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45《僧事百講》密行修持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8/26   15487  
4.0/1 





  生活中待人處世、接物應對、奉行菩薩道等等,不管是修行、布施,或者為人服務、做了哪一些善事,都不需要告訴別人,這就是密行修持。

   密行猶如我們的心性內學,懂得實踐密行,生活就能得到淨化、昇華。

   佛教有各種不同的修行法門,有與大眾共同修持的功課,也有自我修持的密行。密行的種類,從行、立、坐、臥,止門、觀門,到各種善行義舉的社會公益,如施粥賑災、築橋鋪路、點燈奉茶、施棺義葬、急難救助等,都可作為個人的密行。

   在這個講次中,就密行的定義、種類,各種修持的內容,及一般人對修行容易產生的誤解作說明,並列舉數則修證行誼以為勉勵,期能為現代佛弟子建立正確的修行觀念。


 問(1):一個人出了家,不但要弘法利生,也要修行辦道。在修行方面,除了大眾共同的修持以外,還有屬於個人自修的密行。請和我們談談,什麼是「密行」? 

答:出家人自我修行,不一定要告訴別人。有的人自己參禪、念佛、持咒,或者發心服勞役、做一些不為人知的善事,這就是「密行」。

   《十大弟子傳》有一首偈語:「舍智連通說富那,須空旃論迦頭陀;那律天眼波離戒,阿難多聞密行羅。」說明了佛陀的十位大弟子在修行上的特長: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迦旃延論議第一,大迦葉頭陀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優波離持戒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羅睺羅密行第一。

   其中密行第一的羅睺羅,從小跟隨佛陀出家,因為年少頑皮,好幾次被佛陀嚴厲教誡,從此做事謹慎低調,即使作好事、修行,也不對外張揚,慢慢獲得大眾信任,成為佛弟子中的密行第一。此外,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尊者於墳塚修行,寂靜少欲,這也是密行,後來他在靈山會上契悟真如法性。

   其實,真正的密行,並不是秘而不宣,故作神秘,或拿修行作為貪求名聞利養的手段,而是將修行視為本分事,舉心動念無不是在修行,這才是密行的真義。 


 問(2):密行修持大概有哪些種類? 答:佛教的密行修持,大致可分為身、口、意三大類:身體的密行,有閉關禁足、寫經、禮懺、經行等;口的密行,如禁語、持咒、念佛、讚歎、愛語;還有意念的修行,如忍辱、忍譏、忍謗、忍耐一般人所不能忍者,這些都是屬於意念的修行。

   有的人布施、救濟,卻為善不欲人知;或者發心將髒亂的地方打掃乾淨,乃至生活中待人處世、接物應對、奉行菩薩道等等,不管是修行、布施,或者為人服務、做了哪一些善事,都不需要告訴別人,這就是密行修持。密行猶如我們的心性內學,懂得實踐密行,生活就能得到淨化、昇華。


 問(3):修行法門裡,有一種是「苦行」,苦行與密行,兩者有何不同? 答:從事勞役性的工作,或行苦勞難行的修持,這是「苦行」,又稱「頭陀行」。修苦行是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忍受別人所不能忍受的事;密行不一定是苦行,但必定是別人所不知道的修行法門。

   「苦行」和「密行」在性質上雖有不同,但修苦行的人,自己發心做事、默默修行,這樣的苦行也等於是密行;別人知道了,就不能算是「密行」。一個人在叢林裡修行,如果能做到大家都不知道,後來被人發覺到他苦行多年,都是密行,那就更加難得了。


 問(4):聽說過去叢林裡,有很多人陸沉眾中,他不要別人知道,默默的修苦行、做行單,是不是真有這樣的人呢?

