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的回音] 討論


张慈 May May-252  08/30   10123  
5.0/2 

 

[遠山的回音] 討論

時间: 7/13 日下午 3點至5

地点:CAROLS HOME

     作者:张慈

 

紫滕书友会于周日下午3点,在EAST SAN JOSE圣何西Carol家,讨论阿富汗作家胡赛尼继《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之后的第三本小说《远山的回音》。

 

主人CAROL提供给大家的血菊茶,酸梅汤真上口,给炎热的天气和血气沸腾的德国 VS阿根廷世界杯决赛日带来直逼心窝的慰抚。《远山的回音》书中故事错纵复杂,文脉很有深度,映照作者理念。讨论热烈而细心,参会者无不尽兴。

 

周芬娜 会长首先发言

 

她介绍了阿富汗的地图和历史,这个介绍太重要了,因为在在已经出版的三部小说中,胡赛尼笔下的主人公都生活在内外焦灼的恶劣环境下:阿富汗的革命、战争令主人公家庭破碎。惊慌无助的同时,他们流亡、移民、妻离子散。但同时,这些人物勇敢、有活力、有梦想,有潜能。为什么作者选择写这样的人物?写这样的题材?这无疑与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历史纠结和胡赛尼个人经历有关

 

通过周芬娜会长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阿富汗作为一个国家,甚至还没有我们美国境内的德克萨斯州大,它西临伊兰,东南被巴基斯坦包围,东有中国的新疆,北有乌兹别克斯坦,至今无法肯定它是中东还是中亚国家。由于战乱和资源的奇缺,阿富汗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阿富汗的历史因波斯人,希腊人,贵霜,Hephthalites,阿拉伯人,土耳其人,蒙古人,英国,苏联,以及最近美国和盟国的入侵而受到伤害十九世纪英印战争后, 阿富汗大部分是在英国统治之下。阿富汗国王阿马努拉汗於 1919 继承王位后,阿富汗获得充分独立。

 

但是,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廿四日,苏联入侵阿富汗,杀害 Hafizullah阿明。与此同时,反政府的圣战者部队开始从反对他们侵略者(苏联)所扶持的共产主义政权,心怀不满的阿富汗穆斯林人中形成。由于这些阿富汗自由斗士,圣战者或受过训练的恐怖分子的反抗,苏联因此不能在那里建立自己的政权。最终,苏联在1989年退出。

 

阿富汗塔利班的历史自苏联军队撤出后开始。不同圣战组织派別之间的争斗,将该国撕裂。政府机器的崩溃和频繁的杀戮导致塔利班的崛起。他们是政治宗教势力, 1996年攻占喀布尔,到2000年时,整个阿富汗都在其控制之下。在2001 911恐怖份子袭击后,美国攻击阿富汗,消灭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恐怖网络的运作,并推翻塔利班政权。然后在2004年阿富汗政治史上第一次举行的选举中,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当选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

 

对于这本书,芬娜认为胡赛尼迄今最令人信服、最扣人心弦的小说。胡赛尼成功地将书中人物的生活融入了一部感人至深的合唱曲,这是他对人物内心生活有深刻了解,也是他作为一个老派小说家具有实力的确证。

芬娜还认为,《远山的回音》故事错综复杂,就是为了PROJECT 一个理念,即: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正如十三世纪的大诗人鲁米所说:在是非对错之外有一块空旷之地,让我们在彼岸相遇

 

张慈发言

唉,听完芬娜讲阿富汗的地图那么小,我都不想活了。人家小国家出大作家,我们呢,这么大一个中国,出的却是小作家!

