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20《僧事百講》單的意義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4/22 13491
一個「單」字,擁有眾多內容與意義:掛單、送單、止單、留單、海單、單等,一個「單」字,融會諸多叢林的智慧。
叢林語言映現文字的典雅,維持僧團的清淨,窺視叢林的組織、制度與儀規的面貌。<佛教叢林語言規範>裡有:佛門稱謂、應對進退、警策格言、佛語典故、書信禮儀、應用文件等面向,不僅廣泛且有深度。
單單文字用語,就包藏豐富意涵,同時描述叢林四時行事規範的提要。一個「單」字,擁有眾多內容與意義:掛單、送單、止單、留單、看單、討單、海單、遷單、東單、西單、名單、單、單帳、四十八單等,每一用語更含納叢林寺院的諸多學問。
就好像隋朝智者大師留下為人稱道的「九旬談妙」一般;智者大師講《法華玄義》,竟用九十天的時間,才講《妙法蓮華經》經題的一個「妙」字。一個「妙」字,融合一切法;一個「單」字,融會諸多叢林的智慧。
以下就佛門「單」字,提出具體事例解說。
問(1):什麼叫做「單」?
答:佛教的一字一句,都含藏很多的意思。就「單」字來說,意義既多且廣。比方,一個人就是一個「單」。像是問:「貴常住現在有多少單啊?」回話的人答:「我們有三百五十個單。」意即目前寺裡有三百五十個人。或者是「你們現在要留單嗎?」「准許掛單嗎?還是止單呢?」所謂「止單」,就是停止接受掛單的意思。
單,有時候不一定指人,像房間、床鋪,也叫做「單」。譬如說,「同學!我今天專程來為你看單。」就是指看看你住的地方;這也算是一種禮貌,一種交誼。一般來說,看看這個同學的單,或看看那個朋友的單,都叫做「看單」。
依叢林規矩,「看單」可以,但不能變成「竄寮」;就是不能在他人房間裡談得太久,長時間在寮房裡散心雜話,如同逛俱樂部一樣,這是叢林規矩所不准許的。「看單」只是禮貌性看一下,且必須是有相當職務的人才有的。一般沒有職務的清眾,是沒有什麼單可看的,因為睡的是「廣單」(即長連床,供坐禪偃息),好像軍隊、學院一樣,大家都是睡在一起的。
除此之外,僧人的行李也稱「單」。僧眾到寺院「掛單」(也稱掛搭、掛錫), 知客師會問:「你有單嗎?」這裡的「單」是指被單。知客師問話的意思是,有單才准許掛單,而不能讓常住供應你的單。所以,過去的出家人雖然是「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可是還得自己有單,即指枕頭、棉被、三衣、缽具、頭陀十八物等衣單,才准許掛單。因此,過去掛單時,知客師會先看一看是否有衣單,才開始問請掛單者「從何來?」「來作什麼?」「上下何名?」等問話。
到寺廟掛單以後,每個月發給的零用金也叫「單」。倘若問,「你有沒有單 ?」就是問每個月有沒有領一點薪水?在寺裡領有單,每個月兩百塊、或者三百塊,這個也是我的「單」。一個羅漢一份齋,寺院裡的每個人每月都會有一份零用款項,即「單」,又稱「單銀」。
問(2):在「單」的各種意義當中,有「討單」者,這是什麼意思呢?
答:討單,就是事先託人到想去的寺院問一問,表明自己想到該處討一單,住宿參學。如果該寺回答:「我們有餘單。」意思是有空位子,便可以接受掛單。有的人擔心千里跋涉而去,結果到了某一寺院已經止單,不接受掛單了;就是提供僧眾住宿額滿,「滿單」了。因此前往該寺請求掛單前,會先詢問一下,就叫做討單。
問(3):「海單」又是什麼意思?
