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51《僧事百講》素食齋菜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10/20   15399  
4.5/2 





  吃素的意義是什麼呢?素食能長養慈心、接近道德、有益健康、增加耐力、簡單衛生、維護生態。其實,修行不需要在「吃」上計較,能夠吃得簡單,吃得樸素,吃得清淡,這樣的生活就是最美好的了;吃得太多,吃得太飽也不衛生,適可而止,才是修行之道。 

     素食是中國佛教特有的飲食習慣,佛教徒吃素,旨在不斷大悲種,慈悲而不殺生。然而,在現代的社會裡,吃素的習慣也不只是佛教徒了,基於吃得健康的理由,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素食。尤其近年來,為了保護生存的環境,環保團體紛紛鼓勵大家多吃素,少吃葷,以減緩地球的暖化。 

  說到學佛是否等於吃素,站在佛教的立場,「佛教徒並不一定要吃素,吃不吃素只是一個形式,心地清淨才是最重要」。當然,能夠吃素是更好的了,因為素食有很多的好處,可以長養仁慈心、培養耐力,只是「不要吃得古怪,否則就要造成他人對佛教的反感了。」 

  以下針對素食的種種問題,例如:吃素的好處、吃素的態度、吃素的方式等作解答,並提供如何做好素菜的訣竅,期使人人都能吃素吃得歡喜健康。 


 問(1):學佛一定要吃素嗎?吃素有什麼好處呢? 

答:學佛不一定要吃素,吃素是飲食上、道德上的習慣,而信佛是信仰上的事情,兩者沒有多大的關聯。信了佛不吃素不要緊,但是信了佛不殺生,卻是很重要;可以選擇不吃素,但是不能殺生。 

  素食的好處很多,不僅可以吃出慈悲心,也可以吃出忍耐力,並非一般人以為的吃素容易飢餓,體力不足。就以動物來說,牛、馬、大象、駱駝等都是草食動物,不但性情溫馴,且吃苦耐勞,例如馬日行千里、牛拉車耕田,甚至有「沙漠之舟」之稱的駱駝,能於沙漠中載物行走;鴿子以豆穀為食,而能一飛千里。反而是獅、虎、熊、豹等肉食性動物缺乏耐力,猛力一撲,就後繼無力了。 

  吃素的意義是什麼呢?素食能長養慈心、接近道德、有益健康、增加耐力、簡單衛生、維護生態。


 問(2):素食者的飲食習慣與他人不同,有的人因為執著自己吃素而造成周遭親友的不便,請問怎樣吃素才是正確的呢? 

答:無論吃葷或吃素,彼此之間都要相互尊重。吃素主要是培養慈悲心,而不是要吃得古怪。例如有的人不用葷食者使用過的碗筷,不用煮過葷食的鍋盤,不願與葷食者同桌用餐等等,這反而造成別人的反感。當初六祖惠能大師在獵人群中生活時,還吃肉邊菜呢!吃素,吃的是心,心裡頭沒有葷食的想法,不去殺生就好,過於斤斤計較,就要讓人討厭,反而失去吃素的意義。

   當然吃葷的人也要尊重吃素的人,畢竟這是他的生活習慣、他的宗教信仰,應該要尊重他。或許你基於關心,會說:「你吃素會營養不良。」或是語帶嘲笑:「你吃素吃得很古怪……。」諸如此類多餘的話,就不必說。人我之間,各有信仰,各有個性,只要給予尊重包容就好了。 


 問(3):雖說出家人持長素,但是世界上有好幾個國家的出家人,並沒有吃素的習慣。其中,是否有什麼特殊因緣?又該如何看待這樣的問題? 

答:佛陀時代,出家弟子們為了因應當地的風俗習慣,過著托缽乞食的生活。這種不揀淨穢、不計精粗、不計葷素,有什麼就吃什麼,平等受食的生活,也是很不容易的。目前南傳佛教國家,如斯里蘭卡、泰國、緬甸等地,至今都還恪遵佛世托缽乞食的制度,信徒供養什麼就吃什麼,不刻意揀擇食物。 

  像西藏地區,由於地處嚴寒,蔬菜難以生長,藏人只有以牛羊為主食。對於吃純素的人來說,或許並不十分贊成,但必須顧及他們的生存環境,畢竟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

   學佛,吃不吃素只是一個形式,重要的是心地是否清淨。


 問(4):一般的素食者,吃素的方式有好多種,例如有的人吃早齋,有的人吃六齋日,有的人吃肉邊菜,有的人吃三淨肉等,這些內容與意義又是如何? 

