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是对社会和思想现代化的反动 陈向东

anonymous-104125  02/20   4857  
4.0/1 

469.文革是对社会和思想现代化的反动
          一一论文化革命:革了谁的命
          陈向东(瑞文研究所)
研究提纲:
一,几个基本概念与相关判断
 1.文化
  1/它与人类文明、进步相关。
  2/与人的野蛮、落后想反。
  3/它是某个体系的系统表现。
  4/是一个时代特质的归纳、沉淀、总结。
  5/是精神或物质的一种意识形态。
  6/是民族、族群多年形成的上层建筑。

 2.革命
  1/是指群众性暴力运动。
  2/与文化一样是日本近代用汉字翻译的概念。
  3/其现代意义是褒义词,代表进步。
  4/其语义学本意就是“杀人”。
  5/其当代词意是中性的,没有褒贬。

 3.文化革命与文艺复兴
  1/从字面上讲,应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
  2/实际上,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运动。
  3/文艺复兴:是上下结合的时代转折与进步。
  4/是西方对中世纪黑暗的反动。
  5/承接古希腊罗马文明传统。
  6/是人类空前进步的思想解放运动。
  7/它硕果累累: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教育、整个上层建筑、文明与意识形态。
  8/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文革是人类思想与社会的一次大规模实验。
  9/其发动者就是毛泽东一个人。
  10/其目的“斗私批修”,完全没有达到。
  11/其后果是中国蓬勃的思想解放运动。

 4.无产阶级专政与资产阶级革命
  1/概念体系:倭用英语汉译的汉字表达。
  2/中国史,没有这种表达方式。
  3/中国表达:“贫、富”、“不患寡、患不均”。
  4/对与错涉及另外几个基本概念的价值判断。
  5/涉及“平等、公平、效率、相对与绝对”。
  6/涉“进步、进化、物种、族群、阶级、阶级斗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专政、民主、普世价值观”等。

二,文革是人类永恒的研究课题
 1.是空间绝后的特殊时代。
 2.参加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影响最深。
 3.源于领袖的政治设计。
 4.唯心主义性质,决定其命运。
 5.强人控制下、有特定方向的大民主。
 6.部分失控:其过程、复杂性、事件,领袖也没预料到。
 7.非法制的反官僚体制,不是历史进步。
 8.新官僚体制依然无法制基根。
 9.脱离群众,不得人心原因分析。
 10.“不争议”源于群众极端对立、无奈为之。
 11. 历史无空白,宜逐步开放档案,自由研究。

三,反思文革
 1.从个人利益角度反思:好坏极端对立。
 2.从宏观与历史角度反思:客观、公正。
 3.它没解决任何一个世界性普遍问题与中国特定问题。
 4.它否定基本人权:独立思考。
 5.后果:夫妻反目、家庭解体、思想极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法制荡然无存、
 6.唯观点论,以观点战队,蔑视人格。
 7.人性异化、堕落。
 8.既无文化进步,也无进步意义的革命。是对文化的革命,即“大革文化命”。
 9.高层权力游戏,群众被愚弄的翻烧饼运动。
 10.是伟人毛泽东的败笔之一。
 11.公正批判文革,联系其:无休止极左运动、知识分子政策、狂热冒进、非正常党内斗争手段、权力无监督、帝王思想。
 12.文革对传统文化优秀部分的毁灭性打击。
 13.建立文革博物馆,不带偏见、实事求是,让后代反思:主观上好的意识、初衷,怎么在客观上一步步异化、反现代化。
 14.文革激发的思想解放,直接引发中国的改革开放运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重大的、成功的变法维新。
 15.文革催生的改革,虽然问题不少,但是不可能以“正反馈”方式,出现恶性循环了。

四,文革复辟思潮
 1.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弊端暴露。
 2.市场与计划的优劣分析。人性的创新与贪婪,安定与死板。
 3.资本、劳动、土地三要素与变化,加管理、科技两要素,其价值。
 4.剩余价值的对与错,科学性与荒谬。
 5.人性弱点与批判,人性的压抑与强制改造。
 6.矫枉过正与法制社会。健康的极右。
 7.复辟文革的思想基础与社会基础。
 8.“进步”与“反动”的价值判断分析。
 9.留恋文革时代与文革复辟思潮,是当前社会问题积累的、无可奈何的病急乱投医。
 10.文革时期科技、经济进步,非文革本身的成果。
 11.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基本条件、重要因素。

五,正确认识历史,落实到中国进步目标
 1.人类应该怎么发展,什么是进步。
 2.人类前景预测,物种竞争。
 3.人类社会进步目标,中国的地位。
 4.中国对人类进步的重要影响,中华文化圈。
 5.中国国民性、人性、优劣分析。
 6.弘善罚恶的法制原则,建立与落实到基层。
 7.全面公正批判文革,正确引领思想解放。
 8.文革研究作为政治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进入大学课堂。
 9.以口述史、回忆录方式,挖掘历史真相、保留历史原貌,以供深入研究。
 10.批判为了前进:让批判的探照灯照亮前方道路,让批判的航标兵建立思想的指路灯塔。
 11.所有对历史的批判,都是为了现实、今后在与美国的世纪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2.美国优势:杜威实用主义深入人心、及时调整的灵活体制,中国容易学习。中国优势美国无法复制:坚强的执政党和民族凝聚力。
 13.执政党立党为公思想,从制度上各方面,深入细化、列入党纪、落实基层,加上学习美国所长,中国复兴中华文化圈、将不可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