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94《僧事百講》初心入道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5/25   13067  
4.0/1 





  出家入道要有出世的性格,要有出離心,對世間的榮華富貴、名位權勢要不眷戀、不需要,也不相應。 

  出家之前,最好能在寺廟裡多住一段時間,好讓自己增長對佛法的信心。 

   怎麼樣能安住佛道,首先要對佛法有信心,要有隨眾的性格。除此之外,選擇依止的常住、師父也很重要,既已選定,就是有緣,便應心存感恩,敬重服從。

   出家生活是一生一世的,要在僧團裡安住,必須具備福德因緣。因此,對於自己的一言一行,乃至起心動念都應留意,以保任最初的發心。本講次對初心入道者作進一步的說明。 


 問(1):說到「初心入道」,怎麼樣的人才有資格發心入道呢? 

答:所謂「菩提心好發,恆常心難持」,發心出家、學道很容易,但是要堅持下去就不容易了。出家不是一朝三日的事情,出家是要終生奉行佛法的。什麼人有資格出家呢?這沒有一個特定的考試來鑑定,不像進學校讀書,會有一個成績的標準。

   不過,出家還是有標準可循的。首先要評估自己的性格是否適合出家,如果你愛好世俗名利,就不適合過出世的生活。出家入道要有出世的性格,要有出離心,對世間的榮華富貴、名位權勢要不眷戀、不需要,也不相應。 

  光是有出世的性格也還不夠,還要有信心,對佛法堅信不移。有了出世的性格與信心,才可說有一點進入佛道的資格、條件。


 問(2):出家入道前應該有哪些準備呢? 

答:要想發心入道,首先要有父母、家人的同意。說到家人的同意,在一般中國社會的家庭裡,有的父母信仰佛教,希望兒女出家;有的父母信仰佛教,但是捨不得與兒女之間的感情,不希望兒女出家;也有的父母對佛教不瞭解,為兒女出家是去「吃苦菜」,就更加地不能答應了。

   有的人本身嚮往佛教生活,但沒有親身經驗過。出家之前,最好能在寺廟裡多住一段時間,好讓自己增長對佛法的信心。再者,想方法讓父母了解寺廟,不著痕跡地讓他們感覺到佛門清淨廣大,在佛門裡很有未來性,很有前途。父母對寺廟有了信心,就會主動跟兒女說:「你就去出家吧!」父母認同了,就不會引起家庭意見不同。事情的處理總有一些方便的方法。


 問(3):出家入道,不但自己個人的條件、因緣要具備,外緣也很重要。出家入道,應該注意哪些外緣? 

答:出家的內緣具備了,外緣就是要有依止的寺院、常住,要有師父肯收你做徒弟。當初投胎到世間來做人,父母由不得我選擇,出了家,寺廟如同是我的家,師長如同是再生父母,這是我可以選擇。選擇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師父,來調教你成材,就看你有沒有福德因緣得到。

   比如接受我出家的師父,不曾有過噓寒問暖、特別招待,不過我對他則是心存感恩。他寄望我將來弘揚佛法,紹隆佛種,光大佛法。現在回想起來,他真是大恩大德,他同我有什麼關係,卻願意做我的師父,我怎麼能不感恩呢?所以,選擇常住、選擇師父,有時「緣分」很重要。 


 問(4):假如自己已經選好常住、師父,發了心要出家,可是父母卻不同意,態度很強硬,該怎麼辦?

 答:這可以協調。不只有兒女要出家,父母不答應,也有的父母要兒女出家,而兒女不肯。

   世間萬事難以十全,極端是很麻煩的事情。不過出家也不是說今天、明天就要做決定,可以找出一些協調的辦法來。怎麼協調?例如找些朋友或者道友來為父母解釋,或者拿一些佛教書籍給父母看,讓他瞭解。提出和平解決的方法,不要走上極端。


 問(5):出家後,在僧團裡如何與大眾相處呢? 

答:過去在叢林裡參學的人,兩三個人做事能和諧,幾百個人做事也能和諧,沒有人鬧是非,分黨派。如果有不明是非的人,就會如孔子所說:「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出家人不能孤僻,不能不合群,尤其在僧團裡,大家一生一世都要見面,如果老是見到這個人就生起怨憎會,一下不歡喜這個人,一下不歡喜那個人,怎麼會快樂呢? 

