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与不改

anonymous-104125  01/21   3733  
4.0/1 


           《 改 与 不 改 》

                  易 之 中

         以人民为中心?这是真得吗?1994年《财产申报法》就已经进入了人大立法规划,但十九大也已经开完了,仍然未见动静。人民这点小小的要求都兑现不了,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吗?这样的小小改革都进行不下去,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底“又在哪里呢?
        这次的重要讲话提到:“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这两个“坚决”,会不会也象两个“凡是”那样,制造新的思想僵化呢?有人说,这样的语气,有点是“杀气腾腾”。这样理解是不对的,这种语气是铿锵有力,一锤定音,并无商量余地。
      这种说法,着实是让人担心!今后,在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进程中,会不会出现改革的停滞甚至走回头路呢?  什么是该改的?什么是不该改的?谁说了算?政党说了算?还是人民说了算?什么是能改的?什么是不能改的?又是谁说了算?该改的,已经改了,不该改的,就不要再提了。这种“结论式”的态度与语气,你叫人民说什么好呢?
        天天不断重复改革开放,还要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但什么是“底”?领路人并没有告诉人民。在进行到底的过程中,肯定会不断出现新情况,要不断解决新问题,“不该改的,坚决不改!”这不是把改革开放之门关闭了吗?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不该改的?又有什么是不能改的?昨日之新,今日之旧。今日之新,明日之旧。今日不该改,不能改,不等于明日也不该改,不能改。为什么要下这么一个绝对化的结论:坚决不改呢?
         坚决不改!看来有一部分“人民”希望在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总统的政府,民主的国会,司法的独立的“改革开放”,会成为黄粱美梦了。坚决不改!有部分“人民”希望目前中国的公民权、表达权、宗教权能有所改变能有所进步的“改革开放”,会成为泡影了。坚决不改!有部分“人民”希望信仿局门前排队维权的人龙逐步缩短的“改革开放”,会让人失望了。
        这次的重要讲话,反复强调改革在路上。永远在进行中,不会在停止中。我们对此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今天不搞任期制,不等于明天也不搞。今天不搞总统制,不等于明天也不搞。如此类推,明天有可能会搞国会制,搞司法独立制。这些改革,都有可能进行的呢?
        央妈说:讲话指明了今后改革的方向。但反复解读,或单凭两个“坚决”的解读,或对那“九条”的解读,只感觉到“坚决不改”的方向,却感觉不到“坚决改”的方向。四十年前是从下而上,人民与社会倒迫政党与政府去改革。四十年后是政党引领与领导人民去改革。过去,是人民积极去改革,今天,是政党积极去改革。过去,是政党被动,今天,是人民被动。左看右看,前看后看,怎样看,都好象改革的方向,改革的性质与原来的却不一样的呢?既然有哪么多的坚决不改的“改革”无法进行,那请问:中国改革开放的“底”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