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参政,不要一步登天,更别耍心眼
CivilRights微信 10/19 10225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主页君对美国华人参政方面兴趣越来越低。不是因为主页君放弃了这样的想法:华人只有积极参政,才能够提升族群的地位,才能够在一个国家中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是,感觉不少华人急功近利攀龙附凤而不肯一点点耕耘的心态,依然没有改变。
最近一位朋友发信息给我,说,愿不愿意做TA(某位候选人)的专栏,我直接回了三个字:不愿意。我进一步的回复是:“我对不一步步走过来的候选人都不感兴趣。一步登天的做法得到鼓励,是华人的不幸”。他说,“(美国)全国范围内,只要能提升华人形象,我支持”。我说,“这是自High,和提高啥华人形象没啥关系”,“当然,我也懒得公开扫你们的兴,虽然你们在无意中扫我的兴”。所以,今天这个帖子,不直接涉及任何一位候选人,只是在大方面上一吐为快。
在整个国家的问题上,主页君一直认为,政党和体制的问题,远比民众这个土壤的问题来得小,土壤才是决定这个国家命运的根本。在华人参政议政方面,主页君的观点也基本一致:华人参政议政的重点,绝不该放在一阵风似地鼓吹个别华人参选政客,而应该放在长期的鼓励普通华人民众投票上,以及在各种政见法律等的科普上。我们做CivilRights这个微信公众号,贡献自己一点一滴的力气,也是希望能够推动这个过程。非常不幸的是,部分美国华人鼓吹参选政客的做法愈演愈烈。我有时候都有这样的感慨:原来决定是否要支持一个政客,不是看他/她过去的脚印,而是看他/她的血统、年龄以及竞选的位置。而为了表示支持,普普通通的一个人,都快被粉饰成了圣人。还有朋友提出无条件支持华人政客的说法,甚至这种说法甚嚣尘上,我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了:惊愕。或许,中国曾经的个人崇拜,也是这么来的?
我对华人的聪明智慧是从来不怀疑的,我对华人参政议政的理念也是不会改变的。但我认为基本的常识不该被蒙蔽了:1、目前华人能够在参政议政上投入的资源极其有限,过早过多地损耗这部分资源,在大选关键时刻到来的时候,恐怕我们华人早已是强弩之末。不要说大选,各种联署都证明了这一点;2、无条件支持的说法,将被各种聪明智慧的华人政客们利用。现在华人竞选幼稚到了这样的地步,只要候选人喊一声,我支持啥,我反对啥,就可以拿出去吹嘘和赞美了。每每看到这些,我就想,恩,那么,在相关时间的重要时刻,政客们跑哪去了?莫非只有竞选时才体现出了他们的大义??
今天还看到了一篇文章,令人捧腹。文章对比了两位候选人的募款,文章所支持的候选人,居然只使用了所得捐款的5%,而另一方使用了60%,作者对此赞美不绝,认为自己支持的对象善于“管家”。我捧腹的原因是,本次竞选捐款本来就是要用到本次竞选中的,几乎不用的话,很明显,那就是别有打算了,居然还赞,还提升到了政府预算管理上面?何况,几乎不用的话,那大家还捐那么多干吗?有朋友提到了这样的可能,令人不得不深思:“看来TA是准备不花钱打这次选战了。省下钱,下次换个安全区,小一点,钱足够了。其实,这的确是最佳策略,华社搜刮也就这么一次机会。真要这么做,我对TA刮目相看。走到州级层面上只是时间问题。2018年找个民主党多的城市,选市议员。TA这轮估计最后能募集到四十到五十万,足够打3-4次市级选举了。10年后也很年轻,再战州级选举,早晚上位”。这位朋友的分析实在是让人不忍再看,也不忍再分析了。但部分华人不认真思考就急急忙忙那个地支持这支持那的做法,真是令人困惑。这样做的目的,真的是为了华人参政议政,为了提高华人的地位么?如果真如那位朋友所分析,在候选人并没有为华人付出的卓越记录时,拿全美的华人可用资源来为个别人未来若干年后选州议员或者市议员铺路,不是天大的玩笑么?
说到这里,不得不对密西根的一位华人州议员表示赞美。她也很年轻,可是,真没见过她这么“用”我们华人的。当然,她只是选州议员,很多一心“高大上”的朋友们,也许是看不上的,而且,州议员也不好炒作嘛。不过,让他们遗憾的是,主页君赞美的,恰恰就是这种从基层做起的,脚踏实地的。对了,她和上面那位TA都属于民主党,俺的观点,真不是因为政党的缘故。
2016年就要到了,美国大选的关键时刻也快到了。华人朋友们,别着急贡献自己的力量,需要大家发光发热的时候会到来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除非您的钢实在是太多了。作为最最普通的大众朋友们,我们不求和可能的未来国会议员们等显耀合影或者有什么项目可以合作,开爬梯与议员们合影,对我们也真的没多大用处,我们求的,只是华人地位踏踏实实的提升和稳固,所以,一步步来吧,别着急。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来和我们一起耕耘土壤吧。您给CivilRights微信公众平台的每一篇原创稿件,一定会发挥影响,逐步改变我们华人社区的生态。我们追求的不是两年一次过眼云烟般的喧嚣选举,我们有更长远的目标。华人地位的提升,只可能随着华人投票率的提高而水到渠成。这离不开你我一点一滴的努力,包括您的每一份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