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26《僧事百講》普茶談話 @妙法蓮華社
心緣-100180 05/12 15471
普茶,表示這個茶會沒有什麼神秘,是很普通的聚會;不是跟兩個人、三個人吃茶。 「普茶」,就是大家一起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叢林裡的一切都很平等。
過去大規模的叢林、寺院,大眾除了平日用功辦道,常有幾件令人感到歡喜的事,例如巡寮、掛牌公告,還有「普茶」。普茶,就是常住慰勞大眾平日的辛勞而供養的茶點,每年至少有一至三次,由大和尚邀請大家到法堂吃茶、談話。
普茶相當於現在的「茶話會」、「座談會」,目的在於聯絡、交流,是叢林裡維繫上下之間,增加彼此瞭解與共識的重要行事。在這個講次裡,就普茶的意義、禮儀、形式及叢林的「普」等作說明。
問(1):常聽到佛門有一個「普茶」,這是什麼意思呢?
答:在新聞媒體上,常看到各國領袖以茶會招待貴賓、記者,其實,叢林寺廟在千年以前,住持大和尚都時興用茶會與大眾接觸;甚至一寺有幾百人、幾千人,都可以普茶、普請的方式,請大家一起來吃茶,這時候就不是只有簡單喝茶,還有點心供養,表示常住對大家的關心與慰問。
在一年當中,住持大和尚總要在幾個重要的節日舉辦普茶談話,第一個用意,是讓大家知道、了解常住的重要政策,不要有所誤會,進而讓大家群策群力,共同發心為常住奉獻。
其次,住持大和尚想對大家有多一些聯誼,聯絡感情、上下交流,不要太生疏了;我認為普茶談話,所費也不多,對於增進大家的情感、默契,是很有意義、很有幫助的事。
問(2):所謂「普」茶,叢林為什麼要用「普」字,來形容喝茶呢?
答:過去叢林很提倡「吃茶」。普茶,表示這個茶會沒有什麼神秘,是很普通的聚會;或者今天不是跟兩個人、三個人吃茶,「普茶」,就是大家一起來,從這裡可以看出,叢林裡的一切都很平等。
除了普請大家吃茶稱「普茶」,住持和尚要請大家吃飯就稱「普請」,堂主、老師說法開示,稱為「普說」,客堂指示全體大眾要出坡作務,稱「普坡」。「普」,就是大家都平等了、都是一樣的對待。正如我們現在講「各位讀者、各位聽眾……」,「各位」就是「很多」的意思。普遍大家一起來,就是每個人都有他的一份。
問(3):在叢林裡,是由哪個堂口、哪個單位來準備「普茶」的工作呢?
答:一旦大和尚有意舉辦普茶,會吩咐衣缽寮,即他的機要秘書來主辦,說明預備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舉行,大部分是安排在方丈室、法堂等住持的地方來舉辦。不過衣缽寮備辦普茶,就需要通知庫房支援茶點,因為庫房裡的食物比較豐富;有時驚動大眾、各個寮口,還要通知客堂的知客師父。
有關人事、約會、通知的安排,多由客堂承擔;飲食所需的物品,由庫房支持;接待、布置,則由衣缽寮負責。
到了普茶的時候,各堂口必定要按時到達,等大眾都坐好了,這時候有請大和尚出席,大和尚一出來,都有很多莊嚴的儀禮,大眾就一致起立,由班首帶領全體大眾向住持大和尚說:現在是過年或什麼節慶、什麼事情,我們一起禮敬、頂禮大和尚!老和尚這時會說:「不必,大家問訊、請坐!」等大眾都坐下來了,大和尚會開始簡單開示幾句,然後招呼大家用茶、吃點心。
一般的普茶,我在大陸經驗過多次,內容都是吃包子、花卷,這些只能當飽,也有幾盤平常吃不到的精緻小菜,例如烤麩、麵筋,這些都是很高貴的點心,所以大眾吃過普茶以後,都很歡喜。如果常住的經濟條件比較好,到了過年時,還會發給大家一個紅包作為慰勞、鼓勵。
問(4):既然是普茶談話,除了大和尚講話,與會大眾是否也像座談會的方式,可以自由發言?
