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是吾师21:故乡异乡、同族异族


李春燕  01/23   15770  
4.8/4 1 2 3 4 5



二代人间话恋爱 (8)

这一番对话从大学,研究生,出国,到工作,从同族讲到异族恋爱,克服负面情绪,华裔男女生受欢迎度,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真正的color blind 等等,涉猎面很广,要仔细研读。

燕子:我的问题都是顺着聊想的,如果不合适或太细,可以不答,或者更好的角度我没想到的,随你感觉讲。 大学参加什么活动?如鱼得水吧?

L:大学大二的时候做了一个社团,还当了学生会一个职位。创始的社团确实花了不少心思,从拉赞助,到认识相关领域的人,社团招新,宣传,宣讲、做活动等等,挺充实也挺累的。

燕子:大学谈恋爱会被分配啊出国啊影响长远打算?

L:我大学那个大三下才在一起的。我大二暑假就在考GRE准备出国的,他当时英语比我好,还帮我准备。所以他一直知道的。说在一起前我也提过这个问题,他就说“试试呗”,于是就开始了。他老爸也告诉过他做好失恋准备。我出国之后异地坚持了1年半呢。最后属于他应该想找女友了吧,和我提的分手。

燕子:社团是很好的锻炼啊,领导力一题可以日后多探讨。 

L:我开始出国读研的时候是想读完回去的。不过老爸希望我至少留美工作几年。开始也想阳奉阴违来着。后来暑假回去突然觉得老爸挺辛苦的。觉得老爸比男友重要。也是自己也想探一探美国吧。最终决定毕业留美工作。于是后来就被甩了,哈哈。

燕子:那么他不出国?

L:他家里负担不起吧。他家是农村的。妈妈在他3岁时就自杀了。父亲也没上过大学那种,工作时有时无的样子。具体不了解,反正肯定负担不起出国那种。

燕子:出国后交往圈子宽了还是窄了?

L:应该还是宽了吧。以前只和同龄人接触,工作后各个年龄层都得打交道。人也更多样化了吧。

燕子:前段刚采访一位,也是家里和女友家不门当户对,正苦恼呢。

L:哎...门不当户不对这个,确实蛮烦,非要在一起肯定有点不容易。我这是分了,也不用处理这点了,反倒轻松了...

话说,我记得对大学男友心动,就是因为他提到“3岁母亲自杀”,当时会有“圣母情节”想保护他。现在接触到得人多了,阅历也多了,会控制自己避免因为“圣母情节”而喜欢上一个人。太不理智。

燕子:这个证明你是大女人,不是小鸟依人。

L:大女人不敢当,只能说独立性比较强吧。不过高中那会谈恋爱得时候也很小女人的。很多诡异的情愫出来连自己都惊诧怎么会这样。很不喜欢那时候的自己。

所以现在自己产生不喜欢的负面情绪,比如嫉妒之类,我都会好好和自己谈谈,希望能对自己刨根问底,消除不必要的负面情绪。

燕子:哇,我现在还是不会控制呢。 

L:其实啊,门不当户不对,更多的是和中国男生谈恋爱父母会阻挠。和美国人,爸妈搞不清楚状况,也不知道相当于中国的什么家庭层次情况,所以爸妈反倒不太干预这个了。可能也是因为自己大了吧,父母说话的影响力有限了。

燕子:对比白人和中国男生?

L:我也是还在练习中。这个有点宽泛啊。每个白人都很不同。相反在这边见到的中国男生大多都差不多:理工科、不善交际等等。我现在追男生很被动了(以前高中、大学男友都是我比较主动的),因为其实搞不清什么样的白人喜欢我。他们大多都有自己喜欢的类型,有的会喜欢亚洲女生,有的不喜欢。所以我通常在主动喜欢我的白人男生里再挑。不喜欢我的就直接不考虑了,也不会去主动了(追过两次都失败了)。就不对比了。白人男生也有宅男,也有巧舌如簧打算以后竞选州长的,类型太多了。

燕子:只是接着说的中国男生不成熟,感情经历少,打工少的观察。

L:嗯,主要样本就是周围这些理工科宅男。对在国内的文科商科男生略不公平哈,这种我认识的少。

燕子:一定说说理工男。

L:啊!其实不知道怎么指导哎...很泛泛的说,性格开朗点、语言表达能力强点、与人交际能力强点。别总盯着中国女生和中国圈,去追外国女生吧!强烈推荐!

但是说容易,具体操作我也不知道。呵呵。不敢给指导意见。

燕子:可是女生是否还是更喜欢白人男生些?人家更浪漫?

