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73《僧事百講》僧侶一生@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3/02   13500  
4.0/1 





  一個出家人,到了人生最後,應該在這個世間留下歷史,給人稱讚;留下事業、留下功業、留下佛法、留下功勛,給人懷念。

   出家是一生一世的選擇,一個人要想出家,首當具有出世的性格,否則人在佛門,心在紅塵,也難以安心辦道。即便是出了家,在世間上,無論做什麼事,也要福德因緣具足,才能稱心如意,因此,出家人平時要與人廣結善緣,修道路上才能擁有好因緣。 

  所謂「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出家人一生在寺廟裡修行辦道,究竟如何把出家人的角色扮演好呢?本講內容有出家人的每日作息、出家的生涯規劃、參學問道的條件、與同道的相處、與常住的關係等問題作探討。


 問(1):一個人出生時,沒有辦法選擇父母,長大後,要想出家,總可以自己做決定。出家要如何選擇依止的師父和道場呢?

 答:出家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因此,選擇好的師父、好的道場很重要。出家,要選擇一個跟自己有緣的師父,例如,我是喜好辦道的,我就找一個著重修道的師父;我是好學的,就找一個喜歡做學問的師父,總之,師徒之間要能相應。

   除了自己歡喜之外,還要選擇一個有道的道場。想想,如果寺廟每天趕經懺,我喜歡嗎?每天種田,我喜歡嗎?每天做工,我喜歡嗎?所以,無論選擇的是念佛道場,或是參禪道場,這個道場都要有弘法度眾的功能。

   一個人不出家,做在家人,人生幾十年後,一樣要死;出了家,有常住,有師父,最後也是要死。不過出家比不出家好,因為出家人對死亡看破、放下,知道死並不可怕,有道有德才重要。人間的路上,他就走得比較快樂。


 問(2):一個人要想從事任何事業,要考量性格是否合適。比如從事教育者,要有從事教育的性格;從事工程者,要有做工程的性格;從事政治者,要有從事政治的性格。同樣的道理,一個人要出家,要具備什麼樣的性格?

 答:出家要有出家的性格。出家的性格是什麼?我想最主要的就是「出離心」。出離心就是出世的心,例如我在這個世間生活,不貪圖、不執著、不計較,凡事看得開、放得下,很瀟灑、很自然,就是出離心。能具備出世的性格,才能作入世的事業,有道心有正念才不會被世俗所染著。 


 問(3):有的人出家是童貞入道,有的人是中年出家,這兩者之間,哪一種比較好?

 答:這很難判斷好壞。有的人適合童貞入道,他從童年出家以後,一路走來,在佛法裡,都很安順,沒有世俗的煩惱,規規矩矩、清清淨淨、簡簡單單。反而是有的人中年出家,帶了一身世俗的習氣,也就不能安心了。

   佛教裡童貞入道的大德,例如:追隨佛陀出家的弟子阿難、羅羅,八歲成佛的妙慧童女、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的善財童子、二十六歲赴印度求法的玄奘大師等,都是大家所熟知的。

   但也有的人童年出家,長大之後,羨慕起社會的繁榮,而不能安心學道。反而是中年出家的人,他看破俗事,不再貪戀世間的富貴榮華,來到佛門之後,身心就很安住。例如,蓮池大師、虛雲老和尚、弘一大師等都是中年出家,他們在道業上的成就及對佛法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說,哪一種人適合出家?我這一生看了很多,覺得很難下定論。不過,如果你出家出得很如法,在寺院裡住得很自在,這個出家,就是出了好家了。 


 問(4):有的人出家,身心安住;有的人,人在佛門,心卻不在佛門。究竟出家的層次分有幾種呢?