(芬娜:别急,快了快了; 典乐:阿富汗不小哎,只比德州小一点哎。不是我们不写,是我们对自己的人,自己的悲剧太熟了,熟到没有什么感觉了。)

我也觉得这本书好。胡赛尼的小说非常接近于人本身的,友谊、背叛、赎罪、爱情,这些东西不只在阿富汗发生,也在世界所有的角落,所有人的生活中日日上演,我举例子说,比如那个崇拜着父亲的男孩,他一直认为父亲是一个讲道理的政客。直到他将父亲识破,他就从一个男孩变成了成熟的男人。这种描写特别难,而胡赛尼做到了。

胡赛尼1965年是出生于喀布尔的,比我还小三岁。他父亲为阿富汗外交官,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他随全家逃往美国。胡赛尼认为他的小说不仅仅是讲述阿富汗人民的故事,他也是讲全世界人性和亲情的故事。我很喜欢他开阔的视野,对历史情有独钟的胸怀。

            阿富汗近三十年的历史让人揪心,从苏联粗鲁的闯入,用炮弹,坦克敲开了它的大门,到塔利班裸露给世人的残酷恶行,这一切,最深刻感受到的是阿富汗人。国与家从来没有如此之近,近乎唇与齿。就是这么一个一盘散沙的国家,在这样一个不可宽恕的年代里摇曳着原本瘦弱的身躯,尽管充满苦痛与辛酸,但每一段悲痛的情节中都能让人见到悲天悯人的阳光。

 

            熊晶的发言

 

            我读的是英文版的,很好读。语言简单,故事也连接得很好,但是到了采访莎丽时,我有点读不下去。她说的记者似乎要将她从内部全部挖出来”—不解她为什么要这样想?

            (典乐解释,莎莉年轻时在阿富汗曾经是一个叛逆的女子,跟她父亲的助手,司机等很多男人谈过恋爱,堕过胎。医生将她的卵巢,子宫等器官都摘掉了,这就是她内心恐惧被“从内部全部挖出来”的原因。)

 

            熊晶AMAZINGLY将书中的故事重复了一遍,特别是那段父亲带着小哥哥去喀布尔将妹妹送给有钱人家那一段很打动熊晶,因为细节十分丰富。1952年秋,在赤贫的村庄沙德巴格,十岁的男孩阿卜杜拉和三岁的妹妹帕丽在书中经历了一场可能永生难以挽回的骨肉分离。妈妈在生帕丽的时候死于大出血,父亲萨布尔是个卖苦力的农民工,平时四处修路,挖沟,和泥,搬砖,砌墙,无力拉扯两个孩子,遂再娶同村女青年帕尔瓦娜。生子奥马尔时,正值严冬,孩子被活活冻死了,再生子伊克巴尔,但严寒将再度来袭。

 

  帕尔瓦娜的哥哥纳比在喀布尔一户富裕人家里做厨子兼司机,女主人妮拉·瓦赫达提特立独行,喜欢写诗,常以性为主题,惊世骇俗,为社会所不容,却无子女,纳比舅舅遂居间牵线。于是,萨布尔拉起红色的小勒勒车,装上帕丽,带上阿卜杜拉,步行穿过沙漠,前往繁华的喀京

 

一连串的变故之后,便是一场接一场的战争。苏联人来了,战争爆发了;苏联人走了,军阀们来了;军阀们走了,塔利班来了;塔利班走了,美国人来了。国破家亡,故事的主人公被迫流散,此后的故事将续写于喀布尔、加利福尼亚的圣何塞和法国的巴黎

 

熊晶觉得这本小说是很多短篇小说的CELECTION

 

 

官先生发言:

 

你们都讲完了,我讲讲。。。。金庸特别擅长描写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感情,这个阿富汗的作家呢,写主仆之间,有钱人和穷人之间的感情也写得很有深度。

 

温先生发言:(新会员)

 

 

我还是直接讲讲我心里的想法。

 

我平时只看报纸,新闻,经济,体育,都很吸引我。我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很没有意思。我们中国清朝,民国这类事情多了,那时候发生过很多这样的悲剧,阿富汗这个算什么!为了来讨论,又不得不看这本书,结果到了最后,还是觉得是一本好书。

 

阿富汗女人没有自我,当然女人的想法也比较复杂,她们一生很辛苦,要劳动,照顾小孩,但都没有地位,没有幸福。还要穿着传统蒙面服装,很不方便。

 

女性有的还要乞讨,有的生活在家庭的暴力之中,国家的悲剧让本来已经贫困的她们更加艰苦,生活给了她们绝望,在似乎感受不到希望的时候,她们的也很顽强地活着。

 