答:一座叢林規模很大,就算一次來了三十、五十個人,都沒有關係、都有位置容納,能夠無限制接引僧眾投宿,就稱作「海單」。
稱作「海單」,是因為大海眾,如同大海一般擁集而來,即使來二、三百人,仍然可以容納。比方,叢林寺院目前的單,已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再加入二、三千人,便有五千人掛單,可以想見人數之多,容納之廣。所以,只要是「海單」,所有僧眾、不計多少通通都可以來,都可以留單。
問(4):請談談「送單」的意思?
答:送單,也稱「進單」,就是掛單後,安排住進上客堂、雲水寮之意,即安排僧眾住宿。因為,寮區的位置還不認識,不能亂跑,必須有專人送單。
依照叢林掛單程序,必須先掛單後,才能送單。請掛單者到一個寺院裡掛單,先把單擺到客堂。客堂的招牌通常很大,一般都是在山門進來之後,不是左邊,便是右邊就有一個客堂。請掛單者將衣單擺到客堂大門的西邊(西單),人就坐到東邊(東單)。客堂有統一設計的椅子,讓人坐著就能看到自己的衣單,又不必拿進來,因為這時還沒有接受掛單。如果衣單擺到門外面,萬一給小偷偷走了也不行,所以,要看得到自己的衣單。 掛單有一套儀式。請掛單者坐下後,寺裡的道人、茶房或侍者就會來問:「你來做什麼的?」「打算怎麼樣嗎?」必須約略知道一些請掛單者的資料、背景,才好向知客師稟報「有某某人要來掛單」,然後,知客師胸有成竹了,才出來與之「暫到相看」。知客師也有一定的位置,即是坐到門口的兩張馬杌子上;因此當知客師坐下來,請掛單者一看便知道這一定是知客師,要來處理掛單事宜的。 這時,掛單者要即刻頂禮知客師,知客師會說「問訊」,請掛單者即問訊,知客師坐下來,才能坐下來。接著,知客師便開始詢問來歷:「上下何名?」「從何來?」「師父叫什麼名字?」等等問題。最主要是問清楚請掛單者「來做什麼」,如果只是來遊覽、會客的,便回答:「打擾常住掛單。」意思是打擾寺院一宿兩餐,大概過二、三天便會離開了;這種掛單比較容易,因為是短期的,只要看請掛單者善良、沒有惡形惡相、懂得佛門規矩禮貌,甚至不用檢閱戒牒、戒錄等證明,就會准許掛單。
如果回答:「親近常住」,就是要長期留下,不走了;這種情況,寺院就要了解清楚是「從哪裡來?」看清楚戒牒、戒錄,詳細把資料都詢問、檢閱清楚之後,覺得可以接受,才會「送單」,就是送到雲水寮、上客堂。然後,請掛單者把衣單背在身上,跟隨知客師後面前往雲水寮、上客堂。而雲水寮、上客堂方面,早已有人事先通知,即說明知客師馬上要送人來掛單,並註明是一宿兩餐的,還是在寺院等待期頭、期尾進堂的,都會事先通報。
這時候寮元(「元」就是最大的,即上客堂的負責人)等知客師把請掛單者帶進來,並把衣單帶進寮裡去,再到佛前禮佛三拜,並說:「頂禮寮元師父。」然後,寮元師父喊:「禮送知客師父回寮。」此時,請掛單者要向前二、三步送至門檻,目送知客師,有的知客師也不講話,有的則會回應:「好吧,留在寮裡面聽寮元師父開示吧。」說罷,便離開了。直至不見知客師身影才轉頭,再聽寮元師父的吩咐,交待事項及日課行程。至此,整個掛單儀式就算完成了。
問(5):完成掛單就表示准許住進了,假若覺得該僧人不好,不給掛單,又會如何處理呢?