 答:過去的叢林,陸沉眾中修苦行、做行單的人很多,通常不會有人特別注意到他,這就是密行。有的人一樣隨大眾早晚課誦、五堂功課,在共修之外,自己還加功用行;大家休息了,他還沒有休息,繼續做自己的功課。或者自己寫了多少字送給別人,他也不張揚;得了錢財,不自己留用,反而拿出來布施給需要的人,這些都是密行。

   也有的人才華、德行很高,但他不急於表現,一樣和大眾共同修行、為大眾服務,等到機緣成熟,自然龍天推出,這樣的人也很多,如宋代的重顯禪師未成名前,有一次要到浙江雪竇寺參學。他在路上遇到一位同鄉的長者,知道重顯禪師要去雪竇寺,就熱心為他寫一封介紹信,說:「雪竇寺現在的住持和尚是我多年的好友,你到了那裡,就把這封信交給他,他一定不會虧待你的。」隨後重顯禪師就帶著這封信上路。

   重顯禪師到雪竇寺住下來,轉眼已過了五年。有一天,長者來拜會住持,無意中談起這件事,住持一聽,說道:「禪堂裡確實有這個人,但是我並沒有看到你說的信啊?」於是派人將重顯禪師找來。

   長者一見到他,問道:「你怎麼沒有將這一封信交給住持呢?」重顯禪師微笑說:「出家人本應隨緣參學,如果因為一封信而讓我享有特別的待遇,反而會障礙修道,所以這一封信至今還在我的行囊裡。既然您來了,就物歸原主吧。」

   重顯禪師的灑脫氣度受到住持的欣賞,不久就把雪竇寺交給他管理。重顯禪師果然不負所望,光大門庭。

   過去這類志德高遠的大德甘於淡泊樸素,和大眾共修共學、養深積厚,這些行誼都足以作為現代修行者的榜樣。


 問(5):過去有一位悅西法師,還未出家前曾被人誤會,是否這也是密行?

 答:有的人修密行,別人不瞭解而誤會他、錯怪他,就如這位悅西法師,他大概是四、五十年前的人物,過去一度在大陸很有名。他未出家前姓王,是一位很虔誠、樸素的佛教徒,平時住在寺廟裡幫忙做一些秘書行政的工作。

   後來他一到假期,就穿戴整齊莊嚴的外出辦事。於是有人好奇,暗中跟蹤他,最後看他走進一個酒家。跟蹤的人一看,心想:「這還得了?做了這麼荒唐的事,怎麼還能讓他住在寺院做行政祕書?」於是趕緊回去報告方丈大和尚。方丈聽了也覺得不當,就把這一位王居士找來問話。

   王居士平靜的說:「這件事我很難解釋,大和尚如果方便,下次可以和我一起去看看,您就明白了。」有一天,他帶著大和尚一起出門,在一個熱鬧的地方停下來,大和尚一看,果然是個酒家。不過一進門,眼前全部都是穿著海青、淡掃蛾眉,很清淨莊嚴的女居士,她們正準備集合念佛。原來這一位王居士不是去玩樂,而是帶領她們共修、開示佛法,教她們如何跳出苦海。

   後來王居士出家後專修念佛法門,他的法名就叫「悅西」,是「喜歡西方」的意思。悅西法師在當時的佛教界很有道德、名氣,像他這樣寧可讓人誤會,默默度化這些苦海的眾生,也可說是他的密行。


 問(6):除了悅西法師,是否還有其他被誤會、被冤枉也不辯解,繼續修行的出家人?

 答:其實這樣的出家人很多,如日本有一位很有名的住持白隱禪師就是一例。

   有一次,一位商人信徒的女兒跟一個青年人談戀愛,懷孕了,商人知道後,氣急敗壞的逼問她,要她說出孩子的爸爸是誰。女兒心想:「爸爸性情暴烈,萬一把男朋友的名字講出來,準會被爸爸活活打死。」這時忽然想到爸爸最尊敬白隱禪師,於是脫口說:「是白隱禪師的。」

