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的罗丹(测试版)

凤凰城棒棒牛-118  12/28   14253  
5.0/1 

所有人都知道斯坦福大学的名声之盛;

多数人也知道斯坦福大学的校园之美;

有些人也知道斯坦福大学的占地之广;

少数人才知道斯坦福大学的罗丹之多。

 

名声之盛∶年年稳居全美大学排名前五名。

校园之美∶硅谷旅游团必到之处,湾区最流行室外婚纱照拍摄景点之一。

占地之广∶占地8000多英亩(人均半英亩),当之无愧为全美(很可能是全球)

最大的大学校园(单一地点)。这么大的地盘在寸土寸金的硅谷(斯坦福大学所在地的 Palo Alto 房屋均价现为130万美元)无疑值天价。

罗丹之多∶拥有200多尊法国雕塑家罗丹的雕塑(包括现借给北卡的“思想

”),是巴黎之外最大的罗丹雕塑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罗丹的作品不但在技巧上能将模特兒雕得神似,而最重要的是他能塑出人內在的精神,刻出人灵魂的渴求,即使在將近千年之后,當你的眼神接触到這些雕塑時,心灵也不能不为之震撼。

 

 

 

 

 

20. The Three Shades (1880) (“三个”或“三个影子”)

 

三个”是罗丹深度刻画人性的另一組人类的灵魂受难曲,這三個雕像被竖立在地狱之门 (The Gates of Hell, 1880-1917,参见图3233) 的顶上。

 

 

 

 

21. The Martyr(殉教者)

 

“殉教者”与真人大小相仿,是一个平躺在地板上的女人,身体微向左侧,头向左后方仰,面向上,目光绝望迷离。

 

 

 

 

22. The Walking Man (行走的男人)

 

 

 

 

23. Seated Woman (Cybele) (坐着的女人)

 

 

 

 

24. Prayer(祈祷者)

 

 

 

25. Torso of the Falling Man(倒下的人的躯干)

 

 

 

26. Jules Bastien Lepage

 

 

 

27. Adam(亚当)

 

“亚当”尖锐的角度和肌肉表达的力量一直被人们称道。从侧面看,“亚当”的双臂肌肉形成的平面与身体形成的平面有个大约45度的角,面容和神情是放松和休憩的,但是身上的所有肌肉是紧张而尖锐的。这种矛盾使雕塑生动起来。这是一个把人拉伸到极限的姿势。罗丹说他用这个作品来表达生命中一种来自外部的力量。也许罗丹对生活的感觉就是这样,在尖锐中求和谐。

 

 

 

28. Eve(夏娃)

 

“夏娃”右臂弯曲右手伸到左腋下,象是在保护着什么,而左臂从胸前向右伸去,左手在右耳后张开,手心外翻,象在抵挡着什么。她的头发卷曲着,头微向左倾,眼光向下,脸上的表情害羞又惭愧。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肚子,罗丹的作品强调人物的肌肉和体态,健康而有力,但是她的肚子竟然微微突起,有点臃肿。罗丹创作这个生命传承作品以表达怀孕女子的那种“觉醒与害羞,惭愧与快乐”。

 

 

 

29. The Gates of Hell (1880-1917) (地狱之门)

 

罗丹选中了文艺复兴时期大诗人但丁的长诗《神曲》中的“地狱篇”,倾毕生心血,塑造了著名的、规模浩繁的《地狱之门》群雕门饰。这件纪念碑式的艺术品,体积为635×400×85厘米,共塑造186个痛苦群体,其中有几尊形象后来发展成独立的雕像,如《思想者》、《三个幽灵》、《接吻》等。作品的中心主题是通过“地狱篇”中“从我这里走进苦恼之城,从我这里走进罪恶之渊,你们走进来的,把一切的希望抛在后面。”的含义,用多结构形式,和象征性构图,及真实人物走型,综合表达罗丹的哲学观点,把近代文明罪恶都集中表现在“大门”之上,刻画出为情欲、恐惧、痛苦、理想而争斗、并折磨着自己的形象,贯穿着希望、幻灭、死亡和痛苦等种种感情。

 

最顶上的是《三个幽灵》,他们站着,头部互相接近,三只手臂都指向下面的地狱,《思想者》的两旁是一些轻罪人,渐下罪孽越来越大。下边分两扇门,一边是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在走入地狱,一边是想吃人肉的饿鬼,其余部分包括地狱各色各样的恶人、奸贼、暴君、淫妓等等。

 

《地狱之门》以变幻的新奇雕塑手法曲折地反映着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这些悲惨离奇和扭作一团的形象是罗丹所注目的那个时代灰暗层面的抽象写照。罗丹自已说:“当我没有强烈的感情时,是不会动手塑造的。”他虽然按照但丁的诗篇,但所有被他捏成的形象都具有能够识别的现实典型意义,罗丹通过地狱之门“揭示了法国现实生活的悲剧,正如米开朗基罗以”最后的审判“来对现实生活作出最后判决一样。《地狱之门》是罗丹一生中最有雄心,最为非凡的事业。历时37年,至死没有完成。

 

 

 

30. The Gates of Hell – The Thinker Part(地狱之门 - 《思想者》局部)

 

