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与打假  孙燕


孙燕-1325  05/14   12434  
4.7/3 

以打假闻名的方舟子今五月十三日下午在斯坦福图书馆举办小型演讲。
方舟子,高挑清瘦,说话声音平稳,略带沙哑,音调中级偏下,没有高音,没有起伏。打假的经历被他讲得平平淡淡,即使讲到打假遇袭也没有掀起高潮。想象不出这样一个白面书生会是一个打假勇士。那拿锤子的歹徒没有得手,不是歹徒过于愚钝,就是上帝垂怜天下众生,刻意为打假留下一颗火种,但愿能成燎原之势。
假货泛滥成灾,民众怨声载道,无计可施。靠方舟子一个人打假,他即便把棍子抡圆了,也只能打到一米半径之内的,何况各行各业都有造假分子,真不知拳头应该打向哪里。谈到知识界的造假行为,方舟子尤为感慨。现在各各行业提职都要求写论文,大家不得不放弃提升本行业的技术水平,而去追求论文的数量。临床医生不注重医术,而是看论文数量,中小学教师不是看教学质量,而是要求论文数量。写不出来,就抄袭,剽窃,这些逼出来的论文几乎没有什么学术价值。
造假是一种短视行为,最后坑的是自己,但是造假可以急功近利,所以人们还是趋之若鹜,乐此不疲。如果说论文造假是逼出来的,那么食品的造假则完全是道德问题,这是没有任何异议的,自私自利,为了一点点利润而向食品里掺假,甚至不惜下毒,以至于人人自危。人们虽然对假货深恶痛绝,但是轮到自己,还是免不了随波逐流,毕竟造假比造真省时省力省钱,大家都在造假,我不造假我吃亏。
知识分子乃国家民族之栋梁,梁歪则屋斜,则厦倾。尝到了造假的甜头,没有人愿意吃创新的辛苦。一个失去创造力的民族如何强胜?GDP的数字后面有多少科技含量?高楼大厦究竟有多少年的寿命?高铁的地基到底有多坚实?这些问题你想过吗?
无论是食品造假,还是科技造假,其实质都是道德问题,道德的滑坡需要几代人的修复。造假的行为可以发生在任何国家,但是为什么在中国如此盛行,无所不在,这个问题难得不值得我们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