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08《僧事百講》佛教需要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4/04 9772
4.5/2
在種種的需要裡,佛教徒第一重要的,就是需要戒律。 所謂「戒住則法住」,每一位佛弟子都能守持戒律,佛法就能在世間興隆,在世間盛行。 一個出家人有戒,才會受人尊重。 時代進步,促使社會不斷更新,佛教徒在恪遵佛陀教法與利他的實踐之外,也要與時俱進,才能不斷自我進步,帶動佛教的發展。今後佛教需要什麼?必定要合乎健全僧團及社會大眾的需要,如組織、制度、人才、教育、事業、傳播、因果觀念等,佛教不需要的,就不會被現代佛教所取用。 在這個講次裡,就佛教需要的內容及具體實踐等相關問題,提出實用的說明,冀望佛門大眾皆能建立共識,朝團結合作的目標邁進,使佛法得以弘傳、興盛於世界。 問(1):佛陀臨涅槃時曾指示,在他涅槃之後,大家要「以戒為師」。現在的寺廟雖有傳戒,但是傳戒以後,出家人應該如何持守戒律,才能真正做到「戒住則法住」? 答:在這個世間上,每個人都有他的需要:需要吃飯、需要穿衣、需要休息、需要與他人親切來往、需要國家社會給予幫助,在種種的需要裡,佛教徒第一重要的,就是需要戒律。就如一個渡河的人需要船筏,所以說「慈航普渡」;在黑夜的時候需要光明、燈光,才能驅除黑暗;乾旱的時候需要雨露,沒有雨水滋潤,人與植物都沒有辦法存活。 佛陀將入涅槃時,弟子們很悲傷,佛陀問阿難尊者,為什麼你們那麼悲傷?阿難說:「佛陀,您在世的時候,我們以您為師,可是您涅槃以後,我們就沒有老師了。」佛陀說:「不會的,以戒為師,你們都以戒律為老師。」佛陀入滅至今,佛弟子仍可以見聞佛法,正是由於佛陀「制戒攝僧」,即「戒住則僧住,僧住則法住」。 戒,可以規範我們的行為,防治我們的惡行,有了戒,就等於有了城牆保護;有了戒,就等於有了光明,可以照耀我們;有了戒,就可以抵擋魔王外道;有了戒,就不至於做壞事、犯法。所謂「戒住則法住」,每一位佛弟子都能守持戒律,佛法就能在世間興隆,在世間盛行。一個出家人有戒,才會受人尊重。 為什麼信徒願意省吃儉用來供養出家人呢?因為出家人守持戒律。如果出家人也有家庭親眷,也是吃肉、吃魚,他的行為和在家人一樣,那麼信徒何必將錢省下來給他使用呢?所以,佛法裡如果沒有戒律,就失去一個中心、失去了老師,沒有人領導,就會散漫。就如一個木桶,要把一片片木板固定起來,如果散了板,這個桶會像一盤散沙失去了紀律,如何還能存在? 國家有國法,團體有團體的規矩,軍隊有軍法,學校有校規,甚至家庭也有家法,在一個龐大的僧團裡,尤其出家人是人天師範,怎麼能沒有戒律?所以不管世界上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尊重戒律,就能使佛法弘傳、興盛。 問(2):過去叢林依《百丈清規》為日常行事的規章,現在各個寺廟也有其規矩、辦法。有些寺廟由當家掌權,住持是虛位;有的住持是實位,實際上由當家來執行規矩。但不管怎麼樣,現在的寺廟道場也有幾大堂口、幾大職事、十幾種單位,您認為應該如何落實佛教的制度? 答:在佛教裡,不管是大叢林、小寺院,男眾道場、女眾道場,不管位於都市或深山、人事如何變動,一定要樹立寺廟的制度。所以過去「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一個叢林寺院中,制度是最重要的。 叢林制度有好幾種,如住持產生的制度。有的住持是由全寺大眾投票選舉,或由諸山長老推選,有的是早年傳法授記,早已預定未來的住持人選。住持即位以後,就要執行制度。這個寺院是弘揚律宗,這個寺院每年要講授《華嚴經》;這個寺院推行教育,那個寺院興辦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等等,每個寺院,應當都有所根本、有所規定,有一個依循的制度。 