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的经验
anonymous-104125 01/21 37974.0/1
《 小 岗 村 的 经 验 》
易 之 中
不要再讲了、不要再说了、不要再唱了、不要再演了、不要再宣传小岗村的经验了。因为这样做,是给党中央的脸上抹黑,是让党的领袖无脸见乡亲父老。须知,那个年代,同样是要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的。搞单干、搞包产到户,也要坐牢,也是犯罪,还要株连家属,还要祸及孩子。当时的坐江山的执政者,还有脸面面对国家?面对人民?面对历史吗?
古人说:“民所欲者田宅也。”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小农经济史。几千年来,农民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拥有自己私有的土地与住房。但偏偏当时的管治者,却对土地实行“共产主义”,对房屋实行“社会主义”。如果老百姓不服,还要抓去坐牢。在这样的社会主义的制度下,才出现了小岗村那十几户农民签生死状的经验。你说,这样的“丑事”,这样的让当时的管治者丢脸的事,还反复提来干什么?还当成歌来唱,变成戏来演?难道还嫌丑丢得不够多吗?
与错误进行比较,才知道什么是正确。但这种比较,也应该要有度。特别是党员与党员之间的比较。如果过份了,就会显得先前的党员糊涂,后来的党员聪明,不利党内的团结。这次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比较,似乎有点过了头,比得有点夸张。这种拼命的“比”,还有“酸人利已”的嫌疑。而且,这种“比对”,也不科学。例如,人均可支配的数字。四十年前是一百七十多,四十年后是二万七千多。如果四十年后还是一百多,你说党中央的江山还能坐得稳吗?!另外,四十年前是既无外债也无内债,老百姓也没有负债。但今天,不但政府负债,人民也负责。而且,这样对比也没有意义。那时一个鸡蛋多少钱?看一次病要多少钱?现在又是多少钱?政党可以在哪里?但国家一定是在这里。不管那一个政党执政,国家与社会都照样会进步的,人均支配也一定是会增加的。另外,这次央视还拿十七大的一万多的人均支配与十九大的二万多的人均支配来比对,这样比,就显得很不地道,很不君子。为什么要这样比?难道想去证明十九大比十七大要伟大光荣与正确?愚蠢到无药可医。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是一脉相承的。今天,并没有另起炉灶,也没有说要用另一种模式代替改革开放,那怕一带一路还是改革开放的继续。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新”的。天天说新时代、新思想、新气象、新奇迹、新成就,等等。这似乎是与实际不相符。也有自相矛盾的逻辑。
今天,我们能在大树底下剩凉,应该铭记感恩种树之人。今天,我们能搬入新楼新居,应该要感谢当年的基建之人。否则,我们就有可能被历史结论为“忘恩负义”之人。
![](images/27887-100630-14387075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