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説人生 by 精神科專科 林震醫生
佛洛伊德-2824 04/20 44994.0/1
今年可説是悲傷的一年,十多位名人相繼離世,其中包括文化界的武俠泰斗金庸。他在小說曾經說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得知金庸離世的噩耗不久,西方的美國漫畫界元老級人物「漫威之父」斯坦李也與世長辭。這兩位東方與西方的文化巨頭,他們都用其畢生精力在創作英雄故事,一個是帶有中國特色與歷史背景的武林,另一個是帶有美國特色與科幻的漫威宇宙,那麼是什麼驅使他們異曲同工地
創作英雄故事?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人類的潛意識從一開始就具備某種「程序」,他將其名為「原型」。原型,是人類長期心理積澱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體無意識的顯現,他指出人類的集體無意識中存在著大量的原型。他說「這是從遠古時代就存在的普遍意象,原型作為一種「種族的記憶」被保留下來,使每一個人作為個體的人先天就獲得一系列意象和模式。」
榮格通過對神話的廣泛研究和臨床的治療經驗,他揭示了原型和神話以及神話與藝術之間的關係。基於此,他把原型理論拓展至文藝領域。他指出在創作過程中,潛藏在無意識的原型被激活,從而得到外化,因此在世界各地和不同時段,原型會以一種「原始意象」呈現在不同的文化藝術。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原型其實不斷地、反覆地出現在藝術作品和詩詞歌賦當中。譬如,英雄,大地母親、智慧老人、魔鬼等原型在文化作品中屢屢出現,其各個內在意義仍是相對統一的。
原型之所以能夠保存下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文化藝術。換言之,希臘的神話故事、金庸的武俠小說、斯坦李的漫威宇宙,它們的共通點就是潛藏在作者內心深處的原型。由於他們的小説深入民心,因此很多讀者的「英雄原型」被激活,「邪不能勝正」、「鋤強扶弱」、「不畏強權」,這些種族記憶也得以延續。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英雄小説只是原型概念的一少部份,假如我們明白潛意識中所有原型的特色,或許我們會大嚇一驚,每個人的故事可能與原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