為,吃虧的都是初參。 

  叢林裡有一句話說:「生薑長在樹上,皂角生在地下。」生薑原本是長在地上的,皂角原本是生在樹上的,之所以倒過來講,不外是要告訴參學的人,只要長老、職事說「是」,你也要說「是」,即使他說黑的,而明明是白的,你也不能說這是白的;不能為自己作辯護。總之,再怎麼不合理,他說白的,你不能說成黑的;他說黑的,你不能說成白的,不能反對他。

   你說:「這太專制了吧!」但是在那個時代,一個寺廟裡住了幾百人,各個都是來自十方各處,甚至於江洋大盜、土匪來出家的也都有,那種惡習是很難改的,如果沒有嚴厲的規矩規範,怎麼能讓一寺大眾平安呢?所以,專制是必然的。再說,你在這種不合理的對待之下,都能接受了,那麼對於真理的納受力,勢必也會增強了。 

  不過,也有一些老師、職事處理事情稍微民主一點的,大眾也會很歡喜,因為他即使對人有不滿的地方,在表達上還是很客氣、很周全。例如,當他要責備初參時,就說:   「不知慚愧!」(即不知羞恥)   「不知苦惱!」(即不知自己的缺失)   「不知自我檢討!」   「應該反省自己!」   「拖拉鬼!」(即趕不上、動作慢)   「初參!」(指初入佛門,不懂規矩者)   「老皮參!」(指老氣橫秋者)   「哩拉腔!」(即隨便、散漫)   這些話不但具有教訓的意味,卻又不失厚道,很能讓人心生警惕。 

  有人問:「佛陀罵不罵人?」在我的瞭解佛陀是會罵人的。有時佛陀對懈怠的人會說:「懶惰的比丘」;對不講道理的人會說:「愚痴眾生」;再嚴重一點的,或者說:「簡直就是非人!」非人,就是不像個人,是很嚴重的一句話。   什麼叫作「非人」,也有一個標準。大家在笑,你不跟人家一起笑;大家歡喜,你不歡喜;大家想發心做事,你卻唱反調;大家都說好,你卻說不好,這些擾亂大眾的情緒,都叫作「非人」,就連佛陀也不喜歡這一種人。 

  所以,在叢林裡參學,最重要的就是合群,要跟大家一樣,每天歡歡喜喜、眉開眼笑,當然也要不失莊嚴;說話態度要溫文有禮;合掌、問訊都要依照規矩。唯有這樣,才能提升自己,受長老重視,也才會有前途。甚至到外面參學,也才能求得在叢林裡發展的地位。參學成功後,回到自己出家的寺廟,也會如同兒女學成回家,光宗耀祖般,師徒都能增光。 


 問(10):叢林中有一些對聯、警語,或者勉勵大家的話,例如在齋堂裡,有句話說:「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所謂「五觀」、「三心」是什麼意思呢?

 答:所謂「五觀若明金易化」,「五觀」就是吃飯時要做五種觀想。

   第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一般在齋堂裡都有一幅勉勵人的對聯:「吃現成飯當思來處不易,說事後話唯恐當局者迷。」一粒米,從播種、施水、除草、收割、販賣、碾米、到淘洗,然後煮熟,是經過多少的辛苦、多少的功勞才有的。所以,當我們用餐時,應當心存感恩。

   第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接受飲食供養時,要檢討自己有多少道德,能消受得起人家的供養嗎?能接受這樣優厚的待遇嗎? 

  第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在齋堂裡飲食,要防犯心意的過失,對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上等的,不要貪心;中等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總之,不要不滿、計較。尤其是不可以好吃懶做,不可貪圖享受。 

  第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飯食好比良藥,過堂吃飯是為了填飽肚子,是為了將飢餓的毛病治好,是為能讓我們的身體健康。 

  第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我們要慚愧自己還沒有成道,還沒有成佛,不得已而來接受大家的供養、飯食,因此,我要以「滴水之恩,湧泉以報」的感恩心來受食,要想一切所食都只是為了資身修道。 

  假如「五觀」已明,那麼連黃金也都能消化了。   所謂「三心未了水難消」,「三心」就是過去心、未來心、現在心。心一下子計較過去,一下子想到未來,一下子無明煩惱。所以,你真要喝一口水,都不能消受呢!