此外,日用行事也有制度規範。如寺院裡,早晨有一定的時間打板,四眾魚貫出班做早課;到了吃飯時間,大眾穿袍搭衣到齋堂供養受齋。一個出家人進出也沒那麼自由,不可以要來就來,要走就走,那就沒有規矩、沒有制度。一年能有多少假期,要有多少的修行,都要依循制度。制度,就如軌道,火車沒有軌道,會失去一個規範;又如公共汽車在路上行駛、行人行走要靠左、靠右,都有所規定,依照制度就不會出錯。 因此今日寺廟的住持當家、寺院裡的人眾,都要遵守寺院制度,過去叢林有所謂「各家有各家的家風」,意思是各家有各家的制度,讓團體裡的每一個份子奉行,這就是平等無諍,意見統一。制度對寺院的發展、安眾和諧有很大的重要性。 問(3):佛教要弘法利生、普度眾生,只靠出家人總是力量有限,如果能結合龐大的在家信徒,將出家、在家者組織起來,力量就大了。依您的看法,應該如何將僧信二眾組織起來? 答:在佛教裡,不管是什麼宗派,一個寺院即一個單位,一個縣就有好多所寺院,需要組織一個縣佛教會,一個省有多少縣的寺廟,就要有省佛教會、全國佛教會。佛教會一方面要監督這些寺院有沒有戒律、有沒有制度、有沒有規矩,也要鼓勵各個寺院的僧眾應如何受教育、如何弘法利生,如何與信徒廣結善緣。 寺院除了保護大眾,對上,要護持教會,要聽命教會的指導,教會也要與政府來往。明白說,今日社會的任何一個團體都要團結,團結就有力量,不團結就像一盤散沙。過去中國人會被人看不起,是因為中國人像一盤散沙;如果佛教界能團結、有規矩,教會與政府共商保護佛教,佛教就有力量。 說到如何組織僧信二眾?出家人在弘法的責任下,要為他訂定規矩、訂立章程辦法;他是哪一宗、哪一派?是屬於哪一個寺院、道場,也要接受教會的節制。不過這個教會要有力量、要公平,組織要很健全。如果教會組織不健全,寺院也會不服從、不接受這個教會的領導。因為寺院本身就有自己的制度、法規,何必還要遵守教會的法規呢? 教會的領導者,要有道德、學問及行政能力、公平公正,教會如果能平等為大眾謀福利,寺院自然會去推動組織的運作;如果不公平、不公開、不正直,而讓寺院不願意接受領導,這個組織就難以進行了。 問(4):佛教需要教育。所謂的教育,有社會教育、信徒教育、僧眾教育,兒童教育、青年教育等等,您認為這些教育工作應該如何來進行? 答: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曾為佛教提出建言:當前佛教的關鍵,「第一是培養人才,第二是培養人才,第三還是培養人才。」其實佛教本來就是教育,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教育弟子、弘法度眾、教育社會民眾,所以千古以來,僧團本身的教育有禪堂、寺規,也有信眾的教育,如信徒集會、香會、學佛行儀,教導在家信者如何做一個佛教徒。 現在的社會分工更多,如兒童有兒童的教育、佛化兒童的教育;青年有青年的教育、佛化青年的教育;婦女有婦女的教育、佛教婦女的教育,所以政府也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在很多地方設立社區大學、社區教育機構,委託佛教辦學,協助政府對民間推動教育。 其他國家如日本,各個工商團體的職前教育,也要安排到寺廟集訓,學習做人、學習吃飯、走路等各種生活規矩。一旦有了這些教育並養成因果觀念、結緣觀念,人的品質會提升,團體的素質也會增加。因此,人生少吃一點飯、少擁有一些錢都沒有關係,但是不能沒有教育。 佛陀過去的十大弟子、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大家都能說善道,到處弘揚佛法。佛教傳到中國之後,八大宗派多少的祖師、各家的弘揚都有人才,是因為他們都受教育。所以今後的佛教要能興隆發展,對國家社會有作用、有貢獻,希望所有的僧信二眾都要多受教育,包括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經典、經書的教育,整個身心行為,處處都有規範的教育。 