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23《僧事百講》佛門稱謂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4/28   15595  
4.0/1 





稱謂經常代表著職務,或修行的程度、資歷。稱謂有維繫佛門倫理的功用,是學佛行儀中重要的一課。 

   「稱謂」是人與人之間往來的禮儀,是身分、地位的表徵。佛門的稱謂經常代表著職務,或修行的程度、資歷。如法的稱謂,具有維繫佛門倫理的功用,是學佛行儀中的重要一課。

   佛門的稱呼很多,比方:和尚、師父、上人、長老、長者、大師、國師、法師、戒兄、學兄、法兄等。以下針對「佛門稱謂」作進一步解說。


 問(1):出家人有很多的名稱,譬如僧人、僧侶或者僧伽,這些都是什麼意思? 

答:出家人是佛教教團裡的三寶──佛、法、僧之一。「僧伽」就是僧團,是有組織、有系統、有紀律的修行團體;「僧侶」就是「出家人的同伴」,以僧為侶,以僧為朋友、道友的意思;「僧」是梵語「僧伽」的簡稱,是「和合僧」的意思。所謂「六和」,身和同敬、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都能做到,才稱得上是僧伽。


 問(2):出家人有時也叫作「緇衣」,這又是什麼意思? 

答:「緇」就是黑色。過去中國的出家人都穿黑色的僧服,因此以「緇衣」代稱出家人。「緇衣宰相」,是指做過宰相的和尚,而做過皇帝的和尚,就稱為「緇衣帝王」;「緇衣」也就這樣出名了。 

  不過在印度,出家人穿的是黃色僧裝,南傳佛教至今還延續這個傳統,就是現在中國佛教的出家人,也沒有一定披著黑色的法服,甚至,有漸漸回復穿黃色僧服的現象。 


 問(3):出家人又叫作「沙門」,或是一般人熟悉的「和尚」。是不是每一個出家人都可以叫作「和尚」呢? 

答:在印度,凡是修行的人都可以叫作「沙門」,「沙門」是修行者的意思。佛教的解釋,叫作「勤息」,就是所謂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只要這個人能夠勤修戒定慧,以息滅貪瞋痴,就可以稱作「沙門」。 

  每一個人出家,都可以稱為「僧人」,但不能一概稱為「和尚」,因為和尚是一寺之主。

   「和尚」是印度話,翻譯中國話,叫作「親教師」,是我們依止的老師,如同學校裡的校長。「和尚」不是隨意稱名的。寺廟只有住持稱「和尚」,例如,方丈和尚,或者受戒時的長老大德,才能稱和尚,例如得戒和尚、羯磨和尚、教授和尚,是指能讓我們得道的大師,引導我們懺悔的大師,教授我們威儀、儀軌的大師。這裡不只男眾稱和尚,女眾也可以稱和尚。

   廣義來說,無論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只要出家就是「僧」,就可以稱「和 尚」,好比,你除了稱呼寺主為「住持」外,也可以稱呼他為「校長」。如果是專門一點說,只有住持、方丈才能稱大和尚。


 問(4):關於佛門稱謂,「和尚」、「老和尚」、「退居和尚」,有什麼區別嗎? 

答:「和尚」就是住持,等到住持卸職了、退位了,就叫「退居和尚」。如果接任的人,是退居和尚的徒弟、晚輩,因為輩分的關係,他就可以稱「老和尚」;如果不是交給徒弟、後輩,而是交給平輩、法弟接任,例如由兄弟、同學做住持,那麼這個退位的人,不管他年齡多大,都稱「退居和尚」。所以,「老和尚」的稱呼,並不是依年齡多少而定,只要是弟子做住持,就能稱「老和尚」。


 問(5):社會上對出家人習慣稱「和尚」、「尼姑」,這種稱謂正確嗎?