   過去北方的德山禪師,聽到南方六祖大師見性成佛的道理,心裡很不以為然,就作了一部《金剛經青龍疏鈔》,要到南方來破斥這種說法。 

  不久,他挑著一擔的手抄本經書,直奔南方,走到半途,肚子餓了,想吃點東西再趕路,於是就在一家老婆婆開的燒餅店裡用點心。老太太看到他就問:「大和尚、大法師,你挑的是什麼東西呀?」 

  德山禪師回說:「我挑的是《金剛經》。」 

  老太太又說:「《金剛經》呀!我有一個問題請問你,假如你答對了,我今天就供養你,燒餅不要錢;你答得不對,你的經典就留下來給我用。」

   德山禪師心想:「一個老太婆,她懂什麼?」就回答她說:「好呀!妳說呀!」 

  這個老太太就問他:「我聽到《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大德,你要吃點心,點什麼心?」 

  德山禪師給她問得愣住了,不敢輕視南方的即身成佛,六祖大師的頓教、頓超法門,所以就認輸了。 

  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的分別,而無住真心是人的本來面目,又何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不同呢?總之,吃一餐飯,只有與佛法結合在一起,那麼,即使如鋼鐵般硬的東西也才能消化了。


 問(11):叢林裡有一句警語:「大眾未食三鐵棒,私造飲食九銅鎚。」這是什麼意思? 

答:這是廚房裡的用語。所謂「大眾未食三鐵棒」,叢林是大眾修行的道場,因此飲食要先供佛、供養大眾。如果食物還沒有供佛、大眾未嚐之前,你就先吃,是要受處分的。 

  「私造飲食九銅鎚」,在飲食上,叢林裡除了有不可以私自享用的規矩,也不可以燒小鍋、私造飲食。私,在叢林裡是嚴重的過失,因為僧團裡一切都是公開化、公事化、平等化的。僧團能無諍,也就是因於平等、一視同仁。

   過去,律宗道場寶華山,是天下傳戒的模範道場,但由於傳戒期間忙碌,大眾不能按時吃飯,又有新戒要服務,因而興起燒小鍋的行為,大家各自料理飲食,把嚴謹的叢林規矩給破壞了,生活也就一天一天地散漫下去了。所以,私心是修行人所應戒絕的。


 問(12):如何解釋「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答:一粒米,其大不只是一粒米而已,它超越了須彌山的功德內容。一粒米的成長,是積集多少因緣才成就的,要瞭解它來之不易,進而惜福,於道業上精進不懈,否則信施難消,將來就要做牛做馬來償還了。


 問(13):佛門裡的語言常提到「合掌」、「問訊」、「頂禮」、「灌頂」、「加持」,這 些是什麼意思? 答:「合掌」又作「合十」。佛教將這個世間分為「十法界」,從佛、菩薩、緣覺、 聲聞、阿修羅、天、人,到畜生、餓鬼、地獄,有十類的眾生。所以「合十」,把十根手指頭合在一起,也就是把十法界合在心中的意思。人的心時而像佛,時而到天堂,時而到地獄。一念慈悲心起,就是佛菩薩的境界,一念貪瞋痴心起,就如同來到了三惡道。一個人在一天當中,心念在十法界裡來來回回不知多少趟。所以,人的一心中就具足了十法界。 

  「合掌」又有「合權實之掌,應中道一心」的意思。佛法有權、實之分,權就是方便的法門,實就是直接的真理。所以,「合權實之掌,應中道一心」,也就是以我一心中的喜悅功德,對你行禮,是一種最恭敬的禮貌。 

  合十的人生,就是合掌的人生。合掌與鞠躬、敬禮是一樣的意思。一個人能懂得對人合掌,人我關係必定調和;能對人尊重,一生必定會很有收穫。合掌,在佛教是一種禮貌,彼此見到面,都是以合掌為禮。你對人合掌,無論到哪一個寺院參訪,信徒見到了,都會對你合掌。例如,以佛教為信仰的泰國,航班上的空中小姐,見到人也都是親切合掌。 

