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律诗分享  全部》主讲:何明珠


当诗人遇见爱神-1452  10/02   22982  
5.0/1 




艺术沙龙---当诗人遇上爱神, 格律诗分享-全部

主讲:何明珠

《格律诗分享一》

大家晚上好,现在我分享一些关于格律诗方面的一些东西。
 
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又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
 
今天先说说绝句,现在很多初学格律诗的朋友都喜欢写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因为比较容易上手,今天也就从七言绝句开始。
 
七言绝句一般分为四种格式,我先把这四种格式的定格发出来。
 
1.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2.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3.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4.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大家都知道平声是汉语拼音里的一二声,仄声是汉语拼音里的三四声,而韵呢,就是韵脚,绝句讲究押平声韵
先看第一种格式,为什么叫平起入韵式呢?
 
首先要看第一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声,再看最后一个字,也是平声而且押韵,而整首诗押三个韵脚,这就叫平起入韵式
 
我找首例诗给大家。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一句第二字辞字是平声,最后间字是平声开始押韵,第二句最后还字押韵,第四句最后山字押韵,共三个韵脚。
 
所以这首诗是平起入韵式
 
而第二种格式,第一句的第二字是仄声,最后字是平声,第二句最后字押韵,第四句最后字也押韵,整首诗押三个韵脚,所以叫仄起入韵式。
 
再讲第三种格式,平起不入韵式,还是看第一句的第二字,是平声,而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且不押韵,整首诗押两个韵脚,第二句和第四句,所以叫平起不入韵式。
 
第四种就不用讲了,大家也应该知道。
 
现在找个仄起入韵式的例诗给大家。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第二字雨是仄声,最后吴字是平声押韵、第二句最后孤字押韵,第四句最后壶字押韵,整首诗押三个韵脚,所以叫仄起入韵式。
 
最后再发另外两种不入韵式的例诗大家品味。
 
平起不入韵式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仄起不入韵式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个大家慢慢品味,(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春)这两句里又涉及拗救的问题,以后再讲,最后一首涉及到对仗的问题、也以后再讲。
 
今天就先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格律诗分享二》

大家晚上好,今天继续昨天的话题,七言绝句,昨天讲完了七言绝句的四种格式的定格。其实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作诗几乎都没有按照定格来写,
如果按定格写,不仅谈不上意境,或许凑出一首完整的诗都不容易。
 
还是先拿一首例诗,就用昨天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仄起入韵式的例诗。
第一句的定格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然而这首诗的第一句是:平仄平平仄仄平。寒是平声,与定格就不相符。
这就用到了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我们写诗的时候首先只看二四六字,这句的二四六是仄平仄,完全符合格律。
二四六合律,一三五便可以不论了。
七言绝句的四句都是这样。
但是前提是避免几个大忌。
首先是三平调,什么是三平调呢?就是每句诗后面三个字不能是连续三个平声字。
其二,不能犯孤平,这个也容易理解,就是一句诗里面七个字、不能只有一个平声字。
还有一个中忌,就是尽量避免三仄尾,这个也容易理解,一句诗里面最后三个字尽量避免是三个仄声字,本来三仄尾是大忌,但古人有先例,例如陆游的“一身报国有万死”,还有杜甫的一些诗里也出现过,所以三仄尾定为中忌。
也就是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以上的三个忌讳之外就可以通用,只看二四六字。
怎样写诗是个人的自由,我所分享的只是古人写诗的一些规矩而已,大家可以借鉴。
今天就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就是因为很多字平水韵的发音与新韵不同,读起来很拗口,所以我还是觉得新韵适合现代人写诗,我也从不用平水韵,也是中华诗词学会所提倡的,深表赞同。)
 
大家晚上好,今天继续分享关于格律诗的话题,昨天讲了七言绝句的一三五不论和二四六分明以及一三五在怎样情况下要论。
 
今天先讲句子中的拗与救。首先说什么叫拗呢?就是在二四六分明的时候,第六字该仄声而用了平声。然而怎样算是救呢?
 
在 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时,如果内容需要 ,第六个字用了平声 。
 
应该是仄声字 ,这叫拗 ,需要救 ,就把第五个字改成仄声字 就救过了。
 
这样格式就成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就是拗救, 仍然合律 。
 
第一天发的例诗中就有这种句子: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正是江南好风景”这句中二四六应该是仄平仄,而第六字“风”是平声,这就拗了,刚好诗人第五字“好”用了仄声,也救了“风”的拗。
 

《格律诗分享三》

大家好,刚下班到家,现在继续
 
刚才大概讲了一下拗救,如果有地方不清楚,大家也可以到网上的一些诗词网站查阅一下。绝句,跟律诗还是有很大关联的,很多时候绝句也可以作为律诗的一半,大家都知道律诗有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四联分别叫首联,颌联,颈联,尾联。
 