答:學佛之後,若能吃素當然最好,但是能否吃得究竟,也就不得辦法要求了。畢竟在團體裡,自己又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無法當家作主,能有一碗飯吃,就已經感謝了。就像當初六祖惠能大師在獵人群中的處境,也只能吃肉邊菜 。 

  有的人吃素只吃早齋,中午、晚上則是吃葷食。這一類的素食者在社會上佔多數,因為一般人早餐吃得清淡,只要有個豆漿、包子、燒餅、油條,或是牛奶、麵包等等,一餐就可以解決了。

   有的人選擇在「六齋日」吃素,就是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及三十日。在古印度,傳說鬼神會在這六天傷害人民,因而形成民間沐浴斷食的風氣。根據《長阿含經》記載,四天王會選擇在這六天來到人間,視察人民的善惡行為。因此,出家人在每個月的六齋日必須集會一處,布薩說戒;在家信徒則在這六天,受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 

  也有的人吃素只吃「三淨肉」。所謂「三淨肉」,就是:不聞殺、不見殺、不是特地為我而殺者。這與儒家所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意義是一樣的。 

  也有每個月的初一、十五日持素者。總之,依著各人生活環境的方便來吃素,漸漸地信心會增加。 

  中國近代文藝大師豐子愷先生著有《護生畫集》,積極勸導大家素食,實在用心良苦。在他的著作裡,有張圖是這麼描述的:有個人見到一隻豬和狗在路上行走,走著走著,來到了一家小店門口,一看,店家的架子上懸掛著豬腿和狗腿,一生一死,兩相比較之下,真叫牠怵目驚心,不敢久視。人類為了一時的口腹之欲,而讓多少生命承受刀割之痛,骨肉離散之苦,何其殘忍!

   另外,書裡還有許多勸人尊重生命的偈語,例如白居易的詩:「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黃山谷所作的偈語:「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莫教閻老判。自揣看何如。勸君休殺命。背面復生瞋。喫他還喫汝。尋環作主人。」由此看來,素食是最究竟的護生之道。


 問(5):吃素的人可以食用雞蛋和牛奶嗎? 

答:牛奶沒有生命,也不是殺生而來,當然可以食用。那麼,能不能食用雞蛋呢?有的人認為雞蛋可以孵出小雞,牠有生命,為了不斷眾生之命,所以不吃;有的人認為現代普遍都是飼料雞產的蛋,沒有受精,不能孵小雞,所以可以吃。 

  但是,在佛教的戒律裡,有所謂的「譏嫌戒」,也就是避人譏諷、嫌疑的意思。如果一個出家人為了避免吃雞蛋時被人嫌疑,逢人就要解釋:「我吃的雞蛋是沒有經過受精的,它是沒有生命的,這是飼料雞生的。」那不是自找麻煩嗎?所以,修道人為了避免世人譏嫌,吃與不吃之間,要有原則。 

  其實,戒律的持守是沒有圓滿的,只有持得清淨與不清淨的差別。因此,出家人無論持戒持到哪一個程度,都是十分難得的。 


 問(6):蔥蒜等五辛都是植物,既然不是肉食,為什麼素食者要禁止食用?這是根據什麼道理而來的呢? 

答:不吃蔥、蒜、蔥菜等五辛,倒不是說它是動物、植物,或有生命、沒有生命的問題,而是五辛味道混濁,在一個那麼清淨的寺廟裡,使用青蒜、老蔥作菜,弄得全寺到處都是混濁的味道,讓人生起不清淨的心,會妨礙修道。所謂「寧動千江水,不擾道人心」,為免擾亂大眾修行,所以禁食。 

  不過,現代醫學上,有些病症需要引大蒜頭等五辛為藥材,這種做成藥品的情況,就另當別論了。在《五分律》中有記載,因為患病非得食用大蒜的比丘,佛陀是准許的。但是,必須在七天之中,另外居住在僻靜的小房間內,不得進入講堂、僧堂、佛塔等大眾進出的地方。且在滿七天之後,還要盥洗薰衣,才允許再與大眾一起生活,共同修行。 

  在我的印象裡,過去中國的小廟,還是有五辛進門,大寺廟則是絕對禁止。不過,一個真正有心將修道的清淨心培養好的出家人,五辛不沾,完全淨素,是為最上策。


 問(7):素食者不應沾觸酒類,然而不少吃素的人會以酒當做藥引或調味料,這樣做如法嗎? 

