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13《僧事百講》叢林布局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4/12   10773  
4.0/1 





  現在的佛教,以人為本,所以,空間規劃要有會議室,讓大眾可以開會商議;要有講堂,作為大眾聽聞佛法的場地;要有寫經堂,讓大家可以靜心抄經;要有客堂,讓人品茗、座談。   佛教修行人歡喜與大自然為伍,大多過著清貧淡泊的生活。佛世時,弟子們修行多在山林水邊、巖洞樹下,或在簡陋的茅屋裡。後來,因應眾生的需要,佛陀方才接受頻婆娑羅王的請命,接受信眾布施精舍,而有祇園精舍、竹林精舍、鹿母講堂的興建,這是佛教建築的起源。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由於迦葉摩騰、竺法蘭與道士的一場論道,使得東漢明帝對僧人大為崇敬,下令建立寺院,作為出家人的道場,開啟中國佛教寺院建築的濫觴。   古代叢林多採宮殿式建築,建築都有一定布局,一進一進,重重疊疊。隨時代進步,為配合弘法的需求,更設有教室、會議室、談話室、圖書館、美術館等,以設備來加強度眾效果。以下針對「叢林布局」講解叢林建築的配置與布局。 問(1):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寺廟,在建築或布局方面有什麼不一樣嗎? 答:中國的寺廟大都是宮殿式建築,過去封建時代,除皇宮以外,只有寺廟才能採用宮殿式建築,民房是不可以的。   台灣由於地理環境因素,土地少,寺廟建築規模都很小,不能像大陸那許多深山古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一進一進,重重疊疊。台灣寺廟,殿堂都是一字型排開,中間是佛殿,這一邊是齋堂,另一邊就是僧寮,只要人朝門口一站,所有建築都如同展示中心一般,一目瞭然。   我初到台灣時,看到天主教、基督教教堂,都建在十字路口,媽祖宮、城隍廟,都在市區的重要街道上,只有寺廟,是走路走到沒有路了,走到違章小院的地方,大概就快到了。所以,要在台灣找到有規模的叢林,是不容易的。   過去台灣受日本統治的期間,有名的寺廟只有台南開元寺、學甲赤山岩、岡山超峰寺、苗栗法雲寺、台北觀音山、基隆靈泉寺、關仔嶺大仙寺幾家而已,其它談不上什麼規模。不過這幾十年,經過佛教徒的努力,寺廟如銀行、派出所一樣,也都建在十字路口、大街上,甚至土地不夠,就建高樓,現在寺廟多往空中發展。台灣寺廟也就這樣逐漸地進步,脫胎換骨,真是不同凡響了。 問(2):叢林寺院的建築,是否講究方位,看地理風水呢? 答:佛教不一定要像民間建築一樣,要看地理、看風水,不過,地理風水與人心的正派、價值還是有一點關係。自古以來,深山裡的寺廟叢林,在地理形勢上都會作些選擇,例如選擇的土地,有的形狀像寶座、有的像獅子座,有的像蓮花、有的像蘭花瓣。   雖不講究地理,不過,所選的山地都有奇特之處,比方有的牆壁,石頭很堅硬、很乾燥,可以雕刻佛像,那麼寺廟建好後就稱為「大佛寺」;或山前有泉水,千年來不斷地流出,那麼寺廟就以泉水命名「玉泉寺」。所以,寺院是山、水、寺、人融和的建築。   一般寺院興建時,一定先建天王殿作大門,天王殿門口朝外供奉一尊彌勒佛,笑嘻嘻迎接信眾入門,代表皆大歡喜,表示佛教用愛來攝受眾生的意思。   進了大門,繞過彌勒佛,彌勒佛的背後有韋馱天將,手持一支金剛降魔杵,一副威武凜然。左右兩面的四大天王,高大雄偉,如警察般護衛著道場安全,讓人一看油然生起敬畏之心。意思是用愛不能攝受,不能給你歡喜,給你滿足的時候,只有用力量來懾服你。這是佛門「愛的攝受,力的懾服」的教育方式。   進入寺廟的第一個殿堂是天王殿,或叫彌勒殿、前殿,再進去才能到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兩側有禪堂、念佛堂、齋堂等堂口。中國大陸寺廟建築都很方正,講究左右相稱。 問(3):叢林有各種殿堂,在這麼多建築物中,主要或次要的建築有哪些? 答:一般來說,一個寺院要能稱作大寺院、大叢林,四天王殿一定不可少。沿著中軸線進去以後,依序還有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在中軸線的左右兩側,則有客堂、庫房,作為招待來客、辦事之用。