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包容与融合-陳履安】~ 蒙城老張有话说
蒙城老張-101698 07/24 90504.0/1
【社会包容与融合】~ 中华民国前监察院院长,化育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陈履安
社會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在這體系內,要求利益互相衝突的雙方或多方協調運作、良性循環,必須有包容的胸懷與融合的力量,才能建立和諧、有活力的社會。社会的稳定健康改造,其基础在于心灵改革,才能向上提升。
「何谓和諧社會。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社會的和諧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系統,在這一系統中,要求矛盾的雙方或多方能夠在統一體內相互包容,協調運作,良性轉化和融合,始終使社會處在健康的、富有生機和活力的狀態之中。和諧社會應該是既強調人與人的和諧,又要達到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既要注重內部各階層、各利益團體之間的和諧,又要爭取外部世界的和諧發展;既要培育微觀的各個社會組織細胞的和諧發展,又要促進宏觀的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既要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系統內部的和諧,又要形成各子系統之間的和諧關係,使之共同發展。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就是重塑人、社會與自然這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最終創造出一個可持續的健康社會与和諧社會。」
陳履安認為,現今社會諸多不良的變化其實是來自價值觀的淪落,大家把「財富」與「成功」劃上等號,是社會腐敗的根本原因。這種價值觀使舉國上下交征利,不論是政治人物或企業家,甚至小至個人,不但追求財富、祟拜財富,還包容追逐財富的諸多不義手段,以致產生不了正面提升的力量。
過度爭名逐利
國人罹患憂鬱症日益普遍,追根究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會價值觀使然。較之古人講的「立德、立功、立言」,現今社會價值觀太過於狹隘、功利,坊間的書籍不是講名就是講利,每個人從小就被驅策追求名利:學校要唸最好的、工作要找金飯碗、結婚對象講究家世背景,財富須不斷累積…。跟不上社會評比標準,心裡便感到挫折。
陳履安指出,我們一直迷信西方的價值觀,忽視東方古老的心靈力量,事實上東方文化與心靈力量,近幾年已成為國際間的研究主流。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召開的學術會議,近年焦點已轉移到「意識」的研討,針對種種心靈現象,大開各方論述。
陳履安對於自己的母校會跨出純理工的傳統領域,注意到人類的心靈力量,帶領全球學術界超越哲學範疇、以現象學的角度來進行人類意識的研究,特別感到欣喜。他認為這是科學典範的革命、也是啟動人類心靈革命的契機。
人性是可以改變的
十多年前,醫學與科學界還認為,大腦意識只是神經元產生的現象,但東方人一向懂得:在生理機制之外存在著神秘的意念與心靈力量,比如脾氣不好會影響肝,肝不好也會影響脾氣,生理心理相互影響。但東方人沒有科學性、系統化的研究。
現在麻省理工學院、威斯康辛大學,用磁核共振看大腦的斷層,實證「人性」是可改變的。研究發現,當人快樂時大腦左二葉活動特別多,出現負面情緒時大腦右二葉活動特別多。而且大腦底下有兩個杏仁核狀的組織,如果此組織受傷,就會有負面思想,甚至易出現犯罪動機。
東方禪師也變成西方頂尖大學的最愛。陳履安認識的一位仁波切應邀到哈佛大學做實驗,哈佛希望透過他了解達賴喇嘛坐禪時為何能停止呼吸、控制脈博。事實上,所有西方科學認為不可能主觀控制的生理機能,這位大禪師都可控制。
「科學是非常狹隘的遊戲規則,西方在改,改得非常猛烈!」陳履安說,以前的科學事實上只跟著感官知覺走,從來沒把「意念」平等看待,現在西方科學發現而且接受:人的意識存在、大腦的習性是可以改變的。
意念主宰行動
意念影響思想,人的「我執」很強,自我意識是禍根也是福根,不快樂的人不可能包容,要建立和諧健康的社會,每個人必須先改變隨波逐流的價值觀,回歸人生最重要的價值,讓自己快樂。
陳履安指出,達爾文的進化論,也是一種錯誤的西方思想,讓想過隱歸田園生活的人憂慮會被淘汰,社會完全不談利他行為,事實上競爭是動物界不正常的行為,合作才是生存的關鍵。
研究發現,利他時,我們會感到快樂,幫助別人的人,「我執」意識比較少。每天照顧周遭的人,你將會變得不一樣,大腦、習性都會改變,達到臨界點就會變成趨勢。
陳履安表示,政治人物應反省自身,帶領包容的風氣、建立和諧的社會,其次,政府應開創風氣與建立制度,讓企業投入社會福利、公益事業。鼓勵企業投入公益事業,外部環境需有經濟制度的配合,內部環境需有公司治理理念的配合。
企業應負社會責任
企業經營不能只看財務報表的獲利數字多寡,必須兼顧對利害關係人所負的社會責任,利害關係人不只是股東,還包括員工及社會大眾。經營企業不是「唯利是圖」就能獲利,他舉例,企業把成本結構公布在公司網站上,讓上下游夥伴、甚至競爭對手一目了然,除了可以加強交易關係,還可形成信任關係,反而使公司獲得長期穩定的利潤來源。
陳履安認為,最根本、最大的力量還是在每個人身上。他呼籲,每個人從自己做起,自省自清,再把小我力量散播出去,如果每個國民看到不義或不法的事,就請民意代表出面、設法督促執法單位改良,便能慢慢帶起社會風氣。再如,在企業治理上,小我也能發揮大力量,即使是個小股東,也能在股東大會上要求公司投入公益。
陳履安以佛家的「成住壞空」思想來詮釋台灣社會狀況,他認為台灣有今天的成就得來非易,雖然目前社會短暫陷入混亂,但紮實的基礎仍在,大家一起盡心盡力,就能重建正面成長的機制。
《摘自整理自:经濟日報,中华知识经济协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