問(5):我們常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可見佛教的弘傳需要人才,那麼佛教要如何培養人才,甚至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才能因應弘法的需要? 答:佛教培養人才,如過去的出家人初學入道,必須經過五年學戒,這就是培養人才。五年學戒以後「方准聽教參禪」,聽教參禪也是培養人才,也是教育。一個寺院裡有禪堂,給予身心的教育;有佛教學院,提供義理知識的教育;有各種的實習規矩、養成教育,要你發心服務、苦行,即菩薩發心的教育。念佛堂有念佛的教育,甚至老師一經一論、個別傳授的教育,或者集合大眾開示講說的集體教育。 不過光靠老師來教育我們是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要能自我教育、自覺教育:我自己要做好人、做好事,我要行菩薩道,我要健全自己、我要發心、我要有道德、我要有人格、我要能在大眾前面站得出去、我要讓人恭敬等等,自我教育需要很大的力量。就如要讀書的人,八本書、十本書,可能一天、兩天就讀完;不讀書的人,一本書可能放了兩個月都沒有去讀;老師要你讀,你不可以心不在焉,所以佛教重視自覺教育。 佛法是很了不起的。佛陀臨涅槃時曾說「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皈依佛、皈依法,我們就以奉行佛法,以法為原則,學法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 問(6):現今佛教的弘傳已遍及世界五大洲,信仰者也不僅止於華人,還包括各種膚色、各個種族的人士,越來越多元化。面對佛教弘傳的趨勢,僧門的大眾、寺院道場,乃至整個佛教界要如何來因應呢? 答:佛教必定是未來的一道光明、人間的橋梁,是未來每一個人心裡的寶藏,所以要發揚佛教,讓未來不管是哪一個種族的人士,都能以佛法來豐富他的人生。前面提到國際佛教,就需要國際語言。現在除了華語之外,還有英文、西班牙文、日文、韓文、法文、義大利文及各種的語言,因此一個團體要培養人才,目前除了基本的教義、教理之外,要有語言能力,才能溝通、瞭解彼此的意思。就如過去中國的老和尚講經,講得太高深,再好的道理聽眾聽不懂還是沒有用。現在的人講經說法,要讓人聽得懂才是最重要的;聽得懂還不夠,還要能夠讓人奉行、實踐。 說到因應未來趨勢,在「信解行證」方面,每一位比丘、比丘尼,甚至從沙彌、沙彌尼開始,至少要學會兩種以上的國際語言,尤其是年少的沙彌、沙彌尼,初入佛門就要開始學語言;語言學會了,還要實地到那個國家生活、傳教,透過語言,逐漸讓佛教和當地人打成一片,這就是發展國際佛教的必要條件。 問(7):佛教需要青年,青年也需要佛教。一個年輕人在佛教裡會有什麼前途嗎?甚至他還能為佛教做些什麼嗎? 答:佛教本來就是青年的佛教,我們看到所有的佛菩薩都沒有鬍鬚,所有的佛菩薩都是年輕的相貌,都是年輕的佛祖、年輕的菩薩。釋迦牟尼佛三十一歲成道,玄奘大師二十六歲立志到西天學法,他們都是年輕人。過去多少的祖師們都是學富五車,著作等身,到處行化教育,也不一定等到老了,七十歲、八十歲才能有所成就,他們都是在青壯年時,學問就已經為世所宗了。 一個青年人有了佛學,對他的人生很重要。如現在台灣的大學招生,學生報考數量有限,可是佛光大學的佛教學院每年招生都要經過考試,報考人數大概是兩個取一個,或者三個取一個,從這樣的比例來看,可看出佛學對當代思潮很重要。 現在的社會,要想找一份職業不容易,如果本身懂得佛學、能講說佛法,這種人才的需求很多,尤其國際上更需要,然而卻找不到可以教授佛學的老師。現在的年輕人,應該是需要佛學、需要佛教,而佛教的弘揚更需要青年,因為青年人有熱情、青年人有勇氣、青年人有責任感,今後的佛教很需要青年來散播佛教的種子,需要青年來弘揚佛法。 