答:有一些情況是不接受掛單的,比方說,知道不是善類,不像個出家人,知客師可以要求看請掛單者的戒牒;主要是因為沒有戒牒就不能夠掛單,也沒有寺院敢接受其掛單的請求。這種情況下,通常會回覆:「本寺常住有規定,沒有地方容納來路不明的人!」知客師就能夠依此來驅逐、回絕。
也有情況是常住的單已經額滿;即上客堂、雲水寮都住滿了人,沒有單了。不過,寺外還有園田、莊腳等處可以住人,知客師就會請你暫時到這些地方找某某人留個單,或者住個兩天再說。之後,知客師再叫人慢慢瞭解其為人如何?善良與否?相對的,也可以讓請掛單者適應一下。
因為這些得體的叢林語言和周全的禮儀規範,使得叢林裡少有糾紛與爭執。
問(6):「遷單」又是什麼意思?
答:「遷單」是因為在寺廟違犯清規,違犯不可共住的嚴重情事,而被擯棄出寺。在寺廟裡,十方大眾聚集在一起能夠和合無諍,最重要是彼此相處和諧,以及對人的尊重,就是不侵犯他人;其實所有的戒律只有一條──不侵犯。像五戒中的殺生,就是侵犯人的生命;偷盜,是侵犯人的財產;邪淫,是侵犯人的身體;妄語,是侵犯人的名譽;喝酒、吸毒,是侵犯自己的健康智慧。凡是侵犯他人的自由,自己也就沒有自由了。
遷單要看在哪裡被遷單,在禪堂被遷單較為嚴重。如果是另外的外寮堂口,或與某人有爭執,或有一些閒話,都不算很嚴重。只要不犯清規,比方說,只是語言上的差錯、打破一個碗、沒有去做早課等等小過失,這些情況下被遷單的話,有所謂的「前門遷單,後門掛單」,就是說可以從後門再來掛單,重新開始。但是先前的資歷都沒有了,過去的勞苦、記錄也都取消了;不過重新再來,還是有機會的。
問(7):叢林雖然規矩很多,究其根本,亦能體會它不但圓融,也很慈悲,所以才有所謂的「前門遷單,後門掛單」。還有「溜單」,又是怎麼樣的情況呢?
答:溜單,就是不告而別。這種情況在叢林裡很多,因為叢林是十方叢林;這個地方沒有師徒的關係,而是如同學校一般,大眾匯聚一起參學訪道,倘若覺得不適應,就不讀這所學校,偷偷地離開,這種情況就稱作「溜單」。或像是政府機關,在此工作一陣子,覺得不適合自己,不講一聲就不做了,「溜單」了。叢林清規當中,溜單比較嚴重一點,想要再回常住就比較麻煩。
其實,為什麼要溜單呢?能夠來得光明,也要去的光明;好好的來,好好的走,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私自離開呢?倘若覺得不適合,生起離去的念頭,最好是直接提出,坦白表示自己在這裡不適合,請主管幫忙安排,看看哪個寺院道場適合自己?哪個職務適合自己的性格?由主管介紹去。能夠好好的請假離開,下次有意願再回來,當然就能好散好聚了。
問(8):寺院常說的「東單」、「西單」,又是什麼意思?
答:叢林寺院裡,殿堂的兩側稱為東單及西單。齋堂東邊也稱作東單,或者上單;西邊就叫作西單,或者下單。東單大部分都是年輕參學者,在叢林裡學規矩的,要司打法器的,規矩比較嚴格一點,等於軍隊裡的示範部隊。西單各個堂口,就像是一些老弱殘兵,來路比較是一些不同的角色,好像拖拉(指做事慢半拍 )一些,都要他人的諒解、原諒和包容。再不然就是長老、首座、西堂、後堂、堂主等序職,大部分都是在西單。
問(9):平常說掛單都是一般雲水僧、行腳僧,倘若一個寺廟的大和尚,也可以到別家的大叢林去掛單嗎?