 答:其實「和尚」、「尼姑」的稱呼是很正確的。男眾稱「和尚」,是「以和為尚」 的意思。女眾稱「尼姑」,是因為「尼」在印度話裡是指女性,「姑」則是指女性的長輩,那麼以「尼姑」──「女眾的姑姑」稱呼,就有尊敬的意思,只不過後來中國人把這個名稱醜化了。   過去有一段時間,社會上的人對和尚不很尊重,甚至「和尚」的稱呼,還成了取笑的話,但是現在和尚能在大學教書,能著書立說,能弘揚佛法,能成為各種學問的專家,地位提高了,「和尚」已經不再是取笑人的用詞,而是一個受人敬重的身分。 

  「尼姑」的情形也是一樣。現在比丘尼做校長、做教授、做醫師,或是著書立說的大有人在,擁有博士、碩士學位,以及大學畢業的也很多,對佛教有貢獻的偉大比丘尼更是不少。 

  所以,稱呼的背後一定要有行為、道德、學問做準則,把行為、道德、學問都提升了,那些稱呼的意義自然就不同了。 

  好比過去的人看到當兵的人,就要說:「好人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顯示當兵地位的低落。但是一旦到了國家需要的時候,有為的青年各個都投身軍旅,所到之處盡是鞭炮聲迎接、歡送,這個時候,軍人就成為愛國的典範,受到大家的尊重了。所以,士、農、工、商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稱呼,但這個稱呼要能代表他的性質、代表他的功能,要能表示他的地位。 


 問(6):一般對出家人也常稱「法師」,究竟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稱「法師」呢? 

答:要能被稱為「法師」,需具備「十德」,就是要有十種道德,即善知法義、能廣宣說、處眾無畏、無斷辯才、巧方便說、法隨法行、威儀具足、勇猛精進、身心無倦、成就忍力。就是要會修持、懂得佛法、有慈悲、能為人講說、有熱心……,具備這許多條件,才能稱作法師。 

  「法師」者,以法為師、以法師人。我們有以佛法為師嗎?我們在佛法上,能做人的老師嗎?這是值得我們做法師的人研究、參考的。


 問(7):是不是所有的出家人,譬如參禪的出家人或者研究經論的出家人,都可以叫作「法師」? 

答:這不是一概而論的。過去參禪的人,叫作禪師;研究戒律的人,叫作律師;研究論典的人,叫作論師;研究經典的人,叫作經師。所以,不一定都是稱法師。例如,在佛教裡常見「某某論師」的稱謂,像印順導師,過去教界大都稱他為論師,甚至過去在印度有無著論師、龍樹論師等;有「論師」之稱的出家人也很多。

   「法師」的稱謂,在中國很流行,無論他出身哪一個宗派,或是研究什麼宗派,通稱「某某法師」或者「某某師父」。 


 問(8):「法師」是對出家人的普遍稱呼,而出家人也可依專長稱「律師」、「論師」 或「禪師」等。除此之外,在家人對出家人有時又稱「師父」。那麼徒弟稱自己的師父為「師父」,與一般信徒對出家人稱「師父」,又怎麼分別呢?

 答:「師父」這兩個字在佛教是通稱,無論擔任什麼職務,迎送賓客叫做「知客師父」、焚香燃燈叫做「香燈師父」,或是煮飯的「飯頭師父」,都可以稱為「師 父」。但是在「師父」之前一定要加上職稱。甚至於師父稱徒弟,有時也會稱「師 父」,比方徒弟已經做了糾察,他可以說:「糾察師父,現在要怎麼樣……。」他也是依著大家對糾察這個職務的敬稱來稱呼。 

  比方,在佛光山大家稱呼長老,都是以「某某師父」來稱呼,例如稱慈惠法師叫「惠師父」,稱慈容法師是「容師父」。「師父」來「師父」去,無論大小都叫「師父」,等於社會上稱某某先生為張先生、王先生一樣,老年人也是稱先生、中年人也是稱先生,就是很年輕的人,也是稱呼先生。


 問(9):當在家人不知如何稱呼出家人時,稱「師父」就沒錯了。那麼,徒弟被師父叫作師父,又是什麼意思呢?

