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金门大桥、爬藤、亲子沟通(实例)
李春燕-1142 03/19 19731
4.8/4
朋友问“为什么只有硅谷最核心的 Palo Alto 才有这些自杀事件?”
我想问,为何金门大桥这么多自杀现象?我的猜测是PA的铁路已经跟金门大桥一样成了符号。知道我的这句在一片反思家长因爬藤给压力的声浪,以及媒体一篇篇吸眼球的标题中会引起反对。苦于没时间更详细探讨,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也跳出升学的小视野,看看心理学研究结论。
首先,华裔自杀率低于其他族裔。其次有加州父母解释最近这两起不是父母压力所致。去年那一起在文学城上知情的家长也说直接原因并非没上藤校。
关于自杀传染:我朋友儿子原本抑郁症有恢复,没想到白人好友二月份在大学自杀,一下崩溃,三月份步朋友后尘,连他的医生都失声痛哭。过一个月另一白人大学生自杀。我们镇也是pressure cooker , 三起事件一发(两个白人大学生,一个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大家只注意华人学生。而三起都各自有原因,至少两起是孩子有抑郁症已几年,不是因为爬藤压力。我上周还和朋友详谈孩子从八年级因为想帮助有抑郁症的女朋友结果自己陷下去,受偏头痛折磨,又因车祸失忆等等一系列事件。对于网上不负责任抨击人家父母的,我要问,你认识人家吗?
出来一起,会使其他孩子得到暗示,阴影很难去掉。这是我身边经历的,当我朋友孩子出事后,影响了周围大量学生,还有问为什么不是他们自己?孩子在门外不进屋,家长极担心。犹太朋友的侄子(其他学校)两个月后抑郁症爆发,后来不能去上学。朋友在找各种trigger时就指出他侄子和我朋友孩子是辩论的好友,也许在辩论赛和夏令营常见,怀疑这件事对他侄子的打击。
不要小看这一暗示的威力。去年我小儿极受影响,我劝他很久去跟counselor谈,他每次都说“that's stupid”。我跟孩子体育教练谈,他讲起年轻时失去好友自责很久的事,五十多岁的大男人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个例子使小儿终于同意和counselor面谈。那个下午看到儿子如释重负的样子我才放心(his words "feel 100 pounds lighter")。儿子说起counselor告诉他自己十五岁丧父的经历。我因此跟初中校长商量让counselor给受影响的学生家长发信,提供心理辅导。近几天他几次提起现在是一周年,以及他常会想那时Charlie的样子。我听了又让他和counsekor谈,这次他不愿意了,我还在纠结是否再提醒他和counselor沟通。显然压制不谈是不会使孩子不想这件事的。对于心思缜密的青春期孩子,家长谈多谈少这个度真是时刻要掂量的。
PA的铁路已经跟金门大桥一样成了符号,在那里的孩子所受的影响不是大人能理解的,也不是升学压力能解释的。这也许是为何其他同样压力大的学校没有出现华人高自杀率的原因。
转心理学教授QZeng“关注加州高中生自杀事件。青少年自杀现象往往形成系列,即互相受影响。suicides in adolescence occur in clusters. Such "copycat" suicides raise the issue of whether or not suicides should be reported in the media. A news report might plant the idea of committing suicide in other adolescents' minds. ”
我们反思是好,学业压力也的确可以使孩子stressed out,甚至抑郁,但clinical diagnose 应该是很复杂的过程,不能粗略下结论。而像我帮整理的秋女士讲自己抑郁症经历时建议的,像洗牙一样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多谈谈,是很重要的。孩子周围出现事件,即使孩子不愿谈,也要尽量说服他们和学校或者自己的心理医生谈开。读到一则文章,研究证明“talking about suicide will reduce the chance of suicide” (有针对性地谈论,而不是让孩子们只从媒体读只言片语或者吸眼球的简单结论)。青少年一开始会很反感,说"that's stupid. I can handle it myself" 等等,我建议不要放弃,要让他们有个渠道把顾虑/悲伤排泄出去,而不是压抑(除非孩子不知道)。
孩子会不会知道?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日,PA以及附近的学生们大概都已经知道。去年我小儿就是自己在网上找到Charlie's Facebook,读了所有历史,还写了篇令人落泪的文章。下附情何以堪一文,引起很多反馈,主要是说不要轻易指责家长。那么如何行动?
1. 像秋女士文章中提到的“像谈感冒一样谈抑郁症” (包括心理健康)。
2. 推动政策的改变(包括基于种族的升学照顾,见“争利益”一文),敦促藤校取消对亚裔的隐性限额,不是推孩子,而是从大环境上给孩子们减压。
3. 理顺亲子沟通,外界压力也能变动力,反之,徒增烦恼。看到家长们在各群讨论减压,自说自话的同时,扪心自问,跟孩子交流了吗?这是更难的过程,和孩子一起探索吧。
谁为我们争利益
情何以堪一文
像谈感冒一样谈抑郁症
自杀模仿
金门大桥的诱惑
The Copycat Effect
Suicide Contagion----CDC recommendation
An article by a psychiatrist in Palo Al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