   爸爸一聽,頓時感到天崩地裂:「白隱禪師,平常我拜你作師父、尊敬你,你怎麼可以作出這種荒唐事?」一氣之下,不問青紅皂白,拿著棍棒就去打了白隱禪師一頓。

   白隱禪師被打得莫名其妙,不過他想到,這關係著一個女孩的名節,出家人忍辱為上,當下也不辯白。後來商人的女兒把孩子生下來後,商人就抱著小嬰兒到寺院,朝白隱禪師身上一丟,說:「這是你的孽種,還給你。」

   白隱禪師什麼話也不說,平白無故多了一個小孩。為了養活這個嬰兒,只好天天出去化奶。他看到哪一戶人家生小孩,就向他化緣。因為這一件事,他在村莊的名譽壞得不得了,很多兒童都跟在他的後面拿石頭打他,他也不解釋。

   有一天,青年回到村莊,問他的女朋友:「我們的小孩呢?」女孩說:「你還說呢,我怕你被爸爸打死,只好說這是白隱禪師的。」

   青年一聽,說:「白隱禪師是高僧,是我們的師父呀!妳怎能這樣誣衊他?我寧可給你爸爸打死,也不能害白隱禪師替我們受罪。」於是他帶著女友,趕緊去向商人自首:「這個孩子是我和你的小姐生的,和白隱禪師一點關係都沒有。」爸爸一聽,雖然生氣,不過還是高興,因為師父是清白的,於是又歡喜的帶了一家人去向白隱禪師懺悔謝罪。

   白隱禪師聽了,只是淡淡的說:「孩子是你們的,就抱回去吧!」他不問、也不解釋,就這樣子受侮辱、受委屈也不為自己辯白,這樣的修行實在不容易,這也是一種密行。


 問(7):在佛教裡,一般人對修頭陀苦行的人都特別尊敬,是不是佛教需要這樣的苦行,才能代表修行?

 答:一般信徒歡喜修苦行,他卻做不到,好像穿衣服非要穿破爛的,吃飯要吃骯髒的,睡覺要睡在不好的地方,認為這就是修苦行。但是一個人修行太苦,冷冰冰的,這樣的人生也沒有意思。

   苦行最主要的意義,是透過勞苦身心來鍛鍊一個人的意志,然而它只是修行的過程,並不是目的。真正的苦行,要做到身苦心不苦,身心要能安住在佛道上,而不是只有著重外相上的苦修苦行,更不可用苦行來衡量一個人的修行。

   佛教有種種修行法門,卻不將苦行視為唯一的方法,而是主張中道修行,這就是平常心。當吃的時候吃,當睡的時候睡,當修行的時候修行,適當的體力負擔多少、休息多少,一切都要回歸於正常。因此在佛教裡,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都應該有中道的修持觀念。


 問(8):除了苦行,佛教還有所謂「樂行」,什麼是快樂的修行?

 答:在修行的種類中,苦行固然是一種修行,「樂行」一樣可以修行。樂行,就是快樂的修行,不刻意迴避富樂的物質生活。修樂行的人以替人做事、幫助別人,給他人周全的服務,讓對方歡喜為修行。但是服務他人,對方因為得到你的幫助而歡喜快樂,自己也要能快樂、歡喜,才是圓滿。

   有人會問,修「苦行」好,還是修「樂行」好?其實,太過苦行的生活會障礙解脫正道,佛教徒太快樂,熱烘烘的人生,也不見得實在,佛教真正的修行不重視苦行,也不重視樂行,而是重視中道。


 問(9):在個人的密行修持裡,還有「閉關」、「禁足」,兩者有何不同?

