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Shasha-3278  01/26   5898  
4.0/1 

简介:从小我就 是文科极差的人,高考语文失利,全靠理科拉分。反思自己几十年的应试教育经历真的挺失败 的。大学毕业以后记住的, 用上的东西不多,不论是知识还是精神,都随着大学校门的关闭而被留在了并不是很愉快的校园里。有幸的是有了孩子以后, 在茫然不知所措之时认识了国学, 认识了经典。回想当初, 连什么是国学, 什么是传统文化都不知道。2年下来,自己都惊叹从一个语文不及格的人蜕变成早上6点爬起来学习文字, 诗经, 四书等而且乐此不疲的人。这个动力应该说开 始于对教育的无知, 进步于与孩子的共同成长。虽然人到中年还没有什么成绩可陈,但是自从找 到了方法,坚定了信心, 放弃了虚无缥缈的理想后, 幸福, 轻松, 快乐已经渐渐感染了我和孩子们。



回想过去的两年经历,可以说是蜕变的两年,让我感慨颇多。从4年前的“小朋友,跟我念”开始, 对经典一窍不通的我们坚定的沿着“成功者”的足迹,踏上了国学的道路。一年下来,大女儿从不 开口到通篇自己读出《论语》全文,这让我们沾沾自喜。不过,一丝不安也让我暗藏心底。女儿 越来越反感,不认字,更不会自主阅读。和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差。是我们方法不对,还是经典 没用?这个疑惑伴随着我开始在网上寻找答案。期间,我们继续诵读了《老子》,《千字文》 《弟子规》《三字经》。通过和孩子一起学习,我对经典的感觉亲近了很多。尤其是和孩子们开 始读《老子》以来,我越来越佩服经典里的智慧。但是开始疑惑只是背诵和诵读能做到内化吗? 是真正的教育吗?





迷茫之时幸运的结识了海内外各位老师朋友。陈大惠的弟子规,海印师的古小 学和教育之道,王觴和九哥老师的说文解字,梁老师的三字经教学经验,杨老师的思辨博学,吴 博士的说文解数,庄老师的九宫识字,赵老师的实际教学反思,祝老师的教育心理学等等等等, 让我这位井底之蛙见识了教育的不易,国学的广阔,方法的种种。与老师们不停的讨论,学习, 践行,让我也越来越清醒,越来越震惊自己以前的无知和盲目。随着知识的不断充实,我对人文 ,对世界,对经典,对教育有了自己的判断与理解。对儒释道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经典不是用来 沽名钓誉的,也不是用来炫耀的,更不是用来彰显自己的“聪明”的。经典真的是融入生活中才能 擦出智慧的火花。





这里还得着重感谢上德书院的任老师,她在生活中教会我尊重,感恩,谦卑, 包容。而且这些教育都是润物细无声的融入在课堂和生活中,经常让我在学习经典时突然顿悟清 明。女儿有一次对我说,我最喜欢唱《跪羊图》,因为里面有“感恩”。 这句话让我幸福的想流 泪。小女儿更是越来越体贴,经常帮我分担,照顾我由于繁忙带来的情绪。看着她们发自内心的 改变,我越来越心安。我想幸福就是我想给孩子留下的财富。经典是我希望的伴随孩子寻找幸福 的恩师。







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修行。父母的责任不是让孩子走你认为对的路。 而是引导她们找到自己,看清自己,追求自己认定的幸福。如果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能引导她们养成好的习惯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应该说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了。教育没有捷径, 没有配方,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命运,都赋予了他独立的特性,作为父母,陪伴,鼓励,扶持,影 响,引导要远远高于束缚,压力,指责,说教。明白了这一点,我更坚定的培养起自己。每天的 学习让我精力充沛,豁然开朗。虽然工作越来越忙,心里却越来越安定,真心的朋友也越来越 多。经典让我开悟,放下了很多自以为是的执着,学会感恩,学会包容,世界好像不再有什么事 情让我烦恼。用出世的心态体会入世的修行,让我越来越能理解经典的真正意义,美哉幸哉。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两年的学习,让我的生活又鲜活起来。幸福就是这样的简单。每天里 最快乐的事就是和孩子们学诗配画,吟唱诗经,孩子们每天轻松自然的随口吟诵《百家姓》, 《声律启蒙》,《水调歌头》,《跪羊图》等等。周末练练书法,信手讲讲字课,和孩子们看看 《芈月传》,顺便温习一下历史。学习再也不是枯燥痛苦的事情了,经典再也不是死气沉沉的老 古董了。大女儿甚至可以在我忙的时候做起小老师,辅导老二的功课。我们彼此亲密,互相鼓励 ,幸福的感觉就是想让我放下一切和她们腻在一起。用小女儿的话说,“我想永远和你在一起”。 人生无常,我没办法陪女儿们一生,但是希望她们随时可以从经典中找到快乐,找到答案。谢谢 孩子们,谢谢老师们。感恩你们让我重识了这个世界,重生了自己。不再期待什么结果,只知道 珍惜当下,走好脚下的路,就算是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