答:普茶就是座談會,它不是專制的、只能有一個人來講。大和尚談過了,會有人起來響應大和尚的號召、談話,有的人會附和或提出更進一步的意見;尤其那許多老班首、堂主,他們也可以在這時候講話。
不過普茶不適宜講得太久,會擾亂、花費大家太多的時間,因此大概一小時左右。因為在叢林裡,看起來好像沒有事,實際上每個人都很忙,時間都很寶貴,各人也有自己的定課,所以大家在時間上都很緊縮。
問(5):剛才提到普茶所食用的點心有包子、饅頭、水餃、糕點等等,這些都需要自己製作嗎?
答:過去當然都是自己做。一個叢林裡人才很多,所以庫房都有儲備這些人,平時來往的人當中,也會有這些人才。一旦常住需要什麼樣的人,就能各自分配他們去做什麼;大家也認為分配到這些職務,有機會跟大眾結緣,能為大家服務,都很歡喜、很願意一顯身手,做一些好的料理供養大家。
問(6):叢林裡,平時不容易吃到好一點的食膳,在普茶的時候才享用得到,沒有吃完時可以帶著離開嗎?
答:沒有吃完的情況比較少。因為大家平常不容易吃到這些點心,一桌又有這麼多人,大概分一下就沒有了。即使有剩餘的,大和尚會宣布:「沒有吃完的帶回去慢慢吃……。」也會有這樣的情形。
問(7):普茶一開始就是大和尚講話,有沒有一定或非常嚴格的程序,例如吃的方式要像辦齋這般的規模?
答:普茶比較輕鬆,不是像過堂,過堂時一句話都不能說,甚至一個不當的動作都不能有。既然是普茶,小小聲講話:「你請用吧……。」或者某個人站起來,夾一塊菜給對方,怕菜離對方太遠,夾不到。大家平常都很嚴肅的生活,到了吃普茶的時候,這麼一點小小的動作,就已經讓人感到很自由、很輕鬆、很愉快了。
問(8):大和尚請吃普茶的時候,是否有限制哪些身分的人才可以參加?
答:既然是「普茶」,就不講究身分,只要是寺院裡的人都能參加;但也不能所有的人都去參加,各堂口必定還是要有一、二個人留守門戶,照顧火燭、照顧門窗。
這時候,有的是庫房要特別安排,或者在普茶之後,衣缽師父會特地安排好,請各個堂口的負責人,把一些應該分到的東西,請人帶回去給不能來參加的人,常住在這方面都會照顧得很周到。
問(9):普茶時,會不會有外面的客人來參加?或者叢林裡一些幫工的在家人也可以參加嗎?
答:這就要看各寮口的職事及大和尚的管理方式。有時大和尚會邀請客人:「一起來普同結緣吧!」這是很親民的大和尚。但有的會限制,他寧可在晚餐或什麼時候,先讓這些在家的客人用餐,然後請他們各自休息後再來舉行普茶,這樣也不得罪人。而且他以這種方式集合寺院裡的人講話,是屬於內部的談話,大眾也會感到放心、安全一些。
問(10):就整個叢林的人眾來說,他們會不會很盼望大和尚的普茶?
答:一般都很盼望、很喜歡,因為有人請客。尤其早期經濟物資貧乏,生活清苦,大眾都很樂於等待這麼一個打牙祭的場合。
問(11):如果是一般寺廟,會不會有這種普茶的形式?
