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88《僧事百講》特殊人物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4/10 15110
世間上,有種種人、種種性格,有男女老少、貧富貴賤、聰明愚笨的不同,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是特殊人物。
佛教史上,高僧大德輩出,都有其特殊之處,有的從愚劣轉為智者,有的從苦惱中掙脫,有的從邪道歸向正道,有的則由暴虐改為仁慈,有不惜生命、護法衛教者。無論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僧眾,行誼雖有殊異,但是他們對佛教的影響卻都是深遠的,對佛法的傳揚都是功不可沒的。本講次以佛教史上幾位特殊人物的事蹟作介紹。
問(1):佛陀時代的弟子都非常聰明、有智慧,可是當中也有很特殊的人,例如愚笨的周利槃陀伽、苦惱的尼提,他們求道的經歷是什麼?
答:世間上,有種種人、種種性格,有男女老少、貧富貴賤、聰明愚笨的不同,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是特殊人物。
佛世時代的周利槃陀伽,雖然他不聰明,但只要如孔子所說的「有教無類」,不輕易放棄他,把他當成一個人好好來教,不也是成為十八羅漢之一了嗎?又如苦人尼提,雖然他挑柴擔水、挑糞做苦工,但是只要你尊重他、愛護他,讓他覺得有尊嚴,他就會上進,也會成為高貴的人物。
所以,我們的社會要有愛心,要有慈悲,要給人鼓勵,再愚笨的人,只要你尊重他,他就能有所成長。
問(2):蓮花色是佛世時代神通第一的比丘尼,她有些什麼特殊的事蹟嗎?
答:蓮花色聰明美麗,但是她的遭遇卻不幸。最初母親為她找了一個女婿,可是後來母親卻和女婿有了私情。蓮花色女生下一個女兒之後,不願和母親共事一夫,一氣之下,就拋下女兒,離家出走。
她從北方逃到了南方,為了生存,就在當地做工。後來遇到了一個男人,又和他再婚。十多年過去,本來幸福美好的家庭,漸漸地丈夫也常常不回家了,再三查問,竟是丈夫在外包養女人。蓮華色女接受事實後,向丈夫說道:「沒有關係,你把她帶回來吧!」
帶回來後,一問之下,竟是自己的女兒。原來是丈夫到北方做生意時,遇到了她已經長大的女兒,從此女兒也就做了丈夫的情婦。 為此,她更加的痛苦,悲傷地說:「過去我和母親共事一夫,現在我又和女兒共事一夫 。」
這時,她已深深感覺到人生的醜陋,她厭惡這個世間,乾脆不好好做人,專門調戲男人,破壞別人的家庭,可謂做盡壞事。
外道收買了她去引誘目犍連,要她來破壞僧團的名譽。不過,由於目犍連有神通,知道蓮華色的惡念,也知道她一生不幸的遭遇。尊者教誡她人生要離苦得樂,必須要懺悔才能得救。蓮華色受到感化,到僧團學道出家,不久就證得了阿羅漢果。
有一次,佛陀前往忉利天為母說法後回到人間,第一個去迎佛的,就是蓮花色比丘尼。
問(3):佛陀時代,有一位指鬘外道,做盡殺人惡事,後來佛陀是如何度化他,讓他放下屠刀的呢?
答:指鬘外道殺人不眨眼,以殺人為樂,以殺人為榮,他把人的骨頭、手指剁下來之後,通通都穿了繩子,掛在身上。所謂「高處不勝寒」,就連佛陀這麼一個偉大的人物,想要傷害他、除去他的人還是很多。不過,佛陀畢竟是智慧圓滿的覺者,面對這種人,還是把他降伏了,讓他出了家。
在指鬘外道殺了九百九十九人的時候,一度動念要殺害自己的母親,以便湊足一千人。佛陀知道這件事後,前往化度。指鬘一見到佛陀前來,手持利劍,立刻上前,要想加害佛陀。佛陀深感憐憫,為他說法,最後終於感化他,讓他懺悔改過,皈依了佛門,後來還證得羅漢果位。
問(4):印度的阿育王,原是一位暴虐無道的國王,後來轉為仁慈愛民,且成為佛教的大護法。關於他,有些什麼特殊的事蹟嗎?
