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们期盼的葬礼


宋代-101114  09/10   8511  
4.0/1 

我小时候生活在湖南农村,时常经历本村或邻近的村子里有人去世。那时候是七十年代,我们小孩子们只要一听说有人去世了,便都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即使离家好几里路,即使是要旷上半个上午的课,即使根本不认识死者或其家人,很多小孩子也要去参加送葬。

那时候没有火葬,实行的都是土葬。通常是人刚一咽气,家里人顾不得悲痛,就立刻行动起来,把亲戚邻居召集起来,每人分头负责不同的事务。有的负责通知远方的亲戚(那时候没有电话,全靠跑腿),有的负责请厨师及采购食物,有的负责请乐队,有的负责请丧师,有的负责请风水先生看墓地(如果之前没有看好墓地的话),有的负责采购棺材(如果之前没有准备好棺材的话),有的负责挖墓穴,有的负责采购花圈、鞭炮、火药,有的负责布置灵堂。总之,一个人死了,很多人都需要帮忙出力。

死者家属通常是把家里的正厅临时变成灵堂。灵堂通常是这样布置的:灵柩放在灵堂的后半部分,灵柩用一块大幔帐挡着,幔帐正前方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着死者的遗像,遗像前焚着香,冒着袅袅的白烟。人们进门只能看见幔帐,看不见灵柩。乐队通常是由四个人组成,一个打鼓,一个敲锣,一个吹唢呐,一个拉二胡。他们坐在灵堂幔帐的前面,靠着灵堂左侧,围着一张四方桌子坐着。桌子上摆着烟和酒,供乐手们使用。死者的儿子和孙子(孝子贤孙们)等男性子孙跪在幔帐的前面,面朝灵堂门口的方向。死者的姐妹、女儿、孙女、儿媳、孙媳等女性亲眷则坐在幔帐的后面,人们从灵堂门口看不见她们。

从第二天开始,就有死者的生前好友及亲戚或其子女的好友前来吊唁。每当有吊唁者前来,离灵堂还大老远时,乐队的鼓手便敲起鼓来。这鼓声是一个信号,信号一起,乐队的其他乐手便和鼓手一起演奏乐曲。这些乐曲都是当地的固定曲目,曲调哀伤。而一听到鼓手的信号,坐在幔帐后的女子们便开始一齐放声大哭。吊唁者进了灵堂,从桌子上取一根香点上,双手合十,朝死者的遗像四鞠躬。孝子贤孙们则朝吊唁者嗑一个头,以表感谢。吊唁者鞠躬完毕,掏出一个白纸包(类似红包,但是用白色的纸包的),交给负责收礼的人。白纸包上写有吊唁者的姓名,里面有礼金,那个年代通常是人民币二角钱。礼毕,有人将吊唁者引至另一房间,请其和别的吊唁者一起吃一碗面条。这时乐队停止了演奏,女人们也停止了哭泣。我想这种风俗的逻辑是:女人们是哭给客人听的,哭声越大,说明死者越受家人爱戴,也说明其家庭人丁越发兴旺。但女人们也不能无休止地哭着,那样她们的体力和嗓子都会吃不肖。乐队的人也不能无休止地演奏,也需要休息。所以就变成了有吊唁的客人到来时才哭。如果死者是本村的,我们小孩们就在灵堂内外跑来跑去看热闹。在娱乐严重缺乏的年代,对小孩子们来说,这么热闹的场所就是难得的娱乐活动了。

追悼会是在第二天晚上举行。亲戚朋友邻居都聚到灵堂前面。有一个专门主持追悼会的人,用一个特别的腔调,对着几页纸念悼词,主要是关于死者生前的历史。比方说死者何年何月何日生,婚配于谁,以前做过什么重要的事,有什么重要的经历,育有几个儿女孙辈。再加上一些褒扬的话,如上敬父母,下爱兄弟,与邻和善,乐于助人,等等。其间女人们还是在幔帐后的面哭泣,但哭声不大不小正合适,既大到能让人听见,也不会太大而压过念悼词的声音。

第三天是出殡的日子,这是我们小孩们最高兴的时候。我们那儿把出殡叫作出门。早饭后,就要把死者抬到山上的墓穴去埋。送葬队伍的最前面是由两个人抬着一面大鼓,后面抬鼓的那个人还负责敲鼓,嘭嘭嘭,嘭嘭嘭。鼓的声音很大,而且节奏很独特,大老远就能听见,而且一听就知道这是出殡的。跟在大鼓之后是一些举着花圈的,通常是亲戚的小孩们来举花圈。然后是一边走一边演奏的乐队。乐队之后是八个男人用一根从丧师处租来的龙杠抬着棺材,由丧师指挥前行。抬棺材的经常有人换,认识不认识的男人都可以去换着抬。女人们跟在棺材后面走,一直不停地嚎啕大哭。再后面是别的亲戚、朋友、邻居。队伍中还有人负责不断地放鞭炮,有人不断地撒纸钱,还有人过一会儿放一次三眼铳,铳的声音很大很闷。孝子贤孙们在哪儿呢?在从家里灵堂去往山上墓穴的路途中,要经过很多十字路口。每到一个十字路口,他们就得跪在路口候着,等棺材抬过去了,他们立刻爬起来,赶紧往前跑,超过出殡的队伍,然后在下一个十字路口跪着等候。就这样,出殡的队伍热热闹闹浩浩荡荡地把死者送到了山上安息之地。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孩子们就开心地在队伍里面跑来跑去,跟着看热闹,并且捡没有爆炸的鞭炮,拿回家去点着玩。小孩们只顾开心,也不管死者家人的哀伤。

等棺材落入墓穴,抬过棺材的男人们就被引至一边,每人可领一个白纸包,里面装着数目不大的酬金。这是一个完全诚信的机制,只有抬过棺材的男人才会去领。但不管每个人抬的距离多少,酬金数量都是一样的。其他送殡的人则被引至另外一边,每人可以领到二颗硬的水果糖。有的死者家里比较大方,给每个送殡的人发四颗糖。我们小孩子们走上好几里路和旷上半个上午的课,就是为了这两颗或者四颗免费的糖而去参加出殡的。我们那儿如果有人结婚,不是亲戚或没有带着礼物参加婚礼的人是吃不到喜糖的。但出殡就不同了,凡是参加出殡给死者送行的人都能领到糖。我想这种风俗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去给死者送行。送行的人越多,说明死者生前的人缘越好,越受人爱戴,或其家里的人丁越发兴旺。所以小孩们对村子里有人结婚是漠不关心,但对有人去世则是十分高兴。

有一次,邻村的一个人死了。我和本村的几个小伙伴照例去送葬领糖。那天送葬的人很多,领糖时人头攒动,拥挤异常。发糖的人看到太乱,便把袋子里的水果糖一把一把抓出来,往人群中撒。机灵手快的就能抢到几颗,有的人则一颗也没抢到。和我同去的两个伙伴就一颗也没抢到。回来的路上他俩骂骂咧咧,诅咒说这家那么小气,肯定很快还要死人。我和其他抢到糖的伙伴则有滋有味地吃着糖,居然也没有想到要给他俩每人分一颗。

在那物资极度贫乏的年代,为了能吃上两颗水果糖,小孩子们就是这样兴高采烈地去参加送葬。那真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年代。

 

版权所有 @ 宋代

作者简介:湖南浏阳人,现居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