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大学申请发榜之际
黄敏-2432 12/17 22130
在大学申请放榜之际,微信群、朋友圈都在谈论某某的孩子被某某大学录取,某某的孩子被某某大学拒绝。这里很想分享一下我对这方面的一些个人想法和心得。作为移民到北美的每位家长,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比我们生活得更好,这是我们两手空空、漂洋过海、独自一人来到国外打拼奋斗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我们的初衷吧。生活得更好,我认为不仅仅应该体现在物质生活上,还应该体现在精神层面上。作为一位普通的家长,我很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什么样的子女教育是不忘我们的初衷,是比较合适自己的孩子的,是能发挥孩子的潜能的。与孩子在一起18年的陪伴,我认为不仅仅是为了准备上大学,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享受彼此陪伴的同时,让孩子载着我们满满的爱、信任和祝福,勇敢、自信、坚定、充满热爱生活的激情去开创和享受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大学申请EA/ED放榜之际
这几天,大学申请EA/ED放榜之际开始了,上了名校的,祝贺声蜂拥而来;被名拒绝或延迟(deferred) 的,失望、沮丧、迷茫,可谓几家欢喜几家忧。曾经一位朋友的孩子接到名校拒绝信时,痛不欲生地说:”我是loser, 我这辈子完了!”
今天一个朋友的儿子微信我,他被一所名校延迟(deferred)了, 心情很不好。
以下是我答复他的,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能理解你被你想望学校延迟了的心情,失望是一个自然的情绪,但也很希望你能正确看待学校在人生漫长道路的作用。任何一个学校不管它有多牛,也不过是你追求的梦的一个过站,而不是终点。条条道路通罗马,这个站去不了终点,咱换一个站。问问自己,你最想想去的终点是什么?你最终的梦是什么?我读过你申请大学的essay, 你写到你的梦是用上帝给你的天赋、才能去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如果你写的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想法,那梦还在真真实实地等着你去追啊!如果你能这样想,失望也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坚强的动力和激情。你的天赋、才能、激情是建筑学,康奈尔去不了,还有许多建筑学专业很不错的学校啊!我相信你,你也一定要相信你自己. 发几个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希望你能静下心来读、用心去思考,人生的一切不顺都可以化祝福, 因为挫折能让我们不那么飘飘然,能让我们慢慢落地、静心去思考、去悟人生的实质、去逐渐建立自我认知,也就是思考”我是谁?” 这个问题。小伙子,失望几天可以,但可别忘了从失望中走出来,那一天,你就向成熟迈进了一步、向财富库又加了一笔...那一天,你会发现自己长大了!祝福你!
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人生的不顺及挫折,这些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是从小培养的,如果平时很少与孩子交谈过这样话题,在孩子已遇到挫折时家长的安慰也只是隔靴搔痒而己了。
强烈推荐家长、高中及高中以上的年青的人读这本书,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by Carol Dweck 。它会彻底改变你对失败、成长、成功的定义和思维方式!几乎每本探讨如何面挫折和失败的书都会引用这本书所研究出的思维理念。
我对“爬籐”的个人看法
这几天几个群都在报哪个孩子进了Harvard, 哪个进了Princeton, 无意中把爬藤风煽得更猛了。我想分享我个人对爬藤的一些想法。
"爬藤“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很重要,要不然很难有针对性的论论。我个人的理解是,如果某个名校是孩子的dream school , 这个学校很适合孩子,这个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有梦想,热爱生活,有内驱力,对生活的未知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这样的孩子上名校,没什么错,挺好的啊,我不把这类的家长和孩子归入爬藤类。
但如果父母视把培养孩子的唯一目地为上名校,没有考虑自己的孩子到底适不适合那所名校,孩子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名校的指挥棒转,有些孩子为了保证拿高GPA,没准备好的考试,就请病假,家长帮着说谎,家长主要精力花在与上名校有关的活动上,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需要,忽略了其他对孩子做人做事的培养,这种子女教育我认为是爬藤。
我并不是反对孩子上名校,只是觉得很多家长把上名校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这样对孩子长远的发展并不好。我们需要反省的是:是否我们把孩子的整个童年的培养都围绕着上名校的指挥捧转,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东西,例如心理素质、身心健康、健全人格、坚毅力、韧性、内驱力、兴趣、激情,生活情趣、独立能力,社区参与的培养等等。如果孩子上奥数是出于对数学的热爱;参加辩论俱乐部, 是出于好学,想挑战自己;参加钢琴和音乐比赛,是出于对艺术的酷爱,感悟到艺术对心灵深处的震撼和熏陶;参加学校体育队,是出于那种体育带来的压力释放身心愉悦的感受;到老人院做义工,是出于对老人的关爱,在给予的同时,收获到了一种无可言语的快乐感,等等,而所有的这些都不是为了上名校为主要目的,除了做以上所有的这些喜爱的课外活动外,学习还很优秀,在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下,如果名校成为孩子追求自己人生远大目标的驿站,那上名校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吗?