  「問訊」,就是合掌之後,身軀再往下彎,表示低下、謙卑、慰問、恭敬,我不如你、我不及你、你很偉大、你很崇高的意思。 

  「頂禮」,就是禮拜。拜,有拜佛、拜菩薩、拜佛塔、拜大德等,尤其拜人,不能亂拜。有些人見到大德遠遠走來,就趕緊向前朝他一拜,那不合禮儀。你這一拜,讓很多的信徒也要跟著你拜,如果當中有人還不瞭解佛教,或者還沒有到信仰的層次,看到你拜,他也會嚇得不敢來信佛教了。所以,拜,有一定的地方、規矩,拜大德要到佛殿裡拜,不是隨便拜的。 

  「灌頂」,也是一種佛教的儀禮,是屬於密教的儀式,就等同於基督教的「受 洗」,以甘露法水灌於頭頂,洗淨身上的罪業。 

  「加持」,就是我替你說一句好話、替你寫一封介紹信,助你一臂之力,讓你在鼓勵之下,產生力量,增加發展。


 問(14):日常生活中也有些用語是來自佛教的語言,譬如「逃過一劫」、「廣結善緣」、「菩薩心腸」、「大顯神通」、「不二法門」等等,這些用語有什麼意義呢? 

答:「逃過一劫」,意思是我原本劫難難逃,不過因為別人的一句話點破我,讓我逃過這場浩劫。例如逃過飛機的轟炸,逃過空難,逃過水災,逃過颱風侵襲等。 

  「劫」是佛教用來說明世界從生成到毀壞的過程,分為成、住、壞、空四劫。住劫中有小三災,即飢饉、疾疫、刀兵災;壞劫中有大三災,即水、火、風災;中國人取「劫」中的災難意義,以「逃過一劫」形容人從災難中脫險。 

  「廣結善緣」,說明世間所有一切都是靠緣分才擁有,靠緣分才存在,沒有緣分,就難以生存。我們要吃飯,是多少的農人辛苦,才有飯吃;我們要穿衣,是多少的工人辛苦,才有衣服穿;一切都是緣分來成就的。 

  如果沒有記者採訪新聞,我們就沒有報紙看;沒有演藝人員表演,我們就沒有節目看;沒有司機開車,交通就不方便。所以,因緣成就我們生存在這個世間,我們要感謝因緣,要給人因緣。別人給我們很多因緣,我們也要給人家一些因緣,就叫作「廣結善緣」。 

  「菩薩心腸」就是慈悲心,也就是時時原諒人家、幫助人家、愛護人家的好心。

   「大顯神通」表示有能力,表現高人一等。一句話、一個大布施、一個大發心,別人做不到,而你能做到,是大顯神通;你能呼風喚雨,再困難的事情對你來說都是輕而易舉,也是大顯神通。 

  說到「不二法門」,《維摩經》裡記載,有一天,維摩居士示疾,文殊菩薩率領諸大菩薩前往丈室探病。就這樣,維摩居士和文殊菩薩,在幾萬個菩薩座前,談論起「不二法門」來;內容非常精采,值得一看。

   在佛光山,步入「靈山勝境」時,有一個山門,叫作「不二門」,就是取自於《維摩經》的「不二法門」之意。兩旁有一幅對聯,寫著:「不二本無門,二不二,具是自家真面目;靈山稱勝境,山非山,無非我人清淨身。」意思是說,佛陀的清淨法身與眾生的真如自性,是無二無別的。

   世間事都是兩面的,例如生、死的對待;時間、空間的對待;好壞、善惡、上下、多少的對待。能超越對待,沒有時間、空間,沒有你和我,沒有隔閡,沒有兩個,唯有一個,就是「不二法門」。

   過去有人說東方文化重視人文精神,為「體」;西方文化重視科學應用,為 「用」。其實,何必要分「體」和「用」?東方、西方本來不二,是和合的。就例如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升起的沒有升起,因為它傍晚又下山了;下山的也沒有下山,因為它早晨又出來了。

   「不二」象徵著生沒有生,死沒有死,生死是不二的。人生沒有生死,死的只是臭皮囊,死了以後換一個身體,等於汽車的引擎壞了,再換一個新的。所以,「不二法門」把生死調和,善惡一致,是好是壞也都不去計較了。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