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海軍:東海艦隊以及所屬航空兵部隊發犀歷史淺介】~魁省山寨·魁山雪夜溫酒話海軍系列(三十七)

蒙城老張-101698  10/16   3956  
4.0/1 




















【話侃海軍:東海艦隊以及所屬航空兵部隊發展歷史淺介】
~魁省山寨·魁山雪夜溫酒話海軍系列(三十七)

海軍老營盤;華東軍區江防部隊

張爱萍上將從蘇聯伤愈归队,艰辛创业,重新拉队伍,创建华东军区江防部队。
張爱萍上将归属于新四军山头。1945年10月,张爱萍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九纵队司令员。12月因车祸导致头部受伤,全面内战爆发后,因伤情发作而转到大连、苏联伏罗希洛夫格勒和海参崴疗养。游离于内战之外1945-1949内战期间无任何表现。
1949年1月,张爱萍伤愈回国,任第三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委员,张爱萍视野敏锐,抢先着手创建新队伍“华东军区江防部队,抢地盘抢人才,收旧部拉队伍,施才能展雄心,开创了华东海军前身,进而争得中国海军创建日。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即东海舰队前身)成立(此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日),张爱萍上将成为第一任司令员,负责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前身部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初,张爱萍任第七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次年2月任1954年9月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1954年8月,张爱萍任浙东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负责组织指挥大陈列岛战役。1954年10月,张爱萍调任副总参谋长,组织指挥了一江山岛战役,该战役是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此战役張爱萍力排直接上级许世友的刁难干扰,越级上报军委,直接争取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的支持,坚持己见立下军令状,此战让張爱萍军事才能全军侧目,让張一战成名,捡了内战的一条尾巴,同时,也与许世友将军结下极深的对立梁子,这属后话。

1949年23日,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东海舰队的前身“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成立,张爱萍将军任首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命名典礼上,张爱萍在司令舰上授予各舰艇以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的命名状、军旗、舰长旗、舰首旗等。从此解放军开始有了自己的海军。
1949年8月28日,毛泽东在北京接见了张爱萍司令员等华东海军负责人,并为新成立的海军题词:“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

1949年11月8日,在接受的国民党海军旧军舰的基础上组建了解放军海军最早的一支舰艇编队。当时按舰种分类而获得命名的战斗舰艇有51艘,登陆舰艇52艘,辅助船31艘。
当时组建海军主要是为了配合陆军解放沿海岛屿和台湾岛,所以,解放台湾是华东海军天然使命,华东海军的存在就是为解放台湾准备的。
1950年海军司令部成立后,华东军区海军由海军总部、华东军区共同领导。
1955年1月18日华东军区海军参加了解放军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三军协同的攻岛登陆作战,配合20军等登岛陆军部队一举解放了一江山岛。
1955年9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布命令,华东海军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由陶勇中将出任司令,舰队司令部驻上海。

东海舰队成立后,与国民党海军有过几次交战:
1958年9月1日深夜,588艇等几艘百吨位级的炮艇,在与国民党海军的海战中,一举击沉满载军需物资的国民党海军千吨级的登陆舰“沱江”号。
1965年在著名的“崇武”海战中,588艇再现海上雄风,以准确而猛烈的炮火击中敌永昌舰指挥台和油舱,继而在爆炸声中迅速沉没,击伤大型猎潜艇永泰号,写下了海战史上小艇打大舰的又一战例。战后,周恩来总理、罗瑞卿总参谋长接见了588艇的代表,赞扬他们打得快、打得好。1966年2月3日,588艇获得国防部授予的“海上猛虎艇”光荣称号。
东海舰队的司令部原驻上海,七十年代因林彪的一号命令,迁驻浙江省宁波市。

中共海军乃至解放軍军队在1950年代初期國共相爭轉移至海島海面的海上爭斗,這一狀況成为中共海军航空兵组建的迫切需求重要因素之一。

1949年,国民政府退避台湾。国军空军有飞机300架,海军舰队虽有损失,但主力舰队仍在。

依靠美国的庇护和支援,国民党军队仍然据守从长江口外到中国南部海域的舟山群岛、大陈岛、一江山岛、金门岛、海南岛等300个岛屿,控制沿海东海到南海2000海里的海岸线。国军依靠其空中和海上优势,封锁大陸港口,空袭大陸沿海城镇,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群众的生活。

为了打破国军海军和空军对大陆沿海的封锁,中共海军就得发起解放沿海岛屿的作战。但是,缺少海军航空兵的制空权掩护,对解放軍海军刚成立的水面舰艇部队来说,面臨巨大的挑战。