答:佛教在五戒之中,有一條「不飲酒戒」,主要是喝酒不僅會妨礙修行,也會令人心狂亂,佛陀制戒規定佛弟子不可飲酒。 

  在寺廟裡,假如有出家人因為身體的需要,必須用酒做藥,可以向兩位長老大德稟白,但也不宜太過張揚。 

  至於一般受過五戒的在家信徒,要能做到不醉酒、不酗酒、不勸酒。葷、辛、酒類不進家門為最好,若不得已,需要以酒做為藥引,或說用一點酒做菜,現代的佛教也不是那麼嚴厲制止的。 

 問(8):植物蔬菜也有生命,難道吃它們就不算是殺生嗎? 

答:所謂「生命」,在生物學上的定義是:凡有生死、有繁殖、有成長者,都是生命。但是有的人卻因此質疑:動物會生長、死亡、繁殖,而植物也是一樣,無論是菜、大白菜,還是茼蒿、菠菜,摘下之後,它就不能繼續生長,不得辦法再繁殖,那不是斷它的生命了嗎? 

  佛教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有不一樣的解釋。什麼是生命?不在表相是動物或植物的區別,在於是否有心識的反應。殺害豬、馬、牛、羊,牠們會有恐懼、掙扎的心理反應,所以是葷食;而摘下植物,雖有死亡的現象,但是它沒有心識的反應,沒有苦受、樂受,只有物理上的反應,所以是素食。兩者意義是不同的。 


 問(9):現代的素食產品中充斥著素雞、素鴨、素鵝、素魚等豆類製品,難免給人有「齋口不齋心」的感覺,請問您對此有何看法? 

答:當然這是不究竟的,不過也是不得已。

   有一次,中國文藝協會到佛光山訪問,在用齋的時候,有人提到:「為什麼有些素食要取葷食的名字呢?」我說:「為了你!因為你要吃葷,我備辦素食給你吃,不合你意,不得已只有以素雞、素鴨、素鵝、素魚等豆類製品上菜,你一看,它也像個葷食,或者在好奇之下,就勉強把它吃了,也就不計較它不是葷食了。」 

  一般人會有這樣的質疑是理所當然的,既然要吃素,就應該清淨地吃,為何還要將素菜做成葷菜的樣子?難道是吃素的人還有吃肉的念頭,想藉此解嘴饞? 

  將素食製作成素雞、素鴨、素鵝、素魚的形狀,對於有心吃素的人來說也是一種方便,能藉以逐漸習慣素食,正如佛教所說:「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另一方面,在中國傳統的觀念裡,祭祖時講究祭品要豐盛,若能以素鴨、素雞、素魚代替葷食,不僅可以減少殺生,也能滿足一般家庭的需要,不正是兩全其美? 

  出家人對於素雞、素鴨根本就沒有分別,即使形狀做得像雞、像鴨,他也不會視為是雞、是鴨,只曉得自己是在吃素。不會因為看到人家吃素雞、素鴨,就動念「我想要吃葷」,總之,我吃我的素,你吃你的葷吧! 

  無論吃葷或吃素,在人間的生活,大家要彼此尊重、包容。更何況世間事,要完全要求是很難的,願意吃素雞、素鴨,已經十分難得,勝過以殺雞、殺鴨來滿足口腹之欲。因此,社會大眾應該以讚美來代替批評,那麼相信吃素的人會越來越多,素食的風氣會越來越盛行。 


 問(10):假如不慎吃到「黑心素食」,就是食物裡,含有葷食的成分,是否有罪過?算不算犯戒呢? 

答: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食用「黑心素食」,沒有罪過,不算犯戒,反而是製造的人因為詐騙,會有罪過。 

  近年來,社會上出現「黑心素食」,一些不法商人在素料裡頭摻入了葷食,不僅危害消費者的權益,更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其實,素食裡有含葷食的成分,就不是素食了,只要向大家直接說明白就好,何必要矇騙?試想,如果一間寺廟不慎買到葷腥的材料,導致新聞報導這間寺廟的出家人吃葷,而讓他遭受無妄之災,製造者將背負的後果,不也更嚴重嗎?所以,奉勸世人,要具足正知正見,行為要正派,不可投機取巧。 


 問(11):佛陀時代有「過午不食」的修行,但是現代社會的結構、形態已不同於過去,出家人一定要遵守「過午不食」,才算有修行嗎? 

