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系列21:孩子受小圈子排挤怎么办


李春燕  04/02   22055  
5.0/1 



整理者:AJ

春燕注:实践群友们从孩子做group project遭排挤说到成年人的经历,各角度探讨。其中有心理学家指导教孩子如何表达感受,群友PJ详细介绍自己读书时和工作上的体会,以及YJ的精彩总结。

M:我女儿6岁多,在一个课外写故事的班(group project, 一共9个星期),上周(第4周),跟老师说group里一个小朋友bossy,她不想跟她们work together,要自己做。老师找我讲了情况。我当时只是跟她说要学会和不同的人合作,后来回来她说是那个人不让她加进去, 另外三个也不跟她讲话,所以她不想去了。下个星期我肯定会去和老师谈,说明情况。这种情况算bully吗?我是要说服女儿回去和其他人finish the project,还是let her work on her own (因为最后的project 是要act on the story,她一个人估计也没法表演),还是要求老师让她加入其他组(但别人的group project 做到一半了,不知是否合适)。请教下大家这种情况怎么办?

Y:我有时也责备自己的孩子。孩子跟我提过几次校车上有个女生老是拉她头发,故意坐在她的位置,还倒在她身上。我都是让孩子忍让。真不是很明白这些看似非常小的事情,会不会对孩子是很大的事情?

C:我的小女儿告诉我有人把chewed gum 放在她头发上。我立刻给老师发了email. Later somebody told my daughter an Asian boy did that to her. This is something that really bothers me. Not sure what's in that boy's mind. The teacher said she will educate the class and encourage my daughter if anything like this happens she should bring it to the teacher's attention right away. 

M:她肯说出来就是很勇敢,实在不知道怎么support 她,总不能老是忍着。

ME:早点和学校反应吧。it is a big deal to young kids.  Don't be too passive.

心理学专家H建议孩子应该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也没什么这方面的经验,但我不会让孩子忍让,而是鼓励孩子大声说出来,首先是教小孩对任何让他/她不舒服的行为说No,Stop。然后说,you hurt me or you hurt my feelings,还有诸如 you are not nice,I will stay away from you,我要等到你nice to me 才跟你玩,if you do it again,I will tell the teacher… 要让孩子知道不可能所有的人(孩子)都对他/她好,which is OK,但如果受欺负,委屈,一定要告诉父母,也要明确告诉对方,必要时告诉老师,甚至与对方家长沟通。至于M的女儿,这么小,课程又短,我的耐心有限,直接换组,请老师帮助。

Y:有时候我也想给那个孩子的老师写email 反应一下。但是有时觉得可能孩子娇气了一点。活在世界上哪有什么都顺着她的。看来我经常要关心这个问题了。如果还是这样的话,我就要采取行动了。

D:不要让孩子忍,长期这样对孩子会压抑。

M:我也是老是想着锻炼缎炼。不是凡事站在小朋友立场support 她,内疚下。

H:要和老师沟通,不管是独立做还是半路换组,重点是和老师一起,找到帮助自家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mean小孩,不要让老师有被告状的感觉,重点不是去告发mean孩子,而是帮助自家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告诉孩子,你把不愉快告诉父母,做得很对,这是对于让孩子继续对父母打开心扉很重要。

Q:老师有责任制止bullying 行为。学校有责任提供一个平安的环境,保证每一个学生有安全感,不受威胁。

L:我们家的还小,我来瞎纸上谈兵一下。第一是安慰小朋友,这个年纪的小朋友父母是她最大的靠山,所以一定要让她觉得有你的full support and, if necessary, protection。之后就是get the teacher involved。年级大一些的小朋友可能不愿意事事找老师,因为大家不太喜欢teacher's girl,但这个年纪应该完全没有问题。我会问问老师从她的观察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从day 1小朋友们就看不上眼,还是有什么事件发生了。再有,事情如果已经很僵了,可能换组要好一些,但是最好老师出面和另外一个组说,可能成功的概率大一些。退一万步,独立一个人做也不是end of the world。可以帮她排一个尽量简单的独角戏,说不定还异常成功呢。

X: 我觉得除了让孩子知道你总是会支持她,帮助她解决问题之外,尽量应该给她创造机会和组里的别的孩子成为朋友。小孩子在一个团体里有自己的伙伴,一来不会孤单,另外也不容易被别的孩子孤立。

 M:是,不过我女儿有点quiet,比较慢热,一般要观察别人很久才会去交朋友。

X:我的经验,小孩子play date 最容易交朋友。年纪小的孩子一般不会对朋友特别挑剔,和谁玩的多自然就容易和谁好。多和你觉得能和你宝宝玩到一起的家长联系,天好了约个时间一起去公园,哪怕很短时间都会有帮助。

M:她有朋友一起玩的,还经常要求请朋友来家里play date.就是不认识的人慢热。

燕子:对于M这个问题:这个又不是学校,真不需要委屈孩子,大不了不去了。我也许不负责啊。慢热没什么,她还小,我老二一年都不踏入邻居同学兼好友家。小时候我们要去朋友家做客,他经常要在门外哭半小时。 

M:向大娃妈学习,我有时还是中国式思维。

Y: 我大女儿从小只喜欢和亚裔孩子hang out,我觉得喔,没人告诉她,看来族裔的意识是天生的啊,我还以此为论据发展了一整套理论,结果我家老二的小伙伴们白人远多于亚裔,我的理论被彻底打败了。

