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说上海滩

anonymous-102873  11/11   4512  
4.0/1 

⊙整理/木子

时下,关于上海话语、上海摩登话题的讨论似乎又热了起来,有甚者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是热闹。对于这一颇受争议的话题,易中天先生,也有着自己细致独到的观察与看法。

不怕“揭短”

上海人如此自信,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知道,真正的自信心只能来源于优越性。没有优越性做背景,自信就不过是自大;而区别自信与自大的一个标志,就是看他敢不敢自己“揭短”。没有自信心的人是不敢自己揭短的。他只会喋喋不休地显摆自己或自己那里如何如何好。其实,他越是说得多,就越是没有自信心。因为他必须靠这种不断地显摆来给自己打气。

当然,上海人当中也有在外地和外地人面前大吹法螺者。但对上海文化多少有点了解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那多半是“下只角”的小市民。他们平常在上海不大摆得起谱,便只好到外地人那里去找平衡。真正具有自信心的上海人并不这样做,至少他们的优越感并不需要通过吹嘘来显示。相反,他们还会经常私下地或公开地对上海表示不满。上海曾经深入持久地展开关于上海文化的讨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那场讨论中,向来爱面子的上海人,居然纷纷撰稿投书,历数上海和上海人的种种不是,在上海的报刊上让上海人的种种丑陋纷纷亮相,揭露得淋漓尽致,而从学者到市民也都踊跃参加议论和批判(当然也有认为上海人可爱者)。显然,这种讨论,在别的地方就不大开展得起来,比如在厦门就开展不了(厦门人懒得参加),在北京似乎也不大行(北京人不以为然),然而在上海,却讨论得轰轰烈烈。

上海的社区性

上海社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上海人与非上海人之间的区别和差异,要远远大于上海人与上海人之间在身份、地位、职业和教养等等方面的区别和差异。在北京或其他城市,你多半可以很容易地大体上看出一个人是什么身份,干什么的,或处于什么阶层,而在南京路上,你首先分辨出的,则是上海人和外地人。至于上海人,除了身着制服者外,你就很难再看出什么名堂来了。他们几乎都一样的皮肤白皙、衣冠整洁、坐站得体、彬彬有礼,甚至连先前的人力车夫,也能说几句英语(尽管是“洋泾浜”的)。总之,他们都有明显区别于外地人的某些特征,即仅仅属于上海社区的特征,当然都“一样咯统统阿拉上海人”。

可见,“上海人”这个概念,已经涵盖和压倒了身份、地位、职业的差异和区别,社区的认同比阶级的认同更为重要。因为上海文化强大的同化能力已经差不多把那些差异都消解了。结果,在外地人眼里,上海就似乎没有好人和坏人、穷人和富人、大人物和小人物、土包子和洋鬼子,而只有一种人——上海人。

上海是个滩

上海是个滩,这就像北京是个城一样,几乎是并不需要费多少口舌就能让人人都同意的结论。

但是,上海滩的吸收和包容却不同于北京城。什么是城?城就是“圈子”,而圈子是有大小、有品类的,是从中央向外层层扩散、层层降格的布局。北京的移民只是壮大了北京,丰富了北京,却不能创造一个一体化的北京文化,人们进入北京,只是进入了不同的“圈子”。而上海滩却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根本没有什么边际,也没有什么界限。上海的移民虽然来路不同动机各异,却共同创造了一体化的上海文化,并因为这种文化而统统变成了“阿拉上海人”。在这个开放的体系中,差不多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别的而且是出出进进的人,很难形成圈子。因为“圈子”与“滩”是格格不入的。你什么时候看见海滩上有圈子呢?没有。即便有,也只是松散的。滩上的人,更多感受到的是海滩的开阔和自由,是个体与滩涂的直接认同和对话,而不是什么小圈子的存在。

上海人的“上海味”

上海人几乎比其他任何地方的人,都更具有自己的特征,而且这些特征还十分鲜明。上海人和非上海人,几乎是一眼就可以区分开来的。一个外地人一进上海,立即就会被辨认出来,哪怕他身上一身的海货包装。同样,几个上海人到了外地,也会为众所瞩目,哪怕他们穿当地服装,也不说上海话。当然,其他地方人,也有容易辨认的,比如北京人和广东人。但北京人几乎总也改不掉他们说话的那种“京味儿”,而广东人除了一说话就“露馅”外,长相的特征往往也很明显。只有上海人,才既不靠长相,也主要不靠口音,而能够区别于外地人。说得白一点,上海人区别于外地人的,就是他们身上特有的那种“上海味”。这种味道,几乎所有外地人都能感受到,敏感的人更是一下就“闻”到了。

上海人的特征,是一种“社区性的文化特征”。它表现为一整套心照不宣和根深蒂固的生活秩序、内心规范和文化方式。不管人们如何描述上海或上海人的社区特征,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些特征十分鲜明,而且与全国其他地区相去甚远。惟其如此,上海人才无论走到哪里都十分地“扎眼”。坦率地说,我并不完全赞同对上海人的种种批评。我认为,这些非议和闲话,其实至少有一半左右是出于一种文化上的偏见,而且未见得有多么准确和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