在1950年,中共军队在解放沿海岛屿,和国军海军作战的实战中,解放軍海军已经出现了缺少航空兵掩护和支持而被国军空军击沉舰艇的惨痛案例,这就是中共海军瑞金号军舰被國軍空軍戰機炸沉的战例。
苏联顾问在中国成立海军航空兵的决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军队的建制一切向苏联军队學習,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广泛运用海军航空兵消灭敌军。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海军航空兵有近2500架飞机,其中在西线有近1500架飞机。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海军航空兵主动空袭柏林,和空军部队一起积极承担保卫领海领空的作战,取得了击落敌机5500架,击沉击伤敌军舰艇上千艘的辉煌战果。

由于苏联海军航空兵在二战期间取得的巨大战果,在1950年代初期,解放軍军队就积极学习苏联海军的现代化建设经验。在当时,中共军队高层主张建立海军航空兵的观点认为,海上争夺制空权作战和陆地争夺制空权有很多不同,而舰艇在海上不能得到自己航空兵力的掩护是要吃亏的。中国要学习世界海军强国的经验,长远的看问题。而苏联顾问也赞成这种看法。在苏联顾问的支持下,中央军委赞成建立海军航空兵,并明确:空军配合陆军作战,近海地区还得靠海军(包括海军航空兵)保卫海防。

在海军航空兵建设初期,苏联顾问也起了很大的帮助。当时,苏联派出了74人的专家团队来到海军航空学校,为中国海军航空兵培养飞行和地勤人才。海军航空兵部和各海军航空兵师成立后,苏联专家活跃在上至海军航空兵部,下至飞行部队的广大范围,为中国发展海军航空兵提供全面的指导。海军航空学校从苏联进口了31架教练机,海军航空兵的米格15战斗机、图2轰炸机也都是从苏联进口的作战飞机。

苏联顾问和专家对中国成立海军航空兵成立的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让中国海军人认识到发展海军航空兵的重要性,还为中国海军航空兵的初战初捷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中国人民海军航空兵也在实战中不斷發展壯大。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对所属航空兵部队实施领导的机关。海军航空兵的组成是从组建海军航空兵院校开始的。1950年11月1日,组建海军第1航空学校。1952年6月27日,组建海军航空第1师。50年代中后期,相继组建东海舰队航空兵、南海舰队航空兵和北海舰队航空兵,并先后组建以岸基航空兵为主的轰炸机、歼击机、强击机、侦察机、反潜机、舰载直升机、运输机和高射炮兵、雷达兵部队,以及多所培训空勤和地勤人员的专业学校。1960年4月底以前,海军航空兵部对海军航空兵部队和院校实行建制领导。1960年5月~1964年1月,海军航空兵部队分别隶属于各舰队建制,同时接受海军航空兵部领导指挥。1964年1月以后,海军航空兵部队分别由舰队实行全面领导指挥;海军航空兵部对直属部队、航空兵院校实行建制领导,对航空兵部队只实行业务领导。1969年9月,海军航空兵部撤销。在海军司令部机关编设航空部。1978年5月中央军委批准恢复海军航空兵部。1979年10月,海军航空兵部对海军航空兵部队恢复建制领导关系;对舰队航空兵,在地区性的作战、党政工作等方面,与所在舰队实行双层领导。2003年12月,海军航空兵部撤销,海军司令部下设航空兵部(二级部)。

「1952年建立~2003年撒消」
1952年1月8日,中央军委批准建立海军航空兵;4月,海军航空部于北京成立。9月6日,中央军委下达命令,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部。1955年10月24日,根据国防部8月6日命令,海军航空部改称海军航空兵部。1958年3月8日,海军防空兵部与海军航空兵部合并,仍称海军航空兵部。其组织体制有过多次变动,1969~1978年曾被改为海军司令部的一个业务部门。2003年10月21日,根据中央军委8月4日命令,撤销海军航空兵部,其所属部队分别转隶相关舰队和海军司令部,在海军司令部编设航空兵部,在海军装备部编设航空技术保障部。11月10日,海军航空兵部正式撤销。

 ~海軍東海艦隊航空兵部队简介

海軍東海艦隊所屬航空兵(浙江寧波,37510—92919部隊)

