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马玲的帖子

Helen -101630  09/19   6557  
4.0/1 

读书分享《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一章 交流密码:父母和孩子的对话
【书摘】父母常常因为跟孩子的对话而感到失望,因为他们毫无头绪,就像那段著名的对话所说的那样。“你要去哪儿?”“出去。”“干什么?”“不干什么。”那些想努力讲道理的父母很快发现这样会让人疲乏不堪,就像一个母亲说的那样:“我一直努力地跟孩子讲道理,说到我的脸都绿了,但是他还是不听我说,只有我冲他喊时,他才会听我说。”
孩子经常拒绝跟父母说话,他们讨厌说教,讨厌喋喋不休,讨厌批评,他们觉得父母的话太多了。八岁的大卫对他的妈妈说:“为什么我每次问你们一个小问题,你都要给我那么长的答案?”他向他的朋友倾诉说:“我不跟我妈妈说任何事情,如果我跟她说,我就没有时间玩了。”
一个对此很感兴趣的研究者无意中听到一段父母和孩子的谈话,他惊奇地发现,他们两个人几乎都不听对方在说什么,他们的谈话更像两段独白,一段充满了批评和指令,另一段则全是否认和争辩。这种沟通的悲剧不是因为缺乏爱,而是缺乏相互尊重;不是缺乏才智,而是缺乏技巧。

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

答:1,回答你上条问题。我自己也遇到以上尴尬局面,后来神让我看到孩子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我对上帝也是这样,圣经教导放脑子里,生活中按自己的想法,该干啥干啥。所以我每晚和孩子睡前祷告中自己先悔改,明显看到孩子的改变。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昨晚我带着九个背景不同的孩子(11岁~15岁)唱诗,读经,祷告两小时。太感恩了!这些孩子不光聪明,而且认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我们讲到神的创造,尤其是按照神的形象对他们本人的创造,讲到神给人的责任,人活着的终极意义是为荣耀神。他们每个人都分享了神给他们各自的talents ,美好品格以及为什么,如何去荣耀神。有些孩子从来没去过教会。但他们的回答在引导下也吃惊地属灵! 就这样带着孩子们socializing, 度过一个有趣,有意思的夜晚。有的孩子也分享了自己的烦恼。大一点的孩子会提供安慰及解决办法。所以我一直强调青春期之前要跟孩子交心,交朋友。靠神影响他们的思想。帮他/她建立一群爱主的伙伴。

3.妈妈要成为孩子思想的引导,同时要成为他们的朋友。读他们的书,听他们的音乐,了解他的朋友是谁,他们之间每天发生了什么,每天全家人吃晚饭是最好的交流时间。听他们讲学校的事情,哪怕是同学之间的drama, gossip. 不能停留在"how is school?" "It's fine" . 不能只谈学习成绩,弹琴,奥数,中文课等等,孩子们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话题。

3.问到他们努力学习,练琴,跳舞,打球的目的是什么?11岁的男孩一口气说出,"get good grades, go to good college, get a good job and have a good living, live a happy life". 有些女生的回答是"to please the teacher". 我继续追问,"and then?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at?" 有的孩子说,"to help others." 11岁的男孩说,"make God's creation worthy." 12 岁的男孩说"to glorify God!" 哈利潞亚!如果孩子们都有这么高的属灵境界,家长若还盯着地上属世的短线目标,磨叽孩子,他们当然反感。其中15岁较成熟的女孩分享道:"我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学习,练琴,打球,是因为那是神给我的责任。主耶稣为我的罪上十字架,他的宝血每天洗净我,原谅我每天犯的错,我不能忘恩负义,再把神仍一边,做不讨神喜悦的事。"哇!听了之后,我都受教了!我都没打算分享得这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