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大学毕业典礼的思绪


刘以栋-2764  03/31   20727  
5.0/1 

女儿大学毕业典礼思绪



刘以栋



大学毕业典礼每年都在世界各地举行,但对我来讲,今年跟往年不一样,因为我女儿今年毕业了。



孩子都是自己的好,所以讲述自己孩子的事时,容易加入感情的成份而带有炫耀的倾向。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误会,我在这里仅讲述我参加女儿大学毕业典礼时的个人思绪。虽然我对女儿的成长也很自豪,但我不想在这里讲述她大学四年的收获。



大学非大师之谓也,乃人多之谓也。女儿就读的这所南方大学虽然不是很大,但今年的全部毕业生也有两千多人,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这所大学里有四个古老的早期建筑,围成一个四方形。大学毕业典礼就在这四个楼围成的四方形草坪上举行,草坪上放满了折叠椅。学生加上家长有万人之多,停车比较困难,所以很多家长都是乘火车到学校参加毕业典礼。面对这么多的毕业生,我真的感到每个大学都是人才济济,英才辈出。想起参加女儿新生入学典礼时,有一位院长讲了这样一句话,我们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他们中学的顶尖的10%毕业生。我要告诉你们,在你们中间,90%的人毕业时不会进入顶尖的10%毕业生。讲得有点刻薄,但却是事实。家有毕业生的家长,大部分人可能会跟我一样,感觉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也会为孩子的成长而自豪。但我们应该想到,美国和世界有很多大学,每年都有成千万大学生走出校门。大学毕业,也就是一座人生的里程碑。套用一句我们时代的语言,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父母眼中的孩子,孩子眼中的世界。女儿的毕业典礼是在四方形场地进行,主席台在长方形的一端,然后是毕业生的座席。家长和亲属的座席在长方形的另一端。估计是体谅家长的心情,毕业生从家长这一端的一个大门掌旗列队进入他们的座席。从毕业生一开始进场,所有的家长都站起来,寻找队伍中自己的孩子。毕业生进场有两条通道,所以隔得远的家长就难发现队伍中自己的孩子。看着父母的期盼心情,再体会孩子们的心情,我们应该感到其中的差异。孩子们走在队伍里,又是分学院进场,所以容易被发现。家长是随便座的,孩子们一大早就去集合排练,并不知道家长坐哪里。我感到,家长心中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家长一样,当我看到女儿行走在队伍里,心里高兴。但女儿并没有看到我,因为我坐的地方离她入场的通道很远。我期望,她看到的是个缤纷的世界,和充满憧憬的未来。



再过五十年,我们重相会。这次毕业典礼上,走在2013年毕业生前面的是1963年毕业生队伍。大学毕业五十年后的今天,他们应该是新毕业生的爷爷辈的人了。他们的人生,他们的人生感悟,应该非常值得新毕业生们借鉴。我跟女儿说,要注意健康,到2063年你回来的时候,要能健康的走在你们的队伍里。我没有鼓励女儿去做他们这一届毕业生的佼佼者,五十年后能很荣耀地走在他们的同学中间。一方面,她非常懂事,不需要我去鼓励。另一方面,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没有必要给她太多人生压力。



穷人的孩子,学工去。在毕业典礼上,一度有一帮学生拿着他们毕业典礼服里的汗巾挥舞。过后,我问女儿这是怎么回事。她说,工学院每年都招了许多家庭收入比较低的学生,这样学校给工学院的学生补贴就比较多,经常超过学校给工学院的财政预算。学校要求工学院招收学生时能考虑到学院的预算,工学院领导则认为,招生应该择优录取,不应该被家庭收入束缚。工学院的毕业生挥舞汗巾,就是表示他们对学校的抗议和对工学院的支持。我个人认为,学工是一个比较实在的选择。如果没有特别的专长和爱好,学点实用的技能比较靠谱。一位工学院的领导曾经对参观工学院的中学生讲,美国很多大公司的总裁以前是学工的,而美国国会议员里则没有一个是以前学工的。在中国文化里,可能感到当个国会议员很荣耀,而在美国人心里,他们并不认为国会议员是个崇高的职业。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女儿就读的大学,是典型的美国私立大学。在毕业典礼中,坐我周围的除了一个新加坡女生外,周围的都是美国白人。新加坡女生是来参加她妹妹的毕业典礼。其他美国人有医术,会计,IT工作人员等。但就是在这样的一所大学里,我还是看到了许多华人毕业生的名字出现在毕业生名册上。许多华人毕业生因为是他们同学中的优秀毕业生而被列在前面。而草草看了一下名单,1963年毕业生里只有一位名字像华人名字,现在华人毕业生里华人要达到10%左右。如果美国大学不限制华人的入学比例的话,华人毕业生会更多。在毕业典礼上,我看到有从大陆和台湾来参加孩子毕业典礼的父母。现在中国真的是富有了,所以有钱和资格来美国参加毕业典礼。以前,一没有钱,二不容易拿到美国签证,所以中国家长很少来美国参加孩子毕业典礼的活动。更多的华人加入华人社区也有助于华人团体的发展和壮大。