海軍東海艦隊航空兵擔負東海艦隊轄區作戰任務,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部建制。地區性的作戰、黨政工作和行政工作等,接受東海艦隊的指揮和領導;國土防空作戰時,接受南京軍區空軍指揮。下轄航空兵、高射炮兵及勤務保障部隊。基本任務是保衛東海艦隊轄區領海領空安全,支持海軍其它兵種作戰。前身是1955年1月組建的華東軍區海軍航空部,隸屬海軍航空部建制;1955年10月,改稱東海艦隊航空兵部;1958年5月,東海艦隊航空兵部與東海艦隊防空兵部合并,仍稱東海艦隊航空兵部;1960年5月,改屬東海艦隊建制;1976年2月,改稱海軍東海艦隊航空兵;1979年10月,又改歸海軍航空兵部建制;2003年12月,重歸海軍東海艦隊建制。東海艦隊航空兵組建后,在配合陸軍和艦艇部隊解放華東沿海島嶼,打擊國民黨空軍的偵察、襲擾,保衛華東海軍基地、港口、碼頭、沿海機場和沿海城市,以及護漁護航等任務中,在東海艦隊轄區內與國民黨空軍進行空戰29次,擊落飛機18架;派遣飛行部隊赴海南島輪戰;派遣高炮部隊援助越南防空作戰,支持越南抗美救國斗爭;多次派出部隊參加海上重要科研試驗及幫助地方搶險救災等任務。為保衛國家領空領海安全和支持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歷任司令員:紀亭榭空軍少將(代1955.3-1955.9)、興中少將(1955.9-1961.3)、王學清少將(1961.10-1969.2)、李文模(1969.02-1971.7)、王景清(1971.7-1977.6)、王天保(1977.6-1983.7)、梅和家(1983.07-1990.6)、劉文清海軍少將(1990.6-1992.10)、黃茂江海軍少將(1992.10-1996.12)、崔同賀海軍少將(1996.12-1998.12)、張志誠海軍少將(1998.12-2000.12)、賈茂榮海軍少將(2000.12-2003.12)、李居林海軍少將(2003.12-2008.12)、孫來沈海軍少將(2008.12-)、夏維宴空軍少將;

政治委員:羅斌少將(1955.5-1959.10)、張敬一(1959.10-1964.12)、柴啟琨少將(1964.12-1975.7)、張崇業(1975.7-1983.7)、劉作良(1983.7-1985.8)、李樹柏海軍少將(1985.8-1990.6)、衛殿斌海軍少將(1990.6-1994.12)、李金良海軍少將(1994.12-1997.5)、張昭福海軍少將(1997.5-2002.11)、程家榮海軍少將(2002.11-2007.6)、周曉林海軍少將(兼2007.6-);

副司令員:羅文華少將(1956.1-1961.10)、李新國(1958.3-1966.2)、賴金華(1961.9-1966.6)、張祥(1965.6-1978.5)、田作成(1965.12-1970.3)、耿東清海軍少將(1971.1-1977.9)、陳丕(1974.2-1983.7)、吳長武(1977.9-1983.5)、尹玉泉(1977.12-1983.7)、周克林(1977.12-1979.2)、梅和家(1981.4-1983.7)、石瑛少將(1981.4-1983.7)、黃得誠海軍少將(1983.7-1983.9)、劉鳳祥海軍少將(1984.4-1985.8)、張書發海軍少將(1988.1-1990.7)、劉文清海軍少將(1985.8-1990.6)、楊武文海軍少將(1988.1-1992.10)、徐聽生海軍少將(1988.7-1990.7)、徐同業海軍少將(1990.6-1992.10)、賈茂榮海軍少將(1990.6-1994.12)、崔同賀海軍少將(1993.12-1996.12)、尹長志海軍少將(1998.12-2003.9)、金曉湘海軍少將(1999.12-2002.6)、李居林海軍少將(2001.12-2003.12)、耿東清海軍少將()、張志誠海軍少將()、陳開同(2003.9-)、張漢保海軍少將(2003.12-)、張巨照海軍少將(2004.7-)、金毅明少將(2006.1-2007.1)、孫來沈海軍少將(2005.12-)、王長江海軍少將()、唐一平海軍少將();

副政治委員:胡漢生大校(1958.5-1966.3)、侯建華(1966.7-1977.9)、路先(1968.11-1983.7)、任澤光(1977.9-1983.8)、劉戰成(1978.1-1983.8)、王嵐(1984.4-1985.8)、衛殿斌海軍少將(1985.8-1990.7)、徐福海海軍少將(1985.8-1990.7)、宋元彩(1985.8-1992.10)、唐守揚空軍少將(1985.8-1992.10)、馬保傳海軍少將(1992.10-1997.12)、李樹源海軍少將(1993.12-1998.12)、余明海海軍少將(1997.12-1903.7)、程家榮海軍少將(1996.05-2002.11)、劉巨海海軍少將(2003.12-)、顧禮康海軍少將(2005.12-)、張軍挺海軍少將(2006.1-);

