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金字招牌来之不易,自律与他律结合,行业监管典范!

Apple-106158  03/31   5202  
4.0/1 

香港保险金字招牌来之不易,自律与他律结合,行业监管典范! 

香港保险市场是亚洲最大保险市场,国际范围内很多保险巨头公司都在香港“扎堆”。经过170多年的发展,香港保险市场早已树立起了其“金字招牌”。有句话说,香港的保险公司多过卖米的铺子,其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香港保险的“金字招牌”得以树立,首先肯定离不开其自身的发展,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一直以来香港保险业受到的监督管理。平心而论,这一点是非常值得内地保险市场学习的。梳理一下香港保险市场的监管措施,不难发现,其监管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字:“自律+他律”。相关机构执行力极强,严格规范了香港保险市场的发展。


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讨论下历史上香港保险的“监管演变”。



他律法规:保险公司条例


1983年,香港政府颁布了《保险公司条例》,该条例制定了一套对香港保险业进行审慎监管的法则,尤其是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保障了投保人的利益,也确保了保险公司拥有健全的管理以及财务状况,并且提供了公平自由的保险市场竞争环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香港保险业的繁荣发展。很多内地矫情的反对派,经常以“大陆法律规定保险公司不允许倒闭,香港法律没有”说事,其实仅仅是一句没有营养的法律条款。香港政府时刻检讨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有一系列的方案和指引,必要时接管保险公司最大程度保障投保人的利益。2008年经济危机,香港友邦曾出现收逾1500份退保申请,虽然对友邦公司只是小问题,但是香港政府保持高度审慎态度,做好充分准备,时刻监管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这是值得内地保险业学习的。


他律机构:保险业监理处


1990年,香港成立了保险业监理处,负责执行《保险公司条例》,成为香港第一个专门规管香港保险业的政府部门。


自律组织:香港保险业联会


1988年,香港保险业联会正式成立。在此之前,香港保险业中已经存在一般保险总会、寿险总会等自律组织。1994年,所有自律组织与香港保险业联会合并,注册为有限公司,下设上诉裁判处、管理委员会和保险代理等级委员会。

网址:http://www.hkfi.org.hk


自律机构:保险索偿投诉局


保险索偿投诉局该机构成立于1990年,是香港保险业自律的标志性机构,主要只能是调解投保人与承保人之间的索偿纠纷,免费为投诉人提供服务。保险公司对于其裁决必须接受,而投保人则可以拒绝,并采取法律行动。这个自律机构可以免费为大陆居民服务,最近有未证实的新闻,香港保险索偿局欲在深圳前海设立服务机构。相比内地保险业的理赔纠纷处理只能通过仲裁或法院诉讼解决,程序繁琐,费时费力。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相比是弱势群体,一旦发生法院诉讼解决纠纷,一切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实际上,投保人的利益是不能最大程度受到保障的。在这方面,内地保险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

网址:http://www.iccb.org.hk


前不久,香港独立保监局成立,标志着香港保险业的监管又与时俱进了一步,变得更加完善。毫无疑问,这对于促进保险业的稳健发展,对香港保险客户提供更佳的保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保险监管机构在财政和运作上独立于政府及业界,也符合国际保险监督联会的惯例。


正因为这种自律和他律的结合,既有来自政府的立法形式监管,又有来自行业内部的自身约束,才使得香港保险业能够在秉承“服务是王道”的香港金融市场中独树一帜。


题外话      转自香港保险圈


最近小编听了一个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的报告,关于自信和自律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大中华区已经把自信作为普世价值,曾仕强教授认为自信是从自己主观出发,过于自信就是自大,作为普世价值值得反思和商榷,自律是要求自己,自我反省,应该作为普世价值观,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然而,培养一个民族的自律,一个地区的自律,乃至一个学校学生的自律,都是任重道远。转自:香港保险圈。


香港保险的优势还体现在从业人员的自律和他律,香港保险的持牌人必须通过资格认证考试,是75分达标,并且每年都需要持续学习,完成规定的学分。从业人员能严于律己,不断进取,保持专业性。自律不仅仅体现在香港保险从业人员,而是整个香港。最近很多关于香港经济下滑等负面新闻,其实香港的真正优势不是经济地位和金融中心,而是自律和他律。香港的秩序是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不容一小撮暴乱分子随意践踏的,从政府对旺角事件的应对措施以及香港人民的行动态度,更加深刻的反应香港的他律与自律。


时下,香港保险业正大步踏入内地市场,内地老百姓请放心赴港投保。香港保险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强化的监管,也必将促使香港保险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