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瑕随笔:微信群里爱国谈


清瑕-100770  09/24   11273  
4.0/1 



从习大大来访海外微信群的快速反应,谈如何理性爱国

这两天,习大大的来访,各微信群的快速反应,让大家对祖国的“爱恨情仇”就有了一个表达机会。各持己见。无论褒贬,其实都没关系。因为在这里,言论自由!

同时,我们都明白,无论我们现在是美国籍,还是中国籍,我们的根都在中国!国强则民自豪,国弱则民受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历史的教训何其深刻啊!

作为华人,看了各位的议论,因“国”而起,总有丝丝感动,总是获益匪浅,总想说些什么。可面对如此激烈的讨论,我该说什么,该怎么说?或许和从事教育工作有关,我总是愿意从教育的视角去思考大家的讨论。因此,想了几个关键词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是"爱"。

或许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无法摆脱和去掉这份人的最基本的情感。刚刚写的哈佛妈妈燕子的教育故事,通篇就充满了爱。看到大家的讨论,我觉的它的基础和根本也是对我们的祖国、家乡、民族、文化的那份爱。

无论批评抑或赞扬,无论反对抑或维护。这份爱,成了我们这次讨论的基夲前提,也成为我们在一起的粘合剂。

或许这是人类的宿命。当有朝一日我们离开地球,在别的星球繁衍生存;或许我们也会象今天这样,为地球的优劣讨论一番。但我想谁也不会否认对地球母亲的爱。
爱,让我们始终是一家人,爱,也是教育的基础。

二是“度”

度,是一份拿捏,一份理性,一份成长。

对于教育而言,由于成长的环境,天生的基因不同,所以无论中外天下,因材施教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教育原则。而对孩子的正确认识,因势利导也成了教育的正确选择。如果我们去夸孩子,大家都会赞同。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祖国的成长也看成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不是也应该多一份理性,多一份肚量呢。

或许她有天生的不足,或许她有许多的缺点,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完全责备他,放弃她,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他。既看到她的优点,也看到他的缺点,在陪伴他成长中成就我们每一个自己。

和教育一样,孩子无法选择,祖国也无法选择。理性,平和,把握好度,或许是我们一份正确的心态。

三是"融"。

人类在融合,世界在融合。相互借鉴,彼此成就已成为各种文化和社会发展交流的常态,也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生长状态,也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基本形态,多文化生活已经渗透进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

融,就是相信在文化的交流互动中,我们深爱的祖国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我们的孩子面临的选择也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当我们孩子可以选择在美国,在中国,抑或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接受教育,获得价值,不正是一种国家进歩,世界融合带来的结果吗?!

用“融”去看待未来,用“融”去看待教育,用“融”去观察中美,或许会把我们带到一种新的状态。

四是"动"。

社会是一个动态过程,教育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伴随着人类物质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动态过程。放弃具体的文化环境,空谈选择的正确与否都没有太多价值。

因此,对我们所有的坚持抑或改变,都要动态地看。即使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也一样,今天的他和昨天的他一定不样,明天的他也和今天的他更不一样。

我们都在成长,“动”是生命的常态,也是教育的常态,更是我们看待事物,认识问题的常态!

有感于各个微信群大家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