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另一稱謂「鐵半城」的由來·圈地始初 - 西南鐵路工程局前輩回憶雜記】~𣁽省山寨
蒙城老張-101698 12/23 7574.0/1
【成都“铁半城”鐵路系統的由來·圈地始初 - 西南铁路工程局前辈回忆杂记】~𣁽省山寨·八卦铁路
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奇怪的稱呼「鐵半城」,這在鐵路系統,乃至全國那是響噹噹的名號,享有此名號的一北一南,北方是中國鐵路的老營盤「錦州鐵路局」享有,而西南卻是四川成都市享有此名號。
錦州鐵路局享有「鐵半城」此稱號是歷史的承接與必然。
锦州铁路局當年管辖的范围也特别大,包括白城子、承德、山海关、通辽、沙城、北平、齐齐哈尔,就连沈阳的皇姑屯也是锦州铁路管辖的范围。硬环境在全国屈指可数,软环境也同样令人称道,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锦州铁路局的职工从4万多人增加到8万多人,锦州被划分为“铁道南”和“铁道北”,锦州铁路号称“铁半城”,铁路局下属包括学校、医院等一切设备,职工的吃穿用行在铁路内部全部解决。
而西南成都市是全國唯一一座城市享有「鐵半城」稱號。它也是新中國發展建設的必然,而且此名號的產生也多多少少是由鐵道部東北鐵路局、東北鐵路縱隊、解放軍鐵道工程部隊等大軍以及乾部職工南下建設發展西南鐵路,四川成都市承載著大西南鐵路建設基地作用,以及全國各地精英匯集成都,鐵道部重中之重為開放建設大西南鐵路線等歷史發展原因所致。
1952、1954、1957年,铁二局、铁二院、成都铁路局分别由重庆迁往成都,聚集落户于成都主城区的西北部,成都火车站附近。
落户通锦桥,「鐵半城」到底有多大?
成都的一环路修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最早连通的就是1952年为迎接成渝铁路通车而拓建的梁家巷道路,就是现在的一环路北三段,这段一环路连接人民北路与簸箕街,连通旧城区与火车站。1954年至1956年,一环路东一、二、三、四段,北二、四段建成,东北方向多数路段相继贯通。
从五十年代初开始,随着火车站的建成以及铁二局、铁二院、成都铁路局机关相继落户成都,以火车站为中枢,沿人民北路纵向分布,沿一环路横向排布,铁字号单位迅速在城北聚集起来。
横向从人民北路与一环路交汇处起,至沙湾一带,大点的单位除了林业厅、新华印刷厂和木综厂外就是铁路局、铁二局和铁二院了。纵向沿人民北路往城中心延伸,路两侧密布成都铁路局机关、下属单位、后勤文化设施、职工宿舍院落和医院、学校等。
到五十年代末,新建的成片楼房宿舍片区矗立在人民北路至铁路新村一线,远远地望去红红的一片,偶尔间杂几栋青灰色的房子,煞是好看。这些房屋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三层楼,是具有当年统一样式、带点苏式建筑风格的红砖房。苏联专家设计的住宿楼基本是呈品字形排列的老式三四层的红砖楼群,木楼梯,木地板,中通道,挑高空间,有些甚至还有精美的雕花阳台。这让住在老城里的成都人十分羡慕。当时路局的办公楼,包括洋房式的“局长楼”,建筑风格及质量都相当惹眼,可以说是当年成都最洋盘的建筑群,里面甚至安装有暖气,这在位于西南的成都是极少见的。那时的成都城区还不大,铁路一进来,从北到西几乎把成都占了一半,于是 “铁半城”就这样叫了起来。
成都的一环路修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最早连通的就是1952年为迎接成渝铁路通车而拓建的梁家巷道路,就是现在的一环路北三段,这段一环路连接人民北路与簸箕街,连通旧城区与火车站。1954年至1956年,一环路东一、二、三、四段,北二、四段建成,东北方向多数路段相继贯通。