答:一般寺廟應該會有更多這樣的待遇。例如當家師有時會說:「我們今天加菜,我今天特別帶回什麼東西,請大家一起品嚐……。」這種人情味經常會有,他為了和眾,為了讓全寺大眾都能有所交集、交流,也會有這些優待。
問(12):如此說來,您認為現代的叢林,有沒有需要辦普茶?
答:有需要。因為人與人之間會產生誤會,主要就是隔閡,彼此不了解。寺院的大眾各有各的想法和立場,為了促進彼此瞭解,需要不斷的溝通、交流。普茶是很好的活動,應該經常舉辦。
即使到了現在,我們一樣講究普茶。在佛光山的僧團,佛光山的領導者包括我在內,幾乎是一、兩個星期要把大家集合一次,或者分一本書、分一個什麼東西、做一些報告,增進彼此的瞭解,每次來參加的人都是很歡喜、踴躍。
問(13):以現代的普茶來說,是否除了談話、吃點心之外,還可以增加一些其他的節目嗎?
答:時代進步,現在的普茶偶爾會安排一些節目,例如在大眾中有特殊技能者,如會唱歌的,可以請他現場高歌一曲;或者有人擅長某種樂器,可以讓他來彈奏一曲。有時來賓、客人有這些技能,一樣可以請他來表演;或者特地找人來變魔術、表演一些特殊技能,這類的普茶形式,過去我也曾參與過。
問(14):大和尚為了與大眾能輕鬆相聚,會採用普茶的方式。是否「茶」與佛門、叢林有特別的關係?
答:茶,有益於身心,茶與參禪的人特別有因緣。就如禪堂有一個行事,當大眾坐禪到某個階段,維那師會呼:「茶來行!」這時堂內有一位司茶的人要走一圈為大眾倒茶、給大家喫茶,大眾就在自己坐禪的位子上喝茶。或者還有吃茶談禪,以及現在的吃粥談禪、素齋談禪等等形式。
所謂「談禪」,即使是完全不懂的人也可以參加,完全只是動嘴巴,目的是讓參與的人增加禪趣、禪味。一個人在哪裡談說,大家也可以吃點心,或者吃晚餐、吃午餐,一面吃、一面談,我們很提倡這樣的素齋談禪。
說到茶,在中國的禪堂裡,吃茶是沒有間斷的。在日本,茶道受中國的影響,與中國寺院有關係,我在日本也用過日本的茶道,其中的禮儀就更複雜了。尤其日本人大部分都不是坐,而是跪坐,跪在那裡一般是很辛苦的。不過他們訓練有素,一跪就是幾個小時,主要是培養身心的端莊、安詳,身心自在,藉著茶道、茶禪,來增進自己的修養。
問(15):提到日本的茶道,大家都知道茶道來自禪宗。在禪宗的一些祖師高僧裡,有沒有以茶為媒介,作為修行或點撥弟子們的事例?
答:平常有人來訪,禪師們大部分都是招呼:「你吃飯了沒有?」如果對方說「沒有」,他們就回應:「吃飯去。」或者:「你喝茶了沒有?」「沒有。」「喝茶去!」 所以現在客人來了,就說:「吃飯去!」「吃茶去!」 看起來這許多禪師的舉止都很普通,與人談話都是談吃飯、談喝茶這些生活上的瑣事,其實不然也。他用「茶」、用「飯」、用「吃過」、「沒有吃過」等話語來應對你,其實是在論道、在較量你的工夫,從你的回應裡,就可以知道你的功力如何。看似平常的吃飯、吃茶,在禪門裡都不是簡單的事情。
問(16):聽說禪門有所謂「趙州茶」、「雲門餅」,趙州禪師跟茶有些什麼關係嗎?