  出家人要有合群、隨喜的性格,要與大眾在一起。所謂「六和僧團」,「僧」就是「眾」的意思,所以個人要能讓大眾接受。你在這個寺廟裡,上有師父、住持、當家、大職事欣賞你,將來就能有成就;在同事之間,能讓他們看你很順眼、很勤勞,大家就很願意和你做兄弟;下有後進,覺得你值得尊敬、有威儀、有道德、有正見,大家就願意與你親近。能夠如此,出家的內緣、外緣也就很足夠了。


 問(6):出家以後,應該如何規劃學習、自我養成呢? 

答:出家以後,當然要聽師父的話,要聽常住的安排,師父、常住要你學習什麼,你就學什麼。如果你出了家,還要與師父唱反調,那當初就不必拜他為師。

   出了家,恭敬師父不如服從師父。或許你說:「這個師父很自私、很沒有道行,他指導不當,我很懊悔當初找錯人了。」這就如同現在的男女,談戀愛談了多久之後結婚,卻發現結錯了婚,開始懊悔當初因不瞭解而結合,最後又因瞭解而分離。

   不過,在佛門裡,師徒也不一定要同住在一個屋簷下,你也可以好意地向師父告假,到外面參學、讀書、尋找善知識,例如去找律師學戒律,去找禪師學習禪法,去找精通義理的法師學法,或者你在某個寺廟擔任當家、住持、學習寺廟行政……,前途很多。總之,是師徒關係,還是要保持師徒之間的倫理。


 問(7):出家以後的頭二十年,要學習些什麼呢?

 答:出家人,並不是一步登天的。從初心入道開始,要計劃二十年的學習時間。社會上的學習,從幼稚園小班、大班兩年,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畢業……,前後大約是二十年。學習佛法,也要預備個二十年。

   佛門裡有「五年學戒,方准聽教參禪」的說法,因此,二十年當中,最初的五年,要學戒律、學規矩、學儀禮、修苦行。因為規矩沒有學好,宗風思想沒有建立,生活、做人不健全,就聽教參禪,所聽所參的都是邪知邪見,也就很危險了。 

  第二個五年,還很年輕,再學習教理。有了前面五年的苦行磨練,福德因緣具備,慧解會增強,讀書的效率也會增加。

   到了第三個五年,就是參禪修定,讓內心有主、有認知,增進道行的生起。

   十五年過去,最後一個五年,就是法務實習,舉凡寺廟人事往來、講經說法等等都要學。

   所謂「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弘法利生的能力你都具備,那麼假如你是十多歲出家,到了三十而立或四十不惑的階段,就可以傳道了。


 問(8):出家要有「五年學戒」,那麼在學戒期間,如何樹立一個出家人的形象呢?

 答:五年學戒,就是在樹立出家人的形象。出家人要樹立什麼形象?第一就是威儀。出家人動作要莊嚴,不能蹦蹦跳跳、玩耍遊戲。因此,做為出家人,行住坐臥的威儀要學習,待人接物的威儀要學習,佛門的禮儀要學習。學會禮儀,有了規矩,大家才會接受你。

   初心學道,最重要的就是讓大眾接受。你沒有理由說別人嫌棄你,要覺得就是自己不好,就是自己不對,要改變自己,給大家接受,讓大家說你好,這是很重要的。


 問(9):一個出家人要有五張的執照,是哪五張呢?

 答:在社會上,有所謂「文官武職」,一個人能夠文武全才,無論是調這個機關,或是調那個機關,調這個工作,或是調那個工作,都能勝任。因此,世俗上的人要有很多的執照,有了水電執照,還要有駕駛執照;有了駕駛執照,還要有學校畢業證書……。

   同樣的,一個出家人至少要有五張執照。

   第一,要有一張大寮的執照。一個人要可以煮一百人、兩百人的飯菜。 

  第二,要有一張庫房的執照。庫房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要能管理、計劃。

   第三,要有一張客堂的執照。要能在客堂裡,接待十方來的貴賓,與他談說,知情達理。

   第四,要有一張禪堂的執照。要學會打坐,安住修持,通達經論、禪理。

   第五,要有一張大雄寶殿的執照。要能在大雄寶殿裡做法會、做早晚功課、布置壇場。

   一個出家人有了五張執照,才有弘法利生的能力。


 問(10):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出家學道的過程當中,難免都會有些魔障。什麼是學道的魔障呢? 