从五十年代初开始,随着火车站的建成以及铁二局、铁二院、成都铁路局机关相继落户成都,以火车站为中枢,沿人民北路纵向分布,沿一环路横向排布,铁字号单位迅速在城北聚集起来。
横向从人民北路与一环路交汇处起,至沙湾一带,大点的单位除了林业厅、新华印刷厂和木综厂外就是铁路局、铁二局和铁二院了。纵向沿人民北路往城中心延伸,路两侧密布成都铁路局机关、下属单位、后勤文化设施、职工宿舍院落和医院、学校等。
关于西南铁路局最初为何落户在通锦桥片区,最有发言权的是当时西南铁路工程局成都办事处主任江大源先生,江先生晚年在回忆文章中写到:
成渝铁路工程局成都办事处军代表赵毅同志派人去重庆西南铁路工程局联系请示工作,工程局派毛定原同志任成都工程处处长。毛赴蓉即进住东珠市巷原成都办事处。毛处长认为房地太少难以容纳新建单位,因我熟悉当地情况,便任命我为秘书科长,首要任务即是寻觅处址。
我跑遍成都原军阀、官僚等的公馆及商贸大楼,如永兴巷潘文华公馆、文庙前街李贝相公馆、东胜街冷开泰公馆及春熙西段撷英餐厅等,以上均为当时成都较大建筑物。毛处长看了都不满意,我把原成渝铁路工程局重庆嘉陵新村旧址与现选处址作了对比,以为已经不错了。可毛处长则认为时代变了,不能以过去的标准来衡量,并说:继续物色吧!最后觅得原魏时珍院长所办理学院(解放后划归四川大学接管)的一群建筑物。
我陪毛处长实地查看,他认为有发展前途,深表满意,并嘱与四川大学交涉转让。我与川大总务处长李景清交涉,李正以理学院位于西郊,而川大在东郊,管理起来甚为不便,深以为累。加上当时理学院已为川西文工团近一千人借住,未派用场。几经磋商,终于以二亿元(合现人民币二万元),将理学院院址转让,以支持铁路建设。但如何把川西文工团送走又成了一大难题。
好在文工团刘团长关心国家建设,愿意迁让,条件是要给文工团找个栖身之地,于是我便在城内租用民房及旅馆以将其安置。他们搬走后,成都工程处即由东珠市巷迁到理学院。毛处长仍嫌房地太少,又陆续购买了马家花园、朱家祠及北巷子民新中学。以后继续向城内扩展,再经土改圈留了一大片土地。
马家花园以前的主人叫马毓智,号德斋,是地道的成都人,曾任国民党45军副军长、川康绥靖公署参谋长,后来参加起义。
管理铁路的成都铁路局,修建铁路的铁二局,设计铁路的铁二院以及这几个单位的下属部门、单位和生活服务设施,包括医院、学校、家属宿舍区都集中在这一片。五十年代,自成一体、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铁字号部门迅速在成都北门聚集,相对于城区其他区域,成都北门显得格外气派。“铁半城”就这样形成,随之建设的铺开快速名扬成都城,并且形成了中国铁路史上一北一南闻名中国的两个“铁半城”城市。
建國初期的十年,中國人民建設國家的熱情與忘我的奉獻,可以說是新中國一切建設的穩固基石,老一輩人的付出無與倫比。到五十年代末,新建的成片楼房宿舍片区矗立在人民北路至铁路新村一线,远远地望去红红的一片,偶尔间杂几栋青灰色的房子,煞是好看。这些房屋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三层楼,是具有当年统一样式、带点苏式建筑风格的红砖房。苏联专家设计的住宿楼基本是呈品字形排列的老式三四层的红砖楼群,木楼梯,木地板,中通道,挑高空间,有些甚至还有精美的雕花阳台。这让住在老城里的成都人十分羡慕。当时路局的办公楼,包括洋房式的“局长楼”,建筑风格及质量都相当惹眼,可以说是当年成都最洋盘的建筑群,里面甚至安装有暖气,这在位于西南的成都是极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