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44《僧事百講》各種法器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8/26 15061
法器相當於一個寺院的時間表,讓一天的作息井然有序。如果法器司打不如法,就會擾亂大眾。
司法器的人,應該抱持「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以謹慎的心態自我警惕。
叢林有各種法器,一般最為人熟悉者,有鐘鼓、板,及殿堂使用的犍槌法器。法器是龍天耳目, 大眾共遵的訊號,寺院的一切行事,皆依法器為準則。
廣義來說,用於莊嚴壇場及祈禱、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所使用的法物、莊嚴物,或佛弟子攜帶的念珠、錫杖等修道資具,都可稱為法器。
法器法物與佛門生活息息相關,在這個講次裡,就佛門各種法器的內容、使用場合及功用等相關問題為大家作說明。
問(1):請問什麼是「法器」?
答:凡是用來莊嚴、唱誦、伴奏的樂器,如鐘鼓、鐘板、鐺鉿、魚鼓,都稱為「法器」。法器的功能主要是報時集眾、警策精進,除此之外,也是一種伎樂供養,道場的莊嚴。
法器相當於一個寺院的時間表,讓一天的作息井然有序。如果法器司打不如法,就會擾亂大眾,司法器的人應該抱持「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的心態自我警惕。
法器又稱「龍天耳目」,等於護法諸天的眼目,一動用法器,他們都知道、都聽到,知道要吃飯、課誦,要做什麼事了,大眾都要依法器的號令行動。不管修行、工作,甚至早晚課誦,法器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問(2):就法器的功能來看,大概可分成哪幾種類別呢?
答:法器的種類有好幾種,依功能來分類:
第一種是引導唱誦節奏,讓大眾跟隨法器整齊唱誦,如引磬、木魚。
第二種是報時的法器。叢林裡人眾很多,要讓大家知道什麼時間到了、要做什麼,或臨時集會等,就使用鐘、鼓、磬、雲板、魚梆等法器為訊號。又如晨鐘暮鼓,表示一天作息的開始與結束。鐘聲有警醒、警戒的作用,即使是鼓聲也是亂中有序,鼓聲中帶有節奏,能讓修行的人在精神、毅力上,隨著聲音、節奏有所關聯。
禪堂裡的報鐘,隨著敲打的時間、訊號,有一板一鐘、二板一鐘、三板一鐘等分別,大眾一聽就知道現在是開始修行的時間,或者要休息、解散了。
還有佛殿裡的板聲,一天二十四小時就有五種板聲訊號,從一板到五板,就可以知道現在是什麼時間。如晚上要休息了,就是敲一下「叩!」這是一板,等到通報所有大眾之後,就「叩!叩!」兩板表示結束。到了早晨三點左右,要到大寮[廚房]叫醒水頭燒水、飯頭煮飯,這時就叩三下「叩!叩!叩!」到了四點左右,打「叩!叩!叩叩!」四下,叫醒全山大眾起床,準備上早殿。四板以後,接著打五板「叩叩叩!叩叩!」。打完五板接報鐘,從一板到五板,一天作息就是這麼輪轉。
到了要用餐時,齋堂前的雲板一敲、叫香一打,全山大眾就知道要吃飯了;魚梆一開,表示要開動了。
叢林的法器代表不同的功能,具有警眾意義,也引導大眾作息整齊劃一。在寺院裡的生活,不需要太多語言,每天在單純的號令下就能井然有序。
問(3):聽說寺院的大鼓是由牛皮製成的,是否有違於佛教講的慈悲? 答:在這片大地裡,何處不是生命呢?牛皮已經成為物質,牛也已經不知到何處去,只留下這個骨頭、皮,甚至在藏傳佛教裡,還有很多是以人骨做成念珠或法器法物,他們也沒有想到這個是生命,它們到底是從生命而來的一種有價值的東西,可以作為有意義的紀念物。
同樣的,一張牛皮已經成為物質而不是生命,把這張牛皮拿來作為敲鼓的鼓面或法器,反而增加這頭牛在世間上的貢獻、紀念,所以不要鑽牛角尖,老是想著牛皮曾有過生命。
其實什麼東西都曾有生命,即使是我們的桌子、香爐,我們的書也有生命,就看它能流傳多久。有的人不愛惜使用,才用了一年、兩年就壞了;有的人用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可以用到五十年。廣義的生命是在時間之流裡面,不能只看短暫的一時。就如一頭牛,活著的生命是幾年,遺骸如果能繼續為這個世間上所用,那麼牠的生命就還可以再延續。
問(4):前面我們談到大鼓,接下來講大鐘。請為我們談談有關鐘的故事?