它乡遇故知,不亦悦乎。借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我拜访了住在那里的几位朋友。女儿大学四年,我仅参加了她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期间没有去看她。我在美国生活,没有国内成功人士的那种悠闲,必须时刻为生活奔波。因为家里小的孩子还要上学,所以我只能自己去看女儿活动。逢年过节期间,如果女儿不回家,我的朋友经常把她接去过节,让我心怀感激。这次见到老朋友,看到他们生活很安逸,心情也很好,所以感觉在美国哪里生活都一样。只要生活安康,在美国哪个城市都可以过一个自己喜欢的生活。我不敢讲,我的朋友遍天下,也不期望我的朋友为我两肋插刀。但这些年来,曾经得到很多朋友的关怀和帮助,真的很感激。因为有朋友,人生才变得美好和充满希望。



事在人为,好自为之。在毕业典礼上,主要发言人是美国东部的一位市长。在毕业典礼这样的庆典活动中,主办单位总会邀请一位主要发言人来提高大会气氛。美国政客别的能力不一定行,但演讲还是有两下子的。这位市长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大家严父慈母、事在人为的道理。这样的场合,也就是讲一些大家都认可的话题,只是讲的故事要生动一些而已。据我所知,每个大学每年都会邀请一些社会名流给大家演讲。我一直鼓励女儿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兼听则明。大学邀请的人,总体来讲,还会是一些有思想的人。听听这些人的演讲,有利于对社会的看法。当然,这样的演讲者中也不乏夸夸其谈之徒,但也会有思想深沉的人。



女儿,读研去。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总会有一天,我们会感到孩子长大了,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已经超过我们自己,我们没有必要为他们的未来谋划。我自己来自农村,所以父母很早就让我自己为未来做决定,当然后果也是我自负。父母当年对我的期望,去考大学,把户口转出去。至于我后来把户口转到美国来,是父母根本没有想过的事。我对女儿讲,做你喜欢做的事,但要保证不会发生‘担心明天没有饭吃’这样的事。我们从中国来,不懂美国的语言和文化,没有户口,所以在美国生存下来就成了人生的主旋律。我们的孩子在美国长大,没有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障碍,没有户口问题,所以生存不是他们的考虑,我们也不需要用我们的标准去衡量他们。我对女儿说,你对你的行业比我清楚,所以你自己做选择,我们尊重你的决定。但从另一个角度,我期望她能读研究生深造。五十年前,能上大学的美国人可能不到高中毕业生的20%,所以那时的大学文凭可以保证他们一生中的优越感。现在,能上大学的美国人超过高中毕业生的一半,所以大学文凭并不能提供一辈子的生活保障。从这个角度看,读研就很有必要。我不想拿我们的孩子跟现在的成功人士比,因为他们不是一代人。我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创业成功人士比,因为创业成功是极少数。同时,创业成功经常跟孩子成长的环境有关,而我自己就没有去创业。



女儿毕业了,是她自己去体验生活的时候了。我不能替她去体验生活,也不能告诉她成功的准则,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会时刻牵挂着她,就像我母亲牵挂着已是成人的我。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xiangshui/user_blog_diary.php?did=152308#sthash.GIAi3yUg.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