再往後走,有禪堂、念佛堂,還有佛教學院、工廠;繼續往後去,是長老退休靜養的東堂、西堂。法堂旁邊是衣缽寮,有很多房間,湯藥侍者就在那裡待命。湯藥侍者就是大和尚的機要秘書,如同閣員般,隨時給大和尚召喚商議。這就是寺院的基本建築。   中國寺廟建築就像一個人。在畫一個人時,都從頭畫起,接著畫身體、兩隻膀子、兩條腿。頭就是法堂,是方丈和尚住的地方,中間的身體是大雄寶殿,左右兩隻手就是齋堂、禪堂。齋堂右邊是大寮,另一邊是庫房。這些都是最起碼的寺廟建築。當然,最前面還要有一個山門。 問(4):寺院建築物中,有的叫作「殿」,有的叫作「堂」,「殿」和「堂」的命名是根據什麼來分別? 答:一般人都沒想到「殿」和「堂」的差別,其實「殿」和「堂」是不同的。「殿」 是佛住的地方,例如大雄寶殿、觀音殿、普賢殿、地藏殿、文殊殿……,都叫作「殿」,是佛寶之處;「堂」是僧住的地方,例如羅漢堂、祖師堂等紀念堂,或是僧眾修行的禪堂、念佛堂,乃至有辦事功用的客堂或齋堂等,都叫作「堂」,是僧寶之處。「堂」不如「殿」來得大而神聖。若再加上保存藏經的藏經「樓」,為法寶之處,就三寶具足了。 問(5):寺廟建築需具備哪些條件、規模,才稱得上是一座叢林? 答:一座叢林必須殿堂雄偉,能容納很多人,再者是鐘板號令要齊全。叢林裡,禪堂報鐘一響,堂外就要接板聲,之後就是大殿的鐘鼓齊鳴。當然,一般人聽了,不會懂得其中的意義,但是內行的人就知道,所謂「一鐘一板」、「二板一鐘」、「三板一鐘」、「晨鐘暮鼓」,什麼時候敲、敲幾槌,都是固定的。在叢林參學的人,走路都不必看錶,循著法器、鐘鼓的聲音,調整自己腳步的快慢,就能在時間內到達目的地。甚至一天之中都不需要使用手錶、時鐘,只要聽到鐘響了、鼓響了、板響了,就知道現在是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了。譬如現在要吃飯、要工作、要上課或者要修行了,都會有號令。鐘板是叢林裡最重要的號令。   另外,既然是叢林,一定要供給十方學子修學、修行,所以要有禪堂、念佛堂、寫經堂、藏經樓,甚至還有佛學院,供人讀書、研究。   過去,中國許多叢林寺院,不只佛教出家人在那裡修學,由於沒有道學院,有時道士會到叢林學道,雖然學的是佛法,不過他們學了做人處事的規矩以後,也都會再回到道觀裡去繼承。我的同學中,就有不少道士。現在回想覺得佛教的包容性很大。就是我們在佛學院也讀儒家的書,《論語》、《孟子》都是非背不可的,甚至《莊子》、《老子》的講學,也是盛況一時。那些小道士跟著我們拜佛,也都蠻虔誠的,當時可謂儒、釋、道都很融和。   道士也有術語,比方到叢林掛單,進了客堂,見知客師父來了,我們就會向他頂禮,但是道士不講「頂禮」,他們說「朝禮知客師父」。雖然語言不一樣,不過知客師父也都能包容,不會認為他是道士,說的不是佛教語言,就排斥他。所以,中國大陸叢林寺廟的雍容大度,是相當令人尊敬的。 問(6):佛殿是叢林布局的主建築物,但是供奉的佛像並不完全一樣,甚至姿態、手勢也不同,大概有哪幾類?當中又有什麼意思呢? 答:佛殿供奉的佛像,大部分都是坐像,坐佛表示修行,禪坐入定;也有的是站像,表示教化;臥佛是涅槃相,表示寂滅、圓滿的意思。   有的佛殿,中間供奉釋迦牟尼佛,叫作「應身佛」;有的供奉毘盧遮那佛,象徵「法身佛」;有的供奉阿彌陀佛或藥師佛。有的中間供奉釋迦牟尼佛,兩旁供奉阿彌陀佛、藥師佛,佛光山的大雄寶殿就是供奉三寶佛。   三湘才子張劍芬先生替佛光山大雄寶殿作的對聯,正好說明三寶佛的意義,上聯是「兜率娑婆去來不動金剛座」,形容釋迦牟尼佛從兜率天降誕娑婆世界來,看似有「來去」,其實是不動的,沒有來去,來去的只是應化身。下聯是「琉璃安養左右同尊大法王」,「琉璃」就是藥師琉璃佛,「安養」就是安養國、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也都是大法王,分別供奉在釋迦牟尼佛的左右兩邊。   此外,叢林不只有大雄寶殿,還有觀音殿、地藏殿。總之,和哪一尊佛、菩薩有緣,就供奉哪一尊。 問(7):寺廟的大雄寶殿要供奉哪一尊佛像,是供三尊或一尊,是供坐像或臥像,是否有一定根據? 答:這都是看當初創建人的旨趣如何。大雄寶殿是寺廟的主要中心殿宇,好比現今的「大會堂」,一般都供奉三寶佛,但有的只供一尊釋迦牟尼佛,兩旁供迦葉尊者、阿難尊者,因為迦葉尊者是修行、苦行第一;阿難尊者是智慧、多聞第一,合起來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指釋迦牟尼佛了。   