答:學道的魔障,有的是壞的魔障,例如,遭遇打擊、災難、壓迫、傷害,被人毀謗、批評,甚至好朋友在暗地裡傷害我、欺騙我,都是魔障。 

  有的是好的魔障,例如父母太疼愛我,以至於出了家之後,老是叫我回俗家。有的是朋友對我太過親切、照顧、愛護、關心,讓我不知道怎麼感謝他,心裡掛念,那也是魔障。再者,社會上很多人歡喜我,供養我很多東西,待我太好這些都是學道的魔障。

   所以,初心學道,首先要知道,太好的、熱烘烘的,不能接近;太壞的、很苦的,冷冷清清的,也不能接受。初心學道要有一顆平常心,不求聞達於諸侯,不求大富大貴,只要能夠平靜地修行就好。


 問(11):與父母親的情分太濃厚,以至於出家後會有牽掛,應該如何克服呢? 

答:自己平常要養成學道的性格,要有出離心,要能放得下。不過,孝順父母、關心父母是必然的,例如父母老年了,七十歲、八十歲生日,回家替他祝壽,是應該的;父母身體不舒服,或者生重病,回去探望也是應該。總之,如同一個結了婚的女人,有父母之家、公婆之家,兩邊都要照顧,出家人也是一樣,對自己俗家的父母要給予適度的關心。


 問(12):說到魔障,面對外境的誘惑,譬如供養太多時,應該怎麼辦呢?

 答:上等的出家人,要道不要錢。出家人有錢,稍微挨了罵,心中就不甘願,覺得沒什麼了不起,我可以去買房子,獨自修行,於是就一走了之,被錢給害了。如果沒有錢,要到哪裡去呢?稍微忍耐一下,事情就過去了。所以,出家人是無錢無緣由他去,只要佛法做舟航。出家人需要因緣,不需要金錢,清貧淡泊是很重要的。

   出家人不但接受太多供養不好,有時候外境太順利也不是很好的事情。從艱難刻苦裡完成的任務,比較寶貴;在順境中,靠人家幫忙完成的,往往事後就不懂得要珍惜。 

  世間上的功名、富貴、地位、語言、愛情、財富……,都是誘惑。誘惑,就是魔障,能阻礙一個出家人的修道。所以,一個出家人平時就要養成不為好言好語所動,不為金銀財寶所動,不為壓迫打擊所動的修為,要有忍耐的力量,要有智慧的認識,才能讓出家這一條路走得順、走得好。 


 問(13):發心入道後,若有情感上的困擾時,又要如何處理呢?

 答:其實出家不難,處理情感最難,有情眾生是從情愛出生,不能太上忘情。但是對出家眾來說,情感處理不好,會很危險。

   佛教講「慈悲」,慈悲是愛的昇華,但是慈悲的境界太高了,有的人不容易體會,所以就用「愛」來說明。愛,可愛的人很多,你不必只愛一個人,例如:你愛釋迦牟尼佛嗎?當然愛,不愛怎麼會拜他呢?你愛阿彌陀佛嗎?當然愛,不愛怎麼會念他呢?所以,拜他就是愛,念他就是愛,信他就是愛。

   愛佛菩薩,愛大眾、愛一切眾生、愛我所信仰的佛法……,可愛的太多了,為何只為一個人煩惱呢? 

  常常為現在的年輕人覺得奇怪:「天上的星星千萬顆,地上的人兒比星多,真傻瓜,為什麼煩惱、掛礙,只為他一個呢?」可愛的人、可愛的事太多了,等著要我去服務、等著要我去做,只為一個私愛而苦惱,實在划不來。做人心裡要坦蕩,心裡要有大眾,要如大海容納百川,能容納大眾。


 問(14):僧團裡人多,難免會有是是非非,遇到這些人際之間的是非、煩惱時,應該怎樣來處理呢? 

答:平常要有正知、正見、正念,語言、行為、舉心動念都要正派。過去我讀玄奘大師的傳記,內容提到他在童年時,就與一般的兒童不一樣,尤其他有兩句話讓我很感動:「言無名利,行絕虛浮。」說話不說名利之事,不言名位、利益、錢財;行為舉止沒有一點輕浮,坐有坐的樣子,走有走的樣子。 

  初心入道的大眾,無論男眾或女眾,「言無名利,行絕虛浮」很重要。 


 問(15):玄奘大師「言無名利」,那麼一般人遇到名利的誘惑與考驗時,如何通過這個關卡呢? 