答:印度的阿育王與中國的秦始皇生於差不多的時代,有著差不多的性格,更有差不多的情況。阿育王用武力統一了印度,但由於他殺人無數,壞事做盡,當他去巡視那些被征服的小國時,人民都用仇視的眼光看他,促使他醒悟:「我征服他們的國家,卻沒有征服他們的心,從他們的眼睛裡,我看到了他們對我的不滿。」
阿育王幸好有許多大臣、比丘都對他說:「大王!如果你能行善,用佛法來對待人民,給予救濟、慈悲,將會是舉世的福利。」阿育王聽從建議,進而落實,後來大家都非常感謝阿育王的善行。
因此,當阿育王再去訪問這許多國家的時候,人民都扶老攜幼,爭相來迎接。這時,阿育王體會到法的勝利比力的勝利重要,力降伏人,沒有降伏心,而法降伏人,還降伏了他的心,所以,法的勝利才是真正的勝利。
問(5):鳩摩羅什是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除了翻譯經典的貢獻之外,他一生還有很多為人稱頌的事蹟嗎? 答:鳩摩羅什是東晉龜茲國人,由於很聰明、有智慧,就給後秦姚興迎請到宮中,在逍遙園裡翻譯經典。
可是姚興心生異想:「我們的國家,有這麼一個聰明的人,而他卻出家了,出家不生男育女,後代沒有流傳,很可惜!」於是強加送給他十二個宮女,要想讓他留下智慧的種子。並且為羅什另建官舍,給予豐厚供養,不讓羅什住在僧房裡。羅什雖然心裡苦惱,但是為了弘法的重任,只有勉強聽任安排。
羅什大師為了譯經事業的開展,雖處污泥但心不染塵。
圓寂前,在大眾面前發願:「我翻譯的經典,如果沒有錯誤,舌頭也就燒不爛;如果有錯誤,全身都會燒毀。」羅什圓寂以後火葬,果真舌燒不爛,至今他所翻譯的《金剛經》、《彌陀經》、《法華經》、《維摩經》等,也都廣為流傳。
問(6):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有很多的皇帝,而在眾多的皇帝當中,就佛教來說,最特殊的應該是有「菩薩皇帝」之稱的梁武帝。究竟梁武帝在佛教裡有些什麼貢獻呢?
答:說到梁武帝對佛教的貢獻,他在向達摩祖師問法時就曾說過,他一生度僧、建寺、造像、印經。這些確實是助長了佛教的興隆,而達摩祖師卻認為,這些都是有為法,只是人天福報,因此要梁武帝進一步對法性真如有體驗。
四次捨身同泰寺出家,成為菩薩皇帝的佳話。尤以在梁武帝之前,出家人並沒有素食的規定,一直到武帝根據《涅槃經》等大乘經典,寫了<斷酒肉文>之後,才由此打開中國佛教出家人吃素的制度。
問(7):唐代玄奘大師為了度化窺基大師,費盡許多苦心,給予很多方便,最後才成就他成為三藏法師。請問大師,窺基大師得度的因緣如何?
答:窺基是大將軍尉遲公的兒子,聰明伶俐,相貌堂堂,玄奘大師看到他很歡喜,就說:「你跟我出家吧!」但是窺基始終不肯,還跟玄奘大師開了個玩笑:「你要我跟你出家,要遵守我三個條件,我要一車的美酒、一車的美人、一車的佛書,這些都能擁有,我就跟你出家。」如果是現在,有人提出這樣的要求,一定會被非議被拒絕。不過,玄奘大師愛才惜才,也知窺基大師有宿慧,就說:「我承認你出家!」所以,窺基大師也被稱為「三車法師」,三車指的就是經書、美酒、美人。
不過,他出了家以後,由於研讀經典,善根增長,明白五欲的罪惡。有一天,他幡然醒悟:「佛法經論處處皆是禪悅法喜,何苦要這些來拖累自己呢?」醒悟的窺基大師,於是摒除三車,專心理解經論法義。
窺基成為唐三藏玄奘的傳人,唯識宗的祖師,後來唯識學都是靠他弘傳,成為中國佛教八宗之一。他著有《瑜伽師地論略纂》、《大乘法苑義林章》、《對法論疏》等百部論疏,故有「百疏論主」的美譽。
問(8):學法求道,能得善知識,實在難遭難遇。聽說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出家,乃至親近老師等等,他的求道過程有什麼特殊之處?
