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文化系列讲座撷英第五篇 原著:曹国忠
anonymous-104354 01/17 49694.5/2
不识人之祸
对于每个人,识人与否给自己命运带来的差异有天壤之别。
战国时期,楚怀王不识人,分不清忠奸贤恶,罢黜屈原,重要奸佞小人,结果成为秦国的阶下囚,数年后在秦国抑郁而亡,楚国由曾经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步步沦落,最终为秦国灭亡。太史公论及此时叹曰:此不识人之祸也。虽然楚怀王被软禁在秦国时坚贞不屈,宁死不割让楚国的土地给秦国,算得上一个顶天立地的血性汉子,但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却是不合格的。三十来岁的年纪,尽管出身于王侯世家,是天生的国君,也有重振楚国的雄心,然而由于没有后天的艰难磨练,没有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其后果是身死国衰。
三国时期,曹操打败身世显赫、雄霸一方的袁绍。曹操开会总结经验时说,胜败之分,在于袁绍多谋而寡断,他则多谋而善断。一字之差,反映两人个人素质的根本区别。所谓善断,就是识人,分得清忠奸贤恶,知道哪些意见对,哪些意见不对。寡断,就是不识人,不知道哪些意见对,哪些意见不对,最终不知如何决断,或者干脆胡乱决断。袁绍麾下一流谋士众多,各执一词,谁的意见也不全对,谁的意见也不全错。在这种情况下,最高领导的决断至关重要,然而袁绍却莫衷一是,难以决断,多次错失有利时机。其后果是身死家灭国亡。而曹操则逐步扫清敌对势力,使魏国成为三国中势力最大的一国,自己则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知人善任的魏武帝。伟大领袖在诗词中也提到:“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企业家如果不识人,其企业和个人的结局会和上述两人很类似。而对于普通个人而言,不识人,交错朋友,轻者可能一生庸庸碌碌,一事无成,重者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甚至灭顶之灾,过早走向人生的终点,并且是屈辱的终点。
兹事体大,焉能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