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就不把故事讲完,然后...
邊走邊看-100324 01/15 63064.0/1
(阅读前可加微信号:Chineseoverseaslife,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
随便从图书馆顺了一本书,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村上春樹:“热爱音乐。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在日本暢銷四百萬冊,廣泛引起“村上現象”。村上春樹的作品展現寫作風格深受歐美作家影響的輕盈基調,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譽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學旗手。
村上自稱寫小說,僅需要一個明確且具體的開場便有信心將其完美結束。也視眾多作品之間,相對題材的不同與發展方向,為自我寫作能力的淬煉。爵士樂對村上春樹寫作風格的形塑有極大影響。「若沒有迷醉於音樂,我可能不會成為小說家。若要归类的话我算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不善于说话。所以有点不可思议,哪怕一个星期不和人说话,我也不会感到痛苦。当然,难得享受这样的奢侈。"(维基百科)
本村图书馆中文书不多,一般在图书馆的某个小角落,但似乎无关紧要,毕竟现在很少读纸质书了。但若真想读什么会去下载电子版看。图书馆可以无限制借书,很是不错。但大量书过时不还,罚款也不少。本人总是忘记还,关键借了还不看,一来二去,就不太借书了。
其实本来不爱读小说,但由于村上春树的散文很有味道,加上前一阵读过他的跑步一书,很耐读也有共鸣,看到他名字的书,就充满期待。很久以前曾读过他的“挪威的森林”,具体内容都忘了,但感觉其中有着淡淡的和优美的忧伤一直在环绕,也许这是村上特别吸引人的意境。
“并不是一切都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那时,我们坚定地相信某种东西,拥有能坚定地相信某种东西的自我。这样的信念绝不会毫无意义地烟消云散。"——村上春树
“没有色彩的....,” 书名冗长乏味,2013年台北翻译出版,竖版排列。故事一开始十分引人入胜。身体健康的主人公一出场就挣扎在死亡的边缘。那种忧郁哀伤的氛围加上读者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吸引人必须往下读:从读大二那年的七月起,直到次年一月,“多崎作活着似乎只想到死。”
之后阅读的过程却常感沉闷,且竖板排列读着费劲,总想扔一边。但出于对村上散文的喜爱和期待,加上每当不耐烦要扔书时,村上春树就适时抛出了一个个悬念。
被村上构建的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吸引着硬着頭皮往下读。不时感叹着村上君很会讲故事,可是目前故事快讲完了,似乎很多悬念都没解开。
在快读完此书的前夜,看到还剩不多的页数,觉得那一个个悬念似乎他都不理会了,于是恨得直咬牙,只等着读完,悬念如果确实没有交代,就可以肯定地说:俺一定要給個差差評好不好!
书里充满沉郁的气息,慢条斯理、拘谨粘稠,有着深层黑暗世界的男主人公,实在令人胸闷气短和厌倦,都快读成忧郁症了。
那白妞究竟被谁强奸,为什么要赖在主人公身上?后又被谁杀害?主人公的一个好友怎么突然消失了?男友的父亲碰上的一个意欲自杀的人后来去哪里了?还有那个要自杀的人弹钢琴时必然拿出来放钢琴小袋子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难道村上君对这一切铺垫都置之不理了吗?!
终于在只剩下40来页的时候,主人公在芬兰探访的最后一个中学好友说了一段话,劝主人公作,一定要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也许这就是作者村上想表达的主题吧!
主人公所有的悲剧都源于他总是不能敞开心扉!他的懦弱,自卑,退缩造成了他人生的悲惨。
故事始于他被中学五人好友团队抛弃,而抛弃仅仅是电话里朋友的一句话:“以后别再找我们了。” 他连一句为什么都不敢问,只是带着被群体抛弃的巨大创伤,离开了朋友和家人所在的城市,在另一个城市痛苦挣扎的度过着自己的人生。很长时间是抑郁症,想自杀。
“他那样强烈的被死所吸引的契机非常明显。就是他长久以来亲密交往的四个朋友,有一天断然告诉他,我们都不想再看到你。没有妥协余地就这样唐突地。而且对那样严厉通告的理由,没有向他做任何说明。他也刻意不问。”
终于多年后碰上了一个理性的女朋友,让他去找过去的同学,问清原因,解开心结。
在探寻之旅中他才发现其实他仍被大家惦记和爱戴着。而造成主人公伤害事件的主要当事人白妞早已离开人世,那个友好团队在生活的洪流中早已解散.....