也有中間供奉阿彌陀佛,兩旁供奉觀世音、大勢至菩薩,觀世音代表大慈大悲,大勢至代表大喜大捨,兩者加起來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也就是指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四個字,有「無量」的意思,也就是無量光、無量壽。說到無量光,是空間無限;說到無量壽,是時間無限,能超越時間、超越空間,那就是宇宙的真理,就是阿彌陀佛了。在中國民間社會,見面時一句「阿彌陀佛」,分別時也是一句「阿彌陀佛」;你送東西給我,我說「阿彌陀佛」,等於「謝謝」,我說「不要」、「再見」,也還是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來,「阿彌陀佛」去,一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內容實在豐富。 問(8):大雄寶殿的正面,供奉的是佛像,可是繞到佛像背後,還有一個佛龕,那是代表什麼意義呢? 答:那叫作「海島」。當初修建寺廟的時候,為了讓佛殿具有吸引力,以便引導人走到佛陀座前,走向佛陀的光明,那許多創建人也是煞費苦心。他們除了把佛身做得高大、莊嚴,甚至在兩旁供奉羅漢或護法諸天,有的在佛像後面做一面「海島」,以表現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這無非要給信徒信心、應信徒的需要,因為有些信徒對釋迦牟尼佛並不很認識,我少年出家的時候,也沒有聽過「釋迦牟尼佛」,「如來佛」,他們是誰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觀音老母」。   觀音老母就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我的母親、我的祖母,都稱他為「觀音老母」。所謂「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就是媽祖廟,在後殿也一定要供奉觀世音菩薩。在佛教裡,觀世音菩薩慈航普度,而媽祖在海上救度苦難眾生,媽祖其實也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問(9):台灣寺廟附設有納骨塔,甚至建放生池、蓮花池等等,那麼在叢林布局裡也有這些建築嗎? 答:一個宗教存在於社會上,一定要能解決社會問題。尤其,佛教徒一生都依靠信仰生活,一旦生病了,如果佛教有醫院讓他看病,會比較放心;他年紀大了,如果佛教有養老院,讓他養老,與佛同住,也會比較稱心如意。   寺院設立放生池,一來植栽造景,二來慈悲放生。甚至不只設立放生池,有的叢林地方大,還可以設立放生園。將有恩於人的牛、豬、狗、馬、雞、鴨,放到放生園裡,不但不去奴役牠,還要供養牠、伺候牠、感恩牠,這是很有意義的。   既然寺廟的設備都因應人的需要而設,當然要有納骨塔了。人總會想:我死了以後怎麼辦?總想要有一個歸宿,希望靈魂將來上升佛國、天堂,或者遺骸能有個納骨塔安置。   在印度,佛弟子為了供奉釋迦牟尼佛的手指、牙齒、頭髮、指甲舍利,於是建塔供養。其中,阿育王建八萬四千塔,使得這許多聖物能流傳下來,對佛教的發展影響深遠。為了延續這個意義,一般寺廟都會興建納骨塔、納骨堂,來為信徒服務。這本來是尊重傳統的事情,但是現在的人,為了圖利賺錢,卻把它作為商業來經營,並且大規模發展,使得正派寺廟的納骨塔反而被認為是不合法的,甚至政府要抽稅,給予種種限制。 問(10):中國佛教史上,有記載、最早創建的寺廟在哪裡? 答:中國最早的出家人是從西域來的迦葉摩騰與竺法蘭法師,朱士行則是中國的第一個出家人。   說到這兩位西域僧人,中國的第一部經典《四十二章經》,就是由其合譯完成;第一座寺廟洛陽白馬寺,就是源自於兩人。寺,原本是古代官署的稱呼,漢朝接待外國賓客的官衙,叫做鴻臚寺。迦葉摩騰、竺法蘭法師以白馬馱經,來到中國,原本應該招待他們住在鴻臚寺,但朝廷為了讓他們長期在中國接受供養,讓經典、佛像等聖物有地方供奉,於是興建一座官署給他們居住。漢明帝為了紀念「白馬馱經」,便將此寺命名為「白馬寺」,此後僧人居住的地方就沿用「寺」的稱呼。 問(11):進入寺廟,一般說是「進山門」。那麼「山門」有很多不同的名稱和意思,能不能為我們說一說? 