答:五祖弘忍和他的老師四祖道信都是特殊人物。四祖道信是《信心銘》作者,禪宗三祖僧璨大師的弟子。《信心銘》在佛教裡很有名氣,是禪門的寶典。五祖的出家有很殊特之處。
有一次,有一個老人家,是五祖的前生,他想要拜四祖道信做師父。四祖說:「你太老了,老了出家麻煩,難以肩負弘化的重責大任。」老人家聽了,心裡感到慚愧:「我老了無用,老師不願意收我為徒。」
感到絕望的五祖走到一個江邊,有很多的女子正在那裡洗衣服,他想:「如果有一個人能讓我跟她借個胎,趕快讓我投胎……。」說時遲,那時快,當中就有一個女孩子懷孕了。可是沒有出嫁的媽媽懷孕,畢竟是很不名譽的事。後來生下的孩子,沒有爸爸,也沒有姓,里中的人乾脆就叫他作「無姓兒」。 無姓兒長大以後,日子過得很清苦,替人家放牛。有一次,道信從他放牛的地方經過,聽到一個小孩在唱歌,沒想到這小孩遠遠看到他,趕緊往前追跑,熱情地拉住他的法衣不放,要求道信讓他出家。
道信一看,摸摸他的頭說:「你年紀這麼小,怎麼可以出家呢?」
無姓兒很不高興地說:「禪師!過去你嫌我太老,現在又嫌我太小,究竟什麼時候你才肯度我出家?」
這時道信記起過去曾經承認一個老人家要度他出家,「不就是他嗎?」趕忙再問:「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家住在哪裡?」
「我叫無姓兒,家住十里巷。」
「人人都有姓氏,你怎麼說無姓呢?你到底是姓什麼呢?」
「我以佛性為姓,所以無姓。」
道信禪師聽了非常歡喜,小小年紀,就這麼有智慧,實在是佛門龍象。所以,就讓這個小孩子出了家,後來成為禪門的五祖弘忍大師,道弘一方,為禪門爭光。
問(9):日本有位一休和尚,他生性機靈智慧,有什麼奇特的行誼?
答:一休是近代日本大德寺的禪師,是一位很傳奇、特殊的人物,如果在中國,他跟金山活佛、濟顛道濟禪師,都是差不多類型的人物,不過一休教化的行誼又再高雅一點。
一休從小就很有智慧。有一個信徒供養他的師父一瓶蜂蜜,蜂蜜香甜味美,恰巧師父收了這瓶蜂蜜之後,又要出門,心想小孩子好吃,覺得不放心,於是在臨走前,對一休說:「耶!這是毒藥,千萬不能動,碰了是很危險的!」
一休是何等聰明的沙彌,怎麼會不懂師父的意思?待師父走遠了,他就把這一瓶蜂蜜吃完了。 等到師父快回來了,一休心想:「糟糕!這一瓶蜂蜜沒有了,怎麼辦?」靈機一動,他就把師父最心愛的一個陶瓷花瓶打碎了。師父一回來,他就坐在旁邊大哭。
師父說:「你哭什麼呢?」
一休說:「我把東西打碎了。」
「打碎了也不用哭啊!」
他說:「我不該打破師父心愛的花瓶,為了向師父謝罪,我把師父的毒藥拿來吃了,我馬上就要死了,我不能活了。」師父聽了哭笑不得。
這個故事足以說明一休這個人有不凡的智慧。
問(10):「八指頭陀」寄禪法師原來是一個牧童,窮得連三餐都吃不飽,後來卻當上中國佛教會會長,也被尊稱為詩僧,他有什麼獨特的事蹟?
答:八指頭陀是中華民國第一任佛教會會長,還沒出家前,家裡很貧窮,後來在無意間出了家,成了一個苦行的修行人,很有道心。為什麼叫作「八指頭陀」呢?因為有一次他在衡陽岐山下的阿育王寺禮佛舍利時,把兩根手指頭燒來供佛,從此自稱「八指頭陀」。這如果沒有虔誠向道之心,是無法忍受這樣的苦楚的。
八指頭陀是湖南人,從小就給人覺得聰明,可惜家裡沒有錢供他讀書。但是有一次他坐船重遊洞庭湖,正當船隻隨著洞庭湖水飄盪時,卻能順口哼出「危樓百尺臨江渚,多少遊人去不回。今日扁舟誰更上?洞庭波送一僧來」的詩句,全船的人聽了都驚歎不已:「這個小和尚不簡單,詩詞作得這麼美麗!」
他留有《八指頭陀詩集》、《嚼梅吟稿》等遺世,也都很有名氣。
問(11):楊仁山居士是清末民初復興中國佛教很重要的一個人物,他對佛教付出的重要事蹟有哪些?