 答:師父叫徒弟「師父」,類似的情況在世俗上也是有的。例如父母兄弟姐妹之間,有時會直接以你對某人的稱呼來稱呼對方,比方說:「你叫媽媽來」、「你叫哥哥來」、「哥哥,你來吧!」而實際上,說這話的人,有時是父親依著弟弟對大家的稱呼來說的。所以,稱謂如何並不需要計較,只要有所指,明確知道指的是哪一個人就好了。 


 問(10):在佛經的開頭,經常都會看到翻譯者的名字,譬如鳩摩羅什、玄奘大師等,而在他們名字的前後又會加上「三藏」二字,如「三藏鳩摩羅什」、「三藏玄奘」,這個「三藏」又是什麼意義呢? 答:在名字前加上「三藏」,是指這一位法師對於經、律、論三藏都有研究。三藏是佛教經典的三種分類,能通達經、律、論三藏的出家人,就被尊稱為「三藏法師」,例如玄奘大師,世人稱他為「唐三藏」或「玄奘三藏」。其他如鳩摩羅什三藏、不空三藏、真諦三藏等,也都被尊為「三藏法師」。


 問(11):有些出家人被稱為「國師」,「國師」之名又是怎麼來的呢?在中國佛教史上有 哪些國師呢?

 答:「國師」是過去皇帝對一些學德兼備的高僧的封號,通常皇帝拜了某位高僧作師父後,這位高僧就成為國家的師父了,因此稱為「國師」。 

  制定著名的《梁皇懺》的寶誌禪師,他是梁武帝禮拜的師父,所以就是國師。又例如制定《慈悲三昧水懺》的悟達國師、華嚴宗的清涼國師、賢首國師、慧忠國師等,都是皇帝禮拜作師父的高僧。在佛教史上,給皇帝拜作師父的,至少有數百人之多。 


 問(12):佛門裡,有的出家人被稱為「長老」,或者是「上人」,這個稱謂與「師父」又有什麼分別? 

答:「上人」,並不是說你比我大就叫作上人,上人者,是人上之人,是受人尊敬的人。出家人稱「上人」,師父可以是上人,師兄可以是上人,同學也可以是上人,甚至居士也可以稱上人,例如《維摩經》裡,文殊菩薩就稱維摩居士為「彼上人者」。

   「長老」,表示年高、德長、戒臘高、有道德。比方某個人已經六、七十歲,出家也有三、四十年,年齡大,資歷深,就稱他為長老。但「長老」只能用來稱呼出家人,如果是在家人,就要稱「長者」。比方長老舍利弗、長老目犍連、長者維摩詰居士、長者須達多;在稱呼上,出家、在家還是稍有不同。不過,中國的這許多稱謂,都是一種表示尊重的用語。 


 問(13):叢林有很多的職事,例如知客師父,可以稱他為「知客大師」嗎?「大師」是什麼意思? 

答:「大師」這一個名稱也是佛教稱謂的通稱。

   世俗上,有人尊稱專家,如藝術家、文學家、建築家等傑出人才為「大師」,像張大千大師、黃君璧大師等。在佛教裡,稱「大師」,即使年紀很小的沙彌也是大師,比丘尼也是大師,更不用說老和尚是大師了。

   其實,「大師」就是「菩薩」的意思。在佛教裡,「大師」好稱,「比丘」難 稱,要成為一位比丘的要求比較嚴格。因此,過去憨山大師、太虛大師等具有人間性格的大師,都自稱菩薩:「比丘不是佛未成,但願稱我為菩薩。」意思就是,你說我是比丘嗎?我覺得自己還沒有把比丘戒守持得很好;你說我是佛嗎?我也還不是佛,大家就稱我「菩薩」好了。 

  佛教認為,人人都是菩薩。我們常會聽到人家說:「各位菩薩」、「各位發心的菩薩」、「各位剛到的菩薩」,乃至「各位男眾菩薩」、「各位女眾菩薩」等。 

  菩薩在佛教裡叫作「有學位」,也就是學生的意思。念研究所的是學生,念大學的是學生,念中學、小學,甚至念幼稚園的也都是學生,大大小小都是學生,差別只在於他是哪一個階段的學生。所以,大菩薩、小菩薩,都可以稱菩薩,也都可以稱作大師。 


 問(14):任何人都可以稱為菩薩,那麼他們與觀音、地藏、普賢、文殊等菩薩不就都一樣了嗎? 