參謀長:羅文華少將(1956.1-1959.10)、田作成(1959.10-1965.12)、姚雪森(1965.12-1970.1)、耿東清海軍少將(1970.1-1971.1)、石瑛少將(1971.1-1981.4)、姜貴(1981.4-1983.7)、馬炳芝海軍中將(1983.8-1988.7)、杜九安海軍少將(1988.7-1993.12)、李居林海軍少將(1998.12-2001.12)、張巨照海軍少將(2001.12-2004.7)、孫來沈海軍少將(2004.7-2005.12)、李慶雙海軍少將(2005.12-);

副參謀長:孫積泉海軍大校、劉新社海軍大校;

政治部主任:鄧楚白海軍大校(1956.6-1959.10)、胡漢生大校(1959.10-1967.3)、張敬一(1967.3-1968.12)、王德純(1969.1-1977.9)、蘇佩榮海軍少將(1977.12-1983.7)、徐福海海軍少將(1983.7-1985.8)、許仁道空軍少將(1985.8-1987.9)、李金良海軍少將(1988.1-1990.6)、馬保傳海軍少將(1990.6-1992.10)、陸德康海軍少將(1992.10-1994.1)、劉巨海海軍少將(2000.12-203.12)、張軍挺海軍少將(2003.12-2006.1)、孔憲德海軍少將(2006.1-);

政治部副主任:顧禮康海軍少將

后勤部長:石增仁海軍大校;

政治委員:梁榮喜海軍大校;

~海军航空兵第1师

海航第1师于1952年6月27日在上海虹桥机场组建。海航1师以陆军第10军第30师师部和空军第9师第25团为基础[1],并且接收了海军航空学校毕业的第一期空勤、地勤学员,首任师长由海航副司令员曾克林兼(后夏云飞,原陆军第35军第103师师长,1955年授海军大校军衔,后任南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员、海军航空兵部副参谋长),政委张敬一(原陆军第10军第30师副政委,1955年授海军大校军衔,后任海航5师师长、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政委、东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海军政治部主任)。

海航1师组建时为混编航空兵师,辖1个水鱼雷轰炸机(图-2)团,1个歼击机(拉-11)团。其中歼击第4团由当时驻黑龙江拉林机场的空9师25团成建制改编,并转场至上海。1954年6月3日,海航1师第4团周克林中队长(后任海航4师师长、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员)带领飞行员杜九安、刘良扬、任旭利在掩护东矾列岛海军舰艇时击落击伤国民党空军F-47战斗轰炸机各一架,为海航1师之首次空战。1954年11月攻占一江山岛的作战中,航1师1团、4团的图2轰炸机和拉11歼击机参加了连续20天的空中突击和护航任务,为首次成功实施三军协同作战,积累了宝贵经验。后海航1师4团调归海航第8师,并且于1976年增编第2团。

~海军航空兵第2师

海航第2师于1953年2月21日在宁波庄桥机场由第四野战军第46军第138师改编而组建。原陆军46军138师副师长赖金华(1955年授海军大校军衔)任航2师首任师长(后任航6师师长、东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海军二航校校长、海军试验基地司令员、海军航空兵部副司令员),周志先(原陆军46军138师政治委员,1955年授海军大校军衔,后任南海舰队航空兵政委、南海舰队副政委、东海舰队副政委和北海舰队副政委)任首任政治委员,辖第5团、第6团。其中第5团由从空军第6航校调入的30名飞行学员组成。