 答:在佛教裡,出家的層次有四種:一種是身心俱出家,身體披了袈裟,心也入道了,對於世間欲望,毫無貪戀。有一種是心出家,身沒有出家,就如一般的居士,身處五欲塵勞的世間,而心向修道;好比當初六祖惠能大師在獵人群中生活十幾年,照樣地修行,境界也是很高。有一種是身出家,心不出家,他雖然穿了出家人的衣服,不過心裡卻充滿了五欲六塵的煩惱。還有一種是身心俱不出家,他沒有信仰,沒有入道,耽染於欲望之中,與道相距甚遠。 


 問(5):出家以後,可以還俗嗎?還俗是不是有罪過呢? 

答:還俗是平常事,過去做出家人,現在做在家人,沒有罪過。出家人不能心嚮佛道,不能受持佛制的戒律,還是還俗比較好。還俗之後,信仰仍然不變,況且在家修行也不是沒有功德,在家修道也能成就。還俗只是性格不適合出家,並無罪過。 


 問(6):身為弟子的人,應該如何恭敬師父呢? 

答:師父就等於父母,他教育我,教訓我,我要能接受。或許你說:「我的師父不健全。」你身為弟子對求法的恭敬態度都不健全,還顛倒去要求你的師父要十全十美,這樣的心態,可能連佛祖來到你面前,你也會認為佛祖有問題。 

  總之,做人弟子,恭敬師父很重要。他是師父,你就應該以師父之名來尊敬他、服從他、侍候他,所謂「有事,弟子服其勞」也。


 問(7):師父又應如何教育弟子呢?

 答:師父要有信譽、有道德、有規矩。例如,生活上,要讓徒弟的作息都能依循寺院的鐘板號令行事,為人要正派,讓徒弟生起尊敬心。身教重於言教,一個為師者,要讓徒弟看得起你。 

  所以,今日佛門,做老師者應該像個老師。要能像個老師,就要有道德、有學問、有正派,要能教育弟子、養育弟子。

  那麼做弟子的,既然出家拜師父,則要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觀念,要好好地服從師父、侍候師父。


 問(8):出家人一生都在寺院裡生活,對自己的人生,應該怎麼規劃呢? 

答:一個人出了家以後,凡事都要能配合寺廟、常住的運作。出家後的第一個五年、十年,就是要為常住效勞。所謂「興家立業」,出家之後,常住就是我的家了,我不能不為這個家努力,對它要有一點貢獻。 

  除了貢獻常住,還要充實自己,舉凡修行、學禪、學戒、做學問、研究經典等都要下功夫,甚至要能講說一部經典,自利利他。 

  所謂「三十而立」,到了三、四十歲,就要開始弘揚佛法,講說經論,在佛法大海裡找到自己的成就。尤其「身教重於言教」,還要參禪學道,要苦行修行,做為大家的示範。

   這些固然是出家的生涯規劃,但出家人凡事低調一點、本分一些,把一個出家人的角色扮演好最重要。

   我自己一生的規劃,就是別人要我做什麼我就去做。例如年輕人要我辦佛學院,我就辦佛學院;老年人要我辦養老院,我就辦養老院;社會善心人士要我辦育幼院,我就辦育幼院;信徒來到寺廟拜佛,沒有地方住,我就建朝山會館;沒有地方吃飯,我就建齋堂;沒有書看,我就建圖書館;感到佛教要有藝術展覽,我就建美術館。 

  所以,規劃不一定都是為自己規劃,也可以為別人規劃,別人擁有了,還怕自己會沒有嗎?


 問(9):一個出家人對自己的修行生活,應該有所規劃。出家人如何訂定自我修持的計劃表? 