答:大菩薩、小菩薩雖有不同,意義其實都是一樣的。菩薩者,就是大道心眾生,就是覺有情、覺悟的人。菩薩有五十一個階位,剛入學的菩薩,叫作初學菩薩,經過十信、十行、十住、十回向、十地,才能到等覺菩薩,繼而妙覺菩薩,最後成佛。所以,五十一階位是一層一層往上升的,從初信菩薩到十地菩薩,必須要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完成菩薩道。 

 問(15):在藏傳佛教裡,有上師、仁波切、活佛、格西等稱謂,有什麼樣的意義嗎?

 答:這許多名稱都是藏傳佛教的稱呼。「上師」就是老師的意思,與「法師」差不多意義;「仁波切」有轉世的意思,是「再來」的修道人,也是師父、法師。

   不過「活佛」就不是隨便稱呼的了,西藏佛教的「活佛」就等於漢傳佛教稱呼的「和尚」。一般人會將每一個出家人都稱為「活佛」,但是「活佛」兩個字在漢傳佛教是至高無上的稱謂,成道的、即身成就的人,才是活佛。 

  「格西」用現在的話來說,就等於是博士,他的學問很好,花了多少年的時間,通過了多少項的考試,才成為格西,才得到博士學位的。所以,在西藏,出家人被稱作「活佛」是很普遍的,但是被稱為「格西」就很不簡單了。 


 問(16):出家人與出家人之間,又如何稱呼呢? 

答:出家人和出家人之間可以互稱師父、師兄、師弟,與一般世俗人一樣,稱呼長輩就說:「這是我的師叔」、「我的師伯」、「我的師祖」……。如果是稱呼其他寺廟的出家人,大部分都會冠上他的職務來稱呼,比方他是某寺的知客、當家或方丈,就稱知客師父、當家師父、方丈大和尚。總之,稱呼要得體、要尊重、要恭敬,不能隨性。 


 問(17):同門之間,如果同時受戒,或是一同在某處參學,又如何稱呼彼此呢? 

答:一同受戒,可以稱呼他為「戒兄」;一同參學,就稱「學兄」、「學弟」、「同 學」、「同參」,或「道友」、「禪友」、「蓮友」。所謂「蓮友」,包括在家眾, 是指共同念佛的人。所以,同門之間的稱謂也有好多種。 


 問(18):在一般佛教徒之間,特別是出家眾稱呼在家眾,又有哪些稱謂呢? 

答:佛教徒中,對在家信徒稱「某某居士」。在梵文裡,男居士叫作「優婆塞」,女居士叫作「優婆夷」,只是一般都不會分得這麼清楚,統稱為「某某居士」。 

  很多專修念佛的信徒,彼此之間都以「師兄」相稱,甚至,不只男眾稱師兄,連女眾也稱師兄,而不稱師姐。「師姐」的稱呼,反倒是現在的出家眾,對在家女信徒表示親切的稱呼,例如:王師姐、張師姐、李師姐。至於出家眾稱呼男眾信徒,則必定是稱「居士」,例如張居士、王居士,意思就是「居家學佛之士」,也是很尊貴的稱呼。 


 問(19):出家人很講究禮貌,假如要表現自謙,有哪些稱謂用語? 

答:出家人可以自稱為「僧」。「僧」本來是指修行佛道的團體,不過為了表明自己是一個出家人,不得已只有以「僧」來表示身分,例如「老僧」、「老衲」、「老拙」,都是自謙的話。 

  一般不懂稱謂用語的人當中,有人自稱「小僧」。實際上「僧」是不論年齡的。世俗上,年齡很小的可以稱小弟、小妹,但在佛門裡不能稱「小僧」,一般是稱「比丘某某」、「比丘尼某某」、「沙彌某某」、「沙彌尼某某」。甚至是剛入道,在寺院學習,還不是比丘尼、沙彌尼,也還沒有成為師姑的女眾,就稱作「式叉摩那」,也就是修道女。 


 問(20):年紀大一點的出家人,可以自謙為「老衲」,那麼「老衲」又是什麼意思呢? 