1954年空军第17航空兵师第51团(在朝鲜曾击落敌机10架,击伤1架)改编为海航2师6团,这是海军航空兵的第一个装备喷气式歼击机(米格15)的飞行团。自海航2师成军起至70年代后期,海军航空兵始终使用单号为轰炸机师、双号为歼击机师的编号方法。1954年3月18日叁门湾海战期间,国軍空军F-47轰炸中共舰艇,海航2师6团副大队长崔巍、中队长姜凯(70年代长期担任海航2师师长)驾驶宁波本场两架防御值班飞机双机起飞并首战告捷,创造喷气式飞机在海平面高度60米击落敌机、姜凯12秒钟内击落两架敌机的先例,以2:0的战绩开创了海军航空兵的空战战史。同年5月解放东矶列岛的过程中,国军2架F-47对正在集结的渡海部队实施侦察袭击,航2师双机远距奔袭,击落敌机1架,击伤1架。空战中6团飞行员保锡明头部负重伤,在座舱盖已经抛掉的情况下仍升高到7000米、并在完全昏迷和飞机油料耗尽时飘降成功。当日陆军实施登陆时受敌P-51飞机袭扰,航2师6团副大队长宋国卿、中队长常化臣双机再次出击,并击落敌机1架。5月18日海航2师在南韭山上空击落敌机1架,5月19日又击落敌机3架,另1架重伤后返台途中坠海。6月3日航2师6团4机出击,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7月6日,6团又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从此国军飞机再不敢袭扰一江山以北地区。在此期间海航2师6团和1师4团1大队半年空战9次,击落敌机10架、击伤4架,夺取了浙东沿海的制空权,国军望米格15即逃,海航2师6团从此在军中非正式享有“低空霸王团”称号。海航2师6团长期驻扎山东半岛,与东海舰队航空兵的海航4师10团、即“海空雄鹰团”并称“南雄北霸”。70年代后期,航2师6团机务大队曾出现全军歼-6飞机维护样板机组-“36号机海泽宽机组”,并且在莱山基地成功召开全军歼6飞机维护工作现场会。1976年海航2师改称海航5师,5团改称13团,6团改称15团,并增编了第14团。

~海军航空兵第3师

海航第3师与航2师于同日成立。航3师由原陆军第44军第130师改编而组建,历任师长为

邵震(原第44军第131师师长,1955年授海军大校军衔,历任华东海军第六舰队司令员、大连海军指挥学校校长、海军旅顺基地第一副司令员、南海舰队令部参谋长,北海舰队参谋长、海军学院副院长、海军工程学院院长)(未到职)
罗文华(原四野第42军115师副师长、空军7航校参谋长,1964年晋升海军少将军衔,后任东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南海舰队航空兵司令、南海舰队副司令)
胡绍山(代师长、师长;原陆军第44军第130师参谋长、副师长,1961年晋升海军少将军衔,后任海军第二航空学校副校长)
刘世雄(1955年授海军上校军衔,1956年接任师长,后任北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海军航空兵司令部副参谋长)
杨向东(1955年授海军上校军衔,1962年接任师长)
副师长张书增,副政委马健、张崇业(后任航3师政委、东海舰队航空兵政委),原陆军第131师参谋长闵敬德任参谋长。

海航第3师是仍为轰炸机和歼击机混编师,下辖第7、9团。其中第7团为水鱼雷轰炸机团,由海航1师抽调干部与航校第2期毕业学员组成,装备图-2型水鱼雷轰炸机12架。第9团为歼击机团,由海航1师4团2大队和空军第5航校毕业学员组成,装备拉-11型歼击机。第9团于1954年改装米格-15比斯歼击机。航3师第9团的石振山轰5机组曾在1964年6月海参加航独立5大队照明攻击击落PV2的战斗中荣立战功。1976年,航3师增编第8团,该团是海军首个装备轰-6(苏制图16)飞机的飞行团。海航第3师在1985年的大整编中被撤销。

