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 中共在中国的领土上建立领事馆
anonymous-104125 03/30 87634.0/1
奇闻:中共在中国的领土上建立领事馆
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建立领使馆,这个地方原来叫“海参崴”,全球在自己的国土设领事馆的只此一家,脸红不?
海参崴现在的俄文名叫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意为“东方统治者”或是“征服东方”,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
但是,在很多年以前,这里却是中国的领土。
海参崴来自古老的肃慎族原住民语言,汉译为“海边的渔村”或“海边的晒网场”。清朝时闯关东的直鲁两省(河北山东)人把这里叫做“崴子”,山东人的“跑崴子”指的就是这里。以其误认当地盛产海参,所以汉译最后定名为“海参崴”或“海参崴子”。
历史上,海参崴曾自唐、辽、金起,这里已渐见人民活动。唐朝时期,海参崴是渤海国率宾府地,金代属于恤品路,元时称为永明城,滨海地区比较富庶,“率宾马”名贵一时。
海参崴附近的波谢特湾,为元朝东北边区的对外贸易海港。元朝为加强同东海诸族的联系,开辟了西祥州至滨海永明城的东南驿道,从西祥州(今吉林农安县东北30公里万里塔古城)起,途径18站,终点站永明城(海参崴,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
清初,属大吉林宁古塔副都统,后划归吉林珲春副都统管辖。
17世纪中期,沙俄皇朝伺机东侵,寻求在远东地区开拓不冻港口。
沙俄和清朝曾有着多次领土上的纠纷,虽然在清康熙年间清朝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订明海参崴属清朝,但是,清朝中叶国势日衰,鸦片战争后,在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
2年后(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又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包括海参崴。随后其成为沙俄在远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不过由于距离俄国本部太远,所以该地的发展缓慢。
1891年,西伯利亚铁路开通至此,亦开始有海运路线由其往返日本神户、长崎及中国上海等地。
1904年至1905年间,日俄战争中,其曾被日本海军派遣的分遣舰队突袭。幸有俄军巡洋舰队坚守,使日本海军转移目标攻击辽东半岛和大连。
2001年7月16日,中俄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代表中国正式透过官方文件,确认放弃与俄争议领土的主权要求。
条约第六条原文如下:缔约双方满意地指出,相互没有领土要求,决心并积极致力于将两国边界建设成为永久和平、世代友好的边界。缔约双方遵循领土和国界不可侵犯的国际法原则,严格遵守两国间的国界。从此,一纸条约让海参崴远离祖国怀抱,海参崴主权已经正式变为俄罗斯所有。
2008年10月14日,中新社抚远电刊文称,中俄两国将于十月十四日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这标志着中俄长达四千三百多公里的边界线将全部确定。
至此,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的40万平方公里神圣国土(相当于10个台湾岛面积),主权正式变更为俄罗斯所有。不过,直至今日中国民间依然有声音抗议当年俄国强占海参崴。
毛共丧权辱国呀!海参崴是祖国被割走的一块肉!
![](images/27887-100630-14387075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