但律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是对仗,律诗要求颌联和颈联要对仗,而颈联必须对仗,颌联稍微宽松一些,尽量对仗。对仗说白了就是对联,春节门外贴的对子。上下两句,名词对名称,动词对动词,数量对数量........(如果大家想学习对仗,建议看一下《笠翁对韵》)
 
而绝句并没有这些要求,但是古时候一些诗人写的绝句很多都使用对仗,这样的诗可以作为律诗的首联和颌联,可以作为律诗的颌联和颈联,也可以作为律诗的颈联和尾联。
 
还是拿第一天的例诗: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前两句就是对仗,后两句不是,所以也可以作为律诗的后两联,上面接上首联和颌联,就是一首律诗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杜工部最有名的一首绝句,历史背景是在安史之乱即将结束,诗人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而作,这四句诗就是两联完美的对仗。
 
这样的句式就可以作为七律的颌联和颈联。
 
今天我把这首绝句接成了七律,接的好坏先不论,只是为了给大家举例子。
 
《七律.无题》
桃花漫漫草堂鲜,
多少路人除旧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梦里欢歌频借酒,
清风无意下江南。
 
大家可以从我接的这首诗里品味绝句与七律的关联,也品味一下杜工部这两联对仗。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格律诗分享四》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继续做格律诗方面知识的分享。
 
前三天和今天讲的内容都是一些基础的格律知识,也算是入门吧。
 
今晚讲的话题不仅有点多,还有点散,我想到哪就讲到哪,希望大家谅解。
 
昨天本来应该讲一些关于韵脚的问题,由于时间紧,所以遗忘了,思无虑小姐昨天发给我一份整理好的,刚好适合,也很详细,绝句和律诗都适用,我就直接给大家贴出来:
 
一:戒出韵——出韵即俗称之落韵,如押“一东”韵之诗,误押上“三江”韵或“八庚”韵中之字,即为出韵。
二:戒凑韵——所押之韵,与全句之意义不相连属,而勉强凑合者。
三:戒重韵——重韵即同一韵脚,而重复押之之谓。此在近体诗悬为厉禁,而古体诗则不避。
四:戒倒韵——连两字而成一词者,为迁就韵脚,有可颠倒而用之者。如:“先后、新鲜、来去、慷慨、凄惨、辉光、牛马、地天、玲珑、参商、罗绮、琴瑟、乾坤”等,然须于义不碍方可。如不可而倒之,即称之为倒韵,切不可用。
五:戒哑韵——哑韵者,为声调不响亮,或意义不明显之谓。如“东”韵之“忡、懵”等字即是。‘葩’即花也,而‘葩’字不响。‘芳’即香也,而‘芳’字不响。以此类推,不一而足。
六:戒僻韵——僻韵又称“险韵”或“难韵”,即生僻之字,如东韵之“蝀翀”等字。
七:戒复韵——凡意义相同之字,如六麻韵中之“花、葩、华”,七阳韵中之“芳、香”,十一尤韵中之“忧、愁”等字,义皆相同,一诗之中双押即为复韵,亦宜善为避之。
八:戒别韵——别韵者,同一字因音韵不同,而意义亦别者,误押之即为别韵。如“重”字于二冬韵作“复叠”解,于二宋韵则作“贵重”解;“降”字于三江韵作“顺服”解,而于三绛韵中则作“下落”解;“鲜”字于一先韵中作“新”字解。
九:戒犯韵——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同一句诗中)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
 
上面讲的很全面了,注意以上,韵的问题基本就没有了。
 

再回头说一下律诗中的对仗,下面我发的也是我老师雪满山中总结好的:
 
“下面谈对仗。对仗,也叫对偶。就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两个句子安排在一起,来表现一定意义,以加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是律诗的一种审美要求。是律诗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律诗的特点就是由平仄和对仗构成,律诗和排律十分讲究对仗,绝句的对仗可有可无。
先讲对仗的位置,一般来说,律诗的四联之中,中间两联,也就是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当然也有对仗的,但是否对仗,没有要求,随自己的意。中间两联,往往都是对仗的,在两句相同的位置上,对仗平对仄,仄对平。词性相对或相近,个别时候,颔联可以不对仗。但是颈联必须对仗。
对仗要求 字面相对 ,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要求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叠音词对叠音词,连绵词对连绵词,词组与词组相对。
在虚词对仗中,一般也要求,副词与副词相对,连词与连词相对,介词与介词相对,语气词与语气词相对等等。总之,对仗要求词性相同。
如杜甫的无题:两个黄鹂鸣翠柳,对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对一行,数量词对数量词;黄对白,颜色对颜色;鹂对鹭,动物对动物;鸣对上,动词对动词;柳对天,名词对名词。
再如李商隐的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其中颔联颈联都对仗。
再如李商隐的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也是同样。
有时候,人们还将数词与具有数量词性质的词语相对仗。如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群代表数量多,来对一峰的一。如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用一字的一,对孤舟的孤,孤也是一个嘛。还有用一对众对多对诸对双的。还有用一对众、对多、对诸、对双的。
其实,古人词性概念不强,他们讲究虚词对虚词,实词读实词。律诗的对仗,不像平仄要求那样严格,运用上有很大自由,善于应用对仗,能增加诗词的艺术性。
但是,太束缚了就会妨碍思想内容的表达,所以说,应该不以词害义。古人的诗对仗也不是绝对工的。比如李白: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青天外与白鹭洲,青天对白鹭 还可以,那么 外对州吗?
 