答:茶可以消除疲勞,提神醒腦,自古禪者不但將飲茶視為修行的需要,更以茶來傳達禪機妙用。就如這一位趙州禪師,有人去參訪他,不管對方是什麼人,都叫他「吃茶去!」你問他:「禪師,如何是道?」「如何開悟?」,他都叫你「吃茶去!」所以要把茶的道理弄通了,趙州的禪你就懂了。
至於雲門禪師的方式類似趙州禪師,無論哪個人去,他都給你一塊餅,所以「雲門餅」與「趙州茶」,都成了禪宗有名的公案。
趙州茶,究竟代表什麼?雲門餅,又代表什麼?都是代表佛法、代表禪、代表慈悲、代表悟道、代表一種悟境,代表一個世界、代表宇宙,這都是不簡單的。意思是要我們不要離開生活,要在生活裡悟道;生活裡有了禪,平常心裡就有道。
就是茶,也不簡單。現在有好多的茶:高山茶、青茶、鐵觀音、紅茶、普洱茶,可見茶也有好多種,你喜歡哪一種茶呢?禪門裡的茶,就是一個「普」,原因在於它不是很貴。
現在有的人將茶的價碼炒得很高,標榜這是什麼茶、只有出產幾斤。在我出家的江蘇宜興大覺寺一帶,宜興不僅是出產茶的地方,它所出產的紫砂茶壺都有特殊的功能和意義,一個小小的紫砂茶壺做得很精緻,當成禮品送人,也顯得很寶貴。
我年輕時也沒有特別喜好吃茶,那時候能有水喝就很好了。我們常常自我嘲解,說:「我是牛飲,我不會『飲茶』。」喝茶是「飲」、「品茶」,而「牛飲」,就是喝了能解渴就好了。
慢慢久了以後,我對茶也有不同的體會。如我最近到雲南,西雙版納州的州長送我一塊製成大餅一樣普洱茶,味道很好。過去雲南和西藏通商,是因為西藏一帶的飲食大部分是肉食,當地人需要普洱茶消解肉食的油味,可見普洱茶對飲食的消解作用也很大。
不僅是普洱茶,像紅茶、鐵觀音,還有大陸浙江虎跑的龍井,都很有名;過去很多的名家詩人、文人雅士都崇尚品茶,吃茶也代表風雅、代表禪。
問(17):臨濟宗的趙州禪師和茶有關係,那麼佛光山是否與茶也有些關係?
答:佛光山自開山以來,也提倡茶道。佛光山大雄寶殿旁有一座「東禪樓」,那是專門供人喝茶的地方。任何人進來都不准談論俗事,只是談佛法、喝茶。裡面有佛書,來的人可以拿一本帶走,也不准談錢,連添油香都不准。為什麼呢?這裡沒有別的東西,就是很單純的一杯茶。
後來承蒙韓國的一些人士經常來,就替我們訂名為「佛光茶」。很慚愧,因為我不是此道的高手,也不懂得茶的品質,所以一直以來都是稱「佛光茶」。韓國的報章雜誌曾撰文寫了多少篇專文報導,讚歎佛光山東禪樓的佛光茶。我有時看了他們寫的文章,也會到我們的東禪樓去喝杯茶,看看有什麼特殊的味道。
其實,茶,就只是簡單的一杯茶,這個特殊的味道,要以特殊的心情去品嚐,才能真正瞭解個中的滋味。
問(18):除了「普茶」以外,佛門還有很多與「普」有關的專門用語,常聽說「普佛」、「打普佛」,這是什麼意思呢?
答:所謂「普佛」,一般大叢林裡的課誦,有一個〈八十八佛大懺悔文〉,其中有八十八尊佛的名號,代表過去、現在、未來的諸佛,打普佛、舉辦禮懺,就等於「普茶」,要把這些諸佛都請來壇場。
有時候誦〈楞嚴咒〉,誦〈楞嚴咒〉與普佛有什麼關係呢?那許多咒語都是佛菩薩的名號,一樣是「普佛」的意思。打普佛,意思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來參加的人從大和尚起,各個堂主、沙彌、出家、在家,人人都有佛性,就如一切諸佛聚會一處,所以稱「普佛」。
問(19):「打普佛」應該屬於消災或超薦的佛事呢?或者都不為什麼,就只是單純的打普佛?