答:寺廟的入口,有「三門」之稱,因為過去大部分的寺院都是開三個門,中間的門比較大,左右兩個門比較小。也有另一個說法,「三門」代表智慧、慈悲、方便,或是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所謂「空」者,寺院因「空」才大;「無相」者,寺廟裡所有人等都不著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男女相、無世間一切相、無差別相,是一個平等的道場。「無作」者,人人心無住著,自由自在,毫無拘束。   佛光山有個「不二門」,也是三個門,只是兩邊的門封閉了,具「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的意思。   為何叫作「不二門」?站在佛光山的不二門前,可以看到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的景象,其實,太陽升也未嘗升,落也未嘗落,升起、落下是循環的。若將太陽上升比喻為「生」,下沉比喻為「死」,那麼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也未嘗生,死也未嘗死,也就是「不二」了。   佛教要有「不二」的性格,東、西文化要融和,世間、出世間法要融和,禪、淨要融和,顯、密要融和,出家、在家要融和,男眾、女眾要融和。今後的時代,必定是一個融和的時代,佛教界若故步自封、分別門派,就要被淘汰了。所以要使山門興,大家要融和。   實際上,寺院也不單只有三個門,還有九個門的,過去揚州天寧寺就有一副對聯:「一寺九門天下少,兩廊十殿世間稀。」一間寺院有九個門,當然是天下少見;沿著兩條走廊還有十個殿,當然是世間希有了。   有時候,「三門」又叫「山門」,例如,寶華山山門、棲霞山山門。因為過去寺院都建在山上,你進了山門,就表示到寺院了,那麼「山門」就是一種理所當然的稱呼了。「山門」也代表「常住」,例如「山門增光」、「山門有幸」,都表示「常住」。   那麼,究竟叫「三門」或「山門」?就看個人對它的解釋如何。如果認為三個門有佛法的意義,可以表示「三寶」──佛、法、僧,所謂「三寶門中福好修」,或代表「三學」──戒、定、慧,均可稱作「三門」。 問(12):叢林寺院有朝廷敕建的,有出家人興建的,還有沙彌建叢林的事例。佛教史上,有沒有統計哪個朝代或哪些地區,在佛教最興盛的時候,大約有多少個寺廟? 答:在佛教史上,都有這樣的統計。佛教從傳入到西晉末年,還不到五十間佛寺,南北朝時,佛教十分興盛,光是洛陽,就有一千多所;《洛陽伽藍記》記載,隋唐時寺廟多達幾萬間。後來逐漸地減少,因為,歷朝帝王有的信佛教,有的反佛教,帝王嫉妒佛教田地、財富太多,就要與佛教爭鬥,就想消滅佛教。   所以,寺廟的存在,視當時帝王或政府對佛教的看法如何而有增減,有的帝王覺得三萬間就夠,有的帝王覺得二萬間就夠,那麼,結果就會有所不同。我認為,佛教不要太有錢,一旦太有錢,把寺廟建得太過富麗堂皇,社會人士就要妒忌,政治人物也會不放心;出家人還是清貧修道,平安為最上策。   佛教經過「三武一宗」教難,北周武帝、北魏太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的毀佛,佛教受到很大的傷害。不僅「三武一宗」,到了太平天國的毀滅佛教,民國時代號稱「基督將軍」的馮玉祥滅佛,甚至,文化大革命時,佛教受到嚴重的傷害,文化遭受嚴厲的摧殘,真是非常可惜! 問(13):叢林寺廟的布局、規格,都有一定的意義。那麼,現代興建叢林寺廟,在地點的選擇,內部的功能、設備上,應該怎麼規劃呢? 答:現代的佛教,如果要建寺廟,必須給予革新。過去建寺廟,只要有一個佛殿,有一個齋堂吃飯就好,其它都不重視了。但是現在的佛教,以人為本,所以,空間規劃要有會議室,讓大眾可以開會商議;要有講堂,作為大眾聽聞佛法的場地;要有寫經堂,讓大家可以靜心抄經;要有客堂,讓人品茗、座談。甚至講究現代化的佛教,要以設備加強教化的功能,設立圖書館、托兒所、安養院,乃至很多的美術館等。   過去寺院的藝術作品都呈現在戶外的牆壁上,大陸很多寺院都有摩崖石刻、碑林,但現在不是了,為了避免風雨摧毀,也可以把它們收藏在室內,甚至經常換展,作為信徒美學教育的一課。例如,可以宗派為主題,輪流展出作品,禪宗的作品展出一段時間之後,就換律宗的作品。所以,現代佛教建築是越來越重視生活與世間的關係了。   