答:理論上當然可以的,只要前來掛單,不管什麼職務,一概接受。然而在人情上,一寺之主到別家寺廟掛單做清眾,都十分客氣、低調。但是一般寺廟會有資訊,知道其行情,會請他到另外的客單居住,不讓他掛單。此外,還會請知客、堂主、首座等重要職事,甚至大和尚出來接待。
弘一大師行事很低調,有一次他到某個叢林掛單,由於他是教授、學者身分出家的,並沒有從幼年開始住在叢林學習規矩,因此沒帶衣單就去掛單。該叢林的知客師便打官腔:「沒有衣單,你來掛什麼單?」弘一大師很知趣,既然不能掛單,就離開吧!「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走出山門不久,遇到住持大和尚回寺。大和尚一見到他,驚訝地說:「唉唷,弘一大師啊!」即刻向他禮拜,又問所為何來?弘一大師表示,剛才沒有掛到單,正準備離開。大和尚連忙說:「不行,不行,您是我們請都請不來的,請您跟我回去,掛單的事不要掛念。」隨即命人回寺通知,鳴鐘擊鼓集合大眾,歡迎大師法駕。弘一大師十分有修養,鳴鐘擊鼓歡迎他,也沒有喜悅;不留單,叫他走,也沒有惱亂。所以,過去的住持、大法師,或是院長、教授,都有到別家叢林掛過單。
閩南佛學院教務主任文濤法師,有一次到棲霞山,要入學做學生。棲霞山的知客師不認識他,只是覺得他考試程度相當好,就送他到學院。當時,我們是一個人一個小床舖,文濤法師剛好睡在我的旁邊,我還教訓他說:「你年紀比較大,在這裡不要拖拉,不要破壞我們的規矩……。」正在講話的時候,教務主任正好經過,一看到文濤法師,認出是自己的教務主任,便說:「教務主任,您怎麼會到這裡?」即刻將文濤法師的衣單收起來,請到教務主任那邊去。所以也有像文濤法師一般,被人識得本來面目,再移位往別處去住的。
問(10):道士雖然不是佛教徒,也可以到叢林裡掛單嗎?
答:像武當山這樣的廟觀,道士還是不少。道藏與佛教藏經一樣,有同等的價值,但只是沒有佛教這麼進步──開辦學院;也沒有人閱讀道藏,弘揚道教,所以,道教慢慢地流於拜拜、形式上的作法。當時,道教除了有些學者研究教義外,很少聽說有大道士以及有學問的道士。
不過,也有好的、有遠見的師父,覺得不能誤了小道士的前途,便讓小道士們到學校念書。如果沒有經費,就送到佛學院,跟學僧一起讀書,我就有好幾位道士的同學。這些小道士知道自己是寄在佛學院求學的,因此都很客氣、很溫和,人很好。讀完書,都會回到自己的廟觀,由於讀過佛學院,身分地位很容易提升,回去後可以當家做住持。
問(11):過去很多學者、名士,常常到寺院裡去,他們可以在叢林裡面掛單嗎?
答:在家眾不需要掛單,可以做貴賓、當客人,寺院有客房提供住宿,待遇更好。所以不必住得那麼委屈,還得像出家參學的清眾一般去掛單。
問(12):現在有不少人養寵物,帶寵物可以來掛單嗎?
答:一般來說,是沒有人帶寵物到寺院掛單的,除非是大菩薩,有神通行化。比方,文殊菩薩坐獅子,普賢菩薩坐大象,觀音菩薩騎鰲魚,地藏菩薩帶著坐騎──四不像,又叫善聽。過去曾有羅漢到某個地方,故意帶隻動物,甚至,許多祖師,如虛雲老和尚還飼養老虎,讓前來拜訪的張大千害怕、驚恐。
法融禪師也飼養老虎。四祖道信到牛頭山拜訪他時,一看到老虎也很害怕恐怖,法融禪師哈哈大笑,說:「祖師,你還有這個在嗎?」意思是你還有恐懼嗎?隨後法融禪師就去燒茶,此時,道信禪師就在一張凳子上,寫一個「佛」字,等法融禪師倒茶回來,要往下坐,一看到「佛」字,就楞了一下,不敢坐下。道信禪師也哈哈大笑,說:「唉呀!原來你也還有這個在嘛!」意思是見到外境、外物,還是有計較,心中有所執著。
過去,所謂帶寵物掛單,大概都要露一手,不然按一般的常情而言,是不會准許掛單的。
問(13):印光大師對於掛單,曾有過一些意見,內容、緣由是怎麼樣的呢? 答:很多大師對於佛教一些不大認可的問題,都有提出意見。印光大師便說過,要復興佛教,先要去除「三濫」。所謂「三濫」:一、不可以濫掛海單,因為當時掛單太容易了、太濫了。二、不可以濫傳戒法,就是不要到處傳戒,以免亂傳戒法,又不知守戒。三、不要濫收徒眾,不要一有人願意出家,便來者不拒,反而敗壞了佛教。
所以,印光大師力求去除「三濫」,挽救僧格墮落、教團散漫的嚴重弊病。這就如太虛大師主張:新佛教要革命──教產革命、教制革命、教義革命,要革新佛教,還要推行人間佛教。這許多大德都是為維護佛教而苦口婆心!