 答:佛世時,佛陀制定結夏安居的制度,規定僧人在這一段期間要用功辦道,禁止外出,這就是佛教裡最早的「禁足」。

   東晉慧遠大師自己禁閉在廬山三十年,偶爾送客也以虎溪為界,相傳他如果越過虎溪,山中的老虎會發出吼聲警告。有一次,陶淵明和道士陸修靜相約到廬山探望慧遠大師。慧遠大師在送行時,不知不覺跨過虎溪,聽到山中傳來的虎嘯聲才恍然驚覺,三個人不禁相視而笑,從此留下了「虎溪三笑」的美談。

   當然,現代人禁足不一定要那麼久。禁足,等於把腳禁閉,自己畫地為牢,他只在這個院子、這個房間、這個廳堂裡做自己的功課,不可以走到外面。一個人能有一段時間斷絕塵緣,讓心安定下來潛修,對道業的增長必能有所幫助。

   閉關,就是閉門謝客,隱居修行。閉關期間的住所稱「關房」,關房外要有人「護關」,護持這一段期間的飲食、醫護等雜務,讓閉關者能摒除外緣,一心辦道。

   閉關的時間、目的各有不同,有的人閉關一年、三年,甚至進了關房就不出來,一生就在關房裡閉「生死關」。閉關做些什麼呢?有的閉「法華關」,要誦《法華經》;有的閉「華嚴關」,專念《華嚴經》;有的閉「般若關」,念《般若經》;也有的閉「淨土關」,專修念佛。有的人除了念佛、誦經禮懺之外,也會有一些作品、偈語或開示,讓大眾知道,等於報告他在關房裡修行的心得。

   閉關的人進步會很快,人雖然被關閉起來了,心卻是自由的,閉關思想會開闊,心靈能得到自在。


 問(10):叢林裡有一句話「不破參,不住山;不開悟,不閉關」,那麼一個人需要具備什麼資格才可以閉關呢?

 答:在社會上,把一個人關閉在牢獄裡,是用外力來強制他,不准他外出。牢獄有很多的獄友、朋友,但是佛教的關房沒有朋友,就只有一個人,因此閉關是很不容易的。

   閉關主要是出於自願,把自己禁閉起來自修。一個人在關房裡要會用功,如果沒有一點悟道的體會,關閉在裡面很苦,所以說「不開悟,不閉關」。要有一點悟的境界,能夠到達破參,即可以超越、破除執著,才可以住山,一個人獨處才能自在。要閉關,住在山林靜修、禁足,還是要有一點道行才可以。

   一般人在佛教裡修行,快者十年、慢者要二十年以後才有資格講閉關。因為閉關,必定要勞動他人來護關,但是對一個初學者而言,他的修行才剛起步,何功何德讓人來護你的關?有的人要閉關,就到處散發請帖昭告天下;有人閉關閉了一半,也到處發請帖,告訴大家他什麼時候要出關,這怎麼能說是閉關?閉關,應該是自己覺得因緣具足,隨時隨地可以禁閉起來靜修,才是真正的閉關。

   一個出家人想閉關、禁足,要有相當的地位,還要徵得常住、師父同意。在這段期間他不需要做事,常住會照顧他的飲食,讓他自己好好用功,這樣的人必須要有著作、有成就,才夠資格閉關、禁足。


 問(11):那麼,閉關的人在關房裡,要如何渡過一天的時間?

 答:閉關的人在關房裡,看起來是一個人,沒有人管,實際上他自己要能規劃時間,每天從早到晚都要忙起來:幾點鐘起床、多少的課誦,接下來整理環境、跑香,然後早齋;早齋後有什麼功課、多少的禮拜、誦經;到了中午,休息一下還要繼續用功。寫文章,或者讀經多少卷、多少加功用行的功課要做;過了晚飯以後還要靜坐,閉目沉思,繼續加功用行。

   即使到了開大靜準備休息了,也要和團體生活一樣有紀律。不然漫無目的閉關,生活散漫、沒有一點規劃,這樣的閉關就不能長久,也無法達到效果。


 問(12):同樣是密行修持,還有「禁語」,這是什麼樣的修行?

