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众生相(二):从“同学情”到“精致的秀氓”


见微而知著-1347  08/05   14135  
4.8/4 


【微信群众生相(二):从“同学情”到“精致的秀氓”】

作者;见微而知著 8/3/2014 
微信号:victoriaoshiro

(作者前言:感谢阅读!最近我写的一些文章被疯转到各大群。本人经常脖子上扛着大刀,冒着随时被剁的风险,一字一句滴码字,手都抽筋了,实属不易。希望亲们在转载时,注上作者“见微而知著”名字,不给剽窃者可乘之机。先谢了!) 

一年前,我发现了微信。一夜间,被拉入了 十几个群。在微信群里泡了近一年,心里就像旧社会的地主,甜酸苦辣愁,样样都有。也像一场激情的婚外恋,相识,相知,高潮,落潮。更像一场阶级斗争,为亲、为友,排队、站队,是敌非友,众叛亲离。

每个群就是社会的缩影,众生众相,无奇不有。
------------------------------
《从“同学情“到“精致的秀氓”》

微信校友群的产生也不过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这期间校友群像雨后春笋般滴狂扩成长。一夜间,我被拉入了无数个初中群,高中群,和大学群。每个学校还有班群、系群、专业群、兴趣群。

二、三十年没见、不想、不关心的同学突然从四面八方、五湖四海聚到一起,就像中年男女突然有了外遇,忽然间心情激荡,情种万千。大家先是一阵热烈寒暄,每一位入群新人都会得到“来了就是好同志”“掌声响起”“欢迎上贼船”之类的卡通表情。男同学不管当年认识不认识,被亲切滴称“兄”论“弟”,女同学,不管当年是抢手的校花儿还是无人问津的学霸,一律冠以“xx美”的美称。我就被曾亲切滴称为“著美”。

对于快奔五的中年男女来说,微信群就像一股春风,一丝细雨,一滴蜂蜜,开始滋润着同学们久已干枯的心田。是啊,每天早上一睁眼,群里已有人送来一杯咖啡☕️,一朵玫瑰?,说一声“good 摸您!”。好像结婚这么多年,在各自的配偶那里已经很难感到这样的温暖和浪漫。接着一天就是励志名言,黄段子,笑话,菜谱,子女秀,老照片...。

我们放下手边的工作不做了,捧着手机,盯着几寸见方的屏幕一会儿深情,一会儿狂笑,一会落泪。我们完全被微信所降服,开会,上厕所,吃饭,等人,会人,无时无刻不看手机,还要互动。如果你不把“新消息通知”功能关上,那“叮咚”的新消息提醒声可以从早到晚一天响上上千遍不夸张,每响一次,就像战斗的号角,你就会情不自禁滴冲上去看消息。

朋友圈的赞和评论激励每个人都成了超级作家、摄影家和勤奋阅读者。通过朋友圈,人们建立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群。汇集了能够“私聊”的朋友,这些人都是从所在的大群里精心挑选出来的认为有“价值”的人。每个人都被激励着用手机拍照生活中的奇闻趣事,摄影水平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一颗雨珠可以被拍出人的倒影,一座北京城毫无特色的五十年代苏式建筑能被拍成疑似罗马宫殿。每个人都能攒出几句至理名言配图说话。人们的阅读量迅猛提高,争先恐后分享阅读成果以显博学广识。

线上人们在虚拟世界里如醉如痴滴玩儿着“过家家”,辟开了强大的关系网,线下,人们以各种大趴小聚的形式联络感情,强化关系。人们发现了谁谁是政府高官,谁谁是房地产老板、上市公司总裁,谁谁是海归高管,谁谁是律师、银行行长、谁谁有小三二奶,谁谁有绿卡外籍护照。这一切,无论你是属于“成功人士”一类,还是“混的一般”一类,还是属于“loser" 一类,都是每人手中掌握的强大的免费关系资源。

