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31):求人和帮人之道

世界健康联盟-1038  05/28   6222  
4.5/35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

  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

  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

  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有个人不小心掉进河里,惊慌失措地在水里边挣扎边大喊“救命”。拿破仑恰好打这里经过,他没有命令卫兵下水救人,而是果断地从贴身侍卫手里夺过一把枪,朝落水者附近区域连开数枪。奇迹发生了:听见枪响,落水者猛然一跃而起,迅速游上岸。
  
  很显然,落水者并非没有能力自己游上岸,只是他的自救意识暂时丧失了,以致把自己的性命随便交给了别人,寄希望于有人能拉他上岸。
  
  农夫的一头老驴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老驴,然而几个小时过去了,老驴还在井底痛苦地哀嚎着。农夫无计可施之下决定放弃,他想这头老驴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枯井还是得填起来。农夫请来左邻右舍帮忙将井里的老驴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邻居们人手一把铁锹,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老驴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哀嚎得更厉害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后它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瞅,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老驴背上时,老驴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身下,然后站到泥土堆上面。就这样,老驴一点点升高,很快,它便接近了井口,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奋力一跃,跳出枯井,甩开蹄子撒起了欢儿。
  
  生命的旅程中,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各式各样的“泥土”会倾倒在我们身上,从“枯井”里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土”抖落在脚下,然后站到上面去。
  
  全球有1300多万犹太人,虽然并非个个都是富商巨贾,但至少我们不会看到有流落街头、靠乞讨为生的犹太人。只要你是犹太人,哪怕身无分文去到异国他乡,如果当地有犹太人组织,你找到他们,你的吃饭问题就会立刻得到解决。当然,犹太人组织不是永远提供慈善服务的机构——永远提供免费吃喝,再多的钱也支撑不起,更何况这也不符合犹太人精于理财的传统。
  
  犹太人的精明之处在于,他们会很快找到一个愿意帮助落难者的犹太商人。那么,这个商人怎么帮助同胞呢?假如他是一位鞋商,他会对落难的同胞说:“我这鞋店目前只在西边发展,这座城市的东边还没有分店。你就到东边去开分店吧,我借钱给你租店铺,货我也先提供给你,等你卖掉了鞋,赚到了钱再连本带利还给我。你站住脚了(这应该没问题,我会帮你站住脚),我就是你的长期供货商。”
  
  “一鸡三吃”是犹太民族的基本技能,即使在帮助落难同胞时,他们也会动起脑筋来思考怎样既帮助同胞,又帮助自己。这样犹太人不仅帮助了落难者自立,还扩张了自己的生意。正因为这种帮助人的模式对提供帮助者本身也有利,所以这种慈善行为才能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