 答:禁語,就是不講話。在叢林裡,多話稱「饒舌」,饒舌的人會令人不悅。為了對治自己多話的習氣,可以學習禁語、不說話,只誦經、念佛,學習不用語言來表達。但是不用語言表達,也不可以寫紙條、比手勢,因為嘴上不講話,心裡仍在講話、動作在講話,這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禁語。

   真正禁語的人無言,就是不說話、沒有任何的意見;心不動念,甚至手接觸東西都沒有聲音、走路時腳下無聲,更要做到心裡沒有聲音,就是無我,沒有執著,也沒有想要表現、表達的。一旦養蓄了力量,到最後什麼都能表達。


 問(13):禁語對一個出家人而言,會有什麼幫助嗎?

 答:在眾多罪業裡,最容易口造罪業,作善、作惡,都由口而來。如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如果禁語,口就不造罪業;口不造罪業,身會跟著不造罪業,心也會隨著不造罪業,到最後,身、口、意三業都能清淨。

   現在國際佛光會提倡「三好運動」,就是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能夠作到三好,就能三業清淨,對一個人的修行會有很大的助益。


 問(14):聽說大師過去在叢林參學,曾有過「禁語」的體驗。能否和我們談談,當初為什麼要禁語?又是如何實踐禁語?

 答:很慚愧,過去因為年紀輕,好講話。我參學的叢林規矩嚴厲,只要講話饒舌,老師隨時就一個耳光,喝斥:「你是什麼東西?這裡有你講話的資格嗎?」老師這麼教訓是應該的,這裡是佛堂,是佛殿、禮堂,當然我不能講話,於是規定自己不要講話。

   我曾有過一年禁語的經驗。對一個小孩來說,正是喜歡講話的年齡,要他不講話很苦,有時還是會忍不住開口說話。我多次到大雄寶殿的海島後面,打自己的耳光打到出血,責怪自己:「你不是不講話了嗎?怎麼還想講呢?」就這樣硬是熬了一年。現在回想起來,這麼做是有道理的,為什麼呢?因為我是江蘇揚州人,揚州人製造醬菜、蘿蔔乾很有名,做醬菜的人把缸罈子的口封得很密,製造出來的醬菜就會香醇可口。

   因此,一個人要養成不隨便亂講話的習慣。講,要講有意義的話,要講簡單明瞭的話,就等於醬菜、醬瓜,醃久了會很醇。能夠從禁語裡學習安住身心,涵養淡泊寧靜的心性,品格、道德也會慢慢提升,這就是禁語的好處。
 問(15):佛教有一條「過午不食」的戒律,有什麼典故嗎?

 答:這一條「過午不食」的戒律,佛陀時代就有了。過去佛教都是托缽乞食,最初是每日三餐都要吃飯。佛陀有一位弟子迦留陀夷,長相高大、皮膚很黑,有一天傍晚到村裡托缽,剛好應門的是一位孕婦,她看到一個又黑又大的人,以為是鬼,驚嚇過度就小產了。村裡的人開始指責出家人的不是,佛陀知道後,也認為黃昏、夜晚,出家人不宜出外托缽,於是規定出家人過午不食,這是佛陀因應當時因緣的一個決定。

   不過,過午不食對身體是有好處。現代人有很多問題,都是吃太多、太好,吃出來的毛病。假如可以少食、減食,對於心靈淨化、腸胃清心寡欲有幫助,也能為健康帶來建設性的作用。現在有人以「持午」來標榜自己的道行、修行,沽名釣譽,這就失去過午不食的意義。

   有人名義上是「過午」、「持午」,實際上他的「過午不食」是晚上不吃飯,只吃一碗麵。同樣是吃,為什麼吃麵可以呢?因為戒律裡的「吃」,是要動用牙齒;如果吃流質,像柳丁汁、牛乳之類的食物,甚至吃麵也是一樣,認為只要不動用牙齒咀嚼,就這麼吞下去,並不算違犯戒律,但實際上還是吃,因此這樣的過午不食不是很究竟。

   過去持午很容易,太陽下山以後沒有電燈,六、七點就要睡覺了。但是現在不同了,寺院的出家人到晚上,工作更多,往往要忙到十一點、十二點才能休息。如果中午十一、二點吃過中飯,必須等到隔天早上才能進食,這麼長的時間當中,腸胃沒有東西消化容易出毛病。

   修行不要刻意標榜過午不食,當吃就吃,不當吃就不要吃,有因緣持午,可以當作是修行的體驗,但不要太執著。修行的重點並不在於「吃」,而是適當、簡單就好。飲食對一個出家人而言,就如同吃藥,只要能滋養色身,如何吃就不是有罪、沒有罪的問題。


 問(16):還有一種修持名為「經行」,什麼是經行呢?