問(8):現在很多非營利機構、公益團體,他們都興辦各種的事業,那麼佛教也需要興辦事業嗎?這與弘法利生有關係嗎? 答:佛教有時候可以辦一些社會上正當的慈善事業、福利事業,如醫院、養老院、孤兒院,國際的傳教協會、救護隊、行善團,這些團隊事業辦得多,佛教裡的人才就有去處,他可以服務社會事業,也不一定要等到別人來找。 佛教本身就有很多的事業,佛教有了事業,佛教徒就有事情做。不能讓佛教徒信仰佛教以後,都沒有事可做。因此佛教興辦事業,只要是福國利民之事,當然是多多益善。 問(9):佛教很重視真理的宣揚,如四句偈的功德就很大。在文化方面,除了出版書籍、推廣文化之外,我們要如何推動文化的弘揚?甚至應如何提升佛教徒的文化素養? 答:佛陀成道後,最關心的就是真理的宣揚。在《金剛經》裡提到,一個人即使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都不及於宣揚四句偈的功德,因為四句偈的內容,都是宣揚慈悲、道德。 一個人有了慈悲道德,一生都受用不盡,甚至來生還可以繼續使用;但是一個人不管他賺了多少錢財,擁有多少財富,用完就沒有了。世間的財寶是有為法、有限量,佛法卻是無限量的,所以宣揚四句偈的功德,自然勝過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 在這個世間上,出世間的法財也需要世間的淨財來輔助。如佛法在清朝末年已經衰微,所幸有楊仁山居士成立金陵刻經處,刻印佛經出版,因為有了佛書,佛法才又光大起來。後來佛教也辦雜誌、電視台、電台、出版社、印行大藏經、印行叢書、小叢書、善書印贈、宣揚、講說,都是宣揚佛法,但是印書也需要淨財,才得以讓法寶流通。 現今佛法傳播的利器很多,如網路及各種現代傳播媒體,因此佛教的寺院要發心進步,張開眼睛來看看這個世界,思考應該如何運用現代工具把佛法傳播出去,把菩提種子遍灑於世界。 問(10):目前佛教的活動已不僅止於誦經拜佛,為了走入群眾,經常興辦活動,讓大家都有參與的機會。興辦活動能為佛教帶來什麼樣的成長嗎? 答:佛教到了現代,辦活動也很重要。過去的佛教多屬於自修,一個人或幾家寺院集合起來,幾十個人在寺廟裡念佛參禪;現在的活動就不僅止於如此,可以到公共場所舉辦數千人甚至數萬人的活動,大家在一個地方共同慶祝浴佛節,或者佛學講座、義賣,舉行修持活動,修道會如八關齋戒、短期出家,聚集數百千人共修、活動,這就是以活動來弘揚佛法。 這樣的弘法活動不是靜態的,不是只有念佛、參禪就回家了;參禪、念佛之後,還要有很多的講授、教導,有很多的娛興活動,讓信徒們來到這裡,感覺是度假,又是受教育、修行,所以「以共修弘揚佛法」是一條正當的道路。 問(11):這是一個資訊傳播媒體的時代,佛教理應善用傳播媒體。依您的看法,為了因應現代人的需要,我們利用傳播媒體時,應該具備什麼內容比較適合? 答:佛教要通俗,要大眾化、藝文化,所有的文字、圖片,都要能讓人看得懂,要有趣味性,讓人感受到讀佛經、學習佛法、佛學很有趣,不是艱深的,不是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或是讓人都看不懂。 今天佛教藝文化,要用白話文、詩歌、小說、散文,甚至童話、寓言故事來傳播佛法,讓一般人容易接受。此外,佛法不要太過於重視學術,佛法必須走出象牙塔,走到大眾、群眾裡,才能讓群眾來接受佛教。 問(12):就現今整體的社會、國家而言,輿論很重要,因為輿論關係著大眾的視聽問題。佛教是否也需要輿論,來為佛教伸張公理正義? 答:佛教應該要有勇敢、擔當的精神,不必迴避外界的批評、鼓勵及開導、論議。早在佛陀時代就有辯論,後來還有龍樹、無著、世親、提婆等諸大菩薩,他們都是和外道辯論。對於自己的僧團,如過去富樓那等人對佛教的建議與堅持,他們的擇善固執也令人相當尊敬。 