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系列23:建立孩子双文化自信与投入社区有何关系?


李春燕  04/24   16167  
4.0/1 



整理者春燕注:L女士从如何引导孩子建立双文化自信,谈到她多年在社区组织活动的经验,对华人社区如何改进提出中肯的建议,有行动有分析值得大家学习。

L女士的分享:

我自己的孩子还小,但是我注意到周围朋友有大孩子的或多或少有身份认同,对自己的中国背景不自信的问题,所以想同大家取经和讨论怎样教育和引导小孩子,让小孩子能够自信,能够get best from both culture. 遇到种族歧视时,应该怎样去积极的应对。我觉得这些很重要。我遇到好几个很优秀的小中女,表示只嫁白人。这有很多原因,社会的,也有家庭的。我为她们很遗憾。

[鼓励和帮助孩子建立“双文化自我定位(Bicultural Identity)” | anonymous : http://www.weidb.com/g2722&p=11114&tag=userposts]

[O编辑总结:关于华人及ABC对自己的社会定位 - 未名空间(mitbbs.com)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CivilSociety/10305.html]


我目前做的有从小就告诉他们班上的小朋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经常一起讨论班上谁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同时灌输他们应该为自己的中国背景自豪,为自己懂三种语言(英,法,中)自豪。同时做家长的也积极做义工, 服务社区。爸爸当过镇上孩子足球队教练,我每年都去做孩子冰球队的经理,毎年夏天每个星期在公园组织一次体育活动。还有去学校给孩子们讲中国新年,中国近年的变化,中国高铁什么的。我的个人体会是 大人自己首先要自信,学习当地公民社会的文化,站出来为社区做贡献,扩大社交圈,孩子就会更容易交朋友,更容易自信。

[行动系列(21):孩子受小圈子排挤怎么办 | 李春燕 : http://lichunyan.weidb.com/p14723&g=1682&tag=736&page=1]

中国人聚在一起时经常讨论的话题就是子女教育,读书,弹琴,现在体育也越来越多了。但谈到为社区做贡献,常常听到的言论是我们这么忙,又忙工作,又忙孩子,哪有那个闲功夫。这种只顾一亩三分地的现象应该改变。

我多年领头在社区里举办小区活动的一点体会:大陆华人社区这一方面很缺乏。1.缺乏做义工,大家共建公民社会的意识。2. 缺乏出来做义工除了不领工资外要当一份本职工作来做,要认真,仔细的认识。中国人总觉得义工就是帮忙的,不用认真不用担责任。3. 缺乏社区建设时,就事论事,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心胸。总喜欢情绪化,恶意猜测反对者的出发点。

我目前就社区活动同非华人打交道,舒心,放心,知道一件事情只要人家答应了肯定会尽心尽力的去做,有什么争执,大家能克制自己,坐下来就事论事。大家不断进步。

这是我这几年投身社区活动学到的最大的经验是:规范化,程序化,公事公办,必要寻求专业人士(法律,财务)的指导。

转J的中肯评论:“同意华人需要多参与。不过现在有很大进步了,虽然还有差距。最大原因是印度人stay home mom多,大陆裔双薪家庭多,我们早期移民多数是靠奖学金来的,希望孩子念更好学校是很自然想法,自己就没尝试过其他选择,是真的忙,真的没参予的精力甚至本钱和自信。我认为新移民大量来美带来了机遇,携手我们可以改变华人社区很多,很多陪读妈妈eager to learn美国文化,她们见多识广去过很多地方,她们的孩子没有经济压力,有luxury学各种想学的东西,不必非进top学校,给她们一段时间,也许比我们早期移民有更宽的社交面。我们来得久,她们年轻,财力精力比我们强大,互相帮助可以让下一代更强,打破我们的局限性,大家可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勉!”

春燕评论:感谢分享多年实践的心得。咱们这里做事的也是经常遭白眼,但在群里互相鼓励,相信慢慢会改变“一亩三分地”的习惯。前段我们讨论如何鼓动更多人参与,以及沟通的重要。坚持沟通,打消各种善意恶意猜测不容易,只能不放弃慢慢来。少一分猜测,就多一分正能量。同意,程序化规范化能减少“对人不对事”的习惯。

[孩子你快乐自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