 答:經行,是在一定的場所內五體、四肢放鬆,慢步行走,是佛門裡常行的修持;通常吃過飯,或者疲倦、坐禪昏沉瞌睡時,就會起來經行。現在醫學講究慢步,尤其有「飯後千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說法。

   經行的場所,可以在佛堂繞佛,庭院或林間小徑等幽靜之處、沒有人車的地方都可以。經行的速度,可由慢漸快,或依個人的身體狀況自行調整。


 問(17):有的人以「禮懺」為個人的密行修持。請和我們談談禮懺的意義為何?為什麼要禮懺?

 答:禮懺就是懺悔。人最大的錯誤就是不肯認錯,不肯懺悔,不肯改過。假如有個禮懺法門,可以讓人生起一種「我錯了!」「我哪裡不對,我要懺悔!」「我要改正、我要彌補過錯的慚愧心。」這就是進步,懺悔的功德很大。當一個人經常對佛菩薩、對師長表示悔過、懺悔,自己會不斷進步。

   懺悔如法水,可以洗滌我們的心靈,讓道德、品格得到提升,佛教有很多懺法,都是過去祖師大德依佛經的道理而作。很多信徒喜歡到寺廟禮懺,一般常見的懺儀有「大悲懺」、「三昧水懺」、「梁皇懺」、「八十八佛洪名寶懺」、「金剛懺」、「藥師懺」、「地藏懺」,還有「法華懺」、「淨土懺」、「華嚴懺」等,這些懺悔法門,有的從事相上懺悔,有的從法上懺悔,有的是個人無聲的懺悔,總之,都是功德禮懺。

   今後寺廟提倡拜懺,應該為信徒建立正確的觀念。禮懺主要是為自己懺除習氣、罪業,要將懺悔視為功德來進行,而不是召集信徒來辦一場熱鬧的法會,或者要信徒捐錢做功德而已。寺院不能經常拜懺而不說法,最好能將解門、行門合一,這樣的禮懺才有意義、功德。


 問(18):佛教裡,經常有人以持咒作為自己的密行。什麼是「咒」呢?持咒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持咒? 答:咒,是佛與佛彼此通達的一種方法、彼此告解的語言。咒,又稱「陀羅尼」,有「真言」、「總持」的意思,一句咒語包含一切、總持一切。如佛教徒念「阿彌陀佛」,是念「佛」的名字,一句佛號和咒語一樣,統攝了一切。

   在佛教的八萬四千法門裡,持咒是屬於修行門。持咒,是要學習佛的密德、佛的聖號、佛的語言;持咒的人,必須身、口、意三業相應、融和,才能發生作用。

   過去有一位老太太,每天念「唵嘛呢叭咪吽」,念得很勤快。不過她不認識 「吽」字,把它念成「牛」。每念一句「唵嘛呢叭咪牛」,就撥動一個豆子在碗裡,念到最後,豆子不用手去撥,它自己就會跳到碗裡去。

   有一天,一位法師路過此地,在她家借宿一晚。到了晚上,聽到老太太口裡喃喃念著「叭咪牛、叭咪牛……」,法師感到奇怪,問道:「老太太,妳念的是什麼呢?沒有這一句經文呀。」老太太又念了一次給他聽,法師糾正她:「是唵嘛呢叭咪『吽』,不是唵嘛呢叭咪『牛』。」

   老太太一聽:「我念了一、二十年,原來都念錯了。」心裡懊悔,趕緊改正過來,從此那個豆子就不跳了。為什麼?因為她有了懷疑,有了疑問,於是身、口、意三業不相應了。   所以,不管誦經、持咒,一心一意是最重要的。


 問(19):講到持咒,大師一直推動禪、淨、密三修法會。請和我們談談,禪淨密三修的意義何在?