答:佛陀制戒,是隨犯隨制。在修道生活中,佛陀會依弟子們當前所犯的過失而訂定規範,其中,「過午不食」就是佛陀所制定的生活規範之一。為什麼佛陀會制定這一條戒律呢? 

  在佛陀的僧團裡,有一位迦留陀夷比丘,傍晚時分,前往羅閱城中托缽乞食,由於他的臉長得鳥七八黑,加上光線不足,讓一位孕婦以為是鬼魅,受到驚嚇而流產。佛陀知道這件事之後,就制定「過午不食」的戒律。 

  說到「過午不食」,在戒律中規定,出家人必須在早晨到中午這段時間進食,一旦超過中午之後,要再進食,就是犯戒。但是,在現代忙碌的弘法生活裡,出家人,往往中午十二點吃過飯以後,下午開始工作,就一直忙到深夜十二點,甚至更晚。若要等到隔天的六、七點才能吃早飯,將近十八個小時沒有進食,在體力上或許無法負荷,甚至腸胃消化不均衡,也容易造成胃病。所以,執意維持「過午不食」,這也要遭受很多的批評,何必強人所難呢? 

  佛教是很人間性的,為了因應時代的變化,不必堅持「過午不食」,倒是可以「過午少食」,晚上睡眠品質也會相對提高,對於身心有很大的幫助。 

  其實,修行不需在「吃」上計較,能夠吃得簡單,吃得樸素,吃得清淡,這樣的生活就是最美好的了;吃得太多,吃得太飽也不衛生,適可而止,才是修行之道。 


 問(12):佛陀時代是「日中一食」,如此能夠維持生活上所需要的體力嗎? 

答:在印度,一天只要吃一餐就足夠,為什麼呢?因為印度氣候炎熱,常熱得讓人食不下嚥,只想喝水。不過由於炎熱,讓人昏昏欲睡,印度人的睡眠時間也比一般人多,身材也就肥胖了。 

  除了「日中一食,」在佛世時代,也有修行人過著「樹下一宿」的頭陀生活。或許在我們聽來,覺得露宿餐風很可憐:難道他們不會冷嗎?其實氣候酷熱,睡在樹下才舒服、涼快呢。 

  所以,對於各地的風俗習慣、環境氣候,我們若能瞭解,也就會諒解了。  


 問(13):原始佛教「托缽乞食」的生活方式,為何傳到中國後不再延續? 

答:這與氣候有很大的關係。印度是一個熱帶國家,出家人偏袒右肩,外出托缽,並不會感到寒冷。但是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冬天時,經常是冰天雪地,寒風冷冽,若要偏袒右肩,外出托缽乞食,這並不適合。所以,「托缽乞食」的制度在中國也就沒能延續下去。


 問(14):在中國叢林裡,吃飯有叫「過堂」,也有稱「藥石」的。這有什麼特別的涵義嗎? 

答:佛門裡,早上、中午用餐稱為「過堂」。佛門的過堂與社會上法院裡的過堂不一樣,法院的過堂是很嚴厲的,而佛教的過堂吃飯,則如同「百花叢林過,片葉不沾身」,猶如一片雲飄了過去,只是經過一下,不計較飲食的好壞,不執著、不貪戀,是很有意義的。 

  晚上吃飯則稱作「藥石」,又叫作「藥食」。佛教有一項規定,早上吃飯為「天人食」,中午吃飯是「佛子食」,晚上則是「餓鬼食」,寺廟裡晚上要用餐,似是與餓鬼爭食,所以晚餐就稱為「藥石」,有吃藥的意思。因為飢餓也是一種疾病,為了治療身體飢餓之病,就把晚餐當成是滋養色身的藥品了。總之,人類在環境的適應上,總能適時地想出種種方法,自我安慰,以求得心安理得。 

 問(15):齋堂為什麼稱為「五觀堂」?

 答:齋堂又稱作「五觀堂」,是因為出家人吃飯時要存有五種觀想,以收攝身心。這五種觀想是: 

  第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面對供養時,想想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好事,並且思量一粥一飯的來之不易,藉以提醒自己時時應心懷感恩。

   第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藉由受食來檢討自己有多少的德行,能承受得起這一餐供養嗎?勉勵自己在道業上要更精進用功。 

  第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對於所受的飲食是美味或粗劣,都要不起貪心、瞋心、痴心。謹防自己的道念,遠離三種過失。 

  第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將飲食當作療養色身飢渴的藥品,而不生貪著之心。

   第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不吃,容易飢餓,體衰多病,道業難成。然而過分貪求,也容易導致各種疾病。因此,唯有適量的飲食,才能資身修道。

   出家人在每一次吃飯時,若能具備這五種觀念,則所謂「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即使如鋼鐵般的東西也能消化,反之,滴水也要難以消化了。 


 問(16):佛門有專門負責僧眾飲食的職事,如典座、飯頭等,在工作上必須具備什麼樣的知見? 