只是主人公没有勇气去沟通去了解其中的原因!他怕因为他的探寻或直白会把事情弄糟!但事实是他什么都不说于是变成了最糟。
其实生活中多少事都是因为缺乏沟通而一个误解接着另一个误解,那些不愿展露心迹的人会有多少的阴郁,忧烦和心结。人因一个个心结的缠绕而积郁成疾。
村上說得都對,可是為了這點雞湯就要鋪墊這麼多懸念嗎?感覺有些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后记:终于耐着性子读完了村上君更多的几十页唠叨,竟又多了一个未解的悬念:他和女朋友后来究竟怎么样了?然后,村上君对他的故事似乎完全撒手不管了。
实在有些出离愤怒,构思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悬念,就是为了让读者进入另一个不该是悬念的悬念?也許可能這就是傳說中的文字留白,此處省略一萬字.......
李斯特的cd “巡礼之年” 音乐一直飘荡在文字中,每当思念回忆时他们都会放这个曲子。特别听了一下感觉十分符合整篇沉郁孤独的风格。村上春树是擅长营造和描述都市人孤岛感的作家,这也许是许多人喜欢他的原因,城市五光十色,外面繁华热闹,人的内心却在孤独挣扎。
村上春树有不少其它优秀作品,他本人也受到很多读者喜欢。只是就多崎作一书来说,其啰嗦黑暗粘稠的叙述加上不断挖坑的文风真心让读者有点伤不起。
据说村上君粉很多,看到黑他的文都很难得,这里就书论书,并不因他其它的色彩而照亮所有的角落,也不因此而贬低其它。
下面摘录几个豆瓣短评,褒贬皆有:
“半年之前,村上这样的书于我起码也是四星以上的,然而这半年来,我的心境大变,你的文字也实在没变,变得是你的文心。不不,我知道人都会变人都要变,可是我总觉得你是有文无心了,而我是有心无文,我们没法相调和了,你知道吗?软广告的过度植入,并没有广告商给你出广告费(没有吧?),只不过是你自己为了表现你的品味;结尾留个模棱两可,这算是开放结尾吗,还是……算了这还算是最无可厚非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终究不知道能不能在实在界与象征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更不要说什么吻合了,至于想象界的突入也很是让理科生哀愁,音乐的酒神精神真的可以不抽烟不喝酒地自然臻达?村上终究不是那个写《挪威的森林》的村上了,巡礼之年后总是某种没有不可思议的死亡吧。(陆钓雪 2015-06-26)”
“文学诞生伊始,就负担着一项伟大的工作,即直面人身心的创痛,窥测伤口的形状与颜色,记录心灵受难的面目与呻吟,寻找拯救的可能。而村上的新作《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下文简称《多崎作》)就是这样一部充满痛感的作品。小说一开篇就是一股斩钉截铁的凉意: 依然是一个很村上的故事,孤独却忠于自己节奏的少年,残破零落的往事,弥漫全篇一抓一大把的忧伤与孤独,听着好像怎么这么熟悉,没错,在《挪威的森林》、《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等多本村上的小说中,我们嗅到了类似的气息。但并非如此。不同于《挪威的森林》的温柔伤感,也不同于《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的永恒孤独,《多崎作》是一部描写人心灵阴翳与寻找救赎的小说,它对于伤痛的理解,对于人类心灵深度现实的揭示,显然更具超越性。(氧气(相忘于江湖的鱼)
最后,想问一句:赞美此书的各位粉,难道你们不想解开其中所有的悬念吗?你们是不是太像主人公作君了,表面谦谦君子,内心苦涩挣扎,在黑暗无边的阅读大海漂流......
希望村上君能听到读者呼声,继续把故事写下去,给读者一个直白的结局,以赐辛苦阅读的读者,村上君,您辛苦了,拜托拜托........
扫一扫:
(或加微信Chineseoverseas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