虚拟的“过家家”里,最活跃的当属大学群了。驰骋在国内各大重点高校校友微信群里最风光的要算群主们了。大群的群主一般都是在现实中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不是局级以上干部就是私企高管之类。其实群主的工作还是很不易的,特别是当一个校友群滚到了300-500人规模的时候,群主几乎就变成了全日义务钟点工。线上大家谈天论地,线下大趴小聚,群主就是这个群体的领导,主导团队的思想,维护群体的团结,内求 稳,外拉人,群人数滚得越来越大,群主的权利也越来越大。当一个群发展到几百人时,只有群主才有权拉入人,唯有群主有权踢人。群主让你说话你说话,让你闭嘴你闭嘴,你不闭嘴就被踢。终于群主就像太后、皇太极,足足尝到了权利的滋味。

本来微信群是个虚拟世界的自由言论平台。没有人告诉我们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所以一开始大家啥都说。政治贯穿中国人的方方面面,很多有趣的话题都是围绕政治而聊。从经济发展,到体制改革,到衙门小道消息,谁谁落马了,谁谁进常委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还有点意思。直到有一天,新疆暴乱了,8*8 25年了,香港游行了,日本自卫队解禁了,南沙西沙主权争端了,美国和日本联盟了....忽然,人们发现,群的思想被分解了。左、中、右,开始站队了,掐架了。左为绝大多数,铁杆的爱国民粹支持集权的“三毛”,中的不说话,少数右派主张民主和平的,被群主告知不许发言。人们还被群主神秘滴告知如果说错了政治言论,大群就有被拆的可能。

大多数右派早年留学美国,言论自由已植入骨髓,被封了嘴,自然不爽,向群主抗议。群主自己坚决站在左方,因为左的都是现实的既得利益者。于是乎,群主率领多数左的开始打压异己右的,毫不犹豫滴将右的踢出群。呼啦一下,群内开始大清扫了。凡是右派在的小群,小群主们也开始被压力踢人。右的所在的小群主和右派私交不错,还有点民主意识,要求群友举手表决踢不踢人。忽然间,平时从不冒泡的人站起来欢呼踢人、平时是右派朋友,闺蜜,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也站在左派一边支持踢人。

忽然间,虚拟的“过家家”解体了,“家”成了战场。往日的右派“xx美”一夜间变成了“汉奸”“走狗”“美宠”。什么同学情,挚友爱,如过眼烟云,飘然而去。人们必须站队,才能保住这群免费的巨大的人际资源。大家都知道,没有免费的午餐。尽管有些人赞同右派的思想,也要站在左边,因为要想保住这免费的资源,必须付出出卖思想的代价。

这不由让我想起鲁迅先生曾做过一个叫《流氓与文学》的讲演,对“流氓”一词作过非常精辟的定义:“流氓等于无赖子加上壮士、加三百代言。流氓的造成,大约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孔子之徒,就是儒;一种是墨子之徒,就是侠。这两种东西本来也很好,可是后来他们的思想一堕落,就慢慢地演成了‘流氓’。” (转引自1992年1月16日《文学报》)

中国的“政治流氓”就是这样缔造的:儒+侠+利+权+贪。微信群提供了滋养政治流氓的土壤。当政治流氓加上有点秀才文化时,他便演绎成“秀氓”。往日大讲同学情的校友们为了利益,华丽转身便变成了秀氓。这些秀氓中的极品,如群主,可谓“精致的秀氓”。他们受过重点高校的教育,现实中做到了一定官位,有了不小的权力地位;在虚拟世界里,他们依旧掌握着话语权,维护着既得利益,打击异己,高举爱国旗帜,扇仇赋恨,抗日反美,转身送老婆孩子投奔帝国主义。

如果说芮成钢是个“精致的精英”,他精英的部分还是来自一年耶鲁的镀金和媒体的曝光度;而“精致的秀氓”,他秀氓的部分不过来自国内某名牌大学这种培养政治流氓的摇篮,着实和芮成钢还差着一节呢。呵呵!(完)




作者简介:

见微而知著:美籍全职“坐家”“煮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国际传媒硕士。美国Bowdoin College 政府与法律学士。曾就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曾就职联合国发展署负责媒体开发,海归北京创办私营传媒企业,北京电视台电视栏目主持人。现为微信“愚政裙” 裙主,无党无派,闲暇之余愚政娱乐,全日公益义务钟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