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私吗?谁来为我们争利益?
李春燕-1142 03/16 20823
4.6/5
就像我前文说过的四类人中 (http://www.weidb.com/p13216),有心怀天下的,在我们争取权益时说,“我们要为其他族裔着想啊,不能夺走其他族裔(包括东南亚移民)的机会呀。” “不需要爬藤啊。” 对这么政治正确的论点怎么回答?
我们太自私了吗?我们只注重成绩吗?不是,我们的孩子各方面都优秀,包括领导力,创造力,课外活动,体育等等,恰恰符合哈佛一再鼓吹的"holistic approach"。我们争取的是公平对待,不是只看成绩。而公平恰是立国之本 (everyone is created equal),所以我们是在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支持根据收入倾斜录取,推动政策改革,在初等教育上根治问题,而不是政客的表面功夫。
对于多元化,如果肤色录取招收的绝大多数是中产阶级孩子,那么除了肤色,还有何不同?对于不要爬藤的论调,我们联署和家长推孩子有什么关系?如果改变了大环境,我们孩子不是有更多时间关注社会了吗?我们给孩子创造减压的环境不好吗?
背景以及联系方式见下链接
下面是一些具体阐述
1. 我理解顾全其他族裔,那么我们受到的不平待遇又怎么办?亚裔人口剧增,孩子去好学校就会越来越难,如何是好?
2. 我们怎么跟孩子们解释?众所周知,每一所高中里亚裔优秀学生之间在互相竞争,恰恰因为隐形限额。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要比其他族裔各方面做得好,就是因为他们这个last name. 确实有家庭把姓改为非华裔姓氏。Larry Summers的姓就是他家里怕犹太名字受歧视改的,难道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也要如此?
问问我们学校里的优等生怎么想。问问他们为何那么辛苦。不是因为父母推,是因为他们的梦想。对那些说“我们不要爬藤”的朋友们,我想问问,是我们真不想爬藤,还是不能想?如果我们的孩子们既想又有能力爬藤呢?
3. 关心多元化是好,但研究证明降低入学标准反而对非裔/拉丁裔有害如何解释?很多因肤色照顾上了好学校的因为没法跟上数理化的高要求,只好退而求其次,转到容易毕业的专业。如果到水平合适的学校更多学生会选择数理科技类专业。另一方面,很多上了藤校的非裔/拉丁裔也许一直怀疑自己的能力,或感到被侮辱。听起来奇怪吗?去读读最高法院非裔法官Clarence Thomas 的回忆录就会感受到他一辈子被打上AA烙印的愤懑。他觉得自己完全是凭能力上的耶鲁。
我们想要居高临下帮的学生并不领情。研究表明由于包括AA在内的“社会主义”政策,非裔社区的贫困率减少程度正在减慢。请读一下这本书 “请不要再帮我们”。
4. 肤色照顾并未解决贫困社区初等教育根深蒂固的问题,而政客用大学照顾来逃避责任,只会使这些社区在永久的贫困圈里打转。我们在要求基于肤色平等待遇同时也明确表示支持以收入倾斜,是因为研究证明我们是升学肤色AA最大的受害者,为什么不能要公平待遇?为什么就是挤兑了其他族裔?
去年五月在纽约举行的募捐会上,加州民主党议员Ted Lieu (现在国会议员)回答高中生问题时也是指出从初等教育入手的重要性。之所以提党派是因为我们应该去争取两党中理性的政客去认真解决初等教育问题,而不是用肤色照顾去粉饰太平。
5. 有引用社会调查说很多亚裔支持AA,对了,这些调查运用的是很广义的语言,诸如“您认为AA是能使这个社会更好吗?”这类文字。那么我也会答“当然啊”。我们不是反对广义AA,而只是在针对升学上亚裔所受的隐形限额。这些调查数据被扭曲地当作我们不应该去争取入学平等的依据,我还是劝朋友们看看加州亚裔击败臭名昭著的肤色法案(SCA5)的实例,就知道亚裔对升学肤色限制到底怎么想的了。
6. 有人说取消肤色限制也不会都公平,因为藤校还有校友照顾(legacy status etc.)等等,难道我们因为存在的其他不公平就容忍肤色的不平等?