問(14):在佛門裡常常聽到「單銀」或者「單」,這又是什麼意思?
答:單銀,就是給予一個紅包。「單」是錢,指施主、齋主到寺廟做佛事,他有恭敬心,想給每位法師一份紅包,這就是錢,多少不一定。就等於是小費一樣,給一塊錢也不嫌少,給一百塊也不嫌多。縱有這個錢,常住每月仍照發零用款項,等於做這一份工作,有一份酬勞。
問(15):什麼是行單?哪些職務屬於行單?
答:行單,就是修行的「行」(ㄒㄧㄥˊ)字,如,行門、修行、實行。這個「行」字也叫行(ㄏㄤˊ),像「米行」、「銀行」。實際上,佛教多數唸四聲的「行」(ㄏㄣˋ),比方說:頭陀苦行、大迦葉頭陀苦行第一、我一生喜歡做苦行、南無大行普賢菩薩。「行」(ㄒㄧㄥˊ)是行動,是動詞;「行」(ㄏㄣˋ)是一種名詞,大行。「行」是一種修行,有一個成就。 有很多修行人喜歡領行單,為什麼?所謂「要學佛法,先結人緣」「要做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先做勞苦的工作以懺悔業障、增加福德因緣,將來才容易獲得大家的肯定。
過去,六祖大師親近五祖,五祖要他「舂米去」,這就是行單。還有臨濟祖師栽松、慶諸任米頭、雪峰做飯頭、法遠典座、稽山柴頭、灌溪園頭、義懷淨頭、百丈務農、百靈知浴、道元種菜、溈山粉牆、南泉樵牧、隱峰推車、智藏淨頭等等,祖師們做行單的先例很多。
一般做行單的出家人,多被學者看不起,認為那是「做工的」。
曾經,有一位日本學者到中國一叢林裡,看到許多中國的和尚都沒有學問,而在日本大學好多都是教授、博士。一天,日本學者看到一個老和尚在曬太陽,順口問道:「欸,老和尚今年高壽?」
老和尚回應:「我八十歲。」 「喔,八十歲了!退休了吧?」 「沒有,我還在做工作。」 「還做工作?做什麼工作?」 「我擔任飯頭,就是煮飯!寺廟人多,我負責煮飯。」 「這麼大年紀還煮飯?你煮幾年了?」 「我二十歲就擔任飯頭,算一算應該有六十年了吧。」 日本學者一聽,連聲讚歎:「偉大!偉大!一煮飯就煮六十年,做教授也不容易做六十年,要說不動心、不改變也不容易啊!」
誠然,青年學僧剛入佛門學習,如果換單位太多,就表示不定性。如果能夠有定性地把一項工作做好,就像那位老和尚,一煮六十年,必定能夠把菜煮得好。
宋朝浮山法遠禪師,是南方人,邀天衣義懷禪師等八人到北方掛單。北方天氣寒冷,一行八人依規矩進客堂掛單,但從早上一直等候到中午,都沒有法師出來招呼,幾個人又飢又餓,寒冷的風又呼呼地吹,有四個人受不了飢寒,覺得這種寺院服務不周全,就走了。剩下的四人支撐到黃昏,還是沒有人理會,終於又有三個人決定走了。
到了晚上就剩下法遠禪師一人,又餓又凍、手腳都麻木了。這時來了一位知客法師竟拿一盆水向他潑過去,並嚴厲驅趕:「怎麼坐這麼久?掛單哪裡那麼容易?快點走!」法遠禪師說:「大德,你以為用一盆水就想把我趕走嗎?我是不遠千里而來求法的。」他還是不走。
