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印度人的求职经验

刘以栋-2764  05/24   7726  
4.0/1 

一位印度人的求职经验



刘以栋



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所以在北美职场难免不碰到印度人。或许是因为印度人面临太大的生存竞争的压力,印度人在中国人的印象里不是太好。但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中国人未必都是好人,印度人也不全是坏人。不可否认的是,印度人是美国最富有的少数民族;印度人在大学、公司里混得不比我们中国人差……印度人除了在语言和文化上的优势外,其它一些经验也许值得我们借鉴。



我的一位印度朋友离开公司时,我带他到一家中餐馆为他送行。他向我介绍了他在过去几年里的求职经验,我现把他的经验归纳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主动寻找机会:机会并不总在明处,有时我们必须自己去寻找。朋友博士毕业时,正逢美国大学教授职位难求的时候。他就给相关大学的系主任发去简历,期望人家有任何教职时通知他。结果一家大学的一位教授一年休假到期不归,他就去临时教几门课。后来那位确定不回来了,他就有了正式教授位置 。



显示自己优势:推销产品时强调优点,这在找工作时同样重要。高科技泡沫破灭以后,他的老婆到我们这个城市来做住院医生,所以他就到我们这个城市来找工作。那时的IT工作有多难找,过来人都有体会。他最后找到一家很小的软件开发公司,面试时跟人家讲,虽然我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但我作为一个大学教授,总还是有点本事的吧。你让我试一下,干不好我自己走人。结果在那家小公司找了份软件开发工作。



时刻推销自己:机遇关照有心人,成功并非全是偶然。小公司经营不良倒闭,他就去附近一所大学去读工商管理硕士。他看到大学里的一位秘书为整理数据烦恼,就跟她讲,我可以帮你处理数据。秘书问他有何要求,他说你每个星期付我20个小时的报酬即可。秘书何乐而不为,所以他每星期工作20小时。他在一次聚会上,遇到我们公司的一位经理,就推销他的数据自动化计划。那位经理认为有道理,但不知如何去实现,他就毛遂自荐去试试。结果每星期来我们公司干20小时。毕业以后也就顺理成章来我们公司工作。





留下好的记忆:人生是一段段经历组成,给自己和他人留下美好的回忆。他以前工作的小公司CFO自杀。CEO最近去世以后,CEO的儿子跟他说,我不知道这个软件是干什么的,但我知道你开发了这个软件,让我们变成合作夥伴吧,我拿60%,你占40%。这个软件当年一千二百万美元未卖,现在多少还会值点钱吧。朋友在我们公司以前的位置上留下了好印象,这次他走时他以前的老板感到很可惜,他就跟老板讲,我去的是顾问公司,到那里还可以给你们做事,这样就相当于带着项目去上班。



广泛结交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家多堵墙。朋友这次去工作,只有电话交谈,没有现场面试。原因是雇人经理和他有一个共同的朋友在那家公司工作。虽然现在网络通讯很发达,但雇人主要还是靠人际关系。我的一位台湾朋友2002年丢了工作以后,我问他如果时光倒退两年,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他说,如果那样的话,我会先注册个公司,然后参加很多活动,给大家发名片,让大家先知道我的特长。



现在美国经济形势不好,找工作比较难,期望这位印度人的经验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xiangshui/user_blog_diary.php?did=46724#sthash.YCGWSuTl.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