 答:在寺廟裡,煮飯菜給人吃,是很偉大的修行。就以我來說,我並不喜歡做「星雲大師」,只希望做一個典座師,煮飯、煮菜供養大眾,讓大家吃得歡喜,自己也會感到歡喜,那也是一種與眾同樂的事情。

   過去,日本曹洞宗的道元禪師,在唐朝時期來到中國參學,遇上天童寺的一位典座師有靜法師,當時,兩人在江邊談禪論道,談得很投緣,不知不覺就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有靜法師發現時間不早,說道:「我典座的時間到了,必須趕快回去。」

   道元禪師有點捨不得,就說:「我們再談一會兒,好嗎?」 

  有靜法師連忙搖手:「不能!不能!」 

  「你做什麼工作,有這麼嚴重嗎?」 

  「我要典座煮飯啊!」 

  「讓人家代煮一下就好了嘛!」 

  「不行!我在寺廟裡,等煮飯等了四十年,好不容易才等到,我要用心把飯菜煮好,供養給大眾食用。」 

  有靜法師為了發心供眾,等一個典座職等了四十年,好不容易才領到。正如佛門有句話說:「要作佛門龍象,先作眾生馬牛。」在修道路上,能有先為大眾服務的觀念,是很正確的。 


 問(17):古來有許多偉大的祖師,像惠能大師或者天衣義懷禪師等等,都有經過典座工作是嗎? 

答:中國叢林裡,經過典座工作的大德、大住持、大法師,為數不少。例如:六祖惠能大師曾在五祖弘忍大師座下擔任舂米,天衣義懷禪師在翠峰禪師座下做過水頭,雪峰禪師在洞山禪師處做過飯頭,慶諸禪師在溈山禪師的座下擔任菜頭,寒山與拾得在天台山做過行堂等等。

   越是發心的人,越是心甘情願修苦行,做苦工的人,越容易受人尊敬。所謂「工作最神聖,服務最偉大」,在佛門裡,年輕的出家眾應該要有這樣的想法,將來才能有所成就。古來這許多大德高僧,不就為我們做了最好的典範嗎? 


 問(18):常聽到有人說「羅漢齋」,什麼叫「羅漢齋」? 

答:羅漢齋就是羅漢菜,就是比平常吃的菜要稍微好一點的菜。平常大眾吃的菜,或者只是單調的一種菜,放水、放油、放鹽就下去煮,談不上是美味。而羅漢菜就有所不同,它是由好多樣菜混合去煮,最後煮出特殊的味道來。 

  過去叢林裡作羅漢菜,食材有大白菜、黃芽菜、凍豆腐、粉絲、油條等等,這許多東西合起來煮,把它滾得很爛、很熟,吃起來真是又香又營養。 

 問(19):持戒與素食有一定的關係嗎?

 答:佛教講世間一切都離不開因緣法,沒有哪樣東西,彼此之間是沒有關係的。

   說到持戒與素食的關係,基本上,素食者並不一定就持戒持得很圓滿,而沒有吃素的人,也有用心於持戒的,像南傳佛教、日本佛教的的修行人雖沒有素食,但也認真持守戒律。 

  持戒與素食是否有一定的關係?世間一切法,各種眾生,各種見解,各項制度,大家尊重包容就好。


 問(20):寺廟裡製造飲食的地方稱作「大寮」,又稱為「香積廚」,請問「香積廚」這個名稱是從何而來的呢? 

答:「香積」一詞,源自於《維摩詰所說經.香積佛品》:「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滿香飯,與化菩薩。……」在上方世界過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一個佛國,名為「眾香」,佛號為「香積」,眾香國所煮出的香積佛法,不僅好吃,且任由你如何吃也吃不完。就如同過去,觀世音菩薩請羅漢吃飯,所準備的飯菜,不管羅漢們怎麼努力吃,還是維持原有的分量,因為觀世音菩薩神通廣大,連羅漢也不是他的對手。 

  所謂「香積」佛法,就是吃了之後,毛孔會生香,道心會增加,這在修行上,也有很微妙的意義。


 問(21):寺廟的素菜做得如何,與弘法度眾有關係嗎? 