答:一個出家人要接受的考驗,不只有名關、利關,還有一個恭敬關。出家人很奇怪,總是要人恭敬,很自負,以為「我是師父」、「我是法師」,別人就要尊敬我。其實,出家人不要有這樣的想法,所謂「要做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要想我是佛的侍者,我是如馬牛般來為大家服務的,我沒有什麼了不起。 

  當然,出家人也需要尊嚴,但是出家人的尊嚴,是為佛教爭面子、爭榮譽,不是為了個人的虛榮,要人讚美、要人擁護。所謂「實至名歸」,你事實是如此,那麼所有一切名望、榮耀自然會歸於你,不必強求,求是求不到的。


 問(16):一個出家人擁有太多,會把自己給埋葬了,不過如果沒有人供養,而自己又沒有什麼人緣,應該怎麼辦呢? 

答:古時候,有一位大德,家裡貧窮,靠化緣維生。他住在山腳下,只要當天有人丟給他一個銅錢,他就覺得這一天夠用了,生活就可以過了,也就不再繼續化緣。雖然他一個人既要生活,又要奉養父母,但是他並不想要求人家無條件的供養,不願意不勞而獲。

   像現在佛光山的出家眾,有的人寫作,出版書籍,也會有稿費、有版稅;有的人在學校教書,也會有薪水、有待遇。就是平常做佛事,很辛苦,常住也會給他一點錢。出家人要對眾生、對常住、對佛教有貢獻,不必擔心沒有錢。

   尤其出家人有得吃、有得住,有寺廟、常住供應我們生活所需,還要求什麼呢? 

  或許你說在外面行走,需要交通費。想想自己有多少道行?要到處跑做什麼呢?既然你沒有錢,坐什麼車子呢?安住一方就好。一棵大樹,尚且要經過多少歲月,它的根才能盤根錯節,壯大了才會有力量。初心學道的人要「十年之內莫遊方,我居一處樂無疆」。 


 問(17):出了家以後,除了自己的同門師兄弟以外,總還有一些友寺的師友,平時要如何與他們保持關係呢? 

答:人在世間上是不能獨自存在的,佛法講「緣分」,我依靠你,你依靠我,彼此幫助,相互依賴才能存在。所以,對諸山長老、同參道友當然要尊敬。 

  在家時有在家的親屬、師友,不過出了家,彼此畢竟是志不同,道不合,他們追求的是世間上的名利,而出家是追求佛法的修行。因此,就要與佛法上的道友,相互切磋,相互往來,相互友好。

   過去的佛教不團結,彼此不來往,年輕一代的大家,都是未來佛門的住持者,現在就要互相來往,有來往才會有感情,有來往才會有互助,有來往就能共同發揚、光大佛教。佛教的未來要靠大家的相互來往!


 問(18):出了家以後,要如何與家人、親屬往來呢?

 答:出了家以後,與家人之間的往來要平淡,畢竟出家人沒有多少錢,無法供應全家大小所需。就是佛門裡的東西,那是常住的,我也不能拿回家給他們用。甚至是爛了、壞了的水果,它還是屬於佛門的,也不能拿回家去供養父母。

   所以,基本上,俗家若來向我們借錢,例如哥哥、弟弟生意倒閉,不得辦法,來找出家的兄弟姊妹,或者家裡忽然遭遇重大困難,想到出家人平常不用錢,有結餘的儲蓄,要求你給予資助,這是不可以的,為什麼呢?世俗事如無底大海,是救濟不了的。 


 問(19):人總是個色身,難免會有病痛,那麼出家以後,萬一有病了,應該怎麼辦呢?

 答:出家人平時對常住、大眾就要有貢獻。那麼,你一有病,常住也會緊張,趕緊就要替你安排治療,不用你去煩心。再說,出家人有病,關心的人也會很多,尤其你住在醫院裡,道友們各個都想去探望,甚至還會因為太多人看,讓你嫌煩呢。

   出家人最怕的就是得到精神病。出家人心理不正常、情緒不好、精神恍惚,是連佛陀都不度的。所以,出家人不能有精神病,不要有壓力。天下的事情都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大不了只是一死。把生死都看淡了,別人的一言一語還會看不破嗎?別人的是非好壞還不能看破嗎?凡事提得起、放得下,心理病是不致於發生的。 


 問(20):假如有因緣能夠取得碩士、博士學位,可以擁有嗎?一個出家人有需要這些世間的學位嗎? 