現今的佛法,要有正義之士來為佛教主持正義,但不是任意批評,所謂「依法不依人」、「對事不對人」,對於佛法應如何改正、如何革新,我們也要表示意見。哪一個不對了,或有非法的行為舉止,大家可以像孔子說的「小子鳴鼓而攻之」,非法要受到制裁,所以輿論很重要。 問(13):在這個社會上,佛教如果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來影響整個社會,就需要團結,團結才有力量。您認為佛教要如何團結呢? 答:過去的佛教太分散,所以無法將力量凝聚起來。今後佛教要團結,必定大家要受教育,要有「為了佛教來團結」、「佛教要共同來興辦事業」的共識,有的人辦教育、有的人辦文化、也有人辦慈善,所謂「方便有多門」,佛教裡有了共識,就可以團結。 團結並不一定要在一起做什麼事,只要彼此和諧就能有所成。就如五顏六色,各種顏色搭配得宜,就很好看;各種音聲調合得當,就能和諧,這就是團結的價值了。 佛教要團結,不但出家、在家眾要團結,各宗各派、顯密佛教之間也要團結,團結起來創辦佛教事業、宣揚佛法妙諦,團結起來護持三寶、興隆佛教,靠團結來展現力量,靠團結來建設人間淨土。 問(14):宗教首重的就是一個正派,信仰要正信、宗教要正派。那麼一個道場、一個教團要如何樹立正派的形象呢? 答:寧可我們自己笨拙一點,但是要正派,要以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八個正道作為行為的標準。 過去有人說:「佛法無量義,一以淨為本。」佛法以清淨為本,我們現在也說:「佛法無量行,一以正為本。」佛法以正派最重要。 問(15):就整個佛教而言,最重要的是佛教徒。尤其一個道場、一個教團有多少信徒很重要。寺廟道場應該如何來增加信徒?要增加什麼程度的信徒? 答:佛教的信徒不是屬於任何一個宗派,也不是屬於哪一個個人的。皈依僧不是拜師父,而是信仰佛教、皈依僧團,所以皈依教團不是拜師父。 常聽到信徒說:「某某人是我的師父。」其實不是哪個人是你的師父,教團裡都是師父,為了這個教團,我們要走出去、護持它,要建立「我們是佛教的,不是某一個人所擁有」的觀念,佛教就會增加很大的力量。 問(16):因果,是佛教的根本教義。道場、信徒應該如何重視因果觀念呢? 答:談到佛教需要,實在說,佛教需要的內容太多了。如:佛教需要我們廣結善緣,佛教需要我們深入經藏,佛教需要我們奉行大乘,佛教更需要我們深明因果。 因果,不是只有勸善、教人做好事而已,因果是人間的實相。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說明菩薩和眾生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兩者對因果的看法不同。「菩薩畏因」,表示菩薩慎於始,對一切事理都能夠洞察先機,防患於未然;而眾生不怕「因」,往往逞一時之快意氣用事,不能善始也不能善終,造作罪業之後,害怕受到懲罰、報應而終日忐忑不安,這就是「凡夫畏果」。 佛教裡的出家眾、在家眾,別的佛法不懂都沒有關係,但是對因緣果報,因果法則,不能不深信、不奉行。 問(17):佛教現在的發展很多元化,各有各的特色,然而不管哪個寺廟道場、哪個教團,應該都有一些需要統一的東西,哪些是佛教應該要統一的? 答:現在的佛教,沒有比「統一」更重要的事。過去中國禪宗儘管有五家七派,但是鐘板號令都有統一的制度;儘管各有清規戒律,但各宗各派都有統一的宗風。由於統一,禪宗才得以在當時大放異彩。 佛教裡的問題很多,人,要團結,事,儘管有大大小小的分別,但應該要有類別的統一,如寺廟建築式樣、寺廟供奉的佛像、僧侶的服裝及層次資格、禪淨懺儀的軌則、稱謂頭銜的禮貌、對信徒的接待應對,或者佛教裡有一套禮儀、語言,乃至鐘板號令,合掌、問訊、禮拜等生活行儀,什麼時候人來客去,都很需要有統一的規矩。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