答:佛陀制訂戒律,規定出家人的衣服,要用世俗人所遺棄的碎衣片來縫製。過去出家人穿的衣服叫作「百衲衣」,「老衲」就是指老和尚,有我穿出家人的衣服,已經穿到老了的意思。 


問(21):面對前輩或師長,有哪些自謙的稱呼呢? 

答:面對長輩時,要自稱「弟子」、「學人」、「學生」,這是通稱。再者就是自稱 「晚學」、「末學」,以表示對方是前輩。例如,對長輩說話,就說:「今天末學在前輩面前放肆,講了那麼多話……。」「今天晚學在長老面前發表了那麼多議論,實在慚愧……。」像這樣客氣的話也是可以說的。


 問(22):現在,佛教界有「義工」與「志工」的稱呼,這有什麼不同嗎? 

答:「義工」一詞,可說是中國歷史文化上一個很偉大的稱呼。過去有所謂義俠、義人、義行、義學、義田、義井、義村、義莊的用語,在在顯示大家崇尚行俠仗義的精神。 

  人確實應該要有「義」,所謂「人不學,不知義」,不知道「義」,就要給人看不起了。所以,即使你只是個種田的農夫、做工的工人,都要講「義」。 

  不過,現在的社會變了,有的人不稱「義工」而稱「志工」。一字之差,意義是相距很遠的。為什麼呢?你說「我要行義」,必定是做好事,而你說「我要立志」,立志是很好,但是如果你是立志做強盜,立志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就不行了。 

  「義」和「志」的不同,就如佛經的「般若智慧」和世間的「聰明知識」是不同的。   稱呼本來是很平常的事,不過也要合理,讓大家都能接受。「義工」比「志工」的說法要更好。 


 問(23):在叢林裡,要向大眾宣布事情或講話,開頭有些什麼特別的稱謂嗎? 

答:一般在叢林裡擔任職事的人,都很會講話。例如糾察師要向大眾表堂時,在他之前,有很多的長輩、老和尚,在他之後,也有很多的初學者,那麼他夾在中間,要向大家講話,究竟是用老大的口氣來訓話,還是用學僧的身分來請示呢?這很難為。 

  一般說來,糾察、維那這類的中階職事,我過去在叢林裡聽他們講話,個個都很會講。比方他會先講一句「首座和尚慈悲」、「堂主師父慈悲」、「維那師父原諒」、「各位師父們原諒」,接著就說:「學人有幾句話,要跟各位打閒岔……。」 開場白之後才進入正題,出入都照顧的很周全。 

  如果是長輩講話,他們往往都很謙虛,例如堂主、首座和尚開示,就說:「各位大善知識、各位諸方老參、各位大德們,今天本首座、本堂主有些話要跟各位建議……。」都有這許多很得體的開場白。


 問(24):出了家之後,對於自己的父母或親人,應該怎麼稱呼?能不能稱「施主」?

 答:父親就是父親,母親就是母親,父親、母親的稱呼是不能改的。即使成了佛,也 還是有生養我們的父母,就像釋迦牟尼佛有母親摩耶夫人,有父親淨飯王。甚至在父親去世之後,佛陀也回到俗家,為父親擔棺盡孝。在父母的面前,子女永遠是子女,這是中國的倫理道德。 

  不過,你稱呼父母為「施主」也沒錯,只是這個稱呼到底是很疏遠。所以親切的說法,就是:「這是我的母親」、「這是我的父親……。」本來是哥哥的還是稱哥哥,本來是弟弟的還是稱弟弟,親屬關係的稱謂是不變的。 

  世俗裡的家眷,例如兄弟,就是俗兄、俗弟,出家後,法系裡的兄弟,則是法兄、法弟,甚至對於受法、受教的老師,也都有加在他們稱呼上的形容詞。 


問:佛陀的稱謂有十幾種,指的是哪些呢? 