答:這不是一概而論的問題,有的人不適合讀碩士、博士,硬是要讀到碩士、博士,也會很痛苦。所以,想想自己:我有讀書的條件嗎?我能著書立說、發表思想嗎?或是如一般人所說的,我是讀書的料子嗎? 

  自古以來,考狀元或是得到進士、榜眼的沒幾個,如果你是「人中之龍,人中之鳳」,當然可以讀碩士、讀博士,為佛教、為常住奉獻所學。假如你沒有讀書的條件,硬是一廂情願,最後給你讀了碩士、博士,反而毀滅了自己。為什麼?別人會因為你沒有碩士、博士的能力而看不起你,不尊敬你,嘲笑你,甚至不接受你。

   就是做菩薩也有五十二階位。所以,佛門子弟要衡量自己的能力,能到達什麼程度,不要躐等,也不要超越了。


 問(21):每一個出家人都可以收徒弟嗎?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收徒弟呢? 

答:初心入道者,要感謝師父的成就,願意收你為徒。至於佛教的傳承,當然未來每一個出家人都可能會收徒眾,讓佛教的香火不斷。不過也要衡量一下自己,你有條件做師父嗎?你能養育徒弟嗎?你能教育徒弟嗎?你能培養你的徒弟成功嗎?如果你覺得自己的道德、學問都不夠,最好不要輕易收徒弟,不要誤人子弟。就是你有條件收徒弟,也要想,徒弟不是我的,徒弟是佛教的,要把徒弟交還給佛教。

   在社會上,父母養育兒女,兒女也不是自己的,他們是國家的,你只是在為國家培養人才。在佛門裡,師父收徒弟,也只是在為佛教培養人才,所以不能把徒弟視為自己的,若以為是收了幾個侍者,或是收了幾個奴隸來為自己所用,這就是不當的想法了。


 問(22):在漫長修道的歲月裡,又如何才能保持住初發心,讓出家路可以順利的走下去呢?

 答:出家路要能走得順利,不要羨慕社會的榮華富貴,不要希圖自由安逸,不要愛慕遊玩作樂,不希望隨俗浮塵。在佛門裡,要長養道心,長養品德,長養貢獻,長養正直,只要自己平時慈悲喜捨,必定不枉在佛門走一遭。 


 問(23):有首〈剃度法語〉,這裡面的意義是什麼? 

答:佛光山開山以後第十年,有一、兩百人要出家,當時我想,既然每年都有人要求出家,我就用詩詞歌句的格式做一首〈剃度法語〉,表達我內心對出家的感想,說明我一生修行、出家的見證。

   「佛光山上喜氣洋,開山以來應萬方。 

  好因好緣多好事,青年入佛教爭光。 

  發心出家最吉祥,割愛辭親離故鄉。 

  天龍八部齊誇讚,求證慧命萬古長。

   落髮僧裝貌堂堂,忍辱持戒不可忘。 

  時時記住弘佛法,莫叫初心意徬徨。 

  為僧之道要正常,不鬧情緒不頹唐。

   勤勞作務為常住,恭敬謙和出妙香。

   清茶淡飯要自強,粗布衣單有何妨。

   生活不必求享受,超然物外見真章。

   善惡因果記心房,人我是非要能忘。 

  深研義理明罪福,慈悲喜捨道自昌。

   朝暮課誦莫廢荒,念經拜佛禮法王。 

  無錢無緣由他去,只求佛法作慈航。 

  十年之內莫遊方,安住身心細思量。 

  任他天下叢林好,我居一處樂無疆。」

   這首法語提到「為僧之道要正常」,身為出家人的正字招牌,就是正常、正派、正當。「不鬧情緒不頹唐」,出家人失敗的關鍵就是鬧情緒。「勤勞作務為常住」,勤勞作務不是只為別人做事,而是在替自己修福修慧。「恭敬謙和出妙香」,恭敬、謙和就是戒定真香,待人處世要以恭敬心。

   再者,人我是非要能忘,把心安住在道上。初入道者,要「十年之內莫遊方」,所謂「任它天下叢林好,我居一處樂無疆」。因為,出家成道不是一年、一天的事,因此,先求安住再求發展,先縮小再放大,先自我充實再發揮所長。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