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 重疾險:窮人購買是保命 富人購買是謀略

睿誠理財-1460  09/18   7572  
5.0/2 

頭條 | 重疾險:窮人購買是保命 富人購買是謀略

 

香港保險、理財、投資、移民、醫療、教育等綜合金融資訊的個人理財諮詢平臺



導語:重疾險是對未來生活的未雨綢繆,人生的每個階段做好重疾險保障,才能無後顧之憂。

寶寶

寶寶年齡小容易患病,需要進入重疾險計畫的涵蓋範圍。在中國香港就有兒童免疫接種計畫,該計畫的年齡對象為初生嬰兒(0)至小學六年級學生(12),以預防他們感染結核病、乙型肝炎、小兒麻痹症、白喉、破傷風、百日咳、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等傳染病。

少年

小孩子抵抗力弱,對疾病的抵禦能力相對較差,現今社會大病重病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很多以前只大人得的病如今也會纏上少年。這種情況下,購買少年保障也應考慮到重大疾病險,以避免一人生病全家受累的現象發生。同時,由於年齡越小買越優惠,對於數以萬計的醫療費用,重大疾病險的作用顯得非常突出。

青年

青年剛步入社會,生活習慣不規律(熬夜,長時間打電腦,喝酒多,垃圾食品吃太多)工作壓力較大,很多人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突發重大疾病的比例在增加。

中年

這一階段人的收入達到人生頂峰,經濟收入越高,也就意味著一旦發生意外或突發重疾病,父母、孩子及家庭受到的打擊越大,一旦喪失了重要經濟來源,他們的生活有可能受到嚴重影響;同時,慢慢接近退休年齡,需要開始為將來的養老生活考慮。免疫能力隨著年齡增長再逐年降低,容易患上疾病,疾病的保障很重要。

老年

隨著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一對夫婦供養四位元以上老人的情況將越來越多,如果沒有足夠的保障做後盾,一旦老人生病,出現意外,或者經濟收入嚴重不足,就會給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老年人身體狀況一日不如一日,身體機能都在走下坡路,患上疾病的幾率加大。而據一項不完全調查顯示,目前中老年人每個月的支出額度最大的當數醫藥費。

健康的人

當人們年輕、身體健康時投保,保費很優惠,而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狀況比較差的時候再買,很可能就是保險公司不想承保的時候,或者要花費更多的保費。因此,健康的人才有資格買保險,健康的人才更應該買保險。

亞健康的人

要在沒有患病之前及時給自己的身體買保障,因為很多人都是在身體有點小問題時僅吃點藥,覺得去醫院麻煩,不去醫院檢查,到發現大問題去看病時可能病已成型,一切都太遲了。很多重大疾病都是等到中期人們才發現的。買保障只能未雨綢繆,等到身體出現問題時再投保,保險公司肯定會婉拒你。

不健康的人

很多人問不健康的人還可以買保險嗎?要告知保險公司,經過體檢,看是否要提高保費來購買。專家建議,如果保險公司承保,最好還是給自己買上保障。因為據醫學統計,曾經患病的復發幾率很高,或導致其他部位發病幾率都是很高的。

窮人

上帝不偏愛每一個人,風險不會因為人貧窮就永不降臨。從一定程度上講,窮人面臨風險的幾率更大,因為工作原因,因為飲食原因,因為生存環境……對於窮人來說,參加保險可以強制存錢,關鍵時是救命的錢。對於一般家庭來說,參加保險可以強制存錢、可以預防不測,是保命的錢。

中等收入的人

有人認為,作為中等收入的人群在自己還沒有實現財務的真正自由之前,沒有必要考慮保險。專家認為,從保障的角度去理解,每個人都有保障需求,只是需求會隨著家庭、年齡、收入、投資方式等情況的改變而改變。因此,中等收入人群不但要買,而且要儘早買,還要先給自己買純保障型的重疾險。

富人

富人買保險有很多個理由,最重要的一個理由是企業經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包括自身的健康風險。企業家因為有強烈的使命感、責任心和奮鬥精神,以致常常忽視了自己的生活節奏忽視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企業家在人生的鼎盛時期通過保險來進行風險規劃,做科學的資產配置,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謀略。

男人

35
歲後男性患病幾率提升。男人頭上懸著3柄劍:(1)高血脂(吃、喝、應酬、血脂悄悄上升)(2)慢性前列腺炎;(3)腸胃疾病(壓力之下,胃病襲來)。多少小康之家,幸福之家,因病致貧,一病回到解放前。隨著醫學的發達,也許疾病不再可怕,可怕的是無錢醫治。所以及早為自己拿走憂慮,把定時炸彈扔掉。

女人

現代社會,女性疾病已經成為都市女性的一大困擾,許多重大婦科疾病已呈現出發病率提高,發病時間提前的趨勢。據統計,乳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了22%,它在各種癌症發病率排第二,占癌症患者20%30%4049歲為發病高峰。宮頸癌發病率在女性腫瘤中排在第二位,全世界每年有20萬婦女死于宮頸癌,我國每年新增發病人數超過13萬。近年來,這兩種發病患者日趨年輕化,國內發現最年輕的子宮癌患者只有2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