答:叢林有句話說:「五年學戒,方准聽教參禪。」現今出家的學道人,假定是二十歲學道,應該要有五年的學戒時間。學戒就是修苦行,學規矩,舉凡挑柴、擔水、典座、做早晚功課、清潔道場等。有了這五年的苦行功夫,結了人緣,再去聽教、參禪,大家都會很欣賞你,覺得你有規矩。

   在禪、教裡學習十年,也才三十五歲,之後再出去參學也還不遲。你是嚮往禪門的,就找幾個禪師參學;你是嚮往律學的,就找幾個律師參學;你是嚮往淨土的,就找幾個念佛的人問道。

   到了四十多歲以後,就要出去講經說法,弘法結緣。但是你也要有人緣,人家才肯邀請你。你平常不結緣,沒有人緣,又不好好修行,沒有真實的功夫,就是學問再好,人家也不會邀請你。

   到了六十歲以上,一切就隨緣了,所謂「達者兼善天下,不達者獨善其身」,好好地安住一方修行,這樣的一生也算是沒有白過的。 


 問(10):「五年學戒,方准聽教參禪」,其中的「五年學戒」,學習內容有哪些呢? 

答:五年學戒的學習內容就是戒律,例如《毗尼日用》,是修行人日常持守的戒條,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前,每一個時刻、每一個行為,如何保持正念、發菩提心,都有明確的記載。隨時隨地記住戒條,並予落實,就能遠離煩惱。 

  例如,洗臉的時候,要想:「以水洗面,當願眾生;得淨法門,永無垢染。」洗手時則稱念:「以水盥掌,當願眾生;得清淨手,受持佛法。」甚至吃飯的時候,發願所有人等都能吃飽。

   舉心動念都能與戒律配合,就是與佛法配合,對養成慈悲心、養成正見、養成柔軟心等等,這對修道都是福德資糧。 


 問(11):道場裡,每天的起居作息內容是什麼? 

答:一個出家人,在一個道場裡的作息,就姑且說是「道場一日」或「禪者一日」。一日之始,聞鐘聲起床,之後盥洗、參與早課。做完早課,第二件事情,就是去齋堂過堂吃飯。第三件事情,打掃、清潔,把寺廟前後院落、道路小徑都打掃乾淨。接著就是打坐、讀經、念佛,甚至上課、講習。

  總之一句,要把每一分、每一秒用在學習上。想想,那麼多的大藏經,看一遍要花多少時間?那麼清淨莊嚴的道場,在裡面住是多麼舒服,怎能不珍惜?所以,有了一張床鋪,我不一定用來睡覺,在床上打坐也很好;有了一點時間,我不一定與人閒話家常,可以用來為公眾服務,或是念經、念佛、念法、念僧。出家人總要有正念、有正見、有正行,要行八正道。如果這些我們都能把它奉持好,人人重視和諧,重視正派,成就了六和僧團,那真是天下無事了啊! 


 問(12):出了家以後,應該再培養成什麼樣的性格? 

答:出家要養成的性格,第一個就是慈悲。慈悲就是行為不粗暴,講話不酸溜溜,不要刻薄,不要快嘴,不要如刀如刺地傷人,要很柔和。 

  過去,多少的同道、學生,坐了三個月的禪堂以後,問他有什麼進步?他們第一句話都是回答:「心地柔軟。」心變得柔軟,這就是進步了。 

  總之,初學者,要慈悲、柔和、溫順、正念、恭敬、威儀,舉心動念都要能讓人歡喜,讓人接受,讓人讚歎,才不枉修行一遭了。


 問(13):出家人要多親近善知識,一個出家人去行腳參學,尋師訪道,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答:說到參學,一個出家人要想外出參學,本身一定要具備一點佛法的素養,對自己的信仰要堅定不搖,總不能到了外面參學,對這個也懷疑,對那個也不信,心中無主,如何參究?況且你沒有佛法的內涵,無論走到哪裡,不但自己不安心,別人也不願收留你。所以自己心中要有主,要有信念,要有定力,要能如人家說的「出師」。不過,出師也要有出師的條件,要能人前人後。總之,自己要有一點道行、斤兩,才可以出外。


 問(14):出家人如何與道場裡的長輩、師兄弟、同參道友相處呢? 