 答(25):釋迦牟尼佛有「佛陀十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具備這十種德行,就稱為「世尊」,也就是世間和出世間最尊貴的人了。所以,過去的佛教都稱佛為「如來」或「世尊」。   只是如此一來,稱號就不統一了。因此多年前,我撰寫《釋迦牟尼佛傳》時,就把內容當中提到的佛陀稱謂統一,統稱為「佛陀」。 

  佛陀是覺者,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稱呼「佛陀」是很有意思的,特別是稱「偉大的佛陀」、「慈悲的佛陀」時,更覺得很有感情。我覺得佛教還是應該統一這十種尊號,可以「佛陀」的稱號作為標準。 

  「如來」,「如」是靜態的,不動的,是佛的法身;「來」是動態的,會動的, 是佛的應身。成佛以後,不動的法身和度眾的應身結合,如如而來,是指佛陀在不動的法身中,悲憫教化世間,所以稱作「如來」。 

  「應供」,意思是如來經過累劫的修行,已經成等正覺,堪受世間的供養和尊重。

   「正遍知」,是指佛陀具有大智慧,能正確了知一切法,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

   「明行足」,是指如來三明、六通一切具足,能力超強。   「善逝」,是指佛沒有煩惱,對於一些不好的事情,都善於化解。   「世間解」,就是對世間一切瞭然於心。 

  「無上士」,即無上的老師。佛陀智德圓滿,福慧具足,世間眾生無人能夠超越。

   「調御丈夫」,指佛陀善於調伏、教化世間大眾,導人向上。   「天人師」,也就是天、人都以佛陀為老師的意思。以上就是「如來十德」。 


 問(26):除了上述十種稱號,對佛也稱「覺者」嗎? 

答:「覺者」是中國話,在印度稱作「佛陀」。「覺者」就是覺悟的人,所以不可以把佛陀當作神仙,也不可以把他看成是來無影去無蹤、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神明,那不是佛陀的本意。佛陀是一個覺悟的老師,他能指導世人如何覺悟,如何瞭解宇宙人生的道理,如何修學人生圓滿的人格,如何增進道德、促進人生昇華、生命擴大、生命不死。 

  佛陀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聖者。所謂「自覺」,佛陀覺悟自己生從何來,死往何去,自覺生、死、好、壞、善、惡。所謂「覺他」,佛陀能給人覺悟,讓大家離苦得樂、自我提升。「覺行圓滿」,是「自覺」和「覺他」兩方面的修行都已完成,都已圓滿,也稱為「覺滿」。


 問(27):佛教僧團是由很多人組合而成的,那麼這些成員又有哪些稱謂呢?

 答:佛教有「七眾弟子」,第一眾弟子是比丘,就是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第二眾弟子是比丘尼,就是出家受具足戒的女子。之後有沙彌,就是二十歲以前出家,只受十戒,未受具足戒的男眾;沙彌尼,是出家受了十戒,還沒受具足戒的女眾。 

  接下來是優婆塞、優婆夷,就是在家修學佛法,受過三皈五戒,進一步受菩薩戒的男、女居士。再細分層次,又可分為三皈依的優婆塞、五戒的優婆塞、菩薩戒的優婆塞,女性也是一樣,有三皈依的優婆夷、五戒的優婆夷、菩薩戒的優婆夷。 

  除了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還有式叉摩那。式叉摩那是還沒出家做比丘尼,但是已經入道等待出家的學法女。女眾在出家前,一定要經過式叉摩那的階段才合法,為的是要避免女性在懷孕期出家,總不能出了家以後才生小孩。所以,若是女性到寺廟來要求出家,通常要住個一年以上,通過考驗,沒有問題了,才能從式叉摩那進而受十戒,成為沙彌尼,再逐漸到達比丘尼的階段。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