答:有關「鐘」的故事很多,如《緇門崇行錄》裡提到,隋代有一位智興法師,在大莊嚴寺擔任叩鐘的職務。由於他叩鐘時都虔誠祝禱「願諸聖賢同入道場」、「願諸惡趣聞我鐘聲,俱離苦惱」,而感得地獄道眾生脫離惡道之苦。
「鐘」在佛門的功用,有一首〈叩鐘偈〉是這麼寫的:「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鐘聲能發人深省,一直以來,晨鐘暮鼓不但為修行人所重視,一般社會上的人到了過年,也要撞頭鐘、敲鐘,認為這是「幸福鐘」。甚至美國過去獨立的時候,也要敲紀念獨立的紀念鐘,以昭告「我們美國獨立了!」 現在寺廟的敲鐘表示修行,每天的每一個階段也要敲鐘,告訴大家現在是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應該要做什麼、要如何用功等等。
問(5):法會進行中,有哪些法器是專門用來領導唱誦的速度或節奏?
答:在法會中,用以領導速度快慢或節奏者,是有關秩序方面的法器。在一個寺院裡,大眾修行最重要的法器就是大磬。一般課誦或法會進行時,大磬敲打的次數不多,但每敲一次大磬都是一個指示,召示大眾這時候要合掌、放掌,應該要快、要慢,應該要停、要起,大磬有很多功用,相當於整個唱誦的領導。
由於大磬很大,不好搬動,在某些場合也可以用引磬或木魚來代替。誦經如流水,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木魚在此時的作用是引導秩序、和音,一槌木魚就是一個字,引導大眾唱誦的音聲和諧一致,不會混亂,司打木魚者不可隨興任意快慢。
所以在法會中,引導大眾速度節奏的基本法器,就有大磬、引磬、木魚等。
問(6):剛才提到木魚的音聲是帶節奏的,佛門講求慈悲,為什麼要把法器雕刻成魚的形狀來敲打?
答:有人認為魚也是一個生命,為什麼佛教裡的法器要做成魚的形狀來敲它,難道不會感到很不慈悲嗎?其實不然。魚,是水裡的動物,牠有一個特性,就是不閉眼睛。牠生活在水裡面,一直都是睜開眼睛環視四周,表示一種生命的積極、警醒,表現它的活力,因此佛門裡的課誦敲打木魚,就是提醒我們要精進用功、有活力、不可懈怠。
問(7):在佛門的法器中,有一些很動聽的法器,如鐺鉿、鐃鈸等等,能不能我們說明鐺子與鉿子的功能是什麼?
答:佛教的讚偈是有板眼、帶節奏的。敲鐺子代表一板三眼,即一個板有三個小節奏,四分之四、二分之四,所以需要鐺、鉿、木魚來表現節奏。速度要快、要慢,在於鐺子,它能帶動大眾的快慢;但是快,也有一個限度及標準,就如唱歌,可以唱快、唱慢,鐺、鉿配合板眼敲打,便可以莊嚴節奏。
在佛教裡,這麼多的法器拿在手上,即使不敲打,也有一定的規矩。例如拿引磬的人,有所謂「平口的引磬」,表示引磬拿在手上,要與口的高度平齊,才顯得有精神,如果引磬的位置太高、太低,就不是很莊嚴了。
「合掌的木魚」,即雙手拿著木魚要像合掌,如果垂下來或分開了,都不好看。
「照面的鐺子」,手持鐺子的時候,就像拿鏡子照面,不能離得太遠,也不能拿得歪斜。
「平胸的鉿子」,手捧鉿子的高度,要平持在胸口,不宜太高或太低。 除了法器要拿得合法,敲打的輕重也要適當合宜。如早晚課誦與法會敲打木魚,會敲的人,在人多的場合當然要大聲一點,人少就小聲一點;敲的時候不但要合乎板眼,甚至大聲、小聲,以及速度快慢都要掌握得恰到好處,才是如法。
問(8):其他的法器、法物如念珠,它算是什麼樣的法物呢?