答:平日與道場裡的同參道友相處,要能恭敬他、服務他、問候他、讚美他、隨順他、學習他。尤其是長老,你能這樣對待他,他會很喜歡你,願意傳授佛法或者一些人生經驗給你,你也就從中得到很多利益了。 

  年輕的學道人,要想親近善知識,不能不尊敬對方,甚至在接受了善知識的開導之後,還要給予讚歎,否則他也要想:「我和你沒有因緣,沒有關係,何必多此一舉,跟你辛苦嘮叨半天呢?」所以,尊重對方、讚美對方,侍奉他、學習他,是很重要的。 


 問(15):出家人都有一個常住,他與常住之間,應該建立什麼樣的關係? 

答:常住就是我們的寺院。那麼,寺院為什麼又叫作「常住」呢?因為寺院裡的佛、法、僧三寶,叫作「常住三寶」,所以寺院又稱為「常住」。

   每一個出家人都有常住。常住有好多種,出家了,就有剃度的常住;受戒了,就有受戒的常住;去讀書、參學了,就有參學的常住。那麼,好多的寺廟,就都是我的常住。因此,我要對它們生起感恩心、生起尊敬心,例如,我雖然是淨土宗的傳人,但是對於禪門的叢林,我也要尊敬,因為那也是我的常住。 

  出家人有一個終身安住辦道的依止常住,但對其他弘揚正法的寺廟,都應生起尊敬、讚歎。 


 問(16):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個出家人在一生的修道過程當中,難免會有一些逆境的考驗,應該如何讓自己的道心不會退失呢?

 答:第一是「以戒為師」,在僧團裡,只要能奉行戒律,戒律就會幫助我們通過考驗。面對逆境,要先檢視自己是否守戒。

   第二是忍耐,忍耐是出家人最重要的修行功夫,布施、持戒都還不及忍耐的功德大。世間上的人,為什麼稱為「世俗人」?因為他沒有忍耐的功力,一碰到逆境,就要發脾氣,起瞋心,而我們修道人不一樣,凡事都要忍一口氣。

   忍是認識,忍是接受,忍是擔當,忍是負責,忍是化解。 

  這個忍的功力,在我年輕的時候,也曾不斷地參究、學習。所謂「難忍能忍」,每次遇到難忍的事情時,我把它忍下來,即刻就會感覺到,我的修行功力又增加了五年,如是漸次,我的修行功夫就持續地在增加。所以,忍能增益我們的修行。 


 問(17):「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究竟弘法利生是包括哪些內容呢? 

答:講經、寫文章、僧伽教育,是弘法;到處說好話,成就別人,是弘法;把佛法廣大弘揚,讓世間人都能瞭解佛法、接受佛法,就是弘法。

   給人利益、給人歡喜、給人順利、給人富有、給人方便、給人吉祥、給人幫助、給人服務,就是利生。 

  佛教裡,每一個出家人,如果都能想到弘法利生,佛教一定興隆;如果逃避弘法利生,佛教就會衰敗,那麼你做為一個出家人,也就是沒有盡到護持佛法的責任了。「弘揚佛法本在僧」,佛教的宣揚一定要靠出家人的力量,否則出了家,不弘法利生,要做什麼呢?


 問(18):出家人要如何培養自己弘法利生的能力,或培養一些弘法的專長? 

答:如果你的頭腦很好、有思想,就多為佛教的未來設想,構思如何弘法利生、貢獻佛教事業。或者口才好,說好話、講經說法度眾也是專長。或許你口才不好,那你就勤勞服務,多為人做些好事。就算也沒這些特長,那麼別人做好事、說好話,你沒有嫉妒心,隨喜讚歎:「真好!大法師、大德。」也是有功德的。

   初學的出家人,在佛門裡要先學習說好話,做好事,隨喜讚歎別人的發心,你培養了這些性格,到那裡都給人接受、歡迎,必然能弘法利生的。 


 問(20):有的人出家久了,年紀大了,就想要有個徒弟。請問大師,出家人要具備什麼條件才可以收徒弟呢? 