~ 海航4師

海航第4師的前身是1951年4月8日組建于河北唐山的空軍航空兵第17師第49團。空軍第17師以華北軍區予科總隊和步兵257,283團之機關合編組成,擔負京、津、唐地區防空值班任務,并且在1951年11月參加抗美援朝。1954年5月20日空17師成建制調歸海軍航空兵,其中第49團擴編為海航第4師,首任師長李樹榮(1955授海軍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海軍少將軍銜,原空軍第17師師長、志愿軍空軍第17師師長,后任海軍青島基地航空兵副司令員、北海艦隊航空兵副司令員。北海艦隊顧問)、李文模(原空4師副師長,1961年晉升海軍大校,后任東海艦隊航空兵司令),政委羅斌(1955年授海軍少將軍銜,歷任海軍青島基地航空兵政委、北海艦隊航空兵副政委、東海艦隊航空兵政委)、路先(1955年授海軍上校軍銜),副師長周克林(后任航4師師長、海軍航空兵副司令員),參謀長辛英元(1955年授海軍中校軍銜,是“照明攻擊法”的主要創始人和指揮者)。海航4師轄10團、12團,其中10團是海軍航空兵序列中戰績最輝煌的部隊。海航10團曾創造了我海、空軍空戰史上的多個第一,如第一次零高度擊落敵機(1955年6月27日,王昆),國產殲5第一次以瞬間躍升的方法在同溫層擊落敵機(1958年2月18日,山東半島,中隊長胡春生、飛行員舒積成),海航第一次擊落無人機(1965年3月24日,海南島,中隊長王相一),第一次擊落有“戰略眼睛”之稱的RF-101(1964年12月18日,浙江溫嶺,王鴻喜),最近距離開炮擊落敵機、落地復飛擊傷敵機、用照明攻擊法擊落P2V7偵察機(1964年6月11日,飛行員陳根發,山東棲霞,與海航第3師第9團石振山轟5機組協同),以及海航在空戰中第一個犧牲的飛行員(葛長泰,1955年10月15日)。10團團長張文卿、副團長王昆(后在福建前線的一次戰斗巡邏中因胃病復發昏迷而失事犧牲)、飛行員王鴻喜、高翔、胡春生、舒積成等都是創造空戰奇跡的英雄,其中高翔在239米距離用航炮擊落F-104C,在39米脫離時敵機碎片使右發停車后駕駛飛機單發著落、落地后左發停車;舒積成首次殲六地面開加力起飛、并擊落敵機。由于在國土防空中的突出戰績,1965年12月29日國防部授予該團“海空雄鷹團”稱號,全團有140余人立功,副大隊長舒積成獲國防部“戰斗英雄”稱號。毛澤東曾先后三次親自點將調該團出征,并且先后25次接見該團的41名代表。1976年,航4師增編了第11團。近年來第10團率先在裝備蘇30MK2,在海航部隊中率先開展海面超低空飛行訓練,并成立了海航第一個藍軍分隊。

師長:孫來沈海軍少將、魏華彬海軍大校;

政治委員:苑戰軍海軍少將、崔平均海軍大校;

~海航6師

海航第6師于1955年9月25日由空軍航空兵第9師和空軍于洪屯場站在吉林改編而成,轄16、18團,并于當月轉場進駐青島流亭。原空9師于1950年12月20日成立,師部和所屬團由陸軍第66軍獨立第208師師部及所屬622、623團為基礎組成,何濟民任師長、徐興華任副政委、政委。1951年4月1日空9師開始飛行訓練,5月8日接收蘇聯駐吉林和哈爾濱的1個空軍師的全部裝備,包括拉9飛機61架、烏拉9飛機15架和通信機1架,1955年該師改編為海航6師時所屬裝備全部調歸海軍,師長賴金華,原空9師副師長王天保(后任海航2師師長、東海艦隊航空兵司令員)、矯式峰、石瑛任副師長,翟填坦任副政委。58年1月18日,航6師18團姜培玉四機編隊擊傷國民黨空軍F-84戰斗機2架,首開海航6師空戰殲敵紀錄。同年9月,航6師飛行員王自重在福建沿海擊落攜帶“響尾蛇”導彈的F-86, 開創世界空戰史上第一次擊落攜帶空對空導彈的飛機的記錄,但隨后被同型導彈擊落并犧牲。1966年海、空軍航空兵部隊到海南及云、桂等省輪戰期間,海航6師轉場海南,67年6月26日16團副大隊長王柱書、飛行員呂紀良駕殲6雙機攔截美國海軍F-4C戰斗機,王柱書在254米三炮齊射、打掉敵機水平尾翼,呂紀良跟進攻擊,F-4C爆炸并墜入榆林以南中國領海。1968年2月14日,2架美國海軍A-1H艦載攻擊機入侵海南島萬寧,航6師18團副大隊長陳武錄、飛行員王順義駕殲5雙機迎戰,陳武錄擊落一架,王順義擊傷另一架(后墜落在南越峴港外海)。盡管航6師在國土防空中曾取得輝煌戰績,但是1962年3月3日飛行員劉承司叛逃臺灣事件使航6師長期蒙受陰影。1976年航6師增編了第17團。國慶50周年閱兵中的“飛豹”編隊,即來自航6師。

師長:張建國海軍大校、丁毅海軍大校;

政治委員:張軍挺海軍大校;

3、海航雷達3旅

旅長:吳生明海軍大校;

政治委員:李遠俊海軍大校;

4、獨立艦載直升機大隊

~海航第七師(待續)
~海航第八師(待續)
~海航第九師(待續)
~艦載航空兵第十旅(待續)
~艦載航空兵第一聯隊(待續)
~艦載航空兵第二聯隊(待續)

Ps.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