答:一般將「打普佛」稱「延生普佛」,這是屬於喜慶的佛事。此外有薦亡的普佛,是為亡者超度的佛事,例如家裡的長輩、什麼人過世了,今天到某某寺院做「隨堂普佛」,意思是隨著寺院早晚課的佛事;或者家裡有長輩過生日,也可以跟寺院商量,在課誦裡唱一個讚子,或是讓長輩去拈個香,要做一個喜慶的儀禮,這就是「延生普佛」。普佛也是一種隆重的集會、隆重的與大家結緣的意思。
問(20):接下來請教「普禮」,又是什麼意思?
答:「普禮」是寺院的東單、西單兩序大眾,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禮拜諸聖,那許多平常沒有唸到的佛菩薩名號都會特地拿出來稱念一下。到最後敲大磬,大家一起禮拜方丈和尚,然後對面站,由維那師呼班:「時維某某年,我們大眾師聚集在什麼殿,我們現在互相祝福,普禮三拜……。」就是你向我拜、我向你拜,互相對拜,這就是「普禮」。
問(21):什麼是「普請」呢?
答:「普請」是「通通都請」的意思。無論老少男女,所有相識者都請到了。等於過去佛教徒吃飯要托缽,不可以揀別貧富,不能嫌棄哪個好或不好、分別好壞,對方給我們什麼,我們就吃什麼。普請也是同樣的意義,大家一起來,不要遺漏、得罪了任何一個人。
不過身為一個客人,萬一普請時被遺漏了也不要生氣,為什麼呢?人總有辦事不周到的地方,不要因為作業上的疏忽就記恨在心,這是沒有體諒到他人,要想想,難道自己辦事都沒有忘記過別人嗎?只要能這麼一想,諒解一下就沒有事了。
問(22):叢林裡經常聽到「普坡」、「出普坡」,又是什麼意思?
答:過去叢林多位於山林裡,山坡上的落葉、障礙物,山坡旁的花草樹木都需要整理,所以要「出坡」,到那個山坡上去工作。也有人不講「出坡」,說「出普」,意思是今天這件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去做。
不管出坡也好、出普也好,你如何為它定名,給它一個範圍、一個綱要,什麼事都是由人解釋,都可以說得過去。
問(23):有一個名詞是台灣社會講得最多的,就是到了七月要「普度」,這又是什麼意思?
答:「普度」在過去台灣的民間社會,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大家都說「中元普度」,「中元」是道教的名詞,「普度」則是佛教的用語,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普度」,把道教與佛教融和在一起,這也很好,因為中國儒、釋、道的文化,原本都有相通之處。
普度,是過去阿難尊者在夜晚靜坐思惟時,焰口餓鬼告訴阿難,三日後他將命終墮餓鬼道。阿難聽了大為驚怖,於是到佛陀座前祈求救度,佛陀就教他以燄口施食救度餓鬼道眾生。
還有目犍連尊者,當他知道母親在地獄受苦,為了救度母親脫離餓鬼之苦,佛陀教示他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日時,設齋供養十方僧眾,藉此功德就能讓現世乃至七世父母脫離苦趣,這些都可以說是「普度」。
問(24):還有一個「普說」?
答:「普說」,就是沒有一定的論題,大家在今天什麼話都可以談,無論有什麼意見、想法,都可以自由發言。不管講經、講論、講時事也好,不一定是哪一個人主講,在場的都可以是發言人,都准許大家來「普說」。
問(25):那麼,「普說」跟「普參」是否一樣?
答:「普參」,是指一個參學者出外參學,沒有一定的參訪對象,只要是知識、學問、道德比自己高、比自己好,只要有道行的,都可以向他學習,這就是「普參」。
問(26):「普施」又是什麼意思?