答:出家人要想做師父,收徒弟,必須具備養育弟子的能力,要能如同對待兒子般,教育他、養育他,讓他將來有成就、有前途,才不愧對做人師父。如果收了一個徒弟,不養他又不教他,沒有讓他成功,不但對不起徒弟,也對不起自己,這是不應該的。


 問(21):每一個出家人,在他的一生當中,都應該建寺廟嗎? 

答:建寺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的,需要因緣具備才能做。所謂「建寺安僧」,既然建了寺廟,就要能提供出家人安住。過去寺院都講究住多少人眾,「我有五個人」、「我有一千個人」……,安住的人多了,大家驚嘆之餘,寺廟的名聲就高了。 

  現在許多的寺廟都是一個人住,一個人何必建寺廟?一個人到處掛單、寄住就可以了。所以,一人寺院是不合佛法的。為什麼?僧,是僧團,是團體,要有很多人住在一起學習一起辦道一起弘法利生。 


 問(21):信徒給予個人的供養,出家人接受供養的如法態度? 

答:出家人收到信徒的供養,要有一個觀念:這不是供養個人的,是供養常住大眾的。信徒的供養是十方僧物,是供養佛法僧的,要用於修建寺院、莊嚴道場、印贈經典、教育大眾,不是給我個人的。 

  如果他說:「你是我的師父,我要供養你。」甚至擺明說:「這是我要供養你的。」不得不接受他的好意,因為有的信徒,你不接受他的供養,他心裡會覺得不平安,只好勉為其難接受下來。不過你可以替他做功德,替他做大眾的供養,以此借花獻佛。 

  出家人,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什麼都有,還要什麼供養?就是這個世界也都是我們的,遊山玩水,山水沒有排斥我們;欣賞花草樹木,花草樹木也沒有嫌棄我們,天地日月都與我同在,我還要什麼?所以,一切歸於常住所有。不私蓄、不私有,具備這樣的性格,出家人才能生活得很快樂。


 問(22):出家人如果年紀大,常住讓他退休,日後他應該怎麼自修呢? 

答:過去大叢林裡,對於退休老和尚,常住都會安排一個堂口給他修行辦道、誦經禮拜,或者讓他能在那裡安心處理公務。一般都是安排住在西堂或後堂做堂主。總之,「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凡是出家人,一生都要為三寶自我健全。 


 問(23):出家人百年往生之後,身後事應該怎麼安排?

 答:一切交給常住安排,自己不必管以後要葬在哪一塊地、要放在哪一個龕位……,頂多是你在佛門有地位,有了些遺物,就做個遺囑把它轉送給常住,交給常住處理。所以,有常住真好! 


 問(24):出家人往生火化以後,有沒有有舍利子,是不是判定出家人有無修行嗎? 

答:修行人不一定要有舍利子。自古以來,哪裡說出家人圓寂後通通都要有舍利子?手上戴的念珠,有個隔珠,我用火燒了一下,起了火花,它就成為一個琉璃體的結晶,那麼它不也是舍利子了?所以,我覺得不要重視一個人往生後是否有舍利子。

   唐三藏玄奘大師,他的頭蓋骨當初迎奉到台灣時,多少萬人來迎接;後來蔣介石先生在日月潭興建玄奘寺供奉,也是多少萬人來供養,至今崇拜的人還是不斷。 

  所以,那一塊頭蓋骨,等於就是舍利子。舍利子不是金銀財寶,舍利子就是靈骨,就是骨灰。因此人死了,火葬了,全身也都是舍利子。 

  再說,有舍利子固然是有修行的人,但是也有的修行人,他本著灑脫、自在的性格離去,也可能不留下任何遺物,又何必一定要他留下什麼呢?總之,舍利子不是有無修行的唯一證明。 


 問(25):一個出家人,到了人生最後,應該在這個世間留下些什麼? 

答:留下歷史,給人稱讚;留下事業、留下功業、留下佛法、留下功勛,給人懷念。

   佛菩薩總是給人懷念、紀念,而做一個出家人,就是要學習佛菩薩的精神,也應該留下一點懷念給人。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