可现在的问题是很多父母,不顾孩子的身心需要和健康,绞尽脑汁,千方百计,不惜一切手段地把逼孩子上名校视为唯一的最高目地,那就本目倒置了。在我们的周围经常听到某某的孩子令人羡慕的进了藤校, 因为很多原因(多因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并没达到那个水平,寒暑假都呆在䃼习班渡过,而被推进藤校的,不是自己走进去的),不得不转到其它相对容易学的专业、或缀学,严重的出现了心理问题;有些孩子就知道学习考试,由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不都是找工的能力吗?),毕业后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
一个SAT 补习学校的owner曾告诉我:我从事这项已经10年多了,我看到很多的学生,他们进藤校时,整个社区没人不知道的,但他们辍学或转到其他学校时,没什么人知道。可谓”轰轰烈烈的进去,静悄悄的出来”。本来从一所大学转到另所大学是很正常的事,但在有些家长(包括孩子)眼中,上名校是可以炫耀的事,而从名校到其它学校是丢人的事。这样的观念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啊!
一位朋友与我聊天,他孩子从名校毕业在华尔街工作,短短的几年,女儿的薪水比他父母的总和还多,但还是对自己不满,觉得很多同学都比她混得好。如果只比钱,地位,名利,那么永远也无法达到内心的平衡及和谐。
以推孩子爬藤为培养孩子重心的另一弊端是家长和孩子把高中的每一次考试、每一次作业、每一个活动都视为不容失败的重要地步,因为一二个B、少选几个AP课,就把GPA拉下来了;少参加了一个俱乐部,也许就少了一项在大学申请表上能表现的项目; 一有闪失,也许就跟籐校失之交臂了。天天生活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再加上孩子青春期,难怪孩子和家长都情绪焦躁、心力疲惫。孩子与家长因为互相对抗而严重影响亲子关系,有些孩子上大学也希望离家越远越好,让家长痛苦后悔万分。不仅如此,最糟糕的是这种焦虑浮躁的情绪还影响了夫妻关系,造成家庭的不和。而大家都清楚家庭的和谐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最近在微信群流传的一个帖子”北美陪读妈妈:从后悔到崩溃到放手,华人圈的功利教育如此残酷”。这位妈妈在文章中描述到”在华人的圈子里,在各家太太的客厅或餐桌上,永远相互之间交换的都是课外补习班与如何进入名校的信息。还有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在传说中都成了神话里面面俱到的学霸,相形之下仿佛唯有自家熊孩子是恨铁不成钢的学渣。华人爱攀比,攀比除了财富的较量,就是孩子的出息。这个出息不是一个孩子的自我突破和成长,而是放在华人价值尺度下统一的衡量标准:成绩、名校、职业和挣钱的能力。" 她从随波逐流的爬籐到儿子的叛逆到崩溃到放手到释怀的经历,希望能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很敬佩这位妈妈为了儿子敢于反思和改变的勇气和智慧。
我认为孩子成长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有些闲暇时间去逐渐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 -- 发现自己兴趣、爱好、特长、激情,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等。好玩是孩子发现自己兴趣的起点,好奇心是孩子探索的动力,这是孩子找到内驱力的途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事不一定表现得与上名校有关,但它一定会有助于孩子今后的人生。一位家长告诉我,他孩子在高中投入所有的时间在学习上,一个学期选5、6门AP课,参加很多课外活动,一心想上籐校。在高三他的GPA 赶到全年级第一,但最后还是未能被籐校录取。在申请普通学校时,孩子最痛苦的是不知道自己喜欢学什么。这位家长感慨地说:”孩子把时间都花在了学习和课外活动上,而我们做家长的没有在孩子发现兴趣和职业发展方面给他一些方向和帮助,因为我从来都没想过这个问题。现在选学校可抓瞎了,很痛苦。选对了喜欢的专业比上藤校本身更重要。” 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是个不断遵循内心、不断摸索的长期过程,也就是一个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过程。我经常告诉儿子:”注意哪些事情让你感兴趣、让你好奇、给你带来愉悦。找到你的才能,用这个才能去帮助他人。“ (Pay attention to what interests you. Find your talent and use your talent to help others.)