答:「普施」,就是布施的對象不限於年長的老人,不是只有殘障的人士,也不是只有某某地方的人士,凡是有需要的人,我都布施他,這就是「普施」。
比方,今天某一位施主在什麼地方發心行「普施」,等於「無遮大會」,這是見相結緣,只要有人來就布施,不需要認識不認識、有沒有人介紹,「普施」就是人人都有份。
問(27):常聽人說:這件事情「普門大開」,把門打開,為什麼要用「普門」來形容呢?
答:所謂「普門大開」,是因為觀世音菩薩又稱為「普門大士」。在《法華經》裡的〈普門品〉,專門介紹觀世音菩薩。「普門」,表示門很大,對於要進來的人都不計較,沒有什麼條件要求,所以這不是權貴之門,不是衙門或學校的門;舉凡可以毫無條件的接受任何人到我這裡面來,就稱「普門」、「普門大開」。
問(28):有一句「普同供養」,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答:「普同供養」同樣是沒有特別的限制。我要供養你,不管是大和尚也好、小沙彌也好,都一樣平等供養,沒有好壞的差別待遇,這就是「普同供養」。
問(29):聽說印度的阿育王曾做過「普同供養」?
答:阿育王的供養很有趣。有一次,他把全國的高僧請來一起供養,其中就有一位沙彌。國王供僧是「一齋一」,不但供養飲食,讓受供養者吃一頓飯之外,還給一個紅包、一個禮品;或者供養對方一頓飯,還要向他禮拜,感謝對方來應供。阿育王依循佛門的規矩,到每位長老的面前一一禮拜;後來拜到一位沙彌,他心裡想:「這個沙彌我要不要拜?如果拜,別人可能會認為我是個君王,居然向一個小孩、小沙彌禮拜,我能向他禮拜嗎?如果不拜,會不會破壞佛教的規矩?該怎麼辦呢?」
後來他向沙彌說:「沙彌,我是王,我在這裡向你禮拜,以後可不要告訴別人喔。」沙彌聽了,說:「國王請稍等……。」出家人應供都有缽,沙彌就把缽拿出來,一舉就跳到缽裡面。阿育王一看,吃了一驚:「啊!一個小孩子怎麼跳到缽裡面去了?」然後他又跳出來,進進出出,接著又站在缽口邊緣舞動,過了一會兒,他才說:「大王,我是個沙彌,像剛才這件事、這些動作,你也不能告訴別人喔。」
所以「普請」,就不能分別老少大小,因為聖賢是沒有年齡之分,學道的功力也沒有長幼之分,我們從這一段故事就可以看得出來。
問(30):我們平常修持發願,最後有一句「普皆回向」,這是什麼意思呢?
答:「普皆回向」這一句話,在修行裡是很討巧、很微妙的意思。回向,就是你給我一個麵包,我說一聲「謝謝」就沒有了,但是回向,就等於你給我這一個麵包,我普願天下的人都能吃到、都能飽食,我願意普天下的人都像你這樣的慈悲功德,得到好處利益。所以回向是時時刻刻,遍及一切眾生、普遍一切世界,超越時空。
回向,不僅是「回自向他」:將自己的修行功德回向饒益一切眾生,讓大家一起來接受,也「回事向理」:一個麵包能有什麼了不起呢?願天下的人都能夠吃飽,意思是把修行的事相功德,回向於不生不滅的真如理體;「回小向大」:雖然這是小小的一個東西,藉由回向,它也可以變成虛空、宇宙、法界。
回向,可以讓我們瞭解因緣法,將一切成就歸於大眾;能幫助我們去除我執我貪,明白諸法的法性本來平等;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會減少,還能利益更多人,甚至能遍及法界一切眾生,是我們實踐自利利他、怨親平等之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
回向,要能做到「普皆回向」,這是《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最後一個圓滿的願行,到此就一切功德圓滿了。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妙法蓮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