各種困難、苛責、侮辱都無法讓法遠禪師退失道心,終於如願地留了下來。一開始讓他做行單,就是到廚房煮飯。那時,寺裡的僧眾生活清苦,他就拿一點油摻在鍋裡,煮「五味粥」給大家吃。沒想到被當家法師知道了,厲聲斥責:「這個油是常住的,你怎麼可以私自拿去做人情?賠常住的油!」法遠禪師沒有錢可以賠償,知客師便說:「沒錢賠?把你的袈裟、棉被、鋪蓋留下來賠償!」法遠禪師將所有衣物賠償還不算,知客師還要把他遷單。他只好住到山門外,忍受寒冷,不退初心地等待機會再進去掛單求法。
後來,浮山法遠做了這家寺院的住持,為什麼?因為住持看到法遠禪師能經得起考驗,法性具足,這才立刻陞座,請法遠禪師接掌住持職位。所以,有時到寺廟經過掛單、苦行,是可以訓練人才的。
問(16):剛才提到行單就是苦行,對一個修行人來講,是不是一定得經過這一個過程、一個功課,甚至吃這些苦頭?這對修行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答:苦行,是修行人所過的一種刻苦自勵的修持生活,是僧侶應有的修行過程。歷代祖師大德多是在行單、苦修中增長福慧,對佛法、對人生,也增加很大的信心。
佛教講究「福慧雙修」,佛經有一則敘述「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的故事:從前有師兄弟兩人,一個修慧、讀書,但不修福,雖然證得阿羅漢,卻沒有人供養,生活艱難;另外一個只知修福,不知修慧,後來投生在王宮做了大象,身上披戴著瓔珞、裝束,比人的享受更好,但終究還是畜生,沒有智慧。
所以,「皈依佛,兩足尊」,兩足尊就是福慧圓滿的象徵。福德、智慧要兩行具足,福德、智慧俱全,是做人最重要的修養與內涵,更是學佛必達的目標。
問(17):大師您到世界各地去弘法,這也算是掛單。但是我覺得,您每一次不管到哪一個地方,都很用心、很熱心的去幫人家做事情,這是否是掛單應該持有的觀念呢?
答:一個出家人有福氣到別家寺廟掛單,要有「掛一單」的觀念。掛單,是吃人家的、住人家的、用人家的,所以,得反觀自己:有什麼貢獻?不能對常住只有消耗,沒有增加。
我從年輕的時候,無論到古林寺、寶華山、金山寺、高旻寺、天寧寺、焦山去掛單,都盡心力幫忙做事、服務大眾,像是擔任行堂、苦工等等。就是沒有事情,我也會主動到大寮幫忙撿菜、挑水、除草,因為我樂於工作。
我在各個寺廟裡,無論大江南北,尤其,在我們的分別院,只要閒下來,都歡喜到大雄寶殿看看法器有沒有擺好,幫忙整理一下;到廚房看看煮的飯菜是否合乎味道;凡事盡一點心力,因為,我在這裡「掛一單」。身為出家人,不論走到哪裡,都不可以官僚,遊縣吃縣、遊府吃府,應當明白自己是掛單,也是去參學,人家成就我們,我們也要成就常住、成就道場。
掛單者不能以為自己出了家,就到處吃喝。雖說「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但是如果到處都吃閒飯,我則不以為然。我認為,「掛一單」就要盡一個掛單者的義務,則消災增福、功德無量;這是每個出家人應該具備的思想、觀念和行為。
奉勸青年學子,無論到何處,都不要以大人物自居,要時時記懷自己是一個參學者。過去諸大禪師、諸大菩薩,都是「掛一單」,就要為寺院服務、效勞。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