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 为什么只烧圆明园, 不烧紫禁城? (3)

anonymous-104125  06/23   1561  
4.0/1 

英國人發現這完全是在對牛彈琴,果斷不談了,要求直接進京。咸豐一聽,這還得了,這幫人膽子不小。於是跟前方的怡親王說,英國人要是敢進京,你就把他們扣下來。

就是這麼一個用屁股做出的決定,直接導致圓明園被燒。

1860年9月18日,也是一個九一八。這一天還在談判,英國談判團的團長巴夏禮跟怡親王說,公使駐京,親遞國書,這一條我們是不會改的,你們看著辦吧。說完後,躍身上馬,揚塵而去,動作很瀟灑。

怡親王看著巴夏禮,臥槽,這麼裝逼啊,太囂張了。於是跟僧格林沁說,皇上說了,他們要是太囂張,談判搞不定的話就把他們扣了。僧王姿勢水平也不高,聽從指揮,就把英國談判團全都逮起來了,一共39個人。


 
歷史真相: 為什麼火燒圓明園 不燒紫禁城?
GreatDaily

最搞笑的大清給巴夏禮定的罪名——謀反。

說咸豐的這個決定是屁股做出來的一點也不為過。即使不說世界,說中國曆朝歷代,從來都是兩軍相爭不斬來使,這在千年前就已經是國際法則了,哪怕野蠻的少數民族都是遵守的,這種例子舉不勝舉。而到了19世紀,人類已經大幅進步到文明社會的時候,竟然還發生這樣的事,這讓清政府的聲譽和形象在西方國家嚴重下降。雖然清政府的形象本來也已經夠爛了。


 
但是大清本來就是無視國際規則的,大清眼裡也沒有什麼國際,所以咸豐還很開心,逮了人家的使者,覺得揚眉吐氣了一回。僧格林沁抓著巴夏禮很高興,媽的打仗你有火炮你牛,現在看你還怎麼辦。僧格林沁強行按著巴夏禮的頭,讓他磕了幾個響頭,滿足了大清歷屆皇帝的夢想:終於看見洋人磕頭了。

咸豐一看,擒賊先擒王,現在王已經擒了,咱們現在好好教訓一下洋人那些小兵。清軍出兵了,出兵的名義也很有意思——討逆。

在通州八里橋,3萬9千清朝騎兵出發,沖向2萬5千英法聯軍。天真的大清準備趁著英法聯軍群龍無首,一舉A平敵人。過程就不說了,說下結果:英法聯軍5死46傷,清方几乎全軍覆沒。


 
後來英國人在查看清軍的軍營時發現清軍還在用弓箭和盾牌,說了一句話:「一個發明了火藥的國家,竟然還在用弓箭作戰。」

歷史真相: 為什麼火燒圓明園 不燒紫禁城?
GreatDaily

聯軍進了北京,馬上就去解救那39個人。巴夏禮和秘書關在刑部大牢里,其他37人關在圓明園。聯軍在圓明園把這些人解救出來後,發現只剩下了19人,有20個已經被整死了。而且有些人的屍體被大卸八塊,砍掉胳膊的,砍掉腿的,慘不忍睹。


 
後來有個倖存者回憶說:被逮的人裡面有個叫的鮑爾比的《泰晤士報》記者,被抓起來後第四天就被整死了,屍體被扔到野地里喂野狗,吃光了。還有個安德森中尉,手腳被重度捆綁生了蛆,蛆一直蔓延到全身,精神錯亂狂叫三天,死了。還有一個法國人,身上也生了蛆,蛆爬的他嘴巴、耳朵、鼻子裡全都是,痛苦而死。這個倖存者還說,他在獄中數蛆,每天能繁殖1000隻。

看到了這些場景,聯軍怒不可遏,對大清的野蠻忍無可忍。聯軍的總司令額爾金表示,必須要給清朝一個慘痛的教訓。因為這些俘虜是在圓明園內被虐待而死的,所以要燒了這個園子。

當時,法國有個將軍叫孟托班,他建議燒紫禁城。孟托班說,圓明園不設防,不算交戰區,燒這裡不好,要讓清政府好好記住這個教訓,那就燒皇宮,讓他們更疼,才能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