HX:博大精深,有容乃大。咱们看得多了,见得多了,就会见怪不怪了。下结论不能太早啊。

YN:我儿子八岁,因为没什么亚洲人在学校一直是和白人孩子hang out,今年突然转来个中国孩子在同班,马上就成为死党,干啥都一块,我觉得族裔是天性。

 A:一个台湾朋友家的儿子,小时白人朋友很多,结果到了高中以后,就变少了。

 YN: 最近也听个朋友这么说,长大后还是按族裔分群。

XY: 是的,就算是没有华裔,最后也是和韩裔,日裔之类的。根本不是因为家长的喜好,完全是小孩自己的选择。 

A:我也听到一个极端的例子,一韩裔中学生,以自己/父母是亚裔为耻,所交的朋友都是白人。 

PJ: 我想分享我的经历。作为少数族裔,这种事情什么年龄段都会遇到。越早遇到,孩子越知道如何解决。我学生时是系里那一届唯一的一个国际学生,全班都是白人。第一个group project,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做,大家觉得我的英文不够好。后来我以我熟悉powerpoint的理由说服了一个组接受我。 后来我在专业的一个年会上,有关多元化的研讨会分享了我的经历。一位presenter,行业中做的不错的一位黑人差点哭了,他说到他读社会学博士的经历,也是一次group project,全班白人没人愿意和他一组,大家都下意识的觉得黑人不够聪明会拖后腿。最后的结果是他试图一个人独立完成project,但被告知不行,于是他被迫drop了这门课,对他读博进度颇有影响。 
我们行业80%白人。在场白人不少不以为然,也有翻白眼的。

PJ:有时候让孩子知道不是每个人都那么nice,机会和权利要自己争取,不能沉默,是一件好事。我觉得你的孩子才6岁,主动和你交流这件事情这种情况,非常勇敢。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无法解决的情况,就立刻找老师,给一些guidance,起码让老师知道发生了什么。 据我观察,好欺负人的孩子,特别对少数族裔不友好的往往来自家庭潜移默化。这样家庭的父母往往会对少数族裔家庭父母也不友好。对这种家庭教育有缺失的,在学校要立即纠正,老师要给正确的引导。 

M:谢谢!不平等的事情我们第一代肯定遇到不少,到了第二代身上,怎样帮助他们坏事变好事是我要学习的。Things that won't kill you will make you stronger. 

X:我的小孩现在经验倒不是不平等的感觉,她的5年级前的白人朋友不少,是她自己慢慢更愿意和亚裔同学交往,她的要好朋友圈里现在只剩下两个白人,其中一个还是犹太人。她小时候最好的朋友是个白人,现在也慢慢疏远了,而且还是她主动。那个白人女孩还让她妈妈和我们一起是不是可以帮助她们人修复最好的朋友关系,我们也帮不了啥。 她十三了,她就是说合得来合不来,有没有共同兴趣。她们班里纯种华裔就她一个,她现在的朋友圈以half华裔,韩裔和日裔为主,再加上两个白人和一个黑人。 她在体育队里一般都是白人队友,但最合得来的也不是白人,而是拉美裔的。我们基本不过问她的交友,只要她不觉得有什么感觉不舒服就可以了。 

PJ:话没说完。我后来参加一个中学的panel,各个族裔学生代表对diversity,multiculture发表看法,回答问题。好几个学生都表示,看到同样肤色的同学就是稍微亲近一点,就是喜欢一起玩。我家女儿第一次上幼儿园,22个月,最喜欢幼儿园唯一的一个菲律宾阿姨。这就叫天性。我们无法改变天性,但在成人世界里,多数族裔如何注意尊重其他族裔的感受。少数族裔如何争取自己的声音被听到的确是个过程。 

X:对呀,印度虽然说是亚裔,但中日韩还是肤色靠近更容易亲近一些。 

B:我娃的好友是个埃及男孩,妈妈包头巾的,口音很重,我有时会回避跟她聊天,另一个华裔男孩的妈是我好友,来往多,我也常提起,所以我感觉是我自己的倾向影响娃选择。以前别的白人印度人要playdate我都逃了,生日party也没去过。

YJ总结加论点:1. 要帮助孩子学会表达,不要忍着不说!美国教育文化的精髓就是表达,政客竞选不就是首先靠一张嘴。2. 要分清bully和joke。反复长期被骚扰就一定是bully,请一定要告诉老师,不能姑息,跟受不受排挤没关系!3. 帮助孩子适应不熟悉的环境需要家长多多花时间,了解怎么被排挤了,为什么会被排挤,是哪个方面或者哪个人出了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说到底还是要各位家长多关心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要学会如何跟孩子交流沟通。

群友对总结的反馈:YJ说的太好了!家长要花时间多关注了解参与孩子的生活。无论在家里,学校还是课外活动。孩子的成长,学习(academic)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而且孩子趆小,占的比重越小。家长千万要牢记这一点!

春燕注:何事小,何事大,何时介入,何时放手,新移民以及二代夹在各族裔的环境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大家推己及人的分享和思考相信会使更多人受益。感谢整理者AJ,热心群友分享以及YJ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