7. 有说现在去掉种族照顾没到时候,那什么时候成熟?高法大法官O'Connor说的25年何时到?我们不是真能一下子以收入取代种族照顾,只是要教育部调查哈佛的录取过程,离取消种族照顾还远着呢。这只是亚裔觉醒,开始要平权的一小步,但至少迈出了一小步,否则我们将永远是政治正确的牺牲品。
8. 我们自私吗?非裔/拉丁裔/南亚的亚裔 已经有那么多政客和组织帮他们争取利益,我们何时能在为自己争利益时不用内疚地自省是否自私,是否剥夺了其他族裔的份额?到最后,谁来帮我们这些软柿子?
9. 有家长说名校校园看着华人很多,不缺名额了。真这样吗?校园里夹杂着很多来留学的研究生。尤其商学院为赚钱,提供很多镀金的concentrations,土豪也不少;工科系里大部分是亚裔研究生。虽看上去都是华人脸,但和我们争取的本科录取截然不同。
更新:10. 有说亚裔家长跟风推数理化,为何其他数学好的族裔(俄国裔)不推。还有质疑优秀学生成就的诚信度,以理解招生官为何对我们有偏见。朋友中也不乏超然者说不在乎爬藤,这已在前文之阐述,我们不是争藤校,是公平的权益 (http://www.weidb.com/p13216)。转朋友“我看了看collegconfidential. 上面的名校录取的样本数据与Daniel Golden的描述一模一样:“[美国]大多数的精英大学在大学招生方面一直保持着三重标准,给亚裔学生制定最高的标准,其次为白人,最低的是黑人和拉美裔美国人” —Daniel Golden,普利策奖得主,前华尔街日报记者。”
提到我们是否该接受这三重标准和偏见,我同意不要跟风和诚信的理念,亚裔恶性竞争的怪圈有目共睹,我原来也是只从家长找根源。但看了研究和历史因素,我得出的结论是因为我们太受压制了。看看早些年上藤的华裔并没这么难吧。如果隐性限额能打破不是更好吗?那时我们照样可以说 it is their loss. 不矛盾。其实跟绝大多数关注孩子的家长比我每每内疚,因为不管孩子,也没时间带孩子去看大学。而身边以及各处看到的牛娃们真是每个不同,百花齐放。亚裔人口几乎double,而招生一直保持同样比例,很难都用亚裔缺乏诚信解释。数理化强的俄裔孩子因为肤色应该没受到我们这么大的压制。亚裔是肤色AA的最大受害者,也难怪家长们急啊,包括说改名字等等。归根结底,我们无法说服那些自推的诚信的娃们,just because of your last name, you have to lower your expectations. 而我相信家长们都不是那么糊涂,看不出跟风的害处,但凡有其他途径,应该早去做了。
希望大家不要fall into the same trap as media portrayed, that we are all the same. We are not all the same。亚裔本身就包括多种族。
至于有人说不能把相关数据推为因果关系,我们都没招生文件,哈佛已经不披露族裔背景,Yale刚说要销毁文件。谁会知道因果关系呢?大家都是infer, 而在大趋势面前我宁可相信统计数据揭示的现象。就以个案而言,我见到的孩子们大都全面发展的自推。希望朋友们看看Golden, Espenshade 等数据。这篇文章里提到主流媒体的 coverage http://www.weidb.com/p12931
看看下文后面亚裔学生及家长的留言就知道亚裔深受肤色AA之害。
XIV Foundation撰文关于亚裔升学歧视问题
希望更多朋友们行动起来,联络所在社团,并跟有问题的好心人解释。我相信更多朋友会理解这样一个baby step的重要性,不是只对华裔,而是对整个社会。
A recent published book by an African American author Jason Riley has proven after many programs of Great Society, including Affirmative Actions, the rate of poverty reduction of African community has slowed. http://www.amazon.com/Please-Stop-Helping-Us-Liberals/dp/1594037256
Typical survey questions
"support affirmative action as a necessary way for us to achieve a better society"
下面是政治正确者反对Blum诉讼的看法
It is hardly a coincidence that Blum has chosen to use the Asian American community as his tool to do so. There are millions of Asians who, like my parents, see a prestigious-university education as not just a goal for their children but a virtual entitlement, the product of years of aspiration and preparation.
But there are millions of other Asian Americans -- a significant majority, in fact, at 69% -- who support affirmative action as a necessary way for us to achieve a better society, and who recognize that we have benefited and continue to benefit from its fruits, both directly and indirectly.