答:寺廟裡,素菜煮得好吃,能讓人吃得歡喜,吃得健康,吃得少煩少惱,也能讓一寺大眾每天在飽食之後,都樂於思惟法義,樂於學佛修行,安住身心。所以,負責典座的人,要有這樣的發心與認知。 問(22):我們都知道,大師您長於做素菜,尤其發明了一種「菜飯」製作法,能不能為大家說明一下呢? 答:我一生沒有什麼長處,煮素菜只不過是自己的一項興趣。說我煮菜給人吃,有多少心得,有多高明的手藝,這還談不上,有的只是一份歡喜心。 

  提到炒飯,比方作「菠菜炒飯」,首先要將飯炒得爛一點,之後加一些滷汁,那麼這一道炒飯,也就更加美味,更加好吃了。


 問(23):您作的蕃茄麵,讓人吃了以後,永遠難忘其口味,是否為我們講述「蕃茄麵」的作法呢?

答:煮蕃茄麵要有技術,尤其蕃茄有採收的季節,若是秋後、霜後出產的蕃茄,過分成熟,不夠酸,就不適合使用。必須使用與蕃茄相對應的麵條。在煮的過程中,水不可以過多,油不能太少,調味、火功要能恰到好處,煮到湯水和麵都融合在一起。等到麵煮熟了以後,也不能擺到冷了才食用,必須趁熱吃,才能吃出它的好味道。 

  對於會煮的人來說,這並不困難,但是對於不擅長的人,煮的時候,不是少了這個,就是缺了那個;不是時間不夠,就是時間太久,當然就覺得困難了。 

  不過,煮飯菜也要有興趣,一旦有了興趣,一看就會懂得。其實,不論做什麼事情,一理通則萬理徹,做飯菜的道理通了,必定能夠熟能生巧,煮出符合大眾口味的素食齋菜。 


 問(24):以素食請客,當然要把素菜做得很好吃。但是對現代人而言,請客吃飯是一門藝術,不光只是為了吃菜,所以一些相關事項都不能疏忽。例如環境、氣氛,碗盤、茶點等等都要講究。關於這方面,能否為我們說明? 

答:請人吃素菜,不一定只是請吃素、請吃美味而已,比方說,環境要布置得像個餐廳,讓人吃得舒服,讓來客都能像觀自在菩薩一樣,觀處自在。還有,素菜擺盤所使用的器皿,也要與素菜配合。甚至吃素不只是吃招待,還要吃笑容;不只是吃飲食,還要吃讚美,不斷地說好話,比吃更有味道。另外,還要吃服務、吃氣氛、吃歡喜、吃盛情……。 

  一場宴會請客,不光是將素菜煮得好吃而已,還要把歡喜、讚歎、美味、笑容煮出來。要把請客宴會當作是一門藝術、一種修行、一項功德,當成是一場法會、一場齋會來做,才是最上等的素齋宴會。 


 問(25):素食有益於人類的健康,也能長養人的慈悲心。那麼在現代社會裡,要如何推廣素食呢?尤其您非常積極地在推廣素食,可否請您給予社會大眾一個正確的飲食觀念? 

答:我不敢說很積極地在推動素食,只是希望社會大眾多吃素食。作素菜的人,若能把素菜煮得好吃,那麼吃的人自然會接受素食,不一定非得要吃葷食了。 

  佛教徒人人要發心,要有供養心,要把素食做得讓大家吃得歡喜。例如「臘八粥」,一碗臘八粥下肚,不僅能當飽,而且美味可口,大家就會吃得很歡喜。那麼,以粥代茶,以粥代飯,以粥走遍天下,就是方便權巧的度眾方法了。


 問(26):您近幾年常以「素齋談禪」請客,是否意謂著有吃又有佛法呢?  

答:這是不得已的請客方式。因為平時偶爾會有一些社會各階層的人來寺廟拜訪,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一下要與這位談論,一下要和那位講話,也很困難,只好將大家聚集在一起吃一頓飯。這種吃飯的方式,我把它定名為「素齋談禪」。在吃飯的時候,大家一邊吃素菜,一邊談禪論道,等到飯吃飽了,佛法也談了許多,如此一來,就皆大歡喜了。 

  多年來,「素齋談禪」也度了不少的社會人士,其影響力不容小覷!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