答:念珠,是修行人用來計數的法物,例如自己訂定一天要念一千聲佛號、一萬聲佛號,就用念珠來計算。或者也可以戴在身上,作為一種裝飾物、一種莊嚴。
念珠還有提醒的作用,戴在手上,可以提醒自己要精進念佛,不可以忘記;手提著念珠念佛也代表自己的信心,代表自己是一個佛教徒。 念珠代表功德、佛性、慈悲、善良、吉祥、圓滿、佛心,除了提醒自己精進、不做惡事,同時也是莊嚴的裝飾物。
問(9):現在坊間可以看到各式各樣、各種質材的念珠,您認為什麼材料的念珠最好呢?
答:念珠最早的由來,出自《木子經》裡,佛陀教導波流離王「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臥,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若復能滿一百萬遍者,當得斷除百八結業,……永斷煩惱根,獲無上果。」這裡提到以木子做成的串珠,就是佛經裡最早記載的念珠。
念珠演變到現在,已發展出各種不同的材質,常見的有以菩提子、水晶、香木、瑪瑙、琥珀、金、銀、珍珠等來串珠,在價格上也各有不同。
由於念珠容易遺失,例如在盥洗、換脫衣物時,離開身體就很容易掉落或被人帶走,所以也不需要太貴重。過去有一種念珠名為「星月菩提」,每一顆念珠上有一個月亮,其他都是星星;它的顏色近於木頭的黃褐色,念久了會慢慢變紅,帶有血色,這也要有相當的功夫。也有人以檀木做成念珠,一拿出來,檀木的香味令人身心清爽,這也有提振精神、啟發正念的作用。
念珠的材質很多,只要適合於自己的,就是最好。
問(10):還有的念珠是配掛在身上,要什麼身分的人才能配掛呢?
答:在一般寺院裡,只有住持大和尚可以把念珠掛在身上,或者當家、知客師也能配掛。念珠上都有穗子,從穗子的位置就可以知道配掛者的身分。例如大和尚掛的念珠,它的穗子在後面,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一位是住持和尚;有時當家師的念珠,穗子是在右邊;知客師掛的念珠,穗子在左邊。
我多年前到日本,看到一種左右兩邊都有穗子的念珠,就買了一串。因為我是佛光山的開山,當時我認為自己既是住持,主管一切,同時也是當家,要處理事情、買辦、採購;又是知客,一個客人來了都要找我去會客,因此我想,我集當家、知客、大和尚於一身,於是就掛這個左右都有穗子的念珠。這麼一掛,掛了幾十年了,這條念珠我也沒有換過,不管我到哪裡,它每天都跟隨著我,我不去動它,它也不容易掉,也不容易壞,就一直用到現在。
問(11):那麼,有的念珠很長,有的很短,差別在於珠子的數量各有不同。究竟念珠應該有多少顆珠子?這些數字是否也有特別的意義?