答:楊仁山就是楊文會,他是中國語言學家趙元任、美國大學者楊步偉伉儷的祖父。他在少年的時候,反佛教,不信佛,後來無意之間,在一個書攤上,看到一本《華嚴經》,《華嚴經》一共有好幾卷,他就站到那個地方,認真地把它看完了。看了入迷,不由得驚歎佛法之偉大,知道自己過去的錯誤,從此就信仰了佛教。
後來他親自到日本,收集中國古代佛學著作,在南京成立祇洹精舍、金陵刻經處,一面在金陵刻經處印古本經書,宣揚佛法,一面在祇洹精舍從事教育。他將教育、文化一起發展,對中國佛教有很大的貢獻,對中興佛教有很大的功勞。因為他,佛教才有經書;因為他,佛教才有人才。可以說,民國以後,仰賴他的這種發心,佛教才能生存。
楊仁山居士從事刻經事業,態度嚴謹。他訂下「三不刻」的原則:一者,疑偽者不刻;二者,文義淺俗者不刻;三者,乩壇之書不刻。晚年,為使刻經事業能夠源遠流長,他還捐出房舍七十一間,做為刻經處的永久地址,而遺留給三個兒子的,卻是各自分認三千餘兩銀子的債務。
他在世時常說:「吾在世一分時,當於佛法盡一分時之力。」仁山公而忘私,盡一切所有奉獻佛教事業的精神令人敬佩,也深深地影響了後代子孫。
問(12):虛雲老和尚是禪宗五宗法脈的繼承大師,一生對佛教有深遠的貢獻,他的偉大事蹟如何?
答:虛雲老和尚是禪門法匠,一經參禪入定,幾天後才會出定,甚至還有民間傳說是三個月、幾個月的。有關他的傳奇故事很多,他在各地積極重建寺院、高壽一百歲以上、度眾很慈悲,追隨他的僧俗弟子為數眾多,也曾前往各名山大剎參訪學道。他為了報答父母恩情,還發心朝禮五台山,歷經三年時間,雖備嘗飢寒之苦,幾次大病,卻都感得文殊菩薩相救,最後終於完成心願。
虛雲老和尚雖然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對佛教的功勛還是長留人間。他曾於馬來西亞、泰國、香港、台灣等地弘化,也曾在雲南弘化十八年,他說服了滇軍協統李根源,避免了一場逐僧毀寺的禍患。
老和尚一生平易近人,大公無私,每於道場完工之時,便擇一住持任之,自己則是悄然退隱。其愛教愛國的精神更是令人敬佩,抗日期間,他挺身而出,登高呼籲救國救民,並教導佛教徒先有國而後有教。
問(13):仁山法師「大鬧金山寺」事件在佛教界很有名,這發生的過程內容為何? 答:仁山長老是我受戒時的教授阿闍黎,三師之一。我親近過他,當時我們都說他是「鐵嘴仁山」。為什麼?說到《法華經》,七卷《法華經》他通通會背;說到《華嚴經》,《華嚴經》八十卷,無論講到哪一段,他都能背誦出來。他很有才華,在金山觀音閣裡編《法海波瀾》,每個月都出版一大本,我們做學生時也都曾經閱讀過。
他是楊文會(楊仁山)成立的支那內學院學生。民國初年,他從支那內學院回到金山。那時,孫中山先生革命成功,中國一切重新來起,他就把金山所有的出家人都集合起來,畢竟年少先進,他對著大家說:「唉呀!我們鎮江,什麼叫『諸頭山』?就是『豬頭山』,都是一些不學無術的人啊!哪一個人能寫二百個字的一封信呢?所以,現在佛教要改革。孫中山革命成功,我們要改革!」
那時候的佛教,哪裡能容許他改革?他這麼一講,當天晚上,當家師霜亭法師和鎮江的諸山長老就把他吊起來,把牙齒都給打掉了。不過,後來還是有人救了他,他躲到金山江濱的蘆材灘裡,將近一個禮拜,後來得到太虛大師、孫中山先生營救,才保住了一條小命。
不過,仁山法師這個人也了不起,經過了「大鬧金山」事件之後,名譽敗壞,有一次他到馬來西亞弘法,人家問他從哪裡來,他說:「我從金山來呀!」
「唉呀!金山來呀!金山有個業障鬼仁山大鬧金山,你知道嗎?」
「知道、知道!」後來他還用錢供養對方,並表示:「慚愧、慚愧!」話一說完,他就瀟灑地離開了。對他來說,革新佛教是勢在必行,對於別人的毀譽,他淡然處之。
問(14):台灣汐止「肉身不壞」的慈航菩薩,以慈悲聞名,並對青年學僧備加愛護,這位佛教人物有何讓人感動的行誼?