还有,我觉得这个作者有很强的结构能力,没有想到的事情他放在后面,UNEXPECTED的事情他放在最后面,让我很佩服。

 

JEAN发言

 

从地域还是情感上,这部小说都比《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更乱。【红楼梦】支离破碎,没有办法翻译,这部小说也是有很多线索,让人记不住,摸不到脑。

 

我觉得被狗咬的女孩是一个天才!最FASCINATING的是,她被自己亲生母亲抛弃了,却被另一个女人领养,珍惜!总之,这本书里讲到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母女之间的感情,正向熊晶讲的那样,姐妹之间也会因为嫉妒而互相残杀。

 

黄丽娟TERRESHA发言

 

我只读了一半,阿富汗人的名字很难记住。我觉得,人的亲情,跟血脉是相连的,认为父母不爱自己的人,会很叛逆,比如丽莎,在阿富汗她是一个妓女,不能生育,SO WHAT!但是到了巴黎,她就是一个浪漫的女名人。文化会改变人的命运,环境也会。

 

这本书真的很有意思。

 

周典乐发言

 

就像我跟May May说的,哎呀,太多人物了,记了前面忘掉后面,记了后面又忘掉前面,我真的不认为这本书比他前面那两本好,我比较喜欢【追风筝的人】啦。

 

(因为CAROL发言讲到了领养的事,典乐就讲了两个她的同事领养小孩的故事,都很成功。)

 

典乐原谅,因为我事先并不知道要我来写读书报告,所以我没有记住每个人讲了什么,全靠记忆。我忘了后来典乐讲了什么,也许因为我去了卫生间, So sorry

 

CAROL发言

 

我坐广州飞洛杉矶的飞机回美国,发现飞机上有二十多对领养中国幼儿的美国夫妻。我很担心那些宝宝会吵,结果一路上几乎没有听到小孩子哭。在飞机上,只要有BABY哭,妈妈或者爸爸就会马上站起来抱着摇动,哭一声就听不到第二声,很感动,真的没有听到宝宝的哭声。美国父母很会照顾那些孤儿。

 

被美国人抱养的孩子是很幸运的,生活得好,受教育的机会好。比跟他们自己的亲身父母在一起要幸福吧。

 

周芬娜补充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我们40岁之前,领养了一个女婴。她很漂亮,像我一样!她的妈妈前面生了两个女孩,最后这一个也是女孩,就不想要了。我们办好手续,因为带来美国还需要办很多手续,就将她暂时寄放在我婆婆家。结果第三天,那个婴儿的父亲,他像一个流氓,带着一群人把这个小孩抢回去了。如果她跟着我们,今天肯定上史坦福大学,拿博士学位。可是在台湾,在那么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可能都被卖掉了。

 

 

今天下午的相聚, 除了对 [遠山的回音] 的討論,  大家还借此机會共同切磋廚藝, 品味生活!

 

 

                                       ***************************************

 

这是MAYMAY查到的有关英文版[遠山的回音]上市以来的一些消息:

 

[遠山的回音] 荣膺各大榜单销售冠军。国外媒体和读者普遍认为  [遠山的回音]较胡赛尼之前的作品达到了更高的水平。纽约时报评论认为,这是胡赛尼迄今最令人信服、最扣人心弦的小说。美国亚马逊书店有网友评论道我不是那种 容易在读小说时动感情的读者,但是胡赛尼的新书[遠山的回音] 让我才看到四十五页就热泪滚滚……在这样的短评里很难做出足以匹配这部作品的评价。我想讲述的 东西有整整一打。

 

              [遠山的回音] 的出版也正是《追风筝的人》出版十周年之期。胡塞尼本人更因小说的巨大影响力,于2006年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遠山的回音》的故事都发生在阿富汗——更确切地说,始于阿富汗。

May May觉得,阿富汗因为胡塞尼的书而存在,胡塞尼的生命也因为阿富汗而获得意义。

            芬娜:阿富汗,土耳其,巴基斯坦,这些国家都是中东的火药桶,我们要尽量了解这些国家!

 

            这是一个美好的下午,感谢 CAROL + FENNAH

 

张慈记录 71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