答:有的念珠是長的,可以掛在胸前、頸項,大概都有一百零八顆。「一百零八」, 在佛教裡代表的是願力、代表圓滿、長久。
有的是掛在手上的手珠,又稱「羅漢珠」,它只有幾顆,有十二顆、十八顆、 二十四顆,就看珠子的大小、戴的人手臂的粗細為方便,一般是用十二顆、十八顆、二十四顆,至於是不是一定要依這個數字,並不是很嚴重的問題。或者有些人的念珠長度不足以掛到頸項,掛在手腕上又嫌太長,就把它繞個兩圈掛在手上,也無有不可。
念珠除了作為修行的法物,也是一個裝飾,對於式樣、珠子的數量並沒有一定的限制,只要是合適於自己的,並不太計較。
問(12):一般來說,手上掛一串念珠,例如參加法會,或者到別人家拜訪的場合之下,是否也可以作為一種禮貌?
答:手上掛一串念珠,除了念佛,也等於是自己的配飾。就如現在要出門了,就要戴個手錶、掛個肩章,配戴個紀念物等等。
同樣,掛一串念珠可以表示身分,告訴大家:「我是一個佛教徒」、「我是念佛的人。」也可以作為護身,有保祐平安的意思。總之,配掛念珠的意義很好。
問(13):大家手裡拿著念珠念誦佛號,在撥動一顆一顆的珠子時,應該有什麼正確觀念嗎?
答:每撥動一顆念珠的動作,就是念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般是習慣用前面三個指頭來撥動,也不一定要求必須要怎麼做。如果有人提出一定要這樣、一定要那樣,那是一種方便執著,對修行而言,並不重要。
問(14):前面我們提到念珠的相關問題,能否和我們談談有關念珠的故事?
答:有一次蘇東坡看到佛印禪師,問他:「你手裡面拿的是什麼?」
佛印禪師回答:「我手裡拿的是念珠。」
蘇東坡再問:「你拿念珠做什麼?」
佛印禪師說:「我念觀世音呀!」
蘇東坡反問他:「觀世音菩薩手裡面也拿念珠,那麼他念什麼啊?」
佛印禪師答道:「他也念觀音呀」
蘇東坡感到不解,說:「觀世音為什麼自己要拿著念珠念自己的名字呢?」
佛印禪師說:「求人不如求己!」
我覺得禪語是很有意思的。這一句「求人不如求己」,說明了世間上每一個人,自己本身要有自信,要能夠自我肯定,自覺什麼都是「捨我其誰」。因此拿念珠念佛,佛就是我、我就是佛,我和佛是不二的,如果有了這種信心,那就是成功的條件了。
問(15):寺院到了進行大法會或傳戒時,大和尚出來主法,經常會手執一個如意或拂塵,這又是代表什麼意思?
答:如意,原本是印度古代的爪杖,形狀像雲朵或手掌,是用來搔背止癢的。到了中國,就成為一般的持物,象徵吉祥。
在佛教裡,如意演變為法師說法及法會時,拿在手上的法物。手裡拿著如意,代表吉祥如意,也代表合掌、代表莊嚴,表示向對方行禮,手上拿著如意,就代表了恭敬。
拂塵,表示拂塵除垢、驅邪,有清除煩惱、塵垢的意思。過去在講經、說法的法會中都有拂塵,象徵掃除穢氣,如果這個地方有蒼蠅隨處飛舞,拿著拂塵揮動一下,小動物也不敢在這裡飛動,就不至於為難講者了;也有的是作為秉告三寶、護法諸天之用,因此又稱「秉拂」。
佛教的大法會或傳戒時,也有拿著錫杖,表示威武或防身等意義;甚至在經典裡描述地藏菩薩的錫杖,可以「振開地獄之門」。
各種法物都有它代表的意義,我認為拿或不拿,並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拿了,就增添一分的莊嚴感,這些都屬於佛教的莊嚴具。
問(16):前面提到地藏菩薩手上持的一個法物,稱「錫杖」,錫杖是不是只有地藏菩薩才拿的呢?