 答:過去叢林有「禪淨雙修」,又參禪、又修淨。不過我一向覺得禪淨雙修很適合一般在家信徒。一般顯教的寺廟,豈只是禪淨雙修?早上做早課,要念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供養咒、往生咒,這是密咒;而密教的道場,也誦念顯教的經文。其實我們的修行都包括了禪、淨、密,所有的道理都是佛所親口宣說,都是一個佛教,不應該去分別、執著。

   佛光山開山時,我把宗風定為「八宗兼弘」,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分別,不管什麼宗,都是一個佛教。就如禪、淨、密,看起來是三種不同的修行法門,但是在一堂佛事裡,往往修禪、修淨、修密同時進行。禪、淨、密相互融和,所以我提倡「禪、淨、密三修法會」,也舉辦「顯密佛學會議」,就是要打破宗派分別的觀念,讓佛教能融和起來。


 問(20):佛教裡還有「抄經」的修持,為什麼要抄經呢?

 答:經典,是入道的要門,不論受持一偈或書寫一言,都有無量功德。抄經的作用,如同念書、練字,每念誦一次、抄寫一次,就會多一次的記憶。寺院每天誦念《阿彌陀經》,便是藉由一次一次的誦讀,把西方極樂世界的景象慢慢烙印在八識田,極樂世界就在心中。抄經也是一樣,一字一字把經文寫下來,就像照相,照了一張一張的相片,會不斷地在心裡烙印,烙印得多了,即心即佛,經文裡的道理,都會在我的心裡。

   抄經時的意識集中,可讓我們消除雜念,保持心平氣和;有的人因為抄經而消除病痛。總之,能以一顆虔誠恭敬的心來抄經,日積月累,會有不可思議的收穫。


 問(21):念佛,是佛教裡最普遍的修持法門。聽說大師年輕時即對念佛法門很有心得,請和我們談談,念佛應該如何念?念佛又有什麼功德呢? 

答:在佛教裡,念佛法門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是短時間就可以道盡。《僧事百講》當中,有一個講次專講念佛,大家可以從那裡再去深入。

   談到「密行修持」,幾十年來,我有一半以上的人生是在念佛中渡過,所以對念佛有很大的心得,我的念佛法門是自創的。過去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種,不過這裡不談方法,談「如何念佛,會有效果?」以下簡單提出四種念佛,大家可以研究研究,哪一種念佛對你有效果,就可以作為自己的密行。

   第一種,歡歡喜喜的念。念,要念得歡喜、念得快樂,念得像是在跳舞、唱歌,能夠念出那樣的韻律、感情,念到火勢發動,就如飛機要起飛了,輪船要航行那樣的熱切。

   第二種,悲悲切切的念。如果沒有辦法歡歡喜喜的念,就悲悲切切的念。可以想像這個世間無常,很苦、不快樂,就把阿彌陀佛當作自己的母親,作為哭訴的對象。當你念得有感情、眼淚流下來時,就容易與佛接近。

   第三種,空空虛虛的念。念得我也空、你也空;手也空、腳也空;天也空、地也空,什麼都念空了,似乎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悠悠揚揚的在那裡迴蕩,這時候,佛在你的心湖裡就會慢慢出現。

   第四種,實實在在的念。要念的很真實,四字佛號彷彿成為一句,但是又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想得清清楚楚、實實在在。能夠如此,精神上就容易與佛一致。

   以上就是我的念佛方法,「歡歡喜喜的念,悲悲哀哀的念,空空虛虛的念,實實在在的念」,大家不妨作為自己的密行,試一試!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