再如韩愈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以在字对前字。所以我们作诗也不要被对仗绝对约束了,应该是尽量求工。但是还应该不以词害义。
在句式要求上,应该是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不同结构也可以相对。
律诗十分重视词语的对仗,尤其是对于名词的对仗最为讲究。往往要求对仗的名词是同一类的。为此人们把名词分为好多门类。北大古文权威王力先生划分成十四小类,它们是:天文,时令,地理,宫室,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花果,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等14类。另外,还有数目词,颜色词,方位词,也自成一类,很少与其它词语相对。
同类的词语相对,叫做工对。比如,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少妇对良人(丈夫)为人伦对,今春对昨夜,是时令对,情对意,是人事.(心态)。再如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绕对拂,荷花对松树,三十对一千,里对株,都是同类词语相对,十分工整。
此外,还有一些经常被人们平列并称的词语,如诗对酒,兵对马,金对玉,人对物等,虽然不属于同一小类,也视为工对。比如杜甫的,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还有一种也算工对。就是本句自对同时又两句相对,也叫当句对。如万水千山路,孤舟尽日程。万水对千山,孤舟对尽日,都是本句自对。同时万水千山又与孤舟尽日相对。再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天对地,有对无。再如,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风朝自对露夜,万户自对千门;阴自对晴,开自对闭。
都是本句自对,同时又上下句相对。也是工对。
工对毕竟是难得的,更多的是宽对。宽对是相对于工对而言。宽对的要求是,只要用来对仗的词语词性相同,也就可以了。”
 

以上关于对仗的内容,来自雪满山中老师的整理。
 
以上是关于律诗对仗方面的问题,另外,律诗中的四联(也就是首联、颌联、颈联、尾联)之间的启承转合,大家自己慢慢摸索,写诗与写作文是一个道理,一首诗每句或每联之间的关连是怎样的?
 
另外律诗里面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如忌合掌,这个也是我经常犯的。还有颌联与颈联对仗的断句尽量不要相同,但这个说法各不相同,也有说可以断句一样,古人也没有严格要求。
 
最后我发一下七律的定格和例诗,也是与七绝一样四种格式,其中的变化和忌讳与绝句基本相同。
 
一,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选的这几首例诗也是自己所喜欢的,前两天发过,大家再次同赏:
 
1.平起入韵式例诗: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仄起入韵式例诗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平起不入韵式例诗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浊酒长精神。
 
4.仄起不入韵式例诗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山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大家可以从这几首例诗里面慢慢品味七律的基本格式,当然这些例诗都是平水韵,个别字与今日发音不同,大家斟酌。
 
关于格律诗的话题恐怕讲上三五月也讲不完,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讲,如果大家发自内心的热爱诗,我相信大家会自己查阅一些资料,一些诗词网站都有,如果大家有需要,我也可以代为查找。
 
这次格律诗的分享,到今天就结束了,占用了大家许多时间与空间(还有流量),在此深表歉意。同时感谢大家的厚爱,以及格律诗小组成员思无虑、姚进的幕后支持,还有咖啡的及时整理。最后祝大家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继续格律诗的话题,最近记忆力不好,本来前天接的那首诗准备要讲的,结果给忘了,我再补充一下。
 
例诗
 
桃花漫漫草堂鲜,
多少路人除旧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梦里欢歌频借酒,
清风无意下江南。
 
很多人说一首诗里忌讳出现重复使用的字(叠字和叠词除外)这个问题也引发过争论。
 
我发的这首诗出现两次“里”字,但是词性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个人认为一首诗里面允许出现词性不同的相同字。
 
就补充这一点,完了。


《格律诗分享

分享,来自姚进,思无虑

姚进分享:
 
首先应该承认,格律诗有文字游戏的外壳。想加入游戏,就不能犯规,否则罚分
 
思无虑分享:
 
“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 ,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

“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其实新韵和平水韵的差别也只是在少数字而已。
 
汉语作为一种四声(或加入声)分平仄的语言,讲究平仄韵律増添了无数音韵之美,就象歌一定要有曲调。诗如此,词更甚。
 
如果一句诗词,五言,七言,全平,全仄,会美吗?怎样平仄转换?依照律绝,词牌,有一种安全而自由的美感。
 
诗词写来是读和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