答:慈航菩薩慈悲熱忱,熱愛佛教、熱愛弟子,讓我們這許多後輩學人都感到欽佩、感嘆。他的慈悲、無我令人敬佩,你向他要什麼,他都會給你,尤其見到我們這群年輕人,他總是熱情、歡喜。
記得一九四九年,我們初到台灣時,因為政府的不瞭解,慈航菩薩和我們幾個人都被視為嫌疑人物,遭受逮捕。我比他早被救出來,他坐了一百多天的牢獄,在牢獄裡,他仍不忘打佛七,精進念佛。
脫離了牢獄之災後,大陸的青年學僧陸續來到台灣,慈航菩薩決定為他們覓尋一永久居處。後來就在台北汐止開創彌勒內院,為學僧授課,一天八小時的課程之餘,還寫作、編書,平時如果有信眾前來請益佛法,不論人數多寡,也不論其身分來歷如何,更是有問則必答。
一九五四年,慈航菩薩在關房中圓寂,大眾遵照遺囑,將遺體封缸後安葬於後山的墓塔。五年後開缸,全身完好,成為肉身菩薩。
慈航菩薩「肉身不壞」展現他的大悲心。佛教哪裡有什麼「肉身不壞」的事?佛教講諸法無常,一切都會毀壞,肉身怎麼會不壞?這是他為了要保護大陸來台的年輕人,在那裡生活能不受傷害,所以就用「肉身不壞」,維護大家的生活,維護佛教弘法需求。
問(15):曾經擔任中國大陸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樸初居士,他對中國大陸佛教的發展、貢獻為何?
答:二十年前,一九八九年,我到中國大陸去探親,趙樸初居士到飛機場來迎接我,記得當時他跟我講的第一句話就是「千載一時,一時千載」,真是意味深長。我在大陸訪問的一個月期間,多承蒙他照顧。在他往生時,我為他寫了一幅輓聯──「人天眼滅」,至今還掛在他的靈堂裡。
我很懷念趙樸老,他是大陸佛教文革以後的一位救星菩薩,沒有趙樸初,大陸就沒有今日的佛教。這是現在大陸僧俗二眾,甚至於政治人物,大家一概認定的。
趙樸老是一位慈悲的長者,過去,他致力於修復寺院,興辦佛教學院,協助重建僧團領導,推進佛教各項弘法事業,促進國際間佛教徒的友好往來與文化交流,對中國大陸佛教的復興作出很大貢獻。
這一位長者是個大菩薩,今日的佛教需要很多這樣的菩薩出來發心,人人都做趙樸初、做楊仁山、做慈航菩薩,佛教必定有希望的。
問(16):在近現代的女居士當中,孫張清揚居士是一個熱心護法為教的女中豪傑,她的事蹟為何?
答:孫張清揚女士,湖南人,美麗高貴,南京匯文女中畢業。那時候一個女性能讀到匯文女中,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後來她嫁給了孫立人將軍。孫立人自西點軍校畢業回來後,做了稅警團的團長。一個是年輕的將軍,一個是年輕的女士,在當時可謂英雄、美人的結合。
但是就在孫立人將軍為國家奔波時,孫張清揚卻不知怎麼的中了邪似的,面部歪斜,看遍中西醫,試過各種偏方,都無法痊癒。後來有人教她稱念「觀音菩薩」,塗抹大悲咒水,終於讓她回復了原貌。從此之後,孫張清揚女士對佛教信仰就更加堅信不移,她到處護法,哪個寺廟要裝修,哪個寺廟要做法會,哪個寺廟需要什麼,她都傾盡全力護持。到了台灣,也盡心護持佛教的各項事業。
一九四九年,一度謠傳中國大陸派遣了五百名僧人來到台灣從事滲透顛覆的工作,許多出家人因而身陷牢獄,居士獲知消息,各方奔走,終於將慈航菩薩等人救出。 她一生信仰佛教全始全終,到了人生最後,還把台北永和中正路的一棟房子送給我,讓我把它改建為「永和學舍」。我也不辜負她的希望,為了紀念她對佛教的貢獻,將其故居作為傳播佛教文化的重地。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