答:也不一定。錫杖在過去,是比丘必備的持用物之一,行走道路時,可以驅趕毒蛇、蟲害;或到村落乞食,振動錫杖可以讓人知道。到了後世,才成為一種象徵性的法物。
如出家人受三壇大戒,一定有一個「傳錫杖」的程序,由戒師傳授錫杖給戒子。為什麼呢?因為出了家以後要行腳、雲遊,要走山路、要到遠處,一根錫杖可以保護自己,讓野狗、狼之類的動物不會來侵犯。而且有了錫杖,也顯得莊嚴、威風。
問(17):佛門裡的衣,是指穿著的衣服, 缽,是吃飯的用具,為什麼衣、缽是歸屬於法物?
答:三衣一缽,是出家人的隨身之物。
三衣,是出家人的基本服,即九條衣、七條衣、五條衣三種袈裟,又稱「福田衣」、「百衲衣」,代表出家僧侶的功德、精神,也是出家人的形象表徵,披搭上這種衣才像個出家人。在出家的生活裡,工作有工作服,出眾有出眾的衣服,行禮時有大禮服,在穿著上,還是有嚴格的規定。而在印度這個熱帶的地方,並不需要穿很多的衣服,只要有三衣,就足以維持生活上的穿用。
說到缽,出家人也要吃飯,缽是出家人的食器,又稱「應量器」,意思是應量而食,少欲知足。過去出家人有「三衣、缽、具不離身」的規矩,因為出家人到什麼地方都要托缽、吃飯,否則還要向別人借個碗、借個缽嗎?當然不能,這些都是要自備的。衣、缽,是一個出家人最基本的生活必用品,也是屬於法物的一種。
問(18):接下來是有關莊嚴的法器。我們到了法會的時候,往往會看到佛桌上有各種的布置,究竟這些布置、莊嚴物是愈多愈好,還是有一定的規格呢?
答:法會上的布置,不一定多就是好,有時候簡單也很好,總之要莊嚴、適當。
一般來說,佛桌上的香爐只能一個,燭台一對、花瓶一對,香爐、燭台及花瓶三者合稱「三具足」;此外還有供水杯,其他就不需要了,多了反而複雜,有失莊嚴。
問(19):談到香爐,前面提到的香爐是擺在供桌上,還有一種香爐是放在托盤,用雙手捧著,這又是什麼爐呢?
答:放在托盤上用手捧著的爐,稱「傳爐」。大和尚要出堂,要到三寶殿等堂口去禮拜,侍者就要把大和尚親用的爐,即法堂的爐請出來,到各個堂口去禮拜,這也表示恭敬。
這個爐是大和尚要拈香時,用他的爐上香;或者今天不是大和尚,而是別處的堂主、首座要拈香,也是用傳爐來表示特殊的敬意。
問(20):還有一種長柄的香爐,是持在手上的?
答:有把手的香爐稱「手爐」、「柄香爐」或「提爐」,通常是在拜懺時使用;上面插一炷香,可以拿著到各個佛前、殿堂禮佛。或者如「瑜伽燄口」法會時,大和尚要放燄口,要禱告、祈願,持手爐就很方便了。
問(21):我們在寺廟裡拜大悲懺、水懺,經本都有一個經架,上面蓋一塊經蓋,那麼在家信者在家裡的佛堂,是否也可以使用經架和經蓋呢?
答:家庭裡如果有佛堂,誦完經之後,經架上再加個經蓋,那樣很好,免得經本上受到灰塵的侵損;或者一部經還沒讀完,要暫時離開一下,又怕合起來讀到哪裡記不得了,這時也可以用經蓋蓋起來,以方便回來後繼續誦讀。所以經架、經蓋,只是作為修行、讀經時的一個方便,並無不可。
問(22):過去在佛前會點一對蠟燭或油燈,而現在很多人在佛前或祖先牌位前的燈,是以電燈泡取代,這麼做如法嗎?
答:點燈的意義代表光明、供養,主要是點亮自己的心燈。過去燃點豆油、汽油、洋油、蠟燭,都是為了讓佛前光明。到了現代,使用電器,也還是為了光明,因此不必去分別它是油燈還是燈泡,只要在佛前點亮光明,都代表供養,代表佛與人的心光互相輝映。
問(23):一般在雕塑佛菩薩的聖像之下會有一個座,這個座一定要蓮花座才可以嗎?