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如果有这种情况,你会如何鼓励孩子做出选择:在高中选课时,如果孩子对一门课很有兴趣,但比较难,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而且很难从此门课的老师那拿A。如果选这门课,可能拿B而降低GPA,也许会跟藤校说再见。但这位老师的授课质量很高,从她那会学到很多东西。家长是呵护孩子的求知好学心,鼓励孩子选这门课?还是为了维持高GPA而选择比较有把握拿A的课?
对待这个问题,家长是更看重孩子的好学精神(love of learning) 还是看重GPA? 是有”成长心态”还是”固定心态”(出自于斯坦福心理系教授Dr. Carol Dweck 《Mindset: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一书中Growth Mindset vs Fixed Mindset) ?我们能真正做到”看重的孩子的成长而不是结果吗?” 当我们眼睁睁地孩子去犯错误、去摔跤、去走弯路,我们能做到淡定地让孩子去经历一些挫败,只是有时与孩子一起总结经验教训,但更多时间是让孩子自己去figure it out,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积累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吗?
Dr. Kenneth Ginsburg, 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专长于青少年行为和心理健康,是《Build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Teens: Giving Kids Roots and Wings》和《Raising Kids to Thrive: Balancing Love With Expectations and Protection With Trust》两本书的作家。他在PCE 年会主题演讲中呼吁家长:”我们必须要停止去用孩子在十八岁时的成就来定义成功,比如说像爬藤,进好的大学,这种思维会毁了孩子在他们二三十、四五十岁成功的能力。要是你把成功定义成去哈佛,那你就把孩子成长过程打造成上名校的大学申请履历表的过程;要是你把成功定义成孩子在三十五岁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思考35岁成年人的成功需具备哪些素质。对一个三十五岁的人来说,成功幸福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你是什么样的人。成功的成年人具有这样的素质:有价值感和目标;能修补世界,有同情心、爱心和善良;努力,坚韧;心系他人,珍惜与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关系;坚毅性(Grit);具有创造力和创新力;有社会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和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来促进领导力和协作;能听取建设性的批评,有终生好学精神;韧性(Resilience)” 。
我们也许对孩子的成就,比如成绩如何、比赛拿了几等奖等,了如指掌,很用心,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对孩子倒底在想什么,有什么样的品质,他的心理健康状态等等,我们都了解吗?曾经读过一本书,作者调查了上千位青少年,让他们来形容他们父母的问题,有一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那就是:clueless. 他们反映家长跟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Dr. Ginsburg 在PCE 年会上说:”那么如何去了解孩子到底是谁呢?那就得改变你是如何看待与孩子相处的高产出时间的。如果家长误以为与孩子的高产出时间就是想方设法、绞尽脑汁琢磨怎样才能让孩子达到最大的成就,比如成绩与奖项,那么家长永远也不会了解孩子到底是谁。家长与孩子的高产出时间是晚餐、是与孩子拥抱和亲密、是与孩子平时的谈论和聊天,了解孩子在想什么。这才是最有效的亲子时间,这样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取得更好的成就。想反,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短期的成就可能会让他们兴奋一阵子,但是马上他们就会丧失激情动力。家长需要让孩子发现自我,明确思想,鼓励他们为这个社会和世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孩子。”(全文请见文尾链接)
Dr. Madeline Levine 在”The Price of Privilege - How Parental Pressure and Material Advantage Are Creating a Generation of Disconnected and Unhappy Kids" 一书中写到,现在很多家庭环境很不错、很”优秀“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高GPA、学校体育队的尖子等),来到她诊所寻求心理咨询,他们中有割手腕的、有吸毒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外表阳光、有追求、努力,成绩优异,但内心深处感到空虚。Dr. Levine 总结出的两点原因是:第一是成就压力(achievement pressure),第二是与父母在情感上的疏远(isolation from parents) 。家长在孩子一些不需要我们的事中介入干涉太多(overparenting),而在孩子需要我们关注的事时,我们忽视了。就像一个孩子在书中说得:“很奇怪,我好像觉得我妈时时刻刻都在,同时又觉得她时时刻刻都不在。("It is so odd that I feel my mom is everywhere and nowhere at the same time." )Dr. Levine解释,这个“时时刻刻都在”指得是家长过多的干涉(intrusion); 这个”时时刻刻都不在”指得是家长与孩子缺少感情联系(emotional connection)。家长施加压力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人,但忽略了一个优秀的人是怎样形成的这个过程。(Parents pressure their children to be outstanding, while neglecting the very process by which outstanding children are form.) Dr. Levine认为优秀不是仅仅指成绩、奖杯、社会地位、名望,从心理学家的角度,优秀的人是对自己有很健康的自我认知、有爱心、能力、创造力及健全人格的人。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是有条件的、仅与成就相关的,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危险。
所以,是把人生视为马拉松还是短跑,是爱和赏析孩子这个人还是爱和赏析孩子的成就,家长的子女教育方式将完全不同了。
在”What the Best College Students Do" 一书中,Ken Bain回答”4年大学最应该收获什么?” 这个问题时告诉年轻人:”第一件事就是超越成绩单。有创新、成功的人一定是有比拿全A更远大的目标。他们用这四年在大学的时间去培养思维习惯,这样会让他们成长。
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
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而不是盲目追求上名校。如果名校是孩子最适合的学校,上名校没什么不好。关键是家长和孩子在选择大学时,是否深刻地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也许大部分的孩子从没想到这个问题,作为家长,我们经常与孩子探讨这个话题吗?”我是谁”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要说是孩子了,连我们做家长的也很难答得上来。有没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在思考,在探索。当选择大学时,如果选名校只是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因素,而没有结合到自己(也就是没考虑“我是谁”,”到底什么样的大学最适合我“,"我希望在大学四年收获什么”,”这些收获在我今后的人生成长有多大的帮助”,看重的不仅仅是职业上的帮助,还应该是个人成长的帮助等等这些问题),那是否有点盲目了呢?
