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瑕随笔:教育,要沉住气了(二)一次教育谈话引发的思考


清瑕-100770  11/15   8533  
4.0/1 



   教育,要沉住气了(二)   

                   ---一次教育谈话引发的思考


题记:最近看到各教育群里的争论,突然想起2004写的一篇小文,虽然思想稚嫩,但确实对自己影响很大。特别是陶继新先生的谈话,让我获益匪浅。今天再掀出来,共同学习和反思。


2004年我收获了一句话,沉住气了

这句话是陶继新先生常说的一句话。沉住气了!看似从嘴边随意道出的一个词,但那是他用生活,用体验,用心灵感悟出的真理,这句话让多少教育人沉稳下来 ,使多少教育人静下心来,品位着,琢磨着走向新年!


有幸听陶先生谈教育,谈儒家文化,谈二者的关系。其实也不是完全被动地听,你是可以插话的,可以接着他的话谈出你的见解。在谈的过程中,他会很自然地留出空隙,让你能够有机会发表你的想法。无论你的见解多么浮浅,你都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出来。他会一直认真倾听,目光亲切而自然。这时你便会因得到鼓励而更加滔滔不绝。


起初,会很诧异:作为中国教育的资深人士,为什么这样平易近人?这时,你会感到,在你面前纵论儒家文化与天下教育的不仅是一位学者,而且一个亲近的师者、长者,一座很沉稳的山。


   在陶先生面前说话,你会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对教育的困惑、对人生的困惑说出来。他耐心地听着,含首微笑。还会适时轻声说同一句话:“要沉住气了!”后来,听别的朋友谈话,先生在应和中又很自然地说“要沉住气了”。


   “要沉住气了!”或许是先生对我们的最好告诫,是先生对教育的真知灼见,这里有着沉甸甸的份量和思考,代表着一种教育的厚度,生命的厚度。


    生活中的我们,常常心生烦躁,沉不住气,对别人生气,对自己生气,降低了生活质量。如果我们在教育中也心生烦躁,便会降低教育的质量。教育应该是一方净土,一方乐土,教育者应当沉下心来,做到心如止水,专心如一,守住心灵的宁静,体会教育的融融乐趣。


    
这些年,在国内,关于素质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新名词不断被创造出来,然后被大家争相炒作。关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课题研究多如牛毛,可是在实践中,大家仍然是应试教育的忠实维护者,是扼杀学生个性发展的帮凶。在海外,华裔父母同样循着老祖宗的路在走,爬藤爬藤,爬的孩子累断筋骨神。真感觉到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浮躁了,父母也好,老师也罢,越来越难以守住宁静,纷纷纵身跳入”追名逐利“的大海中,任其沉浮,左右不了孩子沉浮,也左右不了自己沉浮。


“要沉住气了!”使我终于彻底明白:明明已经看到大家在教育中很浮躁了,自己为什么还要跟着浮躁呢?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左右不了别人,但我完全可以左右得了自己啊。


    “要沉住气了!”好沉好沉的人生哲理啊。生活中的我们要沉得住气,就得学会善待生活,善待走进我们生活的人,善待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生活中的我们要沉得住气,就得学会简单,守住宁静。生活中的我们要沉得住气,就得学会修养自己的人格,学会提升生命成长的质量。


     “要沉住气了!”我们的人生才会去掉浮躁奢华之习气,去掉那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虚伪面孔。人生如酿酒,唯有沉得住气,精心酿造,越久才越香,越久才越醇。沉得住气,才能真正学会经营自己的人生,使人生增值,让生命精彩。


有一天,我们会老得走不动路了。但盘点人生,我们会发现,因为沉得住气,我们的人生结出了累累硕果。因为沉得住气,我们得以在人生中享受人生,享受虚浮所不能体会到的幸福与快乐。


     “要沉住气了!”从事教育的我们,真的要沉得住气啊,要用心精心呵护教育。虽然个人力量微不足道,但沉得住气就能在教育中有所作为。沉得住气,我们再也不会因为不同的教育争执而倍感不幸,更不会因为自己的语言被冷落而倍感自己的无助。
     “要沉住气了!”在内心深处,我无数次地这样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