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 为什么只烧圆明园, 不烧紫禁城? (2)

anonymous-104125  06/23   1538  
4.0/1 

用英國的頭號中國通小斯當東的話說就是:「中國聽不懂自由貿易的語言,只能聽懂炮火的語言。」

用蔣廷黻先生的話說:「總而言之,外人簡直無門可入。他們知道要修改條約,只有戰爭一條路了」。

於是英法聯軍就帶兵來了,打到天津大沽口炮台,以四百人的傷亡占領了大沽口,清軍陣亡兩千。清軍統帥叫僧格林沁,一向牛逼哄哄,認為英軍火炮沒什麼可怕的。這下雖然輸了,僧格林沁覺得沒什麼,不是武器裝備落後的問題,是我們操作不夠犀利,戰術不夠正確,走位不夠風騷。

僧王不信邪,要死戰到底。咸豐急了,跟僧格林沁說,老僧啊,別打了,「以國家依賴之身,與醜夷拚命,太不值矣」。


 
咸豐還說了句搞笑的話:「天下根本不在海口,實在京師」,意思是提醒僧王,天下之根本不在天津海口啊,是在京師啊,因為我在京師啊,你別搞錯了,趕緊回來吧。

僧王一聽,有道理,撤了。就這一場戰役,就能看出大清君臣對自己和世界的姿勢水平。

天津守不住了,千萬別讓洋人打到北京啊,大清趕緊派人到通州跟洋人認慫,行行行,我們願意談判。於是兩撥人就在通州坐下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