L:见过一个中国工科男,也二十四五吧,只谈过一次恋爱,最近失恋了,就叨叨咕咕的逢人便说...实在受不了啊。更浪漫?不一定!白人多种多样,很难说噢。我不知道别的女生,对我来说,把择偶圈扩大到白人+中国人,能很大程度上增加备选人选及类型。在美国的中国男生太少、类型也略单一,稍微看的过去的都有女友了。所以基本放弃这个圈。所以总觉得我周围好多优质女,只能帮他们介绍白人男生。

燕子:哦是这样,我一概而论以为女生偏好白男呢。有女生说现在男生喜欢短平快。

L:其实我不太懂什么意思,是说比较功利,只想找女友,不管是否喜欢的意思么?其实很多中国女生只选中国男生。认识一个ABC,迄今为止6个男友都是亚裔。

燕子:意思是不象中学的纯粹,较现实,浮躁。

L:有些信仰强烈的,信仰也在选择范畴(认识好几个越南裔都是这样)。其实我能说我不觉得中学的纯粹么。初中班里好几个男生,都是喜欢一个个女生追过去,一个追不到换下一个,几乎全班女生都被他们追过。

燕子:是因个人感觉不同,那个女生是如此,因为她被一个男生喜欢了三年。你的观察提供不同角度。

L:可能中考、高考挺分流的,越分流认识的人都是越“学习型”的,反倒显得越单纯。我大学男友比高中男友单纯、纯情好多。

燕子:理解。是否中国男生出国语言也比不上女生,包括适应性?

L:我觉得是噢。好像女生适应性更强是有研究支撑的吧。不过也有语言能力强、努力适应的男生。

燕子:而且华裔女生最受欢迎,华裔男生正相反。

L:嗯,这个好像也有研究支撑。亚裔女生被接受概率大。

燕子:对有研究数据。聊一番深感你的成熟和担当,还为朋友介绍,那么对现在男友有什么希望吗?

L:啊?没什么希望啊?人很难被改变吧。不打算改造他,也就没什么新希望。哈哈。

燕子:说的希望是有何长远打算,又没适当的词。

L:长远打算啊...其实,我男友比我小三岁,远没到getting serious的年龄。觉得现在enjoy就好。以后其实没有太多打算。我个人打算晚婚吧,30以后再说,35之前或左右生小孩就好了。现在各种科技那么发达,倒也没有那么担心高龄产妇问题什么的。只希望尽可能自己活的精彩。结婚和孩子还是以后再说。

感觉人生啊,能陪着一起走一段就好,缘尽还无,大多数日子还是要自己走。可能,我有这种不信任婚姻的心理,也和爸爸妈妈婚姻有关吧。总觉得爸爸没有很喜欢妈妈。从四五岁起就总听他们提离婚。小时候很接受不了,总想着爸妈离婚我就去死。到高二才对这个释然,觉得过的不好就离吧,何必勉强呢。

燕子:父母对子女影响深远啊。现在长大还觉得父母如此吗?

L:长大后现在父母貌似不闹了。

燕子:跨族裔文化,沟通之类都顺吗?

L:不顺啊!需要很长的适应时间。语言、文化、幽默、思维方式、沟通方式。都要去适应。

燕子:所以才新奇吧!

L:现在也只能说比刚来美国时有进步,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我最近换的工作类似于咨询,总要采访别人和人聊,有时候需要和欧洲、美国方管事者同事电话会议,压力不小。啊,新奇是少部分,更多是吃力、压力、痛苦等负面的。心态也得调整。尽量不给自己压力。说到欧、美,毕竟属于在美国住了这些年,感觉电话会议里美国管事我大多能听懂;欧洲方不知是口音还是思维方式或市场背景,我聊天时总是反应迟钝...

燕子:上面这个跨族裔文化是指dating, 你的回答指工作?

L:关于dating,我和我现在男友完全没有障碍,换别人就会有啊。其实还是把人只看成“个人”,而不是“族裔”比较好。

燕子:在工作上你这个锻炼很难得啊!

L:啊,你好乐观,会用“难得”这个词,我最近痛苦死了。哈哈,看来我也应该乐观点。觉得我的工作“难得”“新奇”“挑战”,哈哈。

L:跨族裔dating,开始其实会有点紧张,怕自己表现的不好。不过现在觉得大家幽默感都很合拍,无压力。分歧也会有,但是感觉和族裔没什么关系。比如他很喜欢own东西,拥有东西,想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车子。而我这个人觉得一切身外物,做人要灵活,可能也不想担那么多责任吧,车子是lease的,几年一换,不想买房,到处搬家,行李也简单。而这些都和族裔没什么关系。

燕子:是真正的color blind, 很好啊。这个总结很好!感激不尽!

L:再说一句噢,其实感觉通常按族裔总结,大多因为和这个族裔的人不熟,不了解。比如有人说“你们中国人都是怎样怎样的”。当能感觉到个体差异了,也就是对这个族裔了解的多了,自然也更color blind啦。

燕子:完全同意!

附:

亚裔男性和女性在跨族婚姻上之不同
美华裔大学生如何看待异族恋
美国少数族裔间互存偏见

Online dating: Most men (except Asian men) fancy Asian women, while most women (except black women) were most drawn to white men.


It is not easy being Asian American

更多恋爱篇
二代系列
社会实践系列


















                



Font Size...
Font Family...
Fo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