說到地點的選擇,寺廟雖然不是百貨公司,要講求地段,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佛教道場也是精神上的百貨公司,一般人到百貨公司採購,是基於物質上的需要,一旦精神上有需要,只有到寺廟裡採辦了。   佛教寺廟也是開發心靈能源的學校。世間的錢財,只能濟人燃眉之急,但是無法息滅心中的貪瞋痴,佛法的布施,卻能淨化人的心靈,斷除人的煩惱,它的影響是及於生生世世的。建寺院好比建學校,能化導眾生,是最徹底的慈善事業。因此,為了方便人們補充精神食糧、尋師問道,寺院應該建在交通便利的大街上。   佛教同時是一間加油站。汽車加過油,就能快速地向前奔跑。人生也是如此,人生的道路長遠,精神上經常需要加油,在佛殿前,一個合掌、一個默禱、一個祈願、一個禮拜,仗著佛陀的加被,就能讓本來已經心灰意懶的精神,又獲得充實,勇敢地繼續走上人生路。因此,一般加油站都設在十字路口,方便來車加油,那麼佛教的寺廟如加油站,也應該如此了。 問(14):一般居家學佛的人,假如想在家裡設立佛堂,應該供奉什麼佛像比較好? 答:據我對宗教的體驗和了解,不只中國,全世界的神明都是人創造的。既然神明由人創造的,當然你歡喜哪一尊,就可以供奉哪一尊。隨著個人不同的需要,有的人供奉土地公,有的人供奉城隍爺,有的人供奉財神,有的人供奉王爺,有的供奉保安大帝。我求助派出所不能成事,就求土地公;我求縣太爺很困難,就求城隍爺;我求教育部長很困難,就求文昌帝君;我求醫師很困難,就求媽祖、求觀世音。我的心需要什麼神明,就供養什麼神明,請他來幫助我。   其實,神明固然能加持我們,但最終還是要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自己做自己的本尊。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人人是佛,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不必心外求法。   至於釋迦牟尼佛,他不是神,不需要人創造,他有父母、有出生的地方、有修行的過程,他是人、是老師、是覺悟者,是一個能指導我們開悟的老師,是一個能指導我們離苦得樂的大覺者。所以,信佛的人當然應該供奉他了。不過,有的人體會不到佛的慈悲,總想到要救苦救難,就供奉觀世音;有人說:「我是念佛的,將來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就供奉阿彌陀佛了。佛門廣大,不計較你要供奉什麼,你歡喜什麼就供奉什麼吧!在我的想法,無論你供奉哪一尊佛菩薩,其實都不是供奉別人,而是指自己的心。 問(15):有人說在家居士不能供奉立像,只能供奉坐像,因為站立的佛像會去行化,不會在家,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答:這都是人的妄想分別,佛祖還有什麼來去?還有什麼在家裡不在家裡?佛的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我們睡覺是和佛祖睡在一起,吃飯也和佛祖在一起吃飯。所謂:「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我們在行住坐臥之間,都沒有離開佛法,時時刻刻都活在佛的法身之中、真理之中,哪裡離開過佛?無論佛像造像是「行」、「立」或「坐」、「臥」,全都是佛,不需要再另外去分別! 問(16):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寺廟的形態,是不是與中國叢林一樣呢? 答:日本、韓國佛教是由中國傳入的,當地的寺廟都帶有中國風味,馬來西亞、新加坡的佛教都具中國風格,只有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保有本具的特色。   南傳佛教分布在斯里蘭卡、泰國、緬甸、柬埔寨一帶,藏傳佛教則是在西藏、蒙古一帶。因此,若要比較南傳、藏傳的寺廟和中國的寺廟,是很容易分辨得出來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種風格的寺廟,佛祖都是一樣的。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