罗丹在设计《地狱之门》铜饰浮雕的总体构图时,他花了很大心血塑造了这一尊后来成了他个人艺术的里程碑的圆雕《思想者》,它是被预定放在《地狱之门》的门顶上的。后来独立出来,被放大三倍,约有2米高。最初他曾名它为《诗人》,意在象征但丁对于地狱中种种罪恶幽灵的思考。但是罗丹没有受到真实性的局限,他完全按照自已的理想,把这位诗人,塑造成一个强壮有力的男子,他屈身低头沉思,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势以及绷紧的肌肉,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矛盾的心情。他注视着下面地狱所演的悲剧,对人间痛苦的原因进行思考。他同情、怜爱人类,但又无法对那些罪犯下最后的裁判。罗丹说它是“最痛苦的罪人和最不幸的审判者”。罗丹对于人体的特殊处理是以思想感情为基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个思想者并不是但丁,而是罗丹自己。

 

如果说《地狱之门》是罗丹艺术总汇,为罗丹自己创造的一个“世界”,那么《思想者》将统帅全局,成为这个“万恶的世界”的目击者和痛苦思想者,不论它是象征着但丁也好,是隐寓着他本人的世界观也好,这尊雕像已成了罗丹的复杂思想的化身。当思想界充满对现实的苦闷和对理想探索时,它成为一种鼓舞理性思考和人类进步的象征。

 

 

31. The Kiss (1886) (吻)

 

《吻》和著名的《思想者》一样,被看成是罗丹的代表作。它取材于但丁的《神曲》里所描写的弗朗切斯卡与保罗这一对情侣的爱情悲剧,罗丹取用这一题材以更加坦荡的形式,塑造了两个不顾一切世俗诽谤的情侣,在幽会中热烈接吻的瞬间。

 

这件雕塑以极为古典的写实手法雕刻而成。他们起伏,细腻,优雅的肌体和姿态,引起了极为生动的光影效果。仿佛其内在的青春热情与生命,正凭借这些光影在闪烁。当我们望着这生动眩目的杰作时,每一个人都不得不为之激动,即生命之本源的感动。爱情,本就是世间万古不朽的永恒主题。罗丹选取了裸体男女的接吻,这纯洁肉体的最初接触,因而是最动人心弦的。这对受欲望之火燃烧的恋人被放在“地狱之门”中,表达了作者那永无答案的痛苦而矛盾的思索:人的罪恶由不可克服的欲望而来,而欲望是由于人类对光明与欢乐的追求而来,因此人类的欲望就是罪恶的深渊,人类的欢乐就是导向罪恶的途径,而人类的痛苦就是注定不可抗拒的,永无完结的。

 

 

 

32. The Kiss (1886) (吻)

 

 

 

33. The Burghers of Calais(加莱的义民)

 

“加莱的义民”的创作来自于真实的历史故事:英法百年战争时,英国军队即将攻陷法国的加莱市,为了保全市民的生命,加莱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英王处死,并应英王的规定,这六个人光头、赤足、锁颈,出城奉上城门钥匙,这是法国人民难以忘怀的历史悲剧。六个人像,造型各异,但从各人面对死亡的坦然神态以及异常坚定深重的眼神,就可找出他们为了整个城市,而英勇就义的心甘情愿。罗丹采用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技巧,把他们的眼窝刻深,使双目凹陷,而并没有刻出眼珠的方式,来表达这种并不绝望的悲伤和对死亡的无惧。

 

 

 

34. Jean d’Aire (加莱六义民之一)

 

 

 

35. Eustache de St. Pierre (加莱六义民之一)

 

 

 

36. Pierre de Wiessant (加莱六义民之一)

 

 

 

37. Jacques de Wiessant 加莱六义民之一

 

 

 

38. Jean de Fiennes 加莱六义民之一

 

 

 

39. Pierre de Wiessant (加莱六义民之一)的头部

 

 

 

40. Jean d’Aire (加莱六义民之一)的头部

 

 

 

41. Jean d’Aire (加莱六义民之一)

 

 

 

 

 

 

斯坦福大学主要景点

 

1.主校园和教堂区(从 University Avenue 往南进入大学就开上笔直壮观的 Palm Drive,尽头就是具有西班牙风格的主校园和教堂区)

2.罗丹雕塑。主要在三个地方∶

       -- 从主校园进入教堂前的左角竖立着“加莱六义民” 雕塑群(参见图1112);

     -- 罗丹雕塑公园(从Palm Drive 右拐上 Museum Way)包括本楼所贴的除“加莱六义民”以外所有雕塑,还有几个雕塑上周去未拍到的(被用塑料布包起来);

     -- Cantor Center for Visual Arts紧挨着罗丹雕塑公园,里面还有很多罗丹雕塑,包括巨型的“思想者”(而非在“地狱之门”上的小“思想者”)(现借展于北卡),还有些较小的雕塑。展馆免费,但却有很多好东西。

         [url]http://museum.stanford.edu/[/url]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去处是可以鸟瞰大学的87米高的胡佛塔(Hoover Tower(见图35)。以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生卒1874-1964。就任总统于大萧条期1929-1933)命名的胡佛塔建于1941年。胡佛一生与斯坦福大学有不解之缘∶ 他于斯坦福建校的1891年入读地质学系;他自称是斯坦福首位学生,因为他是一年级学生中第一个入住学校宿舍的;他娶了斯坦福同学 Lou Henry;他于1919年创建了斯坦福大学大名鼎鼎的智库“胡佛战争、革命和和平研究所”胡佛命名。胡佛新婚燕尔携妻来到中国唐山,就任一家伦敦矿业公司的首席工程师。夫妻俩在中国一呆就是三年,把中文学得挺溜的。后来他们在白宫时,交谈不想让人听到的事情,就直接用中文。

 

一下链接是一篇有关胡佛中国行的文章∶

http://chinamatters.blogspot.com/2006/12/herbert-hoover-made-in-china.html

 

 

 

 

胡佛塔鸟瞰1

 

 

 

 

胡佛塔鸟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