有兴趣的朋友,我推荐读"Excellent Sheep: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 by former Yale professor William Deresiewicz。他的观点给我们从另一个视觉去了解美国几所常青藤学校。美国名校当然有他们的优势,学生也不完全是书里描述的那样。我想作者的本意是希望大家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美国精英大学,去了解那些大学不太鲜为人知但的确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得到更多的社会重视。书中作者多次提到他非常欣赏美国liberal arts colleges 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和教授的责任不仅仅是讲课、做研究、出论文, 而且应该非常重视和努力去创造一个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氛围和文化,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和人生方向,思考”我是谁,我在这个社会的作用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这位耶鲁大学教授认为美国精英大学曾经有很浓这样的文化,但现在很多教授忙于科研,申请科研经费,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大大减少,而在大学期间又是人的精神思索与探索极为活跃的时候,这种匹配是这位教授有所忧虑的地方。
The Princeton Review 出版”If the U Fits -- Finding the right college" 一书中指出,一个大学可以在U.S. News & World Report大学排行榜排名前10名,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和一个美丽的校园哥特式建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一定是最适合你的学校。可能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各方面都非常理想的学校,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在这所学校的四年也许是一段非常糟糕的经历。许多学生选择学校只是”慕名而去“ - 因为他们不知道选择学校应考虑其他什么因素,只假设出名的一定是好的、最适合自己的学校。还是那句话:一所学校的名望排名不是完全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标准,更不是衡量你在这所学校是否快乐和成功的标准。
结束语
一位高校咨询主任曾说:”先建立自己的人生,你会找到合适你的大学。”("Build a life and the colleges that work for you will come."
对很多父母,我们把顺序给颠倒了,认为: 为了有好的生活,不恓任何代价去爬籐(in order to have a good life, go to top schools at any cost. )
父母对成功的定义,对人生的理解,直接反射到家长对孩子的期盼。先做人,后成才。
一位高中生、PCE志愿者(负责写活动报告)Alan Gou 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童年不是为了准备大学,而是为了准备人生!”("Childhood is not preparation for college, it is preparation for life !")这句含义很深, 我非常喜欢这句话!
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没上名校的孩子,只要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发挥自己的天赋,通过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努力,都会活出最真实的自己,走出自己最精彩的路,过最充实的生活。我在国内的大学和在美读研学校,都很普通,我不也活得很好吗?我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一个与我有共同语言的老公,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80岁了,身体健康,母亲每天与老人家们跳一个小时的舞蹈,我找到了自己热爱做的事情,有一帮很能聊得来的朋友,这些都让我感到骄傲、幸福和充实。我常常感谢生活,因为她太厚待我了。
Dr. Ginsburg 在PCE 年会主题演讲的结束语是:“你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照顾好自己。当你照顾好自己,你就是以身作则地示范一个有坚韧力的人、一个幸福、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一个有生活意义的人的是怎样生活的。如果我们的全部生活都以孩子为中心,我们就会使自己的生活黯然失色、缺少情趣和追求,孩子也因此不会对他们的未来满怀憧憬和希望。”
我个人的体会是,带孩子其实并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在孩子身上,我们应该做的倒是给我们自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思考,提升自己,去做些自己有兴趣的事。Apple doesn't fall far from the tree.( 苹果不会掉在离树很远的地方。即意为:有其父必有其子.)我们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生命,就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上大学只是孩子走上独立的第一步,一个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自己的长处与兴趣所在,找到匹配的大学及专业,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年轻人,生活一定很充实很有意义。找到自己生活轨迹的人,人生会更精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