答:不一定。佛菩薩下面的座,有的是金剛座、蓮花座或各種的座,就等於人穿的衣服有各式各樣,佛菩薩的座位也是如此。我們恭敬佛菩薩,所以替他安立各種不同的座位,其實佛菩薩不會計較,不管是什麼座,佛菩薩一樣是端坐在上面,供人瞻仰禮拜。
問(24):佛殿裡通常會排一些蒲團,是不是什麼人進入佛殿,都可以跪到這個蒲團上禮拜呢?
答:進入佛殿,如果殿堂中間有三個蒲團,可以使用旁邊的兩個蒲團來禮拜。如果自覺自己的身分很高貴,如大和尚、大法師到了佛殿,在中間禮拜也不會有人阻止,佛也不會怪罪。不過最好還是謙虛一點,在旁邊禮拜就好。因此,要用哪一個蒲團禮拜,要視自己的身分地位或當時的情況而定。
問(25):到佛殿裡拜佛,一定要在蒲團上禮拜或就地上一拜才算禮貌嗎?
答:在虛空之中,哪裡沒有佛菩薩呢?只要心誠意到就好了。 一般人拜佛,會揀擇在這個地方拜、那個地方拜最適當,但是對一個老修行的人來說,明明佛像在那邊,他也會在這裡就拜了,只有初學佛的人才一定要到佛菩薩的面前、一定要在中間禮拜,唯恐菩薩沒有看到。 一個人以一念誠心禮拜,佛菩薩悉知悉見,都會知道、都會見到,不必有太多的分別、執著。
問(26):禮拜佛菩薩,是否會有什麼蒲團上的體驗呢?
答:在蒲團上禮拜,可以感受到一種喜悅。在這一拜裡,是以我的心和佛接心,承受佛的加持;這麼一拜,感覺到人擴大了,自己與虛空同在;這一拜,消除了人我對待,可以感受到個人在這個世間上是沒有對立的。這麼一拜,感到很輕鬆、自在;這一拜感覺到自己很尊嚴、很尊貴。
這一個「拜」的意義很多,只要肯拜,就是「禮佛一拜,福增無量;念佛一聲,罪滅河沙」。
問(27):在讚歎西方淨土的文章裡,有一句「寶幢寶蓋滿空排」,裡面提到的法器供具,也是形容西方淨土的意境嗎?
答:佛的世界,我們沒有見過,不過從一些畫作中的莊嚴布置,就可以想像過去的佛國淨土,都有很多天龍八部護持,天王、天將的衛護,當然還有傘蓋、祥雲,相當於一個大人物要出場、皇帝出巡了,必定是前呼後擁。
我想當初佛的弟子、門人多了,他要出去弘化時,也會有這樣前呼後擁的盛況,因此有幢、幡、傘蓋等莊嚴具,來莊嚴整個場面。
問(28):在描述極樂淨土的《阿彌陀經》裡,提到極樂國土的大眾,在清晨時「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這個「衣裓」又是什麼樣的供具呢?
答:衣裓,是盛花的器具。在西方極樂世界的大眾,他們一天的生活除了念佛、念法、念僧以外,還有經行等其他工作。早上也會和我們一樣,用衣的前襟兜起香花供物,然後飛行到其他佛國去供養佛,就如現在的人,也要把供品放在籃子裡提著去拜佛,自然就莊嚴了。
問(29):毗盧帽是在什麼場合、什麼法會可以穿戴?平常也可以戴嗎?
答:「毗盧帽」就是帽子上飾有毗盧佛像,穿戴起來表示隆重。
就如過去皇帝、百官朝臣上朝都要衣冠整齊,以示隆重。佛教在大法會中,主法的出家人戴上毗盧帽,就相當於元帥、統帥,要有一個特殊的記號、服裝,以表示他的重